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竊蛋龍

鎖定
竊蛋龍,是蜥臀目偷蛋龍科偷蛋龍屬恐龍。 [1]  竊蛋龍身材較小,大小如鴕鳥,在外形上最明顯的特徵是頭部短,而且頭上還有一個高聳的骨質頭冠。它的口中沒有牙齒,但在嘴的上下前端有兩個突出尖鋭的骨質尖角,這對尖角就像一對叉子一樣代替了牙齒的功能,作用和現生鸚鵡的喙差不多。竊蛋龍的前肢很強壯,每個掌上還長着三個手指,上面都長有尖鋭彎曲的爪子,第一個指比其他兩個指短。1924年,第一個發現竊蛋龍化石的科學家認為這隻恐龍在臨死時,正在偷竊原角龍的蛋,故命名為竊蛋龍。 [2] 
竊蛋龍分佈在亞洲的蒙古、中國的戈壁沙漠地帶,生活在八千三百萬至七千三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生活在沙漠的竊蛋龍除了食用有限的植物果實以外,也會利用它喙部堅硬的骨質尖角去尋找其他食物。因為它能夠很容易地刺穿軟體動物的外殼,所以古生物學家推測它可能是一種雜食性的恐龍。如果竊蛋龍被體格強壯但速度較慢的恐龍發現,它便會飛速逃離。此外竊蛋龍喜歡羣體生活在一起,而且自己進行孵化撫育活動。成年竊蛋龍把卵產在用泥土築成的圓錐形巢穴中,有時會把植物的葉子覆蓋在巢穴上,利用植物在腐爛過程中產生的熱量進行自然孵化。在1923年發現的化石中,它的姿勢和現代的雞或鴿子等鳥類孵蛋姿勢一樣。 [3] 
直到20世紀90年代,才發現竊蛋龍被冤枉, [2]  竊蛋龍並不以“偷蛋”為生,而是一種“媽媽下蛋爸爸孵”的恐龍。但國際動物命名法規定,已命名的物種必須以其最早的有效命名為準,哪怕名字對它造成誤會,也沒法更改。 [4] 
中文名
竊蛋龍
拉丁學名
Oviraptor [19] 
模式種
嗜角偷蛋龍(Oviraptor philoceratops
分類位置
獸腳類,廓羽盜龍類,竊蛋龍類,竊蛋龍科
產    地
蒙古,巴彥扎克
時    代
晚白堊世,坎潘期,距今約7500至7100萬年前
地    層
德加多克塔組(Djadochta Formation)
命名人
亨利·奧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

竊蛋龍命名由來

竊蛋龍的屬名意為偷蛋賊,由於當時認為與正型標本埋藏在一起的蛋屬於原角龍,研究者以“philoceratops”作為種加詞,意為“喜愛原角龍” [5] 
竊蛋龍的蛋窩 竊蛋龍的蛋窩

竊蛋龍基本信息和形態學

目前竊蛋龍僅有正型標本以及與正型標本關聯的一窩蛋和一件胚胎化石
正型標本:AMNH 6517,保存了一件破碎的頭骨和部分中軸骨格,前肢骨骼 [5] 
歸入標本:AMNH 6508,為與正型標本關聯的一窩蛋,即最開始被認為是竊蛋龍偷的那窩蛋 [5] 
歸入標本:AMNH FARB 33092,保存了部分後肢的胚胎標本 [7] 
相較於其它獸腳類,竊蛋龍的頭骨更短,更深。其前頜骨,上頜骨,齒骨上沒有任何牙齒。頭骨的眼眶和眶前孔非常巨大。具有很發達的叉骨。手部具有三指,且指節骨不存在內外側向上的壓縮。下頜的背邊緣非常明顯的向上拱起。肩胛骨很長。肱骨,尺骨,橈骨的長度基本相等。手部第二指最長,第一和第三指明顯短於第二指。
董枝明和菲利普·柯瑞在1996年還報道過一件蛋窩與成體骨骼關聯的標本,並把它歸類為竊蛋龍,但後續的研究對該結論產生了質疑 [6]  [18]  。其它竊蛋龍類,如葬火龍,竊螺龍和瑞欽龍的標本都曾被歸入到竊蛋龍屬。這些錯誤在後續的研究中被逐一糾正。
竊蛋龍正型標本. 竊蛋龍正型標本.
竊蛋龍正型標本骨骼輪廓圖 竊蛋龍正型標本骨骼輪廓圖

竊蛋龍系統發育位置

在最初的研究中,亨利·奧斯本認為竊蛋龍屬於似鳥龍類。但隨着越來越多的竊蛋龍的同類們被髮表,古生物學家才逐漸認識到這是一批長相奇特的,全新類羣的恐龍,最終建立了竊蛋龍類。竊蛋龍類是最基幹的廓羽盜龍類。在竊蛋龍類內部,除了原始的竊蛋龍類以外,較為進步的竊蛋龍類被稱為近頜龍超科。近頜龍超科由兩個類羣構成,即近頜龍科和竊蛋龍科。竊蛋龍則屬於竊蛋龍科中相對較原始的成員 [8] 
竊蛋龍的系統發育位置 竊蛋龍的系統發育位置

竊蛋龍偷蛋賊的洗白之路

竊蛋龍之所以得名就是因為它和一窩恐龍蛋保存在一起。起初,亨利·奧斯本認為這是原角龍的蛋,並認為竊蛋龍以原角龍的蛋為食 [5]  。在後續的考察中,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馬克·諾維爾發現了一件與蛋殼關聯的胚胎化石,而這件胚胎標本與竊蛋龍有很多相似之處(該胚胎化石最後被歸入到葬火龍)。同時,包裹胚胎的蛋殼的表面結構和微觀結構與竊蛋龍正型標本關聯的那窩蛋也有諸多相似之處 [9]  。這件標本被髮表以後,古生物學家才意識到竊蛋龍可能是在保護蛋窩,或是趴在自己蛋窩上孵蛋。截止到目前為止,已有多件竊蛋龍類的蛋窩與成體骨骼關聯標本被報道,它們中的大多數都顯示處出成體趴在蛋窩上孵蛋的姿態 [6]  [10-11]  [12]  [16-17]  。一些研究也使用了地球化學的方法驗證這一觀點 [11]  。這一系列的研究結果顯示,孵蛋行為在竊蛋龍類內部是廣泛存在的。因此結合目前得到的證據,竊蛋龍正型標本與蛋窩關聯在一起很有可能是在孵蛋或是保護自己的蛋,而不是在偷吃其它恐龍的蛋。

竊蛋龍食性

起初,奧斯本認為竊蛋龍專門以其它恐龍的蛋為食 [5]  。蒙古古生物學家巴斯保則認為竊蛋龍的下頜強壯有力,可以咬碎長有硬殼的食物,因此他認為竊蛋龍會取食帶有硬殼的軟體動物 [13]  。這一觀點受到了其它研究的反對。後續的研究認為,竊蛋龍的附肢骨骼沒有任何適應水生的特徵,因此也不太可能潛入水中捕食螺類;竊蛋龍的下頜具有鋒利的切割邊緣,不適合咬碎硬物;竊蛋龍的頭骨用於附着負責控制上下頜開閉的肌肉的區域比較小,因此它不太可能有太大的咬合力。植物很有可能是竊蛋龍食譜中的重要組分 [14]  。1995年,馬克·諾維爾報道了正型標本腹中保存的蜥蜴骨骸,表明竊蛋龍會捕食小型脊椎動物 [15] 
竊蛋龍頭骨 竊蛋龍頭骨

竊蛋龍蛋窩結構與孵蛋行為

一些科普作品中會描述竊蛋龍的孵蛋姿態。實際上,由於竊蛋龍的標本保存狀況過差,加之修理過程中成體骨骼已經和關聯的蛋窩被人為分開,因此後續的研究者無法從這件標本推斷竊蛋龍的孵蛋行為。而對於竊蛋龍類的孵蛋行為的直接證據主要來自於對於這一類羣的其它成員的研究(主要來源於葬火龍,耐梅蓋特母龍和幾件未命名的標本)。因此對於竊蛋龍的孵蛋行為的描述幾乎全部來源於基於其它竊蛋龍類的研究結果的推測。對於竊蛋龍本身的生殖生物學特徵的研究,唯一有直接證據支撐的就是蛋窩結構。竊蛋龍蛋窩保存的部分為一個半圓形,估計總共由三層蛋構成。蛋與水平方向存在一定夾角,且能夠看出蛋有成對排列的現象。完整的蛋窩應該是有三整圈蛋。整體而言,竊蛋龍的蛋窩結構與其它竊蛋龍類的蛋窩結構基本一致 [17] 
參考資料
  • 1.    咖啡研學社編繪,恐龍,原來是這樣!,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20.04,第37頁
  • 2.    邢卓,權威恐龍大百科,天地出版社,2017.04,第94頁
  • 3.    邢卓,權威恐龍大百科,天地出版社,2017.04,第95頁
  • 4.    竊蛋龍不是“賊”,“偷蛋罪”不成立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3-06-24]
  • 5.    Osborn H F, Kaisen P C, Olsen G. Three new theropoda, protoceratops zone, central Mongolia[J]. 1924.
  • 6.    Dong Z M, Currie P J. On the discovery of an oviraptorid skeleton on a nest of eggs at Bayan Mandahu, Inner Mongolia,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1996, 33(4): 631-636.
  • 7.    Norell M A, Balanoff A M, Barta D E, et al. A second specimen of Citipati osmolskae associated with a nest of eggs from Ukhaa Tolgod, Omnogov Aimag, Mongolia[J]. American Museum Novitates, 2018, 2018(3899): 1-44.
  • 8.    Funston G F, Chinzorig T, Tsogtbaatar K, et al. A new two-fingered dinosaur sheds light on the radiation of Oviraptorosauria[J].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2020, 7(10): 201184.
  • 9.    Norell M A, Clark J M, Demberelyin D, et al. A theropod dinosaur embryo and the affinities of the Flaming Cliffs dinosaur eggs[J]. Science, 1994, 266(5186): 779-782.
  • 10.    Norell M A, Clark J M, Chiappe L M, et al. A nesting dinosaur[J]. Nature, 1995, 378(6559): 774-776.
  • 11.    Bi S, Amiot R, de Fabrègues C P, et al. An oviraptorid preserved atop an embryo-bearing egg clutch sheds light on the reproductive biology of non-avialan theropod dinosaurs[J]. Science Bulletin, 2021, 66(9): 947-954.
  • 12.    Yang T R, Sander P M. The reproductive biology of oviraptorosaurs: a synthesis[J].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Special Publications, 2022, 521(1): 19-34.
  • 13.    Barsbold R. Kinetism and peculiarity of the jaw apparatus of oviraptors (Theropoda, Saurischia)[J]. Soviet-Mongolian Paleontological Expedition, Trudy, 1977, 4: 37-47.
  • 14.    Smith D K. Osteology of Oviraptor philoceratops, a possible herbivorous theropod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Mongolia[J].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1990, 3: 42.
  • 15.    Norell M A, Gaffney E E, Dingus L. Discovering Dinosaurs in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Nevraumont Publ. Co[J]. Inc. New York, 1995.
  • 16.    Fanti F, Currie P J, Badamgarav D. New specimens of Nemegtomaia from the Baruungoyot and Nemegt formations (Late Cretaceous) of Mongolia[J]. PLoS One, 2012, 7(2): e31330.
  • 17.    Clark J M, Norell M, Chiappe L M, et al. An oviraptorid skeleton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Ukhaa Tolgod, Mongolia, preserved in an avianlike brooding position over an oviraptorid nest. American Museum novitates; no. 3265[J]. 1999.
  • 18.    Longrich N R, Currie P J, ZHI‐MING D. A new oviraptorid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Bayan Mandahu, Inner Mongolia[J]. Palaeontology, 2010, 53(5): 945-960.
  • 19.    Oviraptor  .Deepbone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