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竊聽門

鎖定
面對《世界新聞報》竊聽眾多名人、政治家、軍人、甚至倫敦地鐵爆炸案遇難者家屬的電話而引起的公憤,以及要求對此事件進行獨立調查的呼聲,卡梅倫2011年7月8日宣佈,將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對即將關張的通俗報刊《世界新聞報》的一系列竊聽醜聞進行調查。央視等主流媒體對此冠稱竊聽門。2011年7月18日事件的揭發者肖恩-霍爾在家中死亡。當地時間2013年10月28號,《世界新聞報》竊聽案開庭,涉及政要王室成員。
中文名
竊聽門
事    件
《世界新聞報》竊聽眾多名人政治家軍人
後    續
卡梅倫2011年7月8日宣佈,將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結    果
《世界新聞報》竊聽案開庭,涉及政要王室成員

竊聽門竊聽門大事記

2003年Andy Coulson(後任卡梅倫的公關主管) 繼任《世界新聞報》主編職位;同時布魯克斯(Rebekah Brooks)擔任《太陽報》主編布魯克斯 和Coulson 出席英國議會聽證會,布魯克斯承認其賄賂警方來獲取消息。
2005年世界新聞報》透露威廉王子膝蓋受傷,就此英國王室抗議其電話交流遭到竊聽,於是警方開展調查。
2006年世界新聞報》負責王室報道的編輯Clive Goodman和私人調查員Glenn Muclaire受到逮捕,指控為非法侵入王室電話系統。2007年1月:Goodman一共被關押4個月;Muclaire 6個月。兩人都承認曾謀劃阻礙王室電話交流,Muclaire並且向非法竊聽指控認罪。Andy Coulson為此辭職,但他否認之前對竊聽一事有所瞭解。5月:由新聞集團英國媒體分支新聞國際(下轄《世界新聞報》、《太陽報》、《星期日泰晤士報》、《泰晤士報》等)領導的內部調查宣佈Coulson與此案件沒有任何關聯,Coulson就任保守黨公關主管一職。
2008年默多克小兒子詹姆斯(James Murdoch) 在2007年底被任命為新聞集團歐亞部門的首席執行官。為了平息非法竊聽的控告,他支付了70萬英鎊。
2009年6月至7月 布魯克斯擔任新聞國際CEO。《衞報》刊登報道稱《世界新聞報》自2003年至2007年,在公司高層的默認下對社會名流以及政客的電話進行非法竊聽,並且為了解決相關的指控,曾支付過100萬英鎊以上的賠償。英國警方拒絕調查,但是王室起訴服務對此案件卻展開審查。《世界新聞報》再次否認事前對竊聽有任何瞭解。9月:新聞集團下轄的道瓊斯公司首席執行官及新聞國際前CEO辛頓(Les Hinton)宣稱電話竊聽只牽涉到一樁公開案件(Goodman和Muclaire參與的),並且內部調查沒有找到任何線索。11月:媒體投訴調查表示,他們確信電話竊聽案件只限於Goodman和Mulcaire,而報紙高層與此事件沒有任何關係。
2010年2月:英國下議院所發表的報告對新聞國際在此事件中一無所知的宣稱表示質疑,同時開始懷疑竊聽是否只限於一樁案件。5月:在卡梅倫獲選首相後,Coulson成為新政府媒體部門主任9月:議會要求就電話竊聽進行新一輪調查。《紐約時報》宣稱Coulson早已知道竊聽計劃,並且英國警方在此事件中的表現非常不盡如人意。11月:Coulson作為證人接受詢問但沒有遭到警告或逮捕12月: 王室起訴服務表明,因為證人不肯與警方合作因此將對竊聽事件撤銷起訴。
2011年1月:演員Sienna Miller、議會成員George Galloway 以及鐵路海運全國工會領袖 Bob Crow向警方投訴稱其電話遭到竊聽、對此,英國警方在娛樂界中展開新一輪的調查。《世界新聞報》解僱高級職員Ian Edmonson。卡梅倫為Coulson做辯護,然而Coulson最終辭去政府職務。
2月:倫敦警察局發現電話竊聽案件受害者的數量日益增加;代表某足球成員的律師向《世界新聞報》起訴稱Glenn Mulcaire沒有僅把信息傳給Goodman而是直接交給了新聞編輯部。他們表示編輯部裏面有“一部分記者”熟悉內情,這暗示着知道竊聽的人比之前承認的要更多。一位法官命令Mulcaire提供關於其他記者是否與竊聽案件有關聯的信息,然而Mulcaire試圖拒絕回答,理由是他害怕證詞會對他不利。
3月:BBC 的Panorama揭露在2006年, 《世界新聞報》編輯Alex Marunchak獲得了一些屬於一名退役軍人的電子郵件,這些郵件是由一名私人偵探通過侵入電腦而竊取到的。Marunchak否認任何違法罪行,同時國際新聞表示,如果發現新的不良行為的證據,它會採取相應的措施。
4月:《世界新聞報》前編輯Ian Edmondson、記者Neville Thurleck、以及高級記者James Weatherup皆因涉嫌圖謀截取手機信息而遭到逮捕,隨後他們獲得保釋直到9月。《世界新聞報》承認在電話竊聽事件上負有責任,並就此在其網站和報紙上發表正式道歉,此外還表明會成立一個賠償機構,以公正和有效的方式來對待那些“合理的投訴。”然而,發言人卻又表示公司依然將反對那些“無理”的指控。
5月:宣稱自己是電話竊聽受害人的前副首相普雷斯科特勳爵、工黨議員Chris Bryant、退休的倫敦警察局局長Brian Paddick以及記者Brendan、受高級法庭獲准對警方調查程序進行司法複核。他們宣稱其人權遭到侵犯。前倫敦警察局官員Ali Dizaei表示,警方曾經通知他説他的電話很可能在2006年遭到竊聽。如果這是真的話,Dizaei宣稱他將會採取法律行動。
6月7日:新聞集團向Sienna Miller就她電話遭到竊聽表示道歉,並且支付了10萬英鎊以作為傷害以及法律費用的補償。6月9日:普雷斯科特勳爵呼籲政府就竊聽事件舉行公開調查。同時倫敦警方表明,在BBC透露關於竊取郵件的消息後,警方已就針對《世界新聞報》的指控開展深入調查。6月15日:足球運動員吉格斯(Ryan Giggs)向《世界新聞報》採取法律行動,據其律師稱,吉格斯指控世界新聞竊聽其手機通話。6月20日:倫敦警方受到300多個從Harbotte & Lewis轉過來的郵件,這些郵件似乎表明Coulson曾經批准對警方人員的賄賂。6月22日:足球評論家Andy Gray就電話竊聽等指控得到《世界新聞報》的20萬賠償金6月23日警方在調查竊聽事件過程中逮捕一名住在西約克羣的39歲女士。據稱,她是Greg Miskiw,《世界新聞報》前助理編輯。她已受到保釋並預定10月中旬返回西約克羣警局。6月27日:警方逮捕Laura Elston。她為Press Assoicaiton負責報道英國王室的新聞。警方懷疑她曾經截取王室的通話。
7月4日:代表Dowler家族的律師稱他從警方那裏獲知Milly Dowler的語音郵件在警方調查兇殺案件時可能被某個《世界新聞報》記者侵入。律師並宣稱因為許多郵件信息遭到刪除,警方的調查受到干擾,受害人的家族也一時錯誤地以為Milly依然活着。7月5日:據警方透露,他們已與2002年兩個在Soham被學校員工姦殺的女孩家長取得聯繫,在2011年5月,這兩位家長向警方表示,他們感到家裏電話可能遭到竊聽。7月6日:默多克任命新聞集團執行副總裁Joel Klein就竊聽指控進行調查。7月8日:卡梅倫宣佈進行兩個調查,一個由處理竊聽醜聞的法官執行,另一個尋找新的媒體管理制度。同時卡梅倫表示他將就之前為Coulson所做出的辯護承擔所有責任。7月10日:默多克飛往倫敦7月11日:有消息表明,某些《世界新聞報》記者曾把前首相布朗列為獵捕對象。警方向布朗確認他處在Mulcaire所制定的對象名單上7月13日:新聞集團宣佈正式撤銷對英國天空廣播公司(BSkyB)的收購競爭。Milly Dowler的家人當天與卡梅倫在唐寧街進行會面,與此同時Leveson法官被任命為公共調查主席。7月14日:前新聞集團編輯Neil Wallis因涉嫌竊聽電話遭到逮捕。他是此事件中第九個遭逮捕的人。布魯克斯同意在19日出席政府聽證會。詹姆斯與默多克也表示同意在文化媒體體育小組前作證。在對《華爾街日報》的採訪中,默多克表示“發生了一些小錯誤。”與此同時,美國聯邦調查局宣佈已經開始對“9o11”受害者和其家族的電話竊聽指控進行調查。7月15日:布魯克斯辭職,她表示,公司正在全力解決問題。意大利SkyNews 總裁Tom Mockridge成為新聞國際的新CEO。默多克與Milly Doweler家屬進行會面並表示道歉。當天,道瓊斯公司CEO辛頓辭職,成為醜聞發酵以來職位最高的犧牲品。7月16日:默多克通過全國報紙上的廣告來為世界新聞的“錯誤”作出深刻道歉。7月17日:新聞國際表示,不能對警方調查有任何隱瞞,並宣誓公司將實行改革。工黨領導人米利班德呼籲媒體擁有法應當重新制定,並警告説默多克對於英國政治的影響是“有害的”。貝克漢姆和McCartney隱私被竊聽者侵犯的英國名人的一員。當天布魯克斯在預期出席倫敦警局的會議時遭到警方逮捕。因倫敦警局涉嫌接受《世界新聞報》賄賂,以及Neil Wallis在離開報紙後出任倫敦警局公關顧問,倫敦警察局局長Paul Stephenson辭職,隨後倫敦警察局副局長John Yates也主動辭職。7月18日:據《衞報》最新報道,前《世界新聞報》記者Sean Hoare在家中被發現暴斃。Sean Hoare是第一位宣稱Andy Coulson事前瞭解新聞的電話竊聽的記者。目前警方表示他們不打算把此事件當做可疑案件。

竊聽門事件起因

默多克的王國在風雨中顫抖、百年小報死於非命、唐寧街的前任新聞主管被警察帶走、首相的眼睛裏透露出不安……套用一句流行小報的口頭禪:《世界新聞報》之死震驚世界。但是,這並不是故事的結尾,而只是一個新篇章的開始。
而這一切,都始於王子的膝蓋。
五年前,王儲威廉膝蓋受傷的故事被《世界新聞報》曝光。這件事只有內部少數幾個親信知道,小報從哪兒來的消息?
現在我們知道,私家偵探和該報王室事務主編是第三隻耳朵——竊聽了王室成員的語音信箱。兩人鋃鐺入獄,當時的報紙主編庫爾森辭職。
時光快轉到2009年。媒體揭曝《世界新聞報》竊聽非常普遍,完全不是“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媒體窮追猛打,爆料一系列名流明星、政界要人電話曾遭竊聽。案子越搞越大,已經被任命為唐寧街新聞主管的庫爾森再度辭職。

竊聽門名稱由來

英國首相卡梅倫的前媒體主管、前《世界新聞報》編輯庫爾森因捲入竊聽醜聞和涉嫌腐敗,8日被警方逮捕。倫敦警察局發表聲明説,警方逮捕了一名與腐敗和電話竊聽有牽連的男子。雖然聲明沒有指名道姓,但英國媒體普遍報道説,此人就是因難以承受輿論壓力而在今年1月辭去政府職務的庫爾森。面對《世界新聞報》竊聽眾多名人、政治家、軍人、甚至倫敦地鐵爆炸案遇難者家屬的電話而引起的公憤,以及要求對此事件進行獨立調查的呼聲,卡梅倫8日宣佈,將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對即將關張的通俗報刊《世界新聞報》的一系列竊聽醜聞進行調查。央視等主流媒體對此冠稱竊聽門。

竊聽門事件主角

世界新聞報》是英國銷量最大的報紙之一,已有168年曆史,以刊登名人消息為辦報特色。在詹姆斯·默多克發表聲明之前,倫敦警察局透露,《世界新聞報》竊聽行為的受害者可能多達4000人。
世界新聞報 世界新聞報
英國《星期日電訊報》報道,知名媒體巨頭默多克下屬公司竊聽私人電話的受害者可能達到100多人,其中或還包括兩名英國王室成員--歐吉妮和約克比?阿特麗斯公主。報道援引一名倫敦律師話稱,默多克下屬的《世界新聞報》被指控竊聽私人電話,可能還有多人將被拘捕。4月8日,《世界新聞報》承認長時間竊聽8位名人的電話,其中包括英國女演員西耶娜?米勒、英國文化、媒體和體育大臣泰薩?喬維爾夫婦。英國一家律師事務所表示,已經代表24位受害者中的5人對《世界新聞報》提起訴訟。
世界新聞報》將被要求對受害者進行賠償,代理該案律師稱總額可能達到4000萬英鎊(6600萬美元)。但是受害人律師認為,這僅僅是“開始”,因為涉案金額“非常巨大”,而以往其它類似案件與之相比僅能稱之為“冰山一角”。

竊聽門當日社論

世界新聞報》寫道:“我們要求並讚賞高標準,但現在我們只能痛苦地意識到,在2006年的前幾年,有些員工沒有達到那些標準併為之感到羞愧。非常簡單,我們迷失了方向。對於手機被竊聽這點,本報真誠地表示歉意。”

竊聽門警方調查

2011.7.15.《泰晤士報》:質詢時候到了 2011.7.15.《泰晤士報》:質詢時候到了
媒體大亨魯珀特·默多克旗下這家小報竊聽風波繼續“發酵”,受害人可能包括在伊拉克阿富汗陣亡英軍家屬和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
倫敦警察局局長保羅·斯蒂芬森説,警局內部部門將作初始調查,由一名高級官員負責,一旦查實,將把案件移交給獨立警察投訴委員會。
倫敦警局上月20日收到《世界新聞報》母公司國際新聞公司發送的電子郵件,顯示“少量”警察2003年至2007年受賄。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據信受賄警察不到5人,級別不高。
國際新聞公司首席執行官麗貝卡·布魯克斯在《太陽報》任編輯時,告訴英國議會文化和媒體委員會:“我們曾付錢給警察,以換取消息。”《太陽報》是《世界新聞報》的姊妹報。
世界新聞報》竊聽事件數年前曝光,遭竊聽的多數是名人政要。本週初,英國媒體報道,這家報紙竊聽13歲遇害女孩米莉·道勒的手機語音信箱,再次激起眾怒。
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6日説,出於公信力考慮,獨立警察投訴委員會應儘早接手調查。“對一些最惡劣罪行的受害人而言,生活遭公然侵犯,遭受更長更深的傷害……如果一些警察在這一過程中的確收錢,對這種行為只有一個詞:腐敗。”
除女孩道勒,竊聽可能針對2005年7月7日倫敦地鐵爆炸案一些受害人。《每日電訊報》6日報道,一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陣亡英軍家屬電話可能同樣遭竊聽,因為私人偵探格倫·馬凱爾的資料中有這些人的信息。
馬凱爾曾為《世界新聞報》工作,2007年因竊聽入獄6個月。 [1] 

竊聽門吉格斯的反擊

之前因為“伊莫根門”“弟媳門”已經聲名掃地的吉格斯,總算是做出了一點回應,或者更確切地説,是 一種反擊。反擊的目標,正是將他置於此種境地的“始作俑者”《世界新聞報》。15日,吉格斯通過其律師表示,將以電話被竊聽為由起訴這家英國報紙《世界新聞報》。
吉格斯與妻子斯黛西 吉格斯與妻子斯黛西
吉斯的偷情醜聞源於有媒體爆料他與一位女子有染,於是吉格斯向法院申請了對於此事的“封口令”(英國關於禁止以廣播或書面形式公開討論某一話題的官方命令),希望阻止這一事件的內幕曝光。然而不久之後,吉格斯的偷情史進一步被《世界新聞報》曝光,導致了他聲名狼藉。吉格斯認為《世界新聞報》和私家偵探格倫?穆爾凱爾在2005年至2006年期間竊聽他的手機。目前倫敦警方已經對此事展開調查。今年四月,吉格斯的隊友魯尼稱,負責調查此事的警方曾聯繫過他。
吉格斯為了保護與伊莫根醜聞的更多細節不外露,已經決定向默多克旗下的報業帝國發起宣戰。這家報紙將吉格斯2005至2006年的隱私曝光,並且導致了他與弟媳八年的私情曝光。據英國《衞報》報道,他的律師馬修·西姆斯沃斯説:“我能確認,訴訟程序今天即將啓動。”
默多克就是個偷聽者
世界新聞報》此前曾因竊聽他人手機而受到懲罰。2007年,英國法院將該報涉嫌竊聽手機的首席編輯和一名私人調查員判處四個月和六個月的監禁。
豔星伊莫根 豔星伊莫根
其實,關於默多克旗下報紙的電話竊聽投訴,一直就沒有斷過。今年初英國前國腳保羅·加斯科因16日向法院起訴《世界新聞報》竊聽其手機,而竊聽門醜聞的數十名受害名人也紛紛準備採取法律行動,起訴《世界新聞報》記者及其僱傭的私家偵探。今年四月,知名媒體巨頭默多克下屬公司竊聽私人電話的受害者可能達到100多人,其中或還包括兩 名英國王室成員歐吉妮和約克比?阿特麗斯公主。4月8日,《世界新聞報》承認長時間竊聽8位名人的電話,其中包括英國女演員西耶娜·米勒、英國文化、媒體和體育大臣泰薩·喬維爾夫婦。英國一家律師事務所表示,已經代表24位受害者中的5人對《世界新聞報》提起訴訟。
面對吉格斯的起訴,國際新聞集團的發言人卻表示,沒有聽説吉格斯將採取法律手段的消息,但是卻表示知道警方已經接洽過曼聯球星。默多克的傳媒集團,將會如何迴應這次事件,也引起了公司合夥人以及那些非執行總監的關心。 [2] 

竊聽門默多克的態度

新聞集團副首席運營官以及國際新聞公司主席詹姆斯・默多克早在7日就已經宣佈,10日是《世界新聞報》的最後一個出刊日。最後一期報紙印刷了500萬份,是平時印數的2倍,所有收入將捐贈給慈善基金會
魯伯特·默多克 魯伯特·默多克
而新聞集團主席魯伯特・默多克也在10日趕到倫敦,親自處理“竊聽門”相關事件。默多克本人長期以來被視為對英國媒體構建有強烈野心的媒體大鱷,此次也面臨着批評漩渦――不僅僅關於“竊聽門”,同時還關於決定關閉《世界新聞報》導致250名員工失業。同時,關閉《世界新聞報》被一些人視為意在割離這塊“有毒”資產,從而達成新聞集團對於英國天空廣播公司(BSkyB)的收購項目。目前英國政府已經發出信號:由於“竊聽門”危機,英國政府決定推遲交易。
反對黨工黨領袖埃德・米利班德10日警告稱,在“竊聽門”調查的同時,新聞集團對BSkyB的收購不應該繼續進行。“被揭露的一切都在公眾眼中,與此案相關的機構,不應該在調查沒有完成前,就收購BSkyB,獲得100%的股權。”他説。
傳媒大亨默多克及其子詹姆斯19日出席英國議會聽證會,就竊聽醜聞接受質詢。詹姆斯向受害者道歉,默多克説:“這是我一生中最卑微的一天”,他本人不會對竊聽事件負最終責任,但會追究下屬責任,並否認手下記者竊聽9-11事件受害者。聽證會上還出現意外插曲,一男子將盛放着剃鬚膏的盤子扔向默多克默多克眼鏡似乎被打掉,鄧文迪反應則“猛如老虎般迅猛”,用一個類似排球扣殺的動作阻擋襲擊者。

竊聽門事件評價

“竊聽門”衝破社會道德底線
中新網7月14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14日發表社論説,傳媒大亨默多克擁有的《世界新聞報》竊聽事件引發的醜聞愈演愈烈。為何向來捍衞新聞自由的英美政界人士,這次竟會對此做出如此強烈反應?原因在於,默多克擁有的英國大小報紙,為搶奪獨家新聞,採取非法手段獲取信息。這衝破了社會公認的道德底線,侵犯了西方人最為重視的隱私權。
文章摘編如下:
國際傳媒大亨默多克擁有的新聞集團旗下英國報紙《世界新聞報》竊聽事件引發的傳媒醜聞愈演愈烈。儘管新聞集團在英國的子公司新聞國際已經關閉了這份歷史悠久的百年小報,但這場大火還在繼續延燒,不僅燒到了新聞集團本身,還殃及整個媒體行業的形象。
在英國,繼首相卡梅倫宣佈政府將針對《世界新聞報》竊聽醜聞展開深入調查,並建議制定更嚴格的傳媒管制條例之後,英國下議院也開始辯論反對黨領袖工黨黨魁埃德·米利班德提出的動議。這項沒有約束力的動議將要求默多克放棄斥資120億美元收購英國天空電視台唐寧街10號也已發表聲明,表示執政聯盟將會支持反對黨提出的這項動議。在空前強大的壓力下,新聞集團已在昨天宣佈放棄收購獻議。
下週,默多克和他的兒子詹姆斯及《世界新聞報》前總編輯布魯克斯將出席國會聽證會並接受質詢。卡梅倫首相與副首相剋萊格和米利班德經商討後,已就聽證會達成共識,認為除了要對竊聽事件進行調查之外,還要設立以法官為首的調查委員會,審查媒體與政界以及警方之間的關係。
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參議院商務、科學和運輸委員會主席傑伊·洛克菲勒參議員則發表措辭強烈的聲明,警告總部設在紐約的新聞集團,若被發現在美國境內進行類似英國的竊聽行為,尤其是涉及9·11事件受害者或其它美國人,那麼就要面對嚴重的後果。他還鼓勵有關機構展開調查,確保美國人的隱私權沒有受到侵犯。
為何向來捍衞新聞自由的英美政界人士,這次竟然會對新聞集團竊聽事件做出如此強烈的反應?原因在於,默多克擁有的英國大小報紙,在過去幾年裏為了搶奪獨家新聞,不惜以種種非法手段獲取信息。這些行徑不僅牴觸了法律,違背了新聞倫理,衝破了社會公認的道德底線,還侵犯了西方人最為重視的隱私權。
在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政府向來被視為“必要的惡”。出於對政府的不信任,公眾認可傳媒應當享有充分的新聞自由,以監督政府行為,保障公眾利益。為此,即便個別新聞記者以非正常手段獲取信息,但傳媒報道真相的目的只要是為了公眾利益,也能為公眾所容忍。
新聞集團旗下英國各報的情況卻不太一樣,竟然為了搶新聞而踐踏司法,以竊聽手段侵犯被視為基本人權的隱私權!以英國前首相布朗的遭遇為例,他在1997年和2010年擔任財政部長和首相期間,《星期日泰晤士報》、《太陽報》和《世界新聞報》的記者企圖竊取他的語音信息,盜取其銀行資料、家庭醫療紀錄以及法律檔案,甚至拿他的患有囊性纖維性變病的幼兒的病情來大作文章。這些非法行為的目的,顯然並不是為了暴露什麼真相以維護公眾利益,而純粹是為了滿足讀者的窺探欲,藉此刺激報份,追逐企業利潤。
至於《世界新聞報》的記者和僱用的私家偵探,為了找出2002年被綁架後遭撕票的13歲女生道勒的家人,不惜竊聽道勒的家人和朋友當年在她的手機上的留言,甚至為了騰出空間而刪除留言,導致警方誤以為她還活着並繼續使用手機的行徑,更是等而下之。這些行為也一樣與公眾利益無關。
新聞集團的所作所為,顯然是赤裸裸地牟取商業利益,要在競爭強烈的傳媒市場中實現利益的最大化——業者是為了追逐利潤,新聞從業員則是為了升職、加薪和爭取“獨家新聞”榮耀等等。傳媒企業謀求商業利益自是無可厚非,但若為此而以犧牲公眾利益為代價,挑戰司法、違反新聞倫理、侵犯隱私,則必須受到強烈的譴責。
作為一個在世界各地擁有多家報紙和電視台的傳媒帝國,新聞集團在國際傳媒業有着極大的影響力,而這類不啻於作奸犯科的無恥行徑,不免會動搖人們對傳媒公信力的信心,勢必連累整個傳媒行業。這種害羣之舉,我們實在難以苟同。
所謂玩火者必自焚,英國政府、下議院和民眾已經做出強烈反應,倘若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英語國家也開始調查新聞集團,並且發現它在這些國家也存在着非法行為,默多克傳媒帝國勢必為其濫用甚至踐踏新聞自由的行徑付出慘重的代價!
外媒披露由於被爆同默多克的新聞集團關係過密,媒體稱英國首相卡梅倫面臨辭職壓力。分析稱,壓倒默多克的並不是“竊聽”,而是竊聽背後人類共有的倫理底線,和這個社會遵守這個底線的自覺。《世界新聞報》的竊聽事件不僅引發了默多克傳媒帝國的大地震,還觸動了英國人對“媒體良心何在”的拷問

竊聽門事件後果

殺一儆百
《世界新聞報》停刊 《世界新聞報》停刊
由於“竊聽門”的雪球越滾越大,英國最暢銷的週末小報《世界新聞報》不得不向讀者告別,最後一期報紙的頭版大字寫着:“謝謝,再見”。
最後一期報紙,是《世界新聞報》的總第8674期,上面還寫道:在經過了168年的歷史後,我們悲傷但驕傲地向750萬忠實讀者告別;世界上最棒的報紙1843~2011;我們記錄歷史,也創造歷史……但並沒有向讀者告知或澄清導致報紙停刊的“竊聽門”事件,以及向警察購買信息等相關事件。
事到如今,英國媒體開始擔心警方調查不會僅僅止於《世界新聞報》,政客和媒體之間的關係也面臨着新的審視。這場反省也已經上升到了政府層面,英國首相卡梅倫承認,英國政客同一些小報的關係過於密切,他還呼籲建立新的媒體監管體系。
在最後一期《世界新聞報》的尾版引用了非常推崇該報的英國作家奧威爾的話:“把腳放在沙發上,在鼻子上架上眼鏡,然後打開《世界新聞報》”。
而在奧威爾那段話的旁邊,就是一位名叫傑尼・霍本森的人寫的道別詞,聽起來頗像是墓誌銘。“我不能想象沒有你的週日。”他説,“我永遠會記住《世界新聞報》,悲傷地和我的週日最愛説再見。”
“竊聽門”恐摧毀默多克王朝
默多克 默多克 [3]
魯珀特·默多克今天就電話竊聽一事公開發表道歉信。 隨着美國聯邦調查局開始就默多克的美國僱員可能竊聽了9·11 事件受害者的電話一事展開調查,這名80歲高齡的媒體大亨改變了應對危機的策略。
默多克今天一改之前目中無人的姿態,在英國七家全國性報紙上發表整版道歉信。他在道歉信中説: “我們為一系列嚴重的錯誤行為表示歉意。我們對受害人遭受的痛苦深表歉意。我們很後悔未能及早採取行動解決問題。”
為進一步表明自己的悔意,默多克還親自前往遇害女孩米莉·道勒的家中道歉。 2002年,《世界新聞報》記者竊聽並刪除遇害女孩米莉的手機語音留言,導致警方認為米莉尚在人間,干擾了案件的偵破。
默多克説:“作為公司的創始人,公司所發生的一切令我感到震驚,我為此而道歉。”
默多克旗下的報紙曾經能夠左右英國大選的結果,但現在他卻面臨抗議者的憤怒情緒。
默多克 默多克 [4]
一度目中無人的媒體大亨默多克,極力給愈演愈烈的電話竊聽醜聞降温,向公眾和一名被謀殺女孩的家人表示歉意。
該醜聞使默多克的新聞集團身價狂跌,追使他放棄收購一家利潤豐厚的衞星電視企業的宏偉計劃,毀掉了他在英國的政治影響力,可能還將使他叱吒全球的媒體帝國發生動盪。
默多克先前極力辯解説,新聞集團只是犯了“小錯”,一天後卻要在全國性的大報上刊登道歉聲明,承認《世界新聞報》有着“嚴重的錯誤行為”。
16日,這條由默多克簽名的整版廣告將出現在英國主要大報上。默多克承諾將“進一步採取切實措施,解決這些問題,對他們(受害者)受到的傷害作出補償”。
默多克還與被謀殺女孩米莉的家人見面。當這名80歲的大亨結束會面,走出倫敦一家酒店時,反對者一片噓聲,大喊:“可恥!”
【西班牙《國家報》7月15日報道】新聞集團本週末將通過英國各主要日報首次發表道歉信。
據披露,默多克在道歉信中説:“我發現道歉是不夠的。我們的企業創立時的理念是,自由和公開的新聞應該成為社會的積極力量。我們應達到這個高度。”
默多克15日還親自向被害的13歲女孩米莉的家人致歉。默多克在倫敦一家酒店與米莉的父母和姐姐見了面。米莉家人的律師説,默多克“多次”表達了歉意。
圖冊 圖冊 [5]
鐵桿盟友相繼辭職
【法新社倫敦7月16日電】默多克屬下的兩位高管因影響到其傳媒帝國的電話竊聽醜聞而辭職。
默多克最終放棄了對《世界新聞報》前主編麗貝卡·布魯克斯的保護,接受她辭去管轄新聞集團所屬英國報紙的國際新聞公司首席執行官一職。
幾個小時後,萊斯·欣頓辭去了新聞集團旗下道瓊斯公司首席執行官一職,他在電話竊聽事件發生時是國際新聞公司董事長。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7月15日報道】英國國際新聞公司首席執行官布魯克斯,是首個因日益擴大的小報醜聞而辭職的新聞集團主要高管。
43歲的布魯克斯是默多克位高權重的助手。
有指控稱,2002年《世界新聞報》竊取了一個13歲失蹤女孩的手機信息,後來發現這個女孩已遭謀殺。布魯克斯時任該報主編。
圖冊 圖冊 [6]
【美聯社倫敦7月15日電】默多克今天接受了道瓊斯公司首席執行官、《華爾街日報》發行人欣頓的辭呈。
欣頓是第一個受醜聞殃及的新聞集團美國高管。默多克在英國的副手布魯克斯也在今天早些時候辭職。
67歲的欣頓為默多克的新聞集團工作了52年,是他的鐵桿盟友之一。竊聽事件發生期間,他是默多克在英國的報紙業務負責人。欣頓今天説:“(竊聽行為)給無辜者造成的痛苦是不可想象的。”
【西班牙《國家報》網站7月15日報道】在新聞集團英國分公司高管布魯克斯辭職後,美國道瓊斯公司首席執行官欣頓也宣佈辭職。這使得默多克及新聞集團的處境變得更加艱難。
道瓊斯公司是一家金融信息公司,《華爾街日報》是其旗下報紙。該公司是默多克新聞帝國在美國的最大企業。由於曾任職於新聞集團在英國的分公司,欣頓因電話竊聽醜聞而備受指責,他不得不宣佈辭職。
欣頓在辭職聲明中表示,他懷着沉痛的心情在紐約看着《世界新聞報》的醜聞被一點點揭開,認為自己應該離開新聞集團。1997年至2005年,欣頓是新聞集團在英國分公司負責人,在此期間,《世界新聞報》就在竊聽政治人物、王室成員及在阿富汗喪生的英國士兵家屬的電話。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7月15日報道】道瓊斯公司首席執行官欣頓,是新聞集團爆發竊聽醜聞以來,離職級別最高的高管。
欣頓在默多克手下服務了50多年,15歲時他就進入默多克在澳大利亞的一家報紙工作。因此,外界也將欣頓視為默多克手下“忠心耿耿的老臣”。
默多克 默多克 [7]
未來前景充滿變數
【法新社倫敦7月15日電】英國演員裘德·洛和《太陽報》均透露,裘德·洛正在控告《太陽報》竊聽他的電話。外界認為這是首起針對《太陽報》的此類法律訴訟。
《太陽報》是傳媒巨頭默多克麾下銷售最好的小報。這家報紙的母公司國際新聞公司稱,裘德·洛的意圖是將《太陽報》扯進最近的竊聽醜聞之中。這起醜聞已把默多克的傳媒帝國捲入漩渦,並迫使《世界新聞報》關張。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7 月15日文章題:“竊聽門”動搖詹姆斯接班地位
英國電話竊聽醜聞令外界對傳媒大亨默多克之子詹姆斯·默多克的危機處理能力產生了質疑。
詹姆斯承認,自己在未對事實有“充分了解”的情況下錯誤地批准了與竊聽事件受害者和解。工黨下院議員湯姆·沃森稱這是“企圖妨礙司法公正”。
幾位熟悉新聞集團的人士現在懷疑38歲的詹姆斯是否仍是接替他80歲高齡父親的最熱門人選。他們甚至暗示,他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辭去在新聞集團的職務。
自從哥哥拉克倫2005年辭去新聞集團首席執行官後,詹姆斯就一直被當作父親的接班人培養。而與默多克家族關係密切的人士表示,由於上述醜聞,詹姆斯的接班前景充滿變數。
【美國《時代》週刊網站7月13日文章】題:現在是默多克王朝倒閉的開始嗎?
當默多克10日飛抵倫敦時,其首要任務是實現完全控股有利可圖的天空電視台,並遏制竊聽醜聞後有可能吞噬其媒體帝國在英國分支機構的政治和法律風暴。四天後,這一戰略破滅了,儘管已採取了一些極端措施,如關閉其非常成功的《世界新聞報》並在收購天空電視台問題上作出讓步。的確,默多克帝國的未來現在看來是那麼的不可預測。
先是有跡象表明,窈聽醜聞將跨過大西洋影響到他在美國的業務;接着,他被英國議會傳喚出席聽證會,就他手下記者所犯罪行接受質詢。
更糟的是,英國電信行業的監管者英國電信局正在考慮,默多克繼續持有天空電視台39%的股份是否“合適”。如果被認定為不合適,那麼,對默多克而言這將是又一個巨大打擊。
竊聽醜聞持續發酵,影響蔓延至大西洋彼岸。美國資深參議員傑伊·洛克菲勒呼籲就《世界新聞報》是否對9·11恐怖事件的受害者進行竊聽展開調查。英國工黨議員湯姆·沃森也在議會提出了這一主張,他一直在領導全面揭露這起竊聽醜聞的政治運動。
竊聽醜聞最先披露記者在家身亡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一名曾經指稱《世界新聞報》竊聽的記者肖恩·霍爾被發現死於家中。霍爾曾經向美國《紐約時報》表示,竊聽行為比《世界新聞報》在警察初步調查時所承認的要嚴重得多。 警方表示,週一(7月18日)上午在倫敦北部的一個寓所內發現了他的屍體。警方發言人説,目前將死亡原因按無法解釋處理,但死因並無可疑。警方目前正在就死因進行調查。
霍爾還曾向英國廣播公司表示,竊聽行為在《世界新聞報》“氾濫”。他還指稱,該報當時的總編安迪·庫爾森曾經要他竊聽電話,但庫爾森對此加以否認。
由於媒體大亨默多克旗下的報紙竊聽醜聞繼續發酵,英國首相卡梅倫將會縮短在南非的訪問。英國主要反對黨工黨譴責説,卡梅倫當初聘用了前《世界新聞報》總編庫爾森做媒體發言人是犯下了嚴重錯誤。庫爾森上週被調查竊聽醜聞的警察逮捕。
卡梅倫將會在週三的議會特別會議上就竊聽醜聞發表聲明。
竊聽醜聞已經對倫敦警隊造成巨大影響,繼倫敦大都會警察總監保羅·史蒂文森爵士週日宣佈辭職後,副總監耶茨也在週一因為2009年調查《世界新聞報》竊聽醜聞失當而辭職。
英國議會今日召開聽證會調查世界新聞報竊聽案
英國議會定於19日召開聽證會,調查《世界新聞報》竊聽醜聞;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官員透露,F B I也已着手調查。隨着新聞集團“竊聽門”繼續發酵,新聞集團高管相繼辭職或被捕,默多克被迫接連道歉,市場質疑此起彼伏,傳媒帝國顯現瓦解之勢。
卡梅倫縮短外訪行程 以期控制“竊聽門”危機
為控制住新聞集團“竊聽門”危機,英國首相卡梅倫將縮短從18日起的非洲之旅,他將於7月20日返回倫敦,據悉,他隨後將安排調查新聞集團和竊聽事件。
倫敦警察局長因世界新聞報竊聽醜聞被迫請辭
因捲入英國《世界新聞報》竊聽醜聞,英國最高警銜警官保羅·斯蒂芬森當地時間17日晚間宣佈辭去倫敦警察局長職務。按路透社説法,斯蒂芬森請辭原因有二:一是對警方調查竊聽事件不力負有責任,二是個人變相受賄.

竊聽門警察被捕

倫敦警方19日證實,一名參與電話竊聽案調查的警官因涉嫌向媒體泄露警方調查信息被捕。這是《世界新聞報》電話竊聽醜聞大規模爆發以來首名被捕的警官。
這名警官現年51歲,18日工作時被捕,目前已被保釋,保釋期到9月29日。警方沒有透露這名警官的姓名。
據英國天空新聞頻道報道,被捕警官涉嫌向英國《衞報》泄密,《衞報》調查《世界新聞報》竊聽已有相當一段時間。
另外,一名35歲男子19日因涉嫌電話竊聽被捕。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這名男子是《世界新聞報》前記者丹·埃文斯
自“竊聽門”事件曝光以來,英國警方已逮捕了15名相關嫌疑人,其中一人被證明無罪。 [7] 

竊聽門事件插曲

聽證會上默多克遇襲 鄧文迪暴起反擊襲擊者
默多克遇襲 默多克遇襲
北京時間7月20日凌晨,在英國議會就《世界新聞報》竊聽醜聞質詢默多克父子時,一名男子突然從聽眾席竄起,手拿餐盤,跨過默多克旁邊的人對其襲擊,身後妻子鄧文迪迅速躍起,第一時間給襲擊者一巴掌。襲擊者隨後被警方帶走。
英醜聞爆料記者肖恩-霍爾暴斃
揭發人 揭發人
據英國媒體 報道,現年47歲的《世界新聞報》前記者肖恩-霍爾於7月18日在家中死亡。警方表示,目前沒有發現霍爾死亡的可疑之處。據其朋友的口供,霍爾可能是自然死亡,因為他的身體一直都不好。霍爾曾稱該報前主編安迪-庫爾森鼓勵下屬採用竊聽手段,正是他的揭發,導致庫爾森被迫辭去首相新聞主管的職務,“竊聽門”發展到撼動政界、警界和新聞界的地步。2005年,霍爾因為酗酒和吸毒等原因被《英國解放報》解僱。 [8] 

竊聽門案件開庭

當地時間2013年10月28號,傳媒大亨默多克新聞集團旗下的原《世界新聞報》竊聽案開庭審理,這場號稱“世紀審判”的案件預計庭審將持續半年之久。跟這起案件相關的一共有8名被告,當天出現在法庭的是英國首相卡梅倫前新聞主管,同時也是兩年前擔任《世界新聞報》主編的庫爾森,以及新聞集團的前首席執行官布魯克斯。
當天的開庭從選陪審團程序開始,也就是所有案件審理的第一步,期間一共有多達80人被傳召上庭。接下來院方將從中選出12人組成正式陪審團,一旦陪審團名單最終確定,案件的審判也正式開始。預計整個過程可能會持續超過6個月。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