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竇孝諶

鎖定
竇孝諶(?—697年),字忠信,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市)人。 [2]  唐朝外戚大臣,刑部尚書竇誕第十三子,隋太祖楊忠的外玄孫,唐睿宗昭成皇后之父,唐玄宗李隆基的外祖父。 [14]  [17] 
出自河南竇氏,門蔭入仕,授左衞親衞,第三女嫁冀王李旦為孺人。 [5]  [31]  唐睿宗即位後,作為竇德妃之父,加授朝請大夫,封清河縣開國男。 [9] 
武則天稱帝后,打壓唐朝宗室勳戚和舊臣。長壽二年(693年),因妻女被誣陷使用巫蠱,貶為羅州司馬。 [12] 
萬歲通天元年(697年),薨於羅州之官舍;次年仲夏,歸葬洛陽。 [3] 
唐睿宗復位,追封竇德妃為昭成順聖皇后,竇孝諶以皇后父的身份追贈為幷州大都督、太尉、豳國公。唐玄宗即位,加贈太保 [4]  [15] 
先天二年十月廿五日(713年),與妻龐氏合葬於咸陽之洪瀆原。 [16] 
本    名
竇孝諶 [2] 
忠信 [2]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扶風平陵
逝世日期
697年
官    職
太常少卿、潤州刺史
追    贈
太保、荊州大都督

竇孝諶人物生平

顯慶四年(659年),以門蔭授職左衞親衞。 [5] 
總章二年(669年),授右衞水衡府右果毅都尉,同年升遷為左驍衞業善府右果毅都尉。 [6] 
調露二年(680年),授遊擊將軍。 [7] 
永淳二年(683年),任太常丞。 [8] 
文明元年(684年),唐睿宗登基後,以竇德妃之父加授朝請大夫,封爵清河縣開國男。 [9] 
永昌元年(689年),拜中散大夫、守司農少卿。 [10] 
武則天時,歷任太常少卿、中大夫、潤州刺史。 [11]  [14] 
長壽二年(693年),竇孝諶妻龐氏被酷吏誣陷與竇德妃行巫蠱之事,竇孝諶被貶為羅州司馬,諸子流放嶺南。龐氏經徐有功據理力爭後免死流放嶺表。 [12]  [13]  [32-33] 
萬歲通天元年(697年),竇孝諶於羅州官舍去世。 [1]  [12] 
竇孝諶墓誌 竇孝諶墓誌
唐睿宗復位,追封竇德妃為昭成皇后,追贈昭成皇后父竇孝諶為幷州大都督、太尉、豳國公。唐玄宗即位後,又加贈太保 [4]  [15] 

竇孝諶人際關係

親屬關係
姓名
簡介
曾祖父母
魏司衞上大夫、大將軍、秦州刺史、陳國公,追贈冀州刺史,諡曰“懿”。 [17] 
隋太祖之女,隋文帝的姐姐。 [18] 
祖父
隋將作大匠、判納言、右衞大將軍、同州刺史,追贈司空,諡曰“容”。 [17] 
父親
唐右領軍大將軍、大理少卿、莘國公,食邑三千户,娶唐高祖之女襄陽公主為妻,追贈工部尚書、荊州大都督,諡曰“安”。 [17]  [19] 
妻子
龐氏
長壽二年(693年),被誣陷與竇德妃行巫蠱之事流放嶺表,死於流放地,唐睿宗復位後追封為豳國夫人。 [12]  [16]  [33] 
兒子
竇希瑊
字美玉,太子少傅,豳國公。第四女嫁給玄宗長子、慶王李琮,追封恭應皇后 [21-23] 
竇希球
字國珍,官至太子賓客,封冀國公,贈太子賓客,諡曰“靖”。 [20] 
太子少師、開府儀同三司、畢國公。第二子竇鍔,迎娶唐玄宗之女昌樂公主 [24-25] 
竇希琬
衞尉少卿。 [26] 
女兒
竇氏
長女,唐玄宗時封鄧國夫人。 [27] 
嫡長女(次女),撫養唐玄宗,封燕國夫人,唐肅宗張皇后祖母。
第三女,唐睿宗德妃,死後追封為皇后,唐玄宗生母。 [28-29] 

竇孝諶人物爭議

是否為公主所生
按竇孝諶墓誌,竇孝諶為竇誕第十三子,且墓誌敍述其父竇誕官職時,隻字不提竇誕為駙馬都尉、尚襄陽公主之事。襄陽公主於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前已去世。而竇孝諶直到顯慶四年(659年)才首次以門蔭出仕。按此分析,竇孝諶極大概率不是公主所出之子,應為竇誕妾室所生。 [5]  [17]  [30] 
參考資料
  • 1.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2-11-25]
  • 2.    《唐故潤州刺史贈幷州大都督太尉豳國竇公墓誌銘並序》:公諱孝諶,字忠信,扶風平陵人也。
  • 3.    《唐故潤州刺史贈幷州大都督太尉豳國竇公墓誌銘並序》:通天元年,薨於羅州官舍。二年仲夏,歸殯洛陽。
  • 4.    《唐故潤州刺史贈幷州大都督太尉豳國竇公墓誌銘並序》:昭成皇后即公之第三女也。德光沙麓,道映塗山,許不見於元尊,趙未覩昭貴。太上皇昔居藩邸,娉為賢妃。及踐宸軒,冊為皇后,贈公使持節、幷州大都督、太尉、豳國公。優誥卜葬,賻物二千段,米粟副焉。
  • 5.    《唐故潤州刺史贈幷州大都督太尉豳國竇公墓誌銘並序》:明(顯)慶四年,以門胄補左衞親衞。
  • 6.    《唐故潤州刺史贈幷州大都督太尉豳國竇公墓誌銘並序》:總章二年,授右衞水衡府右果毅都尉,其年遷左驍衞業善府右果毅都尉。
  • 7.    《唐故潤州刺史贈幷州大都督太尉豳國竇公墓誌銘並序》:調露二年,授遊擊將軍
  • 8.    《唐故潤州刺史贈幷州大都督太尉豳國竇公墓誌銘並序》:永淳二年,授太常丞。
  • 9.    《唐故潤州刺史贈幷州大都督太尉豳國竇公墓誌銘並序》:文明元年,加朝請大夫,封清河縣開國男。
  • 10.    《唐故潤州刺史贈幷州大都督太尉豳國竇公墓誌銘並序》:永昌元年,拜中散大夫、守司農少卿。
  • 11.    《唐故潤州刺史贈幷州大都督太尉豳國竇公墓誌銘並序》:天授初,加中大夫,出為潤州刺史。
  • 12.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三》:長壽二年,後母龐氏被酷吏所陷,誣與後咒詛不道,孝諶左遷羅州司馬而卒。
  • 13.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三》:子希瑊、希球、希瓘,並流嶺南。
  • 14.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三》:孝諶,刑部尚書誕之子,昭成順聖皇后父也。則天時,歷太常少卿、潤州刺史。
  • 15.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景雲年,追贈孝諶太尉、邠國公,希瑊襲爵。玄宗即位,加贈孝諶太保,希瑊等以舅氏,甚見優寵。
  • 16.    《唐故潤州刺史贈幷州大都督太尉豳國竇公墓誌銘並序》:夫人豳國龐氏,(門為)門著範,徙宅凝規,藝掩紘綖,禮優蘋藻。以先天元年十月廿五日,合葬於咸陽之洪瀆原
  • 17.    《唐故潤州刺史贈幷州大都督太尉豳國竇公墓誌銘並序》:曾祖榮定,魏司衞上大夫、大將軍、秦州刺史、陳國公,贈冀州刺史,諡曰懿。祖抗,隨將作大匠、判納言、右衞大將軍、同州刺史,贈司空,諡曰容。父誕,皇朝右領軍大將軍、大理少卿、莘國公,食邑三千户,贈工部尚書、荊州大都督,諡曰安。並忠為己任,孝乃身謀,或職典六戎或班參九列,贈位光於剖竹,錫社啓於苴茅。公即尚書之第十三子也。
  • 18.    《舊唐書·卷六十一》:抗,隋洛州總管、陳國公榮定之子也。母,隋文帝萬安公主。抗子衍。衍嗣,官至左武衞將軍。靜,字元休,抗第二子也。誕,抗第三子也。
  • 19.    《新唐書·卷九十五》:誕,隋末起家朝請郎。義寧初,闢丞相府祭酒,封安豐郡公,尚襄陽公主。
  • 20.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三》:希球官至太子賓客,封冀國公,開元二十七年卒。及卒,諡曰靖。
  • 21.    《新唐書·卷七十一·表第十一下·宰相世系一下》:希瑊字美玉,太子少傅、豳公。
  • 22.    《全唐文·第01部·卷二十二》:皇子納妃制:龍樓內範,輔成元良之德;鳳邸中闈,克諧樂善之美。自非門地兼茂,容則聿修,何以式副好逑,允茲華選。薛糹舀第六女,竇希第四女,戚里承休,渭陽傳慶,婉順成性,柔閒有容。言必圖史之規,動遵珩之節,惠問蘭鬱,清心玉映。足以儷青宮之寵,伉朱邸之義,式昭閫訓,用光嬪則。糹舀女可皇太子妃,女可慶王妃,仍令所司備禮,至都冊命。
  • 23.    《全唐文·第04部·卷三百七十》:◇奉天皇帝哀冊文:維元年建寅月二十六日,故靖德太子諡曰奉天皇帝,妃竇氏諡曰恭應皇后。啓自細柳,將遷座於新豐。望黃山而入上苑,過紫極而出天門,傍臨鳳闕,雙引龍せ。乃詔左僕射冕祖饋於行宮,禮也。今上孝弟,通於神明,追崇徽諡,用達皇情。陟岡目送,避殿涕盈,爰命述者,以振休聲。其詞曰:昔在高祖,文思武德。龍戰必勝,海飛爭息。威加八荒,奄有萬國。累業繼聖,惟天是則。昌運斯應,睿哲乃生。爰自弱歲,有如老成。秤象如小,測日言輕。率爾之對,略而不行,問安內豎,豈獨重明?深居邸第,亦稱維城。禮無不執,藝或可遊。聯行魯衞,虛佇應劉。雁鶩非好,神仙不求。為善自樂,俾躬處休。行成於內,聲聞於外。性實匪驕,跡能用晦。朝野多歡,兄弟高會。上客曳裾,間園飛蓋。仁者當壽,天道何昧?小山未傾,盤石忽碎。嗚呼哀哉!天慈罔極,寵命猶新。前星告位,少海遷神。黃公誰客?音容自春,空悲天牒,獨有芳塵。正位乎?內,進賢(闕二字)肅肅令妃,幽公之子。家自漢室,代為戚里。百兩比肩,四教盈耳。不藝珩,能循沼。傳訓公宮,留箴女史。旋稱未亡,身誓之死。柔質泯焉,徽音不已。嗚呼哀哉!帝念元昆,人無間言。不及讓國,於是追尊。惟儲出震,惟儷居坤。備陳服御,更起陵園。來九重兮復去,動萬乘兮還靜。挽悽楚而凝哀,駕迤遲而轉影。別青門之早春,背素之斜景。路已窮於咫尺,時不延於俄頃。嗚呼哀哉!神輝永戢,軒曜長零。穸塏椒閫,泉户彤庭。開壽宮兮寂寂,虛玉座兮冥冥。賓上帝於眇,陪五後之明靈。海為田兮岸為谷,德不朽兮名惟聲。嗚呼哀哉!
  • 24.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三》:希瓘初賜爵畢國公,後改名〈王曳〉。初為左散騎常侍,及希球卒,因授開府儀同三司。玄宗以早失太后,尤重外家,〈王曳〉兄弟三人皆國公,食實封。〈王曳〉子鍔,又尚玄宗女永昌長公主,恩寵賜賚,實為厚矣。而兄弟皆貪鄙,過自封植,〈王曳〉又甚之。天寶七年,有竇勉潛交巫祝,勉犯法,〈王曳〉坐信其詭説,被停官,放歸田園。尋以尊老,又授開府儀同三司,依舊朝會。十三載十二月卒,玄宗哭於行在,贈司徒。財貨鉅萬。
  • 25.    《新唐書·卷七十一·表第十一下·宰相世系一下》:希璀字希璀,太子少師、畢公。
  • 26.    《元和姓纂·卷九》:孝諶生希瑊、希球、希瓘,按疑脱希琬一人......希琬衞尉少卿。
  • 27.    《全唐文·第03部·卷二百三十二·鄧國夫人墓銘》:《詩》美莊姜,傳稱孟母。庶幾綿邈,千載時有。猗嗟邦媛,柔明厚。龜玉毀櫝,膏蘭夭壽。遠矣皇祖,肇自伯宗。靈基在晉,華胄陵江。尹茲西楚,宅是南邦。高蓋結轍。圓冠比蹤。魏館虛待,周京長髮。父對雄風,母膺姊月。珠浦瀆潤,玉林清越。【昆弟三人,羽儀雙闕。家芬淑女,國茂賢妃。】具瞻四德,旁通八徽。步幛馳辨,連環定機。調絃魚躍,弄杼鴛飛。媧後創業,軒宮多事。高行登聞,大家入侍。幽替日月,財成天地。温室不傳,平城盡秘。大君命我,變禮斷恩。衞妻空誓,息媯無言。均養七子,劬勞二門。始賦《つ木》,終歌《采蘩》。多難啓聖,羣兇構孽。朋家作仇,脅權相滅。臨禍不懼,忘生蹈節。彼何人斯?碎此貞烈。氛消日朗,既安且平。皇心震悼,禮備哀榮。啓國加等,復土陳兵。外姻來唁,中使臨塋。恭惟夫人,宿精智刃。昭昭開士,授之心印。古無合葬,遺言別墳。欒欒孝子,敢廢前聞?服不珍繡,盤無膩薰。室暗泉火,松殘隴雲。神合大化,誰為小君?
  • 28.    《新唐書·卷七十六·列傳第一》:睿宗昭成順聖皇后竇氏,曾祖抗,父孝諶,自有傳。後婉淑,尤循禮則。帝為相王,納為孺人;即位,進德妃。生玄宗及金仙、玉真二公主。與肅明同追諡,並招魂葬東都之南,肅明曰惠陵,後曰靖陵,立別廟曰儀坤以享雲。帝崩,追稱皇太后,與肅明祔橋陵。後以子貴,故先祔睿宗室。肅明以開元二十年乃得祔廟。初,太常加諡後曰"大昭成"。或言:"法宜引'聖真'冠諡,而曰'大昭成',非也。以單言配之,應曰'聖昭'若'睿成';以復言配之,應曰'大聖昭成'、'聖真昭成'。"又引太穆皇后始諡穆,及高祖崩,合帝諡曰太穆,追增太穆神皇后;文德皇后始諡文德,及太宗崩,合諡文德聖皇后。又援范曄著漢光烈等為比。太常謂:"曄以帝號標後諡,是史家記事體,婦人非必與夫同也。入廟稱後,系夫;在朝稱太,系子。'文母',生號也;'文王',既沒諡也。周公豈以夫從婦乎?漢法不可以為據。"制曰"可"。天寶八載制詔,自太穆而下六皇后,並增上"順聖"二諡雲。
  • 29.    《舊唐書·卷五十一·列傳第一》:睿宗昭成順聖皇后竇氏,將作大匠抗曾孫也。祖誕,大理卿、莘國公。父孝諶,潤州刺史,景雲元年,追贈太尉、邠國公。後姿容婉順,動循禮則,睿宗為相王時為孺人,甚見禮異。光宅元年,立為德妃。生玄宗及金仙、玉真二公主。長壽二年,為户婢團兒誣譖與肅明皇后厭蠱咒詛。正月二日,朝則天皇后於嘉豫殿,既退而同時遇害。梓宮秘密,莫知所在。睿宗即位,諡曰昭成皇后,招魂葬于都城之南,陵曰靖陵。又立廟於京師,號為儀坤廟。睿宗崩,後以帝母之重,追尊為皇太后,諡仍舊,祔葬橋陵,遷神主於太廟。
  • 30.    《大唐故光祿大夫工部尚書使持節都督荊州刺史駙馬都尉上柱國莘安公竇府君墓誌銘》:(貞觀)廿二年二月寢疾,薨於輔興裏第,春秋六十八。哀動宸極,悲感朋寮。似漢後思祭遵之功,如鄭邦懷國喬之德。又降恩敕,贈工部尚書、荊州都督。詔曰:安葬事所須,並令官給。仍遣五品一人監護。惟公風采標映,識悟弘道,懷瑾握瑜,含章挺秀。捐青雲以竦幹,則玉潤碧鮮,漸陵陸以奮飛,則搏空忉漢。藴九言以行己,□六行以揚名。佈政佇評謨,立政資經啓。儀刑雅俗,冠冕周行。開館待賢,所招者三風之士;懸榻延友,□引者五龍之賓。命偶會昌,運鍾休泰。攀轔附翼,襲紫傳龜。百寮之隱括,九流之師鏡。豈謂三芝罕遇,歲月難期。東都開夏侯之銘,西州折文公之石。其年八月,合葬於襄陽公主之塋。
  • 31.    《舊唐書·卷五十一·列傳第一》:睿宗昭成順聖皇后竇氏,將作大匠抗曾孫也。祖誕,大理卿、莘國公。父孝諶,潤州刺史,景雲元年,追贈太尉、邠國公。後姿容婉順,動循禮則,睿宗為相王時為孺人,甚見禮異。
  • 32.    長壽二年,為户婢團兒誣譖與肅明皇后厭蠱咒詛。正月二日,朝則天皇后於嘉豫殿,既退而同時遇害。
  • 33.    《舊唐書·卷八十五·列傳第三十五》:後潤州刺史竇孝諶妻龐氏為奴誣告,雲夜解祈福,則天令給事中薛季昶鞫之。季昶鍛練成其罪,龐氏當坐斬。有功獨明其無罪。而季昶等返陷有功黨援惡逆,奏付法,法司結刑當棄市。有功方視事,令史垂泣以告,有功曰:“豈吾獨死,而諸人長不死耶?”乃徐起而歸。則天覽奏,召有功詰之曰:“卿比斷獄,失出何多?”對曰:“失出,臣下之小過;好生,聖人之大德。願陛下弘大德,則天下幸甚。”則天默然。於是龐氏減死,流於嶺表,有功除名為庶人。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