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窯河

鎖定
窯河,古稱洛澗,又稱洛河、新河,淮河在淮南市的右岸支流。源出江、淮分水嶺北側,定遠、鳳陽交界的鳳陽山南麓,主源稱沛河,發源於定遠縣狼窩山南側,大致呈U字形流經定遠縣、長豐縣、淮南市大通區、懷遠縣。主要支流有青洛河,嚴澗河、蔡城塘來水。下游一段陷落成高塘湖,出湖後,於懷遠縣新城口入淮河,全長104公里,平均比降0.99‰,流域面積1490平方公里。
窯河河口的在地是淝水之戰的前哨戰——洛澗之戰即發生地,窯河兩岸是中國六朝至唐朝著名瓷窯之一“壽州窯”遺址所在地。
窯河流域是淮南地區較早的灌溉農業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灌區設施更加完善,流域內農業發達。窯河也是淮南地區重要的水運航道,湖口建閘後,湖口以下仍然水運繁忙。 [1] 
中文名
窯河
別    名
洛河
洛澗
新河
所屬水系
淮河支流
地理位置
安徽省北部
流經地區
定遠縣、長豐縣、大通區、懷遠縣
發源地
定遠、鳳陽交界的鳳陽山南麓
主要支流
青洛河,嚴澗河
蔡城塘
河    長
104 km
面    積
1490 km²
河    口
懷遠縣新城口西

窯河幹流概況

窯河在淮河流域的位置 窯河在淮河流域的位置
窯河干流走向 窯河干流走向
窯河,主源稱沛河,發源於定遠縣狼窩山南側,經定遠縣、長豐縣,至淮南市大通區,注入高塘湖,於懷遠縣新城口入淮河,全長104公里,平均比降0.99‰,流域面積1490平方公里。正常年份平均年徑流總量3.89億立方米;最豐水年份年徑流總量為8.64億立方米;最枯水年份年徑流總量為2.09億立方米。 [1] 

窯河上游河道

上源沛河定遠朱灣鎮一段 上源沛河定遠朱灣鎮一段
窯河上游位於長豐縣、定遠縣境內,清光緒《鳳陽府志》記載:“洛河有二源,一自廬州合肥縣流入,一出定遠縣西境之莫邪山。”另據《大清一統志》記載:“洛水自廬州府合肥縣界北流,經定遠縣西八十里與壽州接界,謂之閻澗水,又北流至懷遠縣西七十里入淮,謂之洛澗。”今查,定遠至爐橋公路18公里以西(西卅裏店西三里,落鳳崗)廣大地區皆屬於窯河水系,流域面積為650平方公里,佔全縣總流域面積22%。 [2] 
《安徽省志·自然環境志》認為:窯河主源稱沛河,發源於定遠縣狼窩山南側,自北向南經定遠縣朱灣鄉,始稱為洛河,入長豐縣轉向北西方向,至定遠縣爐橋西始稱窯河,右納青洛河,嚴澗河;左納蔡城塘來水後注入高塘湖。 [1] 

窯河高塘湖區

上窯鎮一帶高塘湖湖面 上窯鎮一帶高塘湖湖面
窯河下游河段,受長期黃泛及黃河奪淮入海影響,淮河兩岸淤積抬升,窯河入淮口相應升高,水流不暢,形成巨浸,漸成為高塘湖。也有資料顯示為兩岸低陷積水而成湖。是長豐縣、定遠縣、淮南市、鳳陽縣的部分天然界線。屬長豐縣面積10.1平方公里,屬定遠縣水面11.6平方公里。湖底高程15米,正常水位17.5米,湖面50平方公里(7萬多畝)。洪水期水位21.7米,約20萬畝,湖南北長約20公里,東西寬約2.5公里,湖岸線長85公里,湖的形狀為一長帶形。枯水期(5月)全湖平均水深1.76米,豐水期(8月)全湖平均水深5.14米。
《漫叟詩話》雲:“濠州西有高塘館,俗以為楚之高塘也。”因以得名。其流域面積149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河川徑流深133毫米,多年平均來水量1.98億立方米,最多年為4.30億立方米,最少年為0.77億立方米,經窯河與淮河相通。由於地勢低窪,時有洪澇災害發生。1965年建成窯河節制閘,以控制、調節水位及蓄水量。 [2-3] 

窯河湖區以下

高塘湖下游上窯鎮窯河 高塘湖下游上窯鎮窯河
窯河入淮口懷遠縣新城村 窯河入淮口懷遠縣新城村
高塘湖以下,經上窯鎮過窯河閘,西北流入懷遠縣境於新城口入淮。此段幹流長7.5公里,河底寬30米,河底高程10.0米,爐橋在1991年7月10日出現歷史最高水位23.20米;1959年8月22日,河道出現斷流。 [1] 

窯河主要支流

窯河上游水系圖 窯河上游水系圖
沛河,源於鳳陽山最高峯大金山東西兩側,二源集山澗之水各向南行,在青山壩相會,南行從橋頭楊穿定爐公路,進入齊顧鄭水庫,繼而折向西南繞過朱灣鎮,經九梓鄉郭小圩附近出縣。過長豐縣沛河集,於定遠閆莊與縣界複合,自此,河道在縣界左右徘徊西行,至大魏崗折向北,穿過淮南鐵路25號橋入窯河。在定遠縣境內長45公里,流域面積256平方公里。長豐縣境內段長58公里。沛河東源高程160米,至橋頭楊高程為72米,比降1/110,下段高塘湖為16米,比降1/800,由於河道比降大,河牀下切較深,形成豁深岸陡狀。 [2-3] 
洛河(青洛河),該河有東西二源,東源出青山鄉户山灣和毛山之豁,於方家花園匯合南流,繞過將軍山腳進入黃家壩,沿途收楚泉、珍珠泉之水,入芝麻水庫,出溢洪道1.5公里,跌入響水壩,經永康鎮,集西源之水。西源發於定遠、鳳陽交界處老鴰山,收少十步泉和漢泉水入古城壩,於河北趙匯於東源,向西流入青洛集,穿過青洛大橋進洛河壩,西出洛河浮體閘,穿淮南鐵路74號橋折向西北,在爐橋鎮西入高塘湖,全長41公里。洛河源頭高程140米,河道比降大,沖刷嚴重,尤其是芝麻至永康和靠山至永康段,岸坡甚陡。 [2] 
嚴澗河,源於定遠、鳳陽交界處大珠山西腳,流經丁王寺,自單莊轉向西,繞過嚴澗集,西穿淮南鐵路22號橋,在房家崗入高塘湖,全長23公里。 [2] 
蔡城塘,在長豐縣境內,建於明代以前,為古代蓄水工程,餘水入高塘湖。至1949年時,放水口全部沖壞,塘底淤高,蓄水能力很低。據1952年調查:原有灌區舊砂礓石壩被水沖毀,主要水源中斷,塘水枯落。淮南鐵路穿渠而過,部分水源又遭割裂,灌區有名無實。1968年至1974年治理後,控制來水面積86.3平方公里,乾旱年份從高塘湖提水補充。 [4] 

窯河水文特徵

窯河,流域面積1490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區佔83.1%,平原佔10.8%。高塘湖湖底高程15.0米,蓄水位18.0米時,容積1.1億立方米,水面積56平方公里。窯河爐橋站,以1991年7月10日出現的水位23.20米為最高,1959年8月22日河道斷流為最枯。 [1] 

窯河治理開發

窯河河道治理

民國27年至36年黃河南泛入淮期間,窯河河牀從高塘湖口至河口淤淺10公里,平均淤高1.5米。汛期洪水長期停瀦,低窪地長期浸泡水中,農田無法耕種。1951年3月至1951年5月,鳳陽縣作為治淮項目要求國家補助,組織民工對窯河上窯鎮至新城口段進行疏浚。疏浚河段長7.8公里,設計河底高程13.0米,底寬22.0米,國家撥大米310萬斤,完成土方90.14萬立方米,改善了部分低窪地區的耕種條件。
為解決淮河水倒灌問題,1965年冬,經定遠、鳳陽、長豐、淮南市商定,建窯河封閉堤和窯河節制閘。窯河封閉堤長11.75公里,西與淮南市田家庵圈堤在楊郢孜相接,東至上窯鎮。1966年冬完工,堤頂高程24.0米,後又陸續建塊石護坡長5.05公里。國家投資250萬元,完成土方117.18萬立方米,石方6.8萬立方米。 [4] 

窯河水庫塘壩

蔡城塘,在長豐縣境內,建於明代以前,南北長一千八百丈,東西闊五百丈,周圍約計三十六里。西靠高崗,東南北三面築埂,設有斗門十三座,灌田二百餘頃。清乾隆四年(1739年),壽州知縣範從徹詳請帑銀三千六百兩有奇,修理大閘1座,減水閘1座,河口閘1座,陡門3座,挑進水沙河10餘里。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壽州知州席芑以蔡城塘石壩閘門被水沖壞,親詣塘所,督令環塘用水人户協力重修。光緒七年(1881年)風潁道任蘭生撥款重修。民國期間蔡城塘已毀壞不堪。至1949年時,放水口全部沖壞,塘底淤高,蓄水能力很低。
據1952年調查:原有灌區舊砂礓石壩被水沖毀,主要水源中斷,塘水枯落。淮南鐵路穿渠而過,部分水源又遭割裂,灌區有名無實。1952年冬至1953年春,對蔡城塘的引水和蓄水設施進行整修,建成渥奇式滾水壩1座,3孔進水閘1座。1954年冬至1955年春,改建了節制閘和陡陂式溢洪道等十餘項工程。1956年維修了放水斗門。1968年至1974年,又陸續挖深塘底,加高加寬塘埂等。今蔡城塘形成了南北長近6公里、東西寬0.5~1.0公里的湖面,水面面積達3.1平方公里,控制來水面積86.3平方公里,總庫容492萬立方米。乾旱年份從高塘湖提水補充。 [4] 
古城壩,位於縣城西北60華里的古城集東側靠山河上。該河發源於縣西北70華里的鳳陽山脈,枯水季節蓄“少十步”、“老滾鍋”兩處泉水,泉水流量每秒0.17立方米。古城壩灌溉工程於1954年4月下旬動工興建,1955年3月建成,渥奇式滾水壩橫亙在古河道上,長40米,寬3.3米,壩上游70米處西岸建一座每秒5立方米流量的涵閘通向灌區,與之配套的有17.3公里長的干支渠,11條各300米長的斗渠串於灌區內。建設當年開始受益。灌溉面積3.4萬畝。
響水壩,原址位於永康鎮東約1公里處的洛河上,攔蓄珍珠泉常流泉水。明萬曆年間諸葛升興建,民國34年(1945年)被毀,1953年在原址上游永康鎮東北重建新壩,建有40米長滾水壩。新建放水閘通往灌區,與之配套的有7公里長乾渠和各長5公里的兩條支渠,自流灌溉面積3.4萬畝。1972年,壩上游的芝麻水庫建成後,該壩失去作用。
洛河壩,位於青洛河下游,青洛集西,集水面積194平方公里,1956年冬動工,次年基本完成樞紐工程。1960年,在溢洪水道上加0.5米小墩子插活動板以抬高水位,1974年溢洪道上建浮體閘再次抬高水位。溢洪道底高程27米,支幹渠分南北兩支。牽引洛河水灌溉27米高程以下農田2.5萬畝。 [5] 
芝麻水庫 芝麻水庫
芝麻水庫,位於縣城西25公里青山鄉芝麻澗莊洛河上游,建於1971年冬,1972年午收前竣工,當年蓄水受益。水庫集水面積49.4平方公里。1972年秋建成併發揮效益,既攔當地徑流,又是爐橋電灌站的反調節水庫。可將庫內多餘洪水引入齊顧鄭水庫。水庫集水區內有珍珠泉,流量約0.36立方米每秒。水庫大壩為均質土壩,建有開敞式溢洪道和4個放水涵。大壩壩頂高程74.8~75.2米,防浪牆頂高程76.2米,壩頂長1960米,寬4米,最大壩高19米。水庫達萬年一遇防洪標準,校核洪水位74.75米,相應總庫容2421萬立方米,興利庫容為1564萬立方米。已建3條幹渠分別連通齊顧鄭水庫、爐橋電灌站四級站和水庫灌區,灌溉面積4.0萬畝。共完成土石方64.68萬立方米,總投資187.15萬元。 [4-5] 
齊顧鄭水庫,座落於朱灣鄉齊顧鄭村附近的沛河上,可攔蓄42.4平方公里徑流。1959年動工興建,1973年工程基本結束。成為爐橋電灌站灌區一座反調節水庫,可灌溉農田2.4萬畝。北涵與爐橋電灌站四級南乾渠相通,由於水位比芝麻水庫低1.1米,可以調節芝麻水庫水量。 [5] 
永豐水庫 永豐水庫
永豐水庫,水庫集水面積31.6平方公里,為淠史杭瓦東干渠反調節水庫,主要為永豐、左店兩電灌站提供水源。水庫分東西二庫,東庫於1966年冬開工,1969年基本建成;西庫於1974年冬開工,1975年建成。主體工程有均質土壩、泄洪涵和灌溉涵組成。大壩壩頂高程44.2米,防浪牆頂高程45.5米,壩長2093米,壩頂寬4米,最大壩高11.5米。防洪標準為百年一遇,採用可能最大降雨校核,校核洪水位為44.02米,相應庫容3289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583萬立方米。灌溉面積9.0萬畝,共完成土方73.4萬立方米,總投資128.79萬元。 [4] 

窯河灌區建設

窯河灌溉歷史悠久。早在明代以前,在今長豐縣境內築有蔡城塘,灌田二百餘頃。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在定遠縣永康鎮東北八公里處的窯河支流青洛河上建響水壩。清代曾兩次重修,民國34年拆毀。
1950年冬至1951年春,由皖北行署水利局測量規劃,1952年8月,在老壩址上游1公里處平王莊西南,建渥奇式滾水壩,集水面積50平方公里。渠首建進水閘,乾渠長7公里,南、北兩支渠各長5公里。枯水水源出自芝麻澗珍珠泉,流量約0.2立方米每秒,灌田3.4萬畝,1953年6月工程全部竣工。1972年上游建成芝麻水庫後,珍珠泉水被水庫攔蓄,響水壩灌區劃歸芝麻水庫灌區。 [4] 
1954年4月至1955年3月,在支流青洛河上游永康鎮北古城河西南岸建成古城壩。1956年至1957年,又在定遠縣青洛鎮附近的青洛河上,建洛河壩引水灌溉工程,控制來水面積194平方公里。1959年在高塘湖東南洛河右岸、定遠縣爐橋鎮附近建爐橋電灌站,提高塘湖水灌溉定遠縣西部農田。到1990年代,建成六級7個站,總揚程79.5米,裝機56台(設計安裝68台套),總容量14975千瓦。灌區涉及定遠3個區15個鄉、4個國營農場和長豐縣1個鄉。設計灌溉面積最終為57.46萬畝,近期為46萬畝,今已達到41.6萬畝。1959年冬在窯河支流洛河上游、定遠縣朱灣與西三十里店之間開始興建齊顧鄭水庫。1961年停建,1970年續建,1972年基本建成。齊顧鄭水庫可攔蓄當地來水,調節青洛河上的芝麻水庫來水和爐橋四級站來水,與芝麻水庫一樣同為爐橋電灌站的反調節水庫。齊顧鄭水庫防洪校核標準達千年一遇,校核洪水位為73.45米,相應庫容223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33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3.3萬畝。
1965年在高塘湖東南沿岸定遠縣爐橋一帶築爐橋圩,當年受益,保護堤內1.62萬畝耕地。圩堤北起淮南鐵路以西的嚴澗河左岸,南至青洛河右岸,全長10.8公里。堤頂高程23.5~25.0米,圩堤設計標準為20年一遇。圩堤中部建有北湖閘1座,為定遠縣爐橋電灌站一級站渠首進水閘。 [4] 

窯河排灌工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修建的主要排灌工程有:
官塘電灌站,1969年11月在高塘湖東岸鳳陽縣西部官塘鄉建官塘電灌站。初建時為機械灌溉站,1970年改為電灌站,分三級提水,總淨揚程43.6米,總裝機19台共4438千瓦,設計灌溉面積13.38萬畝,至1976年各站竣工。 [4] 
屯頭排灌區,灌區範圍為大澗溝以東、水家湖至田家庵鐵路東北,北與洛河灣一堤之隔,南至龍王山,東臨高塘湖。灌區地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總面積128.8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333公頃。其中淮南市耕地面積4200公頃,長豐縣4133公頃。站首工程位於窯河封閉堤內,屯頭村附近,大澗溝東側,由省水利電力廳規劃設計。1956~1958年,建成站首工程,1961年初,第一台機組為淮南鋼鐵廠送水。蚌埠閘建成後,閘上正常蓄水位為17.5米,引淮河水有困難,故於1964年改引田家庵發電廠尾水,開挖電廠尾水引水渠長4.75公里,與原引水渠在大澗溝西北相接。並新建配套建築物13座,當年竣工。1976年,長豐縣以高塘湖為水源,建成孔店一級提水站,灌區內的長豐縣部分不再用水。洛河、窯河、宮集、淮豐等鄉,為用水方便,先後興建徐莊、餘巷、方樓、淮建、雲南崗、紅光、魏嘴孜、林巷、草湖等18處小型電力灌溉站,裝機計33台套,1546千瓦。其中以屯頭站為水源者有3處,計97千瓦。餘用高塘湖水。 [6] 
洛河灣排灌區,位於洛河鎮東北,上窯鎮西。原為淮河與窯河交匯三角地,黃水奪淮後,多年淤積成灘地。1960年,幸福堤建成後,為行洪區。1966年窯河封閉堤建成後,四周為堤封閉。灣內地面高程16.5~20.5米,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地形平坦,土質肥沃,但易澇。有耕地1533公頃,分屬大通區的洛河、上窯兩鎮和窯河鄉。幸福堤及其涵閘建成後,可御淮河洪水,在淮河水位低時,灣內積水可通過涵閘自排入淮。但每遇淮河水頂託時,灣內匯水不能自排,積澇成災,故建有幸福、王嘴兩座電力排灌站。
幸福排澇站,位於洛河灣東北低窪處的幸福堤上,1966年建成,安裝28ZLB-70型水泵6台,配130千瓦電機,總容量780千瓦,設計排澇標準五年一遇,抽排流量10.4立方米每秒。灣內開挖大溝1條,長7.5公里;中溝10條,計長15公里;建生產橋10座,涵2處,閘2座。
王嘴孜排灌站,1972年7月建成安裝20ZLB-70型水泵3台,配55千瓦電機,總容量165千瓦,設計流量2立方米每秒,設計灌溉面積1246公頃,排澇面積1.5平方公里。配套工程有:東干渠2.1公里,南乾渠2.7公里,馬廟分乾渠3.2公里;支渠13條,計長30公里;開挖南北中溝2條;修築馬廟、陳莊、後台、北莊等5條主幹路,貫穿大灣南北,路邊溝與排水大溝、中溝相通,構成排水系統。 [6] 
爐橋電灌站,是安徽省大型電灌站之一,位於縣西部爐橋鎮東3公里處,水源來自淮河支流窯河水系的高塘湖,灌區範圍涉及兩縣4個區(定遠縣的爐橋、吳圩、定城,長豐縣的沛河)18個鄉、4個國營農場。同時,還為4個工廠(爐橋鎮附近的八一廠、化肥廠、染織廠、永康酒廠)提供工業用水。灌區的鄉鎮數、人口數及耕地面積均佔全縣三分之一左右,對於定遠縣工農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爐橋電灌站1959年開工,1963年一度停建,1966年恢復建設,1972年開始近期配套,1979年後進行續建改建,1984年進行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1966年部分發揮效益,1967年、1972年相繼在四級灌區內擴建和興建了齊顧鄭、芝麻兩座中型水庫,興利庫容2820萬立方米,基本上形成了一個提蓄引相結合的灌溉工程。該工程控制可灌面積682平方公里,最終規劃57.46萬畝,近期工程按46萬畝設計。 [5] 

窯河窯河閘

窯河閘 窯河閘
窯河閘位於上窯鎮西,窯河封閉堤東端。閘址處古稱灰裏溝,是窯河重要渡口。民國28年(1939年)日本侵略軍佔據上窯,在灰裏溝以土石填壑,壘石為基,上設木板為橋,民國31年橋成,日本侵略軍強行徵集的建橋民工被折磨致死、致傷、致殘者上千人。民國33年日本侵略軍把橋燒燬,灰裏溝又成渡口。
1965年建窯河封閉堤的同時,於2月8日在灰裏溝始建窯河閘,5月22日竣工,7月通過驗收,上設公路橋。窯河閘不僅保護了淮南鐵路水張線的安全,防止淮水通過窯河倒灌高塘湖,保護沿湖1.3萬公頃耕地,調劑湖水位,發展漁業和蓄水灌溉,又溝通了懷遠、蚌埠、淮南、鳳陽的交通。
窯河閘閘室為鋼筋混凝土平面閘門,邊門高7.2米,重22噸,中孔為鋼門,高7.05米,重13.5噸,可過船。捲揚式鋼絲繩手搖電動兩用啓閉機5台,每台啓閉力為30噸,啓閉機工作橋面高程31.5米。公路橋面高程和封閉堤頂一致,閘室長18.5米,閘身總寬45米,閘底高程14米。消力池長10米,池底高程13.4米。引河底高程,上游14米,下游13.5米。設計防洪水位,閘上20米,閘下24.5米,排澇水位閘上20.8米,閘下19.7米,最大泄水流量610立方米每秒,最大水位差4.5米。校核泄洪水位閘上21.4米,閘下19.8米,相應泄洪流量700立方米每秒。 [7] 
窯河節制閘,位於淮南市東北上窯鎮西,集水面積1500平方公里。節制閘防洪標準與淮北大堤相同,既能防止淮水倒灌,保證沿湖城鎮工業用水和淮南鐵路免受洪水威脅;又可控制高塘湖水位,提供爐橋、官塘等沿湖電灌站水源,聯接蚌埠、淮南間的公路交通。節制閘工程於1965年2月開工,5月竣工。節制閘為鋼筋混凝土蓋板式結構,5孔,每孔淨寬5米,中孔可通航,閘底高程14.0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最高防洪水位閘上為21.0米,閘下為24.5米;設計最大泄量610立方米每秒,校核為700立方米每秒,防洪面積20萬畝。沿湖建站12處,總灌溉面積38萬畝,設計灌溉面積77萬畝,共計完成土石方12.95萬立方米,總投資73.6萬元。
1966年至1975年在支流洛河上長豐縣境內建成永豐水庫。1971年冬在窯河支流青洛河上游開工興建芝麻水庫。 [4] 

窯河航道航運

窯河航道建設

窯河枯水期最淺處水深1米、寬20米。窯河閘向北至新城口入淮段(長8公里(《安徽省志·自然環境志》記為7.5公里)),又稱灰溝子,1984年經人工疏浚後水深2米,可通航100噸級船舶;河底高程13米、河底寬30米,兩岸回堤為21.5~22米,此段河牀原來面窄水深,100噸級對連划子可到爐橋(定遠縣境內),由於民國27年(1938年)黃水奪淮,大量泥沙沉積窯河,抬高了窯河水位,形成了現在的高塘湖,並出現了十八嘴淺灘,高塘湖內最低高程為14米,再加上現在的上窯節制閘影響,目前僅上窯以北7.5公里河道可常年通航,年貨運量平均為5萬噸。裝卸貨的地點主要在窯河閘下,上窯所產缸、石灰、石料等在此上船出港。進港主要有煤炭和糧食。由於上窯閘攔腰切斷窯河,水運中斷,1980年窯河閘以上水面開始網箱養魚(蝦)。 [8] 

窯河港口碼頭

上窯港口,位於窯河東岸,轄有上窯、外窯、新城口3個碼頭,分別位於窯河航道的上、中、下游。上窯鎮盛產的粘土、石料是陶瓷、建材行業不可缺少的原料,早在明清時期就已聞名於世,港口隨之形成。港區內距堤壩50米處有露天貨物堆場2500平方米,上窯港口每年外運貨物主要是粘土、石料、缸、飼料等。到80年代中期,上窯居民用煤和部分工業用煤都由船舶運進。1984年碼頭前沿經疏浚後,水深平均達2米以上,100噸級船舶可常年進入港口裝卸。1986年港口吞吐量達11.3萬噸。上窯的裝卸碼頭依仗天然岸坡,貨物可就近上船,靠近山坡有裝卸架,架車把石料運抵碼頭後,倒入船倉,每天裝船300噸左右。 [9] 
洛河港口,是一個古老的商埠港口,南距上窯7公里,三面環水,每逢洪水季節,四面被水圍成一個孤島。洛河港古為扼制淮南、淮北的重要交通關口,也是控制壽縣往鳳陽、南京等地的水陸運輸要道,從淮河上游鳳台、壽縣和淮河下游懷遠、蚌埠等地來往的船隻、商賈遊客必經此地。港口有商行、籮行、茶館、旅店多處,古壽州產的陶瓷器皿和從江蘇沿海運過來的鹽、農具、京廣雜貨等物在此自由買賣交換。
民國20年(1931年),國民政府開辦淮南煤礦局,在九龍崗建礦採煤,為打通煤炭銷路,修建了一條從九龍崗至洛河港口的鐵路煤炭專用線,煤炭卸港再裝船外運。因洛河至九龍崗中間地段低窪,鐵路建成後易被水淹沒,投產數月後即中斷運輸,後改道大通運到田家庵港口。民國27年黃水奪淮,洛河港口被淹沒,水運中斷,港口日益蕭條。1954年夏季淮河暴發特大洪水,洛河古港被洪水徹底沖垮。 [10] 

窯河流域文化

窯河,古稱洛澗,原謂清洛澗,亦曰洛河、洛水,當地居民稱作窯河。東晉太元八年(公元383年),著名的淝水之戰的前哨戰——洛澗之戰即發生於此。《晉書·劉牢之傳》載:前秦苻堅遣梁成率五萬人屯洛澗,謝玄遣劉牢之以精卒五千拒之。牢之率參軍劉襲、諸葛求等趁夜渡水,斬梁成及其弟梁雲等秦將,又分兵斷其歸津,秦步騎奔潰,爭赴淮水,拋屍一萬五千具。秦晉洛澗之戰,晉廣陵相劉牢之以五千之卒大敗前秦五萬之眾,為晉軍取得淝水之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11] 
橋上橋 橋上橋
窯河上游的安徽省定遠縣西部邊陲副爐橋鎮,歷史上也是戰略要地。三國時期,曹操大軍三伐東吳,駐屯於此,築爐冶鐵,鑄造兵器。為連通淮上要塞——壽州,曹操在河流水汊上建橋一十八座,從而使和州、滁州、壽州間的水澤泥沼成為通衢,此舉方便了大軍的進退行止,更給後人農桑商賈帶來了極大便利。爐橋因此而得名。十八座古橋中規制最大的五孔橋(橋上橋)還橫亙在窯河大道上,發揮着迎來送往的商旅通途作用。 [12] 
壽州窯,中國六朝至唐朝著名瓷窯之一。窯址分佈地跨古壽、濠兩州,東西長約80公里,主要集中在高塘湖、窯河沿岸,壽州窯從南朝經隋於唐末,延續約350年。1960年以後經多次調查發現,窯址主要分佈在上窯鎮的管家嘴、餘家溝、上窯鎮醫院住院部、外窯村、馬家崗、泉山、三座窯以及鳳陽縣武店區的臨泉寺、上劉莊、大劉莊等。壽州窯遺址就位於湖口上窯鎮。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