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窯下村

(廣東省東莞市謝崗鎮窯山行政村下轄村)

鎖定
窯下村,位於謝崗鎮東部,距鎮政府8千米。該村坐落於丘陵地帶,地勢低平。東南與公路新村相鄰,東與惠州市瀝林鎮迭石龍村、窯上村接壤,西與大厚村相連。始建於清末,因村落所處地形內陷,且處於山內深處,故名“老虎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村集體設立磚瓦窯廠,改名為“窯下村”。
中文名
窯下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東莞市謝崗鎮窯山行政村
地理位置
謝崗鎮東部
清末,屬東莞縣戎廳。民國末期,屬第三區大同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先後屬第七區、第九區南面鄉;1957年,屬橋頭區謝崗大鄉;1958年,屬樟木頭公社南面生產大隊;1962年,屬謝崗人民公社南面生產大隊;1983年,屬謝崗區南面鄉;1986年,屬東莞市謝崗鎮窯山管理區;1999年12月,屬謝崗鎮窯山行政村。
世居村民有張、林、黃、朱、楊等姓。張姓先祖於清末從惠州瀝林企嶺村巖阿公山遷至此地。其餘姓氏遷入時間不詳。
2015年末,户籍人口155人,其中男性79人,女性76人;80歲以上2人,最年長者89歲(女)。外來暫住人口1760人。祖籍該村的港澳台同胞10人。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東莞謝崗話。
傳統經濟農業以水稻為主,種植的農產品有番薯、花生、芋頭,荔枝、龍眼也有種植。20世紀50年代,村集體設立磚瓦窯廠,60年代停辦。20世紀90年代起,大力發展工商業,並在窯下工業區建商業一條街,有商店、飯店、大排檔等。2015年,村集體廠房及配套設施面積5000平方米,小商鋪20餘家;組級經濟總收入54萬元。村民收入來源有商業經營利潤收入、工資性收入、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
傳統節慶食品有刀切粄、蘿蔔粄、紅團、三角菱、圓籠粄。
省道S357線莞惠公路從村旁經過,距虎崗高速公路3千米。20世紀80年代末通電,90年代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90年代末通自來水、通電話,2000年初通互聯網。村中有文化室1間,佔地面積120平方米;有籃球場1個,休閒公園1個。
村內有廣府傳統民居50座,多為出租房。
村裏每年中秋節前後聚集祭拜先祖。
2005年,窯山村實行股份制改革,土地收歸集體統一配置,農民均為股東,享受股份制分紅。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