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窩瑪蟒

鎖定
窩瑪蟒(讀音:wō mǎ mǎng)為無毒性,是當地的特有蛇種。屬於脊索動物門 爬行綱 有鱗目 ,是世界瀕危物種 其中一種,為聯合國《瀕危野生動物名錄》其中之一。
中文學名
窩瑪蟒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爬行綱
有鱗目

窩瑪蟒簡介

窩瑪蟒(讀音:wō mǎ mǎng)(學名:Aspidites ramsayi),無毒性。生活模式類似盾蟒,主要分佈在澳大利亞的中部,為當地的特有蛇種。

窩瑪蟒生物特徵

成年的窩瑪蟒身長大概有150至300釐米,頭部狹窄,眼部細小,身體寬闊扁平,尾端幼尖。窩瑪蟒的身體顏色及圖紋有很多種模式,主要是由淺棕色色系與橙、紅、粉紅色系所間隔組成的圖紋。頭部多呈橙色,眼睛附近明顯地比較深色。
體一般1m5~2m,昆士蘭產個體很少超過1m5;西澳大利亞南部,Simpson荒漠和北部領地個體則在2m4~2m7之間。最大記錄是3m。
昆士蘭產個體頭部橘黃色,身體呈棕、灰色相間帶狀花紋,眼部有黑色斑紋;西澳大利亞南部,西辛普森荒漠(Simpson Desert)和北部領地(Northern Territory)產的個體體色則較深,為深棕色,甚至部分為褐色。另外窩瑪蟒嘴部沒有熱感應夾窩,這點有別於其他蟒類。

窩瑪蟒生物分佈

窩瑪蟒主要分佈在澳大利亞中西部城市,以至昆士蘭南部及新南威爾士地域。
澳洲中部西部乾燥荒漠地區:Western Australia, Northern Territory, Southern Queensland, and northwestern New South Wales.

窩瑪蟒食性

野外主要捕食爬行動物,如蜥蜴和其他蛇類,也捕食齧齒類和地棲鳥類;人工飼養下餵食小型齧齒類,如白鼠,豚鼠,兔等;容易接受死食。

窩瑪蟒飼養

主要生長於乾燥氣候的地區,窩瑪蟒喜好較低的濕度:濕度維持40%或更低(蜕皮期間應該提供水場泡澡);墊材可採用爬蟲沙或者報紙;日間温度25~29,熱點33,夜間22-23。值得一提的是成年窩瑪蟒性格極其温和,不會快速亂竄或者突然攻擊,非常適合作為寵物飼養。但是出於求生本能,幼年窩瑪蟒,特別是孵化不久的幼體攻擊性會比較強。

窩瑪蟒繁殖

需要冬化刺激繁殖;冬化温度在18-22度,時間為11月-來年2月。產卵季節一般為4月-5月,產蛋5~20枚不等(一般5~11之間),雌蛇產蛋後有盤踞孵化的行為。孵化需要低濕度,孵化期為55-60天。

窩瑪蟒生物環境

由於澳大利亞積極開拓北部地區,直接使窩瑪蟒的棲息範圍鋭減,窩瑪蟒的數字亦因而有所下滑,目前已受到動物保育組織的關注。野生的窩瑪蟒多數以捕食爬蟲類動物為主,而受飼育的窩瑪蟒主要食糧則是老鼠之類的小型哺乳動物。

窩瑪蟒保護狀況

1.瀕危(IUCN 2.3)
2.世界瀕危物種其中之一
3.聯合國《瀕危野生動物名錄》其中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