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窗口界面

鎖定
窗口界面(Window interface)是指採用窗口形式顯示計算機操作用户界面,是一種常見的常見的用户界面。窗口是指應用程序為使用數據而在圖形用户界面中設置的基本單元。應用程序和數據在窗口內實現一體化。在窗口中,用户可以在窗口中操作應用程序,進行數據的管理、生成和編輯。通常在窗口四周設有菜單、圖標,數據放在中央。窗口界面是指採用窗口形式顯示計算機操作用户界面。
中文名
窗口界面
外文名
Window interface
學    科
計算機
定    義
窗口形式顯示操作用户界面
有關術語
窗口
領    域
計算機系統

窗口界面簡介

窗口界面是指採用窗口形式顯示計算機操作用户界面,是一種常見的常見的用户界面。在窗口中,根據各種數據/應用程序的內容設有標題欄,一般放在窗口的最上方,並在其中設有最大化、最小化(隱藏窗口,並非消除數據)、最前面、縮進(僅顯示標題欄)等動作按鈕,可以簡單地對窗口進行操作。

窗口界面用户界面

是計算機系統中實現用户與計算機通信的軟、硬件部分總稱。用户界面也稱為用户接口或人機界面。用户界面的硬件部分包括用户向計算機輸入數據或命令的輸入裝置及由計算機輸出供用户觀察或處理的輸出裝置。用户界面的軟件部分包括用户與計算機相互通信的協議、約定、操縱命令及其處理軟件。常用的輸入輸出裝置有鍵盤、鼠標、顯示器、打印機等。常用的人機通信方法有命令語言、選項、表格填充和直接操縱等 [1] 
圖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是指採用圖形方式顯示的計算機操作用户界面。與早期計算機使用的命令行界面相比,圖形界面對於用户來説在視覺上更易於接受。然而這界面若要通過在顯示器的特定位置,以“各種美觀、而不單調的視覺消息”提示用户“狀態的改變”,勢必得比簡單的文字消息呈現,花上更多的電腦運算能力,計算“要改變顯示器哪些光點,變成哪些顏色”。

窗口界面窗口的組成

在熟練使用 Windows 之前,必須先了解其窗口的組成,即瞭解組成窗口的各元素。圖1示出了 Windows XP 的一個典型窗口,在該窗口中包括如下諸元素:
(1) 標題欄和窗口標題。標題欄是位於窗口頂行的橫條,其中含有窗口標題,即窗口名稱,如“我的電腦” 、 “我的文檔” 、 “控制面板”等。
(2) 菜單欄。通常,菜單欄都在窗口標題欄的下面,以菜單條的形式出現。在菜單條中列出了可選的各菜單項,用於提供各類不同的操作功能,比如在“我的電腦”窗口的菜單條中,有文件(F)、編輯(E)、查看(V)等菜單項。
(3) 工具欄。工具欄位於菜單欄的下方。其內容是各類可選工具,或説它由許多命令按鈕組成,每一個按鈕代表一種工具。例如,我們可利用刪除命令按鈕來刪除一個文件或文件夾;可利用屬性命令按鈕來查看文件(夾)的屬性,包括文件(夾)的類型、大小,在文件夾中包含多少文件和文件的大小等。
(4) 控制菜單按鈕。它位於窗口標題的左端。可用它打開窗口的控制菜單,在菜單中有用於實現窗口最大化、最小化、關閉等操作的選項按鈕。
(5) 最大化、 最小化和關閉按鈕。在窗口標題欄的右邊有三個按鈕,單擊其中間的最大化按鈕,可把窗口放大到最大(佔據整個桌面);當窗口已經最大化時,最大化按鈕就變成還原按鈕,單擊之,又可將窗口還原為原來的大小;單擊左邊的最小化按鈕,可將窗口縮小成圖標;如需關閉該窗口,可單擊關閉按鈕。
(6) 滾動條。當窗口的大小不足以顯示出整個文件(檔)的內容時,可使用位於窗口底部或右邊的滾動塊(向右或向下移動),以觀察該文件(檔)中的其餘部分。
(7) 窗口邊框。界定窗口周邊的網條邊被稱為窗口邊框。用鼠標移動一條邊框的位置可改變窗口的大小;也可利用鼠標去移動窗口的一個角,來同時改變窗口兩個邊框的位置,以改變窗口的位置和大小。
(8) 工作區域。窗口內部的區域稱為工作區域。

窗口界面窗口的性質

窗口界面窗口的狀態

當用户雙擊圖標 A 而打開相應的窗口 A 時,該窗口便處於激活狀態。此時用户可以看見窗口 A 中的所有元素,且窗口的標題條呈高亮度藍色。被激活窗口的應用程序在前台運行,它能接收用户鍵入的信息。如果用户再雙擊圖標 B 而打開窗口 B 時,窗口 B 又處於激活狀態。此時窗口 A 則轉為非激活狀態,且窗口 A 被窗口 B 所覆蓋。我們把窗口雖然已被打開,但卻是處於非激活狀態的稱為打開狀態。在 Windows 的桌面上,允許同時有多個處於打開狀態的窗口,但其中只能有一個窗口處於激活狀態,亦即,僅有一個應用程序在前台運行,其餘的程序都在後台運行。

窗口界面窗口的改變

用户可用鼠標來改變窗口的大小及其在桌面上的位置。因此,既可用鼠標來拖拽窗口邊框或窗口角,以改變窗口的大小,又可利用最大化和最小化按鈕或控制菜單,來將窗口最大化或最小化。
參考資料
  • 1.    王濟昌;王曉琍.現代科學技術名詞選編: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