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窒,漢語一級字 [3]  ,讀作窒(zhì),部首是穴,本義指阻塞,不通。 [2] 
中文名
拼    音
zhì
部    首
詞    意
阻塞,不通
出    自
呂氏春秋·盡數
注    音
ㄓˋ
總筆畫
11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窒zhì
⒈ 阻塞不通:窒息。窒塞。窒悶。
基本詞義
◎ 窒 zhì
〈動〉
(1) (形聲。從穴,至聲。洞穴狹小阻塞,故從穴。本義:阻塞,不通) [2] 
(2) 同本義 [obstruct]
窒,塞也。——《説文》
有孚窒。——《易·訟》。虞注:“塞止也。”
精不流則氣鬱,鬱處頭則為腫為風…處鼻則為鼽為窒。——《呂氏春秋·盡數》。注:“不通也。”
穹窒燻鼠。——《詩·豳風·七月》
(3) 又如:窒塞;窒閡(閉塞,阻隔)
(4) 抑止住使不發泄 [suppress]
損,君子以懲忿窒欲。——《易·損》
(5) 又如:窒抑(阻遏;抑制);窒慾(抑制慾望);窒滯(阻礙);窒沮(阻滯);窒鬱(抑鬱;沉悶);窒士(不得志的文人)
詞性變化
◎ 窒 zhì
〈名〉
(1) 障礙物 [obstacle]
有窒皆通。——《丞相答刺罕贈諡制》
(2) 又如:窒煩(排除煩亂的心情) [2]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𠀤陟慄切,音挃。《説文》塞也。《易·訟卦》有孚窒。《詩·豳風》穹窒燻䑕。《爾雅·釋言》窒,塞也。《疏》謂堙塞。
《爾雅·釋天》月在庚曰窒。
《揚子·方言》劒削,自河而北,燕趙之閒謂之窒。
《廣雅》窒,滿也。
《廣韻》《集韻》《韻會》𠀤丁結切,音櫍。
《集韻》乃結切,音涅。義𠀤同。
《集韻》徒結切,音侄。實也。一曰寢門冢前闕,皆謂之窒皇。《左傳·宣十四年》投袂而起,屨及於窒皇。《注》窒皇,寢門闕。
借作室。《漢·韓敕後𥓓》庫窒中朗。 [1] 

方言集匯

◎ 客家話:[台灣四縣腔] tsiit7 [寶安腔] zit7 [海陸豐腔] zhit7 [客語拼音字彙] zid5 [梅縣腔] zhit7 [客英字典] zhit7
◎ 粵語:zat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