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穿花泄月繞城來

鎖定
《穿花泄月繞城來》作者俞宸亭等親遊杭州各個河道,以細膩的文筆,用散文的形式,給讀者描繪了運河河道的歷史、人文、民俗、景觀、風景等等,引人入勝。書中還配有精美的照片,圖文並茂。
中文名
穿花泄月繞城來
出版社
杭州出版社
頁    數
166 頁
開    本
16 開
作    者
俞宸亭 等
出版日期
2013年1月1日
語    種
簡體中文
ISBN
9787807587071

穿花泄月繞城來內容簡介

《穿花泄月繞城來》由杭州出版社出版出版。

穿花泄月繞城來圖書目錄

河道陳列館
河道的春夏秋冬
河道的晴雪雨霧
河道的水中旅遊
中東畔影——夜到濃時休止盡
橋中人雨情
印象東河
河道的歷史文化碎片
河道的民俗節慶
寧靜的港灣
河道的美食行動新篇章
新中東河慢行時代的幸福生活
想起那年為杭州河道作詩撰聯的如煙往事
説説河道建設“民主促民生”的那些事兒
河水清淺岸幽奇

穿花泄月繞城來序言

城市是有生命的。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成長史,有自己的個性和記憶。人類歷史上,出現過不計其數的城市,大大小小,各具姿態。其中許多名城極一時之輝煌,但隨着世易時移,漸人衰微,不復當年雄姿;有的甚至早已結束生命,只留下一片廢墟供人憑弔。但有些名城,長盛不衰,有如千年古樹,在古老的根系與樹幹上,生長的是一輪又一輪茂盛的枝葉和花果,綻放着恆久的美麗。杭州,無疑就是這樣一座保持着恆久美麗的文化名城。
這是一座古老而常新的城市。杭州有8000年文明史、5000年建城史。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杭州文化始終延綿不絕,光芒四射。8000年前,跨湖橋人憑着一葉小木舟、一雙勤勞手,創造了輝煌的“跨湖橋文化”,浙江文明史因此上推了1000年;5000年前,良渚人在“美麗洲”繁衍生息,耕耘治玉,修建了“中華第一城”,創造了燦爛的“良渚文化”,被譽為“東方文明的曙光”。而隋開皇年間置杭州、依鳳凰山建造州城,為杭州的繁榮奠定了基礎。此後,從唐代“燈火家家市,笙歌處處樓”的東南名郡,吳越國時期“富庶盛於東南”的國都,北宋時即被譽為“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東南第一州”,南宋時全國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中心,元代馬可·波羅眼中的“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天城”,明代產品“備極精工”的全國紡織業中心,清代接待康熙、乾隆幾度“南巡”的旅遊勝地、人文淵藪,民國時期文化名人的集中誕生地,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的湖山新貌,尤其是近年來為世人稱羨不已的“最具幸福感城市”——杭州,不管在哪個歷史階段,都讓世人感受到她的分量和魅力。
這是一座勾留人心的風景之城。“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天下景”,“壯觀天下無”的錢江潮,“至今千里賴通波”的京杭大運河(杭州段),藴涵着“梵、隱、俗、閒、野”的西溪煙水,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杭州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美不勝收,令人驚豔。今天的杭州,西湖成功申遺,中國最佳旅遊城市、東方休閒之都、國際花園城市等一頂頂“桂冠”相繼獲得,杭州正成為世人嚮往之“人間天堂”、“品質之城”。
這是一座積澱深厚的人文之城。8000年來,杭州“代有才人出”,文化名人燦若繁星,讓每一段杭州歷史都不缺少光華,而且輝映了整個華夏文明的星空;星羅棋佈的文物古蹟,為杭州文化添彩,也為中華文明增重。今天的杭州,文化春風撲面而來,經濟“硬實力”與文化“軟實力”相得益彰,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齊頭並進,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完美融合,杭州不僅是“投資者的天堂”,更是“文化人的天堂”。
杭州,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敍説,有太多的人物值得追憶,有太多的思考需要沉澱,有太多的夢想需要延續。面對這樣一座歷久彌新的城市,我們有傳承文化基因、保護文化遺產、弘揚人文精神、探索發展路徑的責任。今天,我們組織開展杭州學研究,其目的和意義也在於此。
杭州學是研究、發掘、整理和保護杭州傳統文化和本土特色文化的綜合性學科,包括西湖學、西溪學、運河(河道)學、錢塘江學、良渚學、湘湖(白馬湖)學等重點分支學科。開展杭州學研究必須堅持“八個結合”:一是堅持規劃、建設、管理、經營、研究相結合,研究先行;二是堅持理事會、研究院、研究會、博物館、出版社、全書、專業相結合,形成“l+6”的研究框架;三是堅持城市學、杭州學、西湖學、西溪學、運河(河道)學、錢塘江學、良渚學、湘湖(白馬湖)學相結合,形成“1+1+6”的研究格局;四是堅持全書、叢書、文獻集成、研究報告、通史、辭典相結合,形成“1+5”的研究體系;五是堅持黨政、企業、專家、媒體、市民相結合,形成“五位一體”的研究主體;六是堅持打好杭州牌、浙江牌、中華牌、國際牌相結合,形成“四牌共打”的運作方式;七是堅持權威性、學術性、普及性相結合,形成“專家叫好、百姓叫座”的研究效果;八是堅持有章辦事、有人辦事、有錢辦事、有房辦事相結合,形成良好的研究保障體系。
《杭州全書》是杭州學研究成果的載體,包括叢書、文獻集成、研究報告、通史、辭典五大組成部分,定位各有側重:叢書定位為通俗讀物,突出“俗”字,做到有特色、有賣點、有市場;文獻集成定位為史料集,突出“全”字,做到應收盡收;研究報告定位為論文集,突出“專”字,圍繞重大工程實施、通史編纂、世界遺產申報等收集相關論文;通史定位為史書,突出“信”字,體現系統性、學術性、規律性、權威性;辭典定位為工具書,突出“簡”字,做到簡明扼要、準確權威、便於查詢。我們希望通過編纂出版《杭州全書》,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杭州的前世今生,發揮其“存史、釋義、資政、育人”作用;希望人們能從《杭州全書》中各取所需,追尋、印證、借鑑、取資,讓杭州不僅擁有輝煌的過去、璀璨的今天,還將擁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是為序。
王國平
201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