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穿洞遺址

鎖定
穿洞遺址,位於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城西南5千米處的新寨村,距貴陽約140千米,地理座標105°45′E,28°18′N,是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約1.6萬年前) [1] 
穿洞遺址遺址是20世紀70年代末被發現,經中國科學院和貴州省博物館聯合發掘,先後共出土石器、骨器、動物化石和人類化石等 [2]  。穿洞遺址對研究石器打製技術的演變、研究由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研究貴州石器區域性特徵都具有重要意義 [3] 
1988年1月13日,穿洞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2022年6月。穿洞遺址啓動第三次發掘。本次考古發掘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進行,這是時隔40年後,穿洞遺址再次啓動考古發掘。 [7] 
2024年1月,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發佈最新考古研究結果,專家歷時2年在普定穿洞遺址早年發掘的地層之下發現新的地層,將普定地區古人類活動史推至5.5萬年以前。
中文名
穿洞遺址
地理位置
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城西南5千米處的新寨村
保護級別
第三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III—186
分類號
V—7
所處時代
舊石器時代

穿洞遺址歷史沿革

穿洞 穿洞
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約1.6萬年前),穿洞人在穿洞遺址境域繁衍生息,創造了穿洞文化 [5]  。從舊石器時代晚期跨越到新石器時代早期,穿洞人在這裏居住了大約8000年左右 [3] 
1978年,曹澤田等在貴州省普定縣進行喀斯特洞穴調查時,穿洞遺址被發現 [1] 
1979年,南京大學對穿洞遺址進行首次試掘,出土了一件人類頭骨化石和有3枚牙齒的頜骨化石 [3] 
1982年,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聯合貴州省博物館對穿洞遺址正式發掘,發現了被壓碎的頭骨化石百餘片,經過修復,還原為一個較完整的古人類頭骨 [3] 
2024年1月,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發佈最新考古研究結果,專家歷時2年在普定穿洞遺址早年發掘的地層之下發現新的地層,將普定地區古人類活動史推至5.5萬年以前。 [9] 

穿洞遺址遺址特點

穿洞前小路 穿洞前小路
穿洞遺址文化積澱豐厚,自上而下共有10個文化層,5層以上為晚期文化帶,6層以下為早期文化帶,具有新、舊石器疊壓的特點。時期跨度很長,早期16000年—9600年前,晚期8540年—8080年前。幾乎每個文化層都發現用火的遺蹟,厚的灰燼層可達50釐米—90釐米,燒過的骨頭在8000件以上,有些石頭被火燒得變形、變色或龜裂 [3]  。穿洞遺址地層剖面,從上往下依次為:
被擾亂過的灰色鬆土,含不同時代遺物,厚20—40釐米;棕黃色土夾小塊灰巖角礫,發現大量的石製品和骨器,厚 40—60釐米;棕色土,發現的遺物最豐富,厚50—70釐米;含較多角礫的深褐色土,出土大量的石製品和較多的骨器,厚35—60釐米;鬆散黑色土層,遺物少,厚40—60釐米;紅黃色土夾灰巖角礫層,兩層之間有一層薄鈣板,出土的遺物極少,厚40—50釐米;亞砂土和豆狀灰巖塊層,含少量哺乳動物化石,厚25—35釐米;鈣板夾紅土、灰土層,未發現遺物,厚約40釐米;亞砂土和豆狀基岩塊,此層僅挖了一個小探坑,已挖深度為30釐米,未見底,發現少量的化石和石器 [1] 

穿洞遺址文物遺存

穿洞人頭骨 穿洞人頭骨
穿洞遺址出土石制器物20000餘件、骨器1000餘件,以骨錐最多,另有骨鏟、骨針、骨棒等 [2]  。骨器,有用以刺魚的骨叉,用作縫紉的骨針和裝飾用的扁體骨器等,有平直、傾斜、圓鈍、尖狀等多種器型。骨針精巧,用小骨片研磨而成,扁圓修長,針尖鋭利,上面挖有針眼。角器均用鹿角製成,有角鏟和角錐兩種。角鏟兩面磨得均勻,刃口平齊,薄而光滑 [3] 

穿洞遺址研究價值

穿洞遺址地表 穿洞遺址地表
骨器是穿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數量之多説明骨器已經成為當時生產生活的重要工具。這些材料不僅反映遠古人類在對骨器原料的選料、利用及相關的加工過程已很嫺熟,也反映出當時的工具製作技術達到了新的水平,遠古人類具有了相當的聰明才智。骨器中的類型之多之新,如骨鏟、骨錐、棒狀骨、骨針及骨叉,可用於刮、削、縫製等勞動行為,説明遠古人類已經有相當好的認知能力,能利用起身邊的材料作為工具。另外,遠古人類在與自然鬥爭的同時,還要與自身的疾病作鬥爭,在所發現的骨錐中,有的尖部還不到1毫米,不僅非常尖鋭,且尖部極為光潔發亮且薄,同時又光滑堅硬,而尖的種類也很多,其用途無疑與錐、刺等有密切的關係;部分骨鏟的刃部還向背面翻卷,堅硬而光潔發亮,這類似於中醫刮痧的器械。因此骨錐和部分骨鏟很可能是用在原始醫療技術方面,如果能得到證明,將是對遠古人類生存能力和聰明才智的重大發現 [1] 
穿洞遺址出土如此有特色的骨器,不僅豐富了中國舊石器時代晚期骨器文化,增加了對這個時代加工骨器原始技術的瞭解,對研究我國舊石器時代骨器的類型、用途等問題提供了寶貴的基礎研究材料,也對研究遠古人類的在該地區的生存活動、探索當時人類對於環境資源的適應方略等提供了難得的資料 [1] 

穿洞遺址保護措施

1988年1月13日,穿洞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2018年2月1日,安順市人民政府印發《安順市全面加強文物工作的實施方案》,加強穿洞遺址保護利用工作 [6] 
2022年6月24日,穿洞遺址第三次發掘啓動儀式在安順普定舉行。 [8] 

穿洞遺址歷史文化

穿洞文化
1979年出土的磨製骨器 1979年出土的磨製骨器
普定穿洞遺址文化內涵豐富,被命名為穿洞文化 [3]  。穿洞人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智人,晚期智人的智力比早期智人有顯著進步,被稱為“智人中的智人”,技術上有更多的創造。舊石器時代晚期,技術進步的一大標誌就是出現了骨器和角器。這是人類技術史上的一大發明,經過好幾十萬年才邁出了這艱難的一步。骨、角是那時製造工具的一種新材料,用它們製成的工具比石器要輕便得多。更重要的是,骨角器製作要求有更高的技術,因為骨和角的質地堅硬而富有韌性,要把它們肢解並做成器物,比加工石器要困難得多,需要經過切割、打磨、鑽孔、雕鑿等複雜工序 [3] 
穿洞遺址包含不同的文化類型,早期和晚期無論在石料、工藝技術及器形上都有明顯差異,在同一遺址中存在兩種文化類型的現象也是很獨特的。可以窺見石器製造技術的演變;早期以錘擊法為主,偶爾使用砸擊法;晚期則是錘擊法、砸擊法退居次要地位,而以鋭稜砸擊法為主。鋭稜砸擊法是一種新的製造,有別於尋常的砸擊方法,具有區域性特徵。這種新技術是水城人開創,以後經興義人和穿洞人進一步發揚光大,成為貴州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主旋律。在穿洞晚期文化層中,鋭稜砸擊石核和鋭稜砸擊石片越來越多,並用它們來製成石錘砍砸器、刮削器、尖狀器、刃狀器等工具。以鋭稜砸擊法制成的石器,在四川、西藏、廣西、廣東、台灣及菲律賓均有發現。然而,在時間上以貴州為最早,發展上也以貴州最為充分、最為典型 [3] 
傳統文化
穿洞遺址境域居住有漢、苗、布依、仡佬、彝族和白族等,不同的民族構成了多元文化形態和諧共存、百花齊放的局面。如漢族的地戲、花燈、鐵水衝龍,苗族的蘆笙舞、板凳舞,布依族的銅鼓舞以及各類傳説、故事、碩歌、蠟染等。這些民族民間文化既相互融合,又鮮明地保存自己的民族文化傳統特色。這種多元共生,獨具特色的文化形態,匯聚和孕育出任可澄袁曉岑劉綱紀袁熙坤等文化人物 [5] 

穿洞遺址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穿洞遺址位於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城西南5千米處的新寨村 [3] 
交通
安順市——中華西路——黃果樹大街——迎賓路——安普城市大道——中興大道——穿洞遺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