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穿孔卡檢索表

鎖定
穿孔卡檢索表是英國學者克拉克(Clarke)1938年推出的一種木材樹種識別檢索工具 [1]  。工具由矩形薄紙板製成,用孔洞位置表示信息,用孔洞剪成缺口的方式記錄和存儲信息,用穿孔分離卡片的方式讀出信息,具有操作簡單、結果準確;檢索時無需固定的順序,可由任意顯著特徵切入,從而加快檢索速度;可隨意增減樹種或修改特徵,不影響整體工作等優點,工具推出後為許多國家所普遍採用,國內亦曾予以研發與應用 [2-7] 
中文名
穿孔卡檢索表
外文名
Punched card key
別    名
木材穿孔卡檢索表

穿孔卡檢索表工具製作

(一)將木材識別特徵及其編碼依次排列於矩形卡片表面的四方,將每項特徵編碼的上方(亦即卡片的邊緣部位)軋成直徑2mm的等距單列圓形孔洞;
(二)依據一個樹種分配一張卡片、一項特徵分配一個孔洞的信息存儲方式,將與該樹種及其特徵所對應的卡片的孔洞剪成“U”形缺口;孔洞剪成缺口表示“特徵明顯”,沒有缺口表示“無此特徵”,缺口下方劃一橫線表示“特徵欠明顯”;
(三)為了檢索時卡片擺放方向不致顛倒,應將全部卡片右上角剪缺以作標誌。

穿孔卡檢索表操作方法

(一)首先按照常規觀察並找出待認木材的特徵、特別是顯著特徵,然後用鋼針穿入整套卡片的相應孔洞,輕輕搖晃抖動;
(二)將鋼針掛住的卡片置放一邊,將抖落掉下的卡片擺正疊齊待用,此為檢索操作的第一回合;
(三)依照上列步驟,對抖落掉下的所有卡片繼續進行穿挑分離操作,逐次淘汰,週而復始,直至掉下的卡片只剩下二三張時,將待認木材與正確定名的木材標本進行比對,以確保最終鑑定結果的可靠性。

穿孔卡檢索表應用評價

(一)優點
1、操作手法簡單,檢索結果準確;
2、檢索時無需固定的順序,可由任意顯著特徵切入,大大提高了識別速度;
3、可隨意增減樹種或修改特徵,不影響整體工作;
4、製作成本較低。
(二)缺點
1、一個樹種分配一張卡片的信息儲存方式,決定了錄入樹種多時工具體量必然偏大,從而帶來操作困難和攜帶不便的問題;
2、孔洞是整張卡片的最薄弱部位,採用鋼針頻繁穿孔抖動搖落的操作方式,易致卡片損壞。
(三)改進
上世紀80年代,國內研究者通過剖析穿孔卡檢索表找到癥結所在,提出一種基於邏輯學反變原理的木材樹種識別視孔卡,較好地解決了前者存在的問題 [8-10]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