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穰城

鎖定
穰城在今河南鄧州,夏仲康封其子於鄧,歷經夏、商、西周至春秋為鄧國地。春秋時期,楚文王十二年(公元前678年)滅鄧,歸楚,稱穰,取豐盛之義。戰國時期,先屬韓,韓襄王十一年(公元前301年)入秦,秦昭襄王十六年(公元前291年)封魏冉為穰侯於此,後置穰縣。
隋大業三年(607年)改稱南陽郡,仍治穰。唐武德二年(619年)南陽郡複稱鄧州,屬山南東道,轄穰縣等。
中文名
穰城
外文名
Dengzhou city
別    名
鄧州
行政區類別
省轄市
所屬地區
河南省
面    積
2369 km²
政府駐地
新華路
電話區號
(+86)0377
郵政編碼
474100
著名景點
花洲書院
方    言
鄧州話

穰城城市介紹

鄧州市位於河南省西南部,北緯32°41′,東經112°05′,東接南陽市宛城區、新野縣;西連淅川縣;南界湖北省襄陽縣、老河口市;北鄰內鄉縣、鎮平縣。城區面積30平方公里。海拔高程為108米。鄧州市的交通自古就很便利,作為南北交通要衝上的重鎮,開闢有四通八達的官道。水路於湍河設有碼頭,經白河至漢水達長江。現代交通更為發達,焦枝鐵路貫穿南北;二廣(二連浩特至廣州)高速公路,207、312國道,豫53、54線等公路縱橫交錯;丹江水庫碼頭可通江達海。境內大部為沖積平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貌特點為“山少崗多平原廣”。轄內河流密佈,屬長江流域漢水水系,有湍河、趙河、嚴陵河、刁河、排子河5條主要河道自西而東流貫全境。
鄧州歷史悠久,地靈人傑,名人薈萃。春秋時代有鄧國中興之君吾離;東漢有膠東侯賈覆,尚書令、司隸校尉左雄,“中醫之聖”、“羣方之祖”、長沙太守張仲景;南朝宋有豫州刺史監五州諸軍事的宗愨,梁有吏部尚書、車騎大將軍、文學家宗懍;唐有安史之亂力守睢陽的鄧國公張巡;北宋有轉運使、右諫議大夫的周湛,御史中丞、翰林學士的賈黯;元末有紅巾軍首領之一王權;明兵部尚書鐵鉉,吏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李賢,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李永茂;清代有內閣學士兼吏部侍郎彭始摶,台灣知府高叔祥,廣西提督馬殿甲(回族);近現代有辛亥革命先驅、同盟會會員王庚先,中共鄧州第一個支部負責人郭紹義,文學博士丁肇青,詩人、學者郭伯恭,語言學家丁聲澍,作家姚雪垠,教育家、兒童文學家韓作黎等。
乾隆年間《鄧州志》載:鄧州“南列荊山,後峙熊耳,宛葉障其左,鄖谷拱其,據江漢之上游,處秦楚之扼塞,沃野千里,地稱陸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鄧州有悠久的歷史、豐厚的文化內涵、眾多的文物古蹟和較好的古城風貌,於1996年7月4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

穰城歷史沿革

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始置南陽郡,治宛(今南陽市),穰縣屬之,秦代仍之。西漢時期,穰縣屬南陽郡,莽新時期,穰縣改農穰縣。東漢時期復西漢縣名。三國時期穰縣屬魏南陽郡。公元196年到198年,曹操與張繡戰於宛、穰。西晉時期,把鄧州作為圖取南方的軍事重鎮,派重兵把守,屬義陽郡,後改名新野郡。東晉十六國時期,前趙、前燕、前秦、後秦為爭奪穰城干戈不息。穰縣先屬東晉,後屬前秦,又復歸東晉。南北朝時期,穰縣屬新野郡。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於穰置荊州,轄8郡,穰屬新野郡。隋開皇三年(583年)移荊州還江陵,始置鄧州,治所穰縣。大業三年(607年)改稱南陽郡,仍治穰。唐武德二年(619年)南陽郡複稱鄧州,屬山南東道,轄穰縣等。天寶元年(742年)鄧州改南陽郡,乾元元年(758年)複名鄧州,史稱鄧州南陽郡。五代十國時期,鄧州治所均在穰。五代梁於穰置宣化軍節度,唐改威勝軍,周改武勝軍。北宋鄧州治所仍在穰,屬京西南路,歸武勝軍節度。其地位更加明顯,朝廷先後派蘇易簡、寇準、李至、陳堯諮、劉筠、謝絳、范仲淹等要員任職鄧州,這些人都有政績可尋。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年)宋、金和議成,以鄧州城南、西各四十里為界,界北、東歸金,南、西歸南宋光化軍。宋、金對峙時期的鄧州作為宋金分界線,同樣受到了金人的重視,金人不僅在軍事上控制鄧州,在文化上重視儒學,加強了人文統治,於州城內修建孔廟(宣聖廟)並由吏部尚書、書法家趙秉文撰文記其事,碑刻現存於孔廟舊址。南宋紹定六年(1233年)鄧州歸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鄧州城被蒙古軍佔領。元代鄧州屬南陽府。元朝末年,紅巾軍首領王權據鄧州,元將失刺巴都鎮壓義軍並攻克鄧州,因怕義軍再據城而反,就拆毀城池,焚燒房舍,使鄧州20餘年成為無人區.明代,鄧州屬南陽府。洪武二年(1369年)穰縣廢入鄧州,十三年復置,十四年復省入州。至此結束近900年州、縣衙門同城並存設置的格局。清代,屬南陽府,雍正後為散州,不轄縣。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改鄧州為鄧縣,屬河南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鄧縣屬南陽專區。1988年11月1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鄧縣,設立鄧州市。

穰城名城特色

鄧州土城牆 鄧州土城牆
鄧州市地處南陽盆地西南邊沿的平原地區,北邊緊臨湍河,遵循了中國大多數城市依河而建的基本規律。鄧州城濫觴期應是作為鄧國都城的那個時期,位置大概在現鄧州市的東南部,其建設規模與佈局因缺乏記載及相關的考古資料,不能詳知。楚滅鄧國後,於此設穰邑、秦設穰縣。直至宋朝,穰縣以及與之同城而治的鄧州所在地的城市是何種情況,今天都無法知曉。宋朝鄧州城已有一定的規模,范仲淹《覽秀亭》詩:“南陽(指鄧州)有絕勝,城下百花洲。謝公創危亭,屹在高城頭……。”説明宋代的鄧州已有城牆,並在城牆上建設有覽秀亭。到元朝初年,知州史天澤始築鄧州外城,長二十四里。元朝末年,紅巾軍首領王權據鄧州,元將失刺巴都鎮壓義軍並攻克鄧州,因怕義軍再據城而反,就拆毀城池,焚燒房舍。明洪武二年(1369年),知州孔顯尋訪鄧州城舊址,修築內城。弘治十二年(1499年),知州吳大有修築外城。至此,大城套小城的鄧州城池建制成為定製,以後雖有增修擴建,也僅限於附屬建築,內外城的佈局,從未改變。民國28年(1939年)春,為防日寇佔據縣城縣政府奉命拆毀內、外城。民國36年,鄧縣地方民團部隊重修內外城,構築縱深工事,引水灌滿城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內外城保存尚好。之後,內城城牆逐步被拆毀,代之以民;外城只有四角尚遺留有部分殘垣斷壁,其中東南角一段近年修復,保存尚好。
鄧州內城為磚城,周長2062米,高10米,基寬11.7米,城牆外為城河,深5米。闢四門,東為迎旭門,南為拱陽門,西為平夷門,北門因防湍水暴漲,長閉不開。洪武六年(1373年),建門樓4,角樓4,甕城小樓4,窩鋪33,女牆1391米,三門各架池橋。城磚系特製大型城牆磚,磚城城門拱處,其磚縫由鐵汁澆灌,堅固異常。

穰城穰城之戰

東漢獻帝建安三年(198年),在曹操統一北方的戰爭中,司空兼車騎將軍曹操進攻張繡,在穰城(今河南鄧州)進 行的作戰。此戰顯示出曹操善於在失敗中捕捉戰機,抓住決戰關鍵,集中兵力實施突襲的英勇果斷和指揮才能。
張繡被曹操擊敗後退往穰城(今河南鄧州市),與劉表合軍。後乘曹操進攻袁術之際,數攻葉縣(今河南葉縣南),威脅許昌(今河南許昌西南)。次年3月,曹操再次進攻張繡,包圍穰城。不久,得知袁紹打算進攻許昌,乃撤軍後退。張繡率軍堵截曹軍後路。此時,劉表也派軍助戰,據險攔截。曹軍陷於前後受敵之中。為了擺脱危局,曹操令士卒連夜鑿險為地道,全軍從地道中突破攔截,並打敗張繡的追兵。
曹操在清水之戰失利後,急於儘快消滅張繡與荊州牧劉表聯合勢力,而不納謀士荀攸關於暫緩出兵待機破之的建議。於是年三月,率軍南征張繡,包圍張繡據守的穰城。此時,曹操聞悉謀士田豐勸冀州牧袁紹趁虛襲取許都(今河南許昌東),欲迎獻帝號令天下,立即從穰城解圍撤退。張繡率兵尾隨追擊。五月,劉表派荊州軍佔據安眾(今河南鄧州東北),切斷曹軍退路,企圖與張繡夾擊曹軍,曹操致書謀士荀彧,預計到達安眾必可擊破張繡。曹操至安眾後前後受敵,遂令連夜開鑿地道,撤出輜重,示弱偽逃,並暗中設下埋伏,待機破敵。張、劉果然悉率所部追擊,進入伏擊圈時,曹軍奇兵驟出,步騎夾攻,大敗張、劉聯軍。曹軍獲勝後,速行北撤。張繡不聽謀士賈詡的勸阻,強行追擊,被曹操親自斷後所擊敗;後又聽從賈詡意見,收集散兵,再行追擊,竟將曹操後衞部隊擊潰。七月,曹操順利返回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