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穩定與不穩定

鎖定
穩定與不穩定是物質系統在時間進程中維持和改變某種狀態的特性。穩定指系統在受到來自外部或內部的干擾以後能夠自動回到原來狀態;不穩定指不能回覆到原來狀態。任何事物的穩定性都是相對的,即相對於一定方面,存在於一定的範圍中。穩定之中藴藏着不穩定,並且不斷地轉化為不穩定。 [1] 
中文名
穩定與不穩定
出    處
《邏輯學大辭典》
19世紀法國生理學家貝爾納首先從生理學角度提出生命內環境的“穩態”概念。20世紀初,申農系統地發展了這種穩態理論,指出有輕微的不穩定,是有機體保持真正穩定的必要條件。量子力學表明,一個原子系統依靠電磁相互作用而維持其穩定結構,基態原子雖然在一定作用下能躍遷到激發態,但經歷一定時間仍然可以自發回到基態。控制論、系統論、非平衡態熱力學等學科進一步研究了各種物質形態的一般穩定性問題。一切系統或通過負反饋回到原來狀態,或通過正反饋過渡到由選擇系統決定的穩定性,或完全失去穩定性而解體。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都是一個穩定和不穩定相互消長又相互轉化的過程。
參考資料
  • 1.    彭漪漣.邏輯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