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積善寺

(寧海積善寺)

鎖定
寺院坐落於寧海山脈,屬於天台山脈之面海一側。
始建於唐朝年間,四周古樹參天,秀竹晶瑩,蒼翠欲滴、蕩人心魄,彷彿置於仙境,流連忘返。
中文名
積善寺
所處時代
唐朝
其山源大勢,明代傳燈(1553-1627)著於1601年的《天台山方外志》山源考雲:“天台山者,東瀕大海,界水而止,為東南一大結局。而父於南嶽,祖於峨山,曾於崑崙,高於雪山,自雪山東南而下,不減四五萬裏。”
這亦是徐霞客寫成於1654年之《江源考》中,祖國南龍大脈“源於崑崙……磅礴半宇內。”之走勢。
而“夫寧海,自天姥迤邐而東,土跟靈遠,扶輿清淑之氣,已萃於卧龍諸山,而桐柏、蓋蒼又環其左右。”是明代嘉靖40年(1561辛酉)台州知府王可大,寫於《重刻正學方先生文集全序》中的寧海山脈。
千年古剎積善寺坐落於羣山環繞,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山岙裏,如蓮瓣中的一顆如意寶珠。
公元2001年學修俱佳、持修清戒的上計下善法師經宗教主管部門批准,於彼年12月正式擔任積善寺住持。
經過住持計善法師及眾居士發心把積善寺建設成了一所清淨宏偉的寶剎,使之成為人間淨土。
積善寺的興盛將造福人羣,樹立佛教界純正的道風學風,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