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穆稜肉牛

鎖定
穆稜肉牛,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穆稜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穆稜市屬於中緯度北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較長,夏季較濕熱多雨,春秋季風交替,氣温變化明顯,秋季常見早霜。極端最低氣温-44.1℃,最高氣温35.7℃。年平均降水量530毫米,適宜養殖肉牛。穆稜肉牛毛色為黃色或黃白花,頭較長,面寬,胸部寬深,角較細而向外上方彎曲,尖端稍向上;頸長中等;體軀長,呈圓筒狀,肌肉豐滿;前軀較後軀發育好,胸深,尻寬平,四肢結實,大腿肌肉發達。 [1] 
2013年4月15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穆稜肉牛”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 
中文名
穆稜肉牛
產地名稱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穆稜市
品質特點
頭較長,面寬
地理標誌
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批准文號
國家農業部2013年第1925號公告
批准時間
2013年04月15日

穆稜肉牛產品特點

穆稜肉牛品質特性

穆稜肉牛毛色為黃色或黃白花,頭較長,面寬,胸部寬深,角較細而向外上方彎曲,尖端稍向上;頸長中等;體軀長,呈圓筒狀,肌肉豐滿;前軀較後軀發育好,胸深,尻寬平,四肢結實,大腿肌肉發達。成年公牛體重股均為500-700千克,母牛400-600千克。穆稜肉牛飼餵的飼草以紫花苜蓿(蛋白質含量16-20%)為主,飼餵2-3.5年出欄,產肉性能良好,產肉率較高,肌纖維細,牛肉橫切面大理石花紋分佈均勻,肉色為櫻桃紅色、滋潤光亮、肉質細嫩、紋絲緊密,味道鮮美,香味濃厚,品質極佳。 [1] 

穆稜肉牛營養價值

穆稜肉牛飼餵的飼草以紫花苜蓿為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點,每100克牛肉中含蛋白質大於22克,粗脂肪小於3克,pH值小於在6-7之間,蛋白質含量比其它地區肉牛高1%以上。 [1] 
穆稜肉牛 穆稜肉牛

穆稜肉牛產地環境

穆稜肉牛地貌情況

穆稜市地處長白山北坡,老爺嶺山脈東側。屬低山丘陵地帶。地勢南高北低,西高東低;東部北部山勢較陡,西北部平坦;東西兩側高中間低。河流由東西兩側向中間的穆稜河彙集,形成“兩山夾一溝”地勢。境內羣山連綿,森林茂密,河流縱橫,森林覆蓋率62.3%。這裏地淨田潔,牧草肥沃。 [1] 

穆稜肉牛水文情況

穆稜市轄區內主河流為穆稜河,系烏蘇里江支流,屬二級河流。穆稜河發源於窩集嶺,境內其他支流不斷匯入穆稜河。主要支流有楊木河,發源於楊木橋林場,流經東興、獅子橋、筒子溝;大石河發源於三新山林場,流經樺樹河、蓮河、老道溝、西北岔。穆稜河在穆稜成穆稜河上游流域。穆稜河全長635公里,流經全縣4鎮2鄉。市境內水資源主要彙集四條三級河流,100多條支流,1000多條河岔,共同形量12.94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0.7億立方米,地下水可開採量2.24億立方米,水資源豐富。水資源在地區分佈上,地表水山區多於平原,地下水平原多於山丘。 [1] 

穆稜肉牛氣候情況

穆稜市屬於中緯度北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較長,夏季較濕熱多雨,春秋季風交替,氣温變化明顯,秋季常見早霜。極端最低氣温-44.1℃,最高氣温35.7℃。年平均降水量530毫米,降雨集中在6-8月,無霜期在126天左右,日照2613小時,最高2800小時,作物生長季節每天日照8-10小時,夏至最長,可達15小時。年平均氣温2.5℃,≥10℃的有效積温平均2495℃,最高2900℃。 [1] 

穆稜肉牛生態資源

穆稜市森林總面積5249公頃,樹木種類繁多,有紅松、雲彬、冷杉、樟子松、楊、樺、榆、柞、水曲柳、核桃秋等。耕地面積190萬畝,年產糧食40萬噸,年產秸稈近50萬噸,草原30.3萬畝,草山草坡40萬畝,年產幹牧草5273萬公斤。紫花苜蓿種植3萬畝,年產幹苜蓿4000萬公斤,預計2015年苜蓿種植將達到10萬畝。苜蓿存活期一般是5-10年,在年降雨量250-800毫米、無霜期100天以上的地區均可種植。 [1] 
穆稜肉牛 穆稜肉牛

穆稜肉牛歷史淵源

1993年以來,穆稜市確定了發展牛產業的總體目標,將其做為拉動市域經濟增長的主導產業抓,列入一級目標管理。市、鄉村分別成立肉牛產業領導小組,分解任務,落實責任,實行獎懲。
2001年,穆稜市委、市政府制定下發了《關於加快肉牛產業發展有關政策的規定》《關於草原管理和退耕還草有關問題的規定》《關於進一步加強動物防疫工作的規定》《關於加強肉牛改良的暫行規定》、《關於加快畜牧業發展的暫行規定》等文件,對養牛户的利益給予優惠的照顧,建牛舍各鄉鎮在建材上予以補助。 [3] 
2004年,穆稜市成立穆稜肉牛合作社。
穆稜肉牛 穆稜肉牛

穆稜肉牛生產情況

2002年,穆稜市牛飼養量18.6萬頭,存欄13萬頭,出欄5.6萬頭,產值佔牧業產值的28.25%,農民人均養牛純收入260元。 [3] 
2013年,穆稜肉牛地域保護範圍面積618700公頃,肉牛數量13.29萬頭,牛肉年產量2萬噸。 [1] 
穆稜肉牛 穆稜肉牛

穆稜肉牛產品榮譽

2013年4月15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穆稜肉牛”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 
穆稜肉牛 穆稜肉牛

穆稜肉牛地理標誌

穆稜肉牛地域保護範圍

穆稜肉牛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穆稜市八面通鎮、河西鎮、福祿鄉、馬橋河鎮、下城鎮、興源鎮穆稜鎮共和鄉8個鄉鎮127個行政村。地理座標為東經129°45′19″-130°58′07″,北緯43°49′55″-45°07′16″。 [2] 

穆稜肉牛質量技術要求

  •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選擇
穆稜肉牛產自穆稜市所轄區域內。產地選擇按NY/T391-2000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執行,要符合獸醫衞生防疫的要求。
(2)品種特點
穆稜肉牛以西門塔爾牛為父本,當地優良母牛為母本育成。成年公牛體重為800-1000千克,母牛650-800千克。公牛10-18月性成熟,母牛8-14月性成熟,肉牛24個月出欄。穆稜肉牛抗病力強,耐粗飼,增重快。
(3)生產及管理
1品種選育
20世紀70年代,引進了西門塔爾、利木贊、夏洛來等歐洲肉牛優良品種,與該地牛雜交改良,經過30餘年的選育,培育成適合穆稜飼養、具有穆稜特色的優質肉牛品種。為培育優良品種,建立了108個標準化繁改站點,政府出資為肉牛養殖户免費進行肉牛凍配,提高了肉牛的優良品種率。在全省率先實行了防疫員競聘上崗工作機制,防疫員工資由市財政劃撥支付,年均工資5000元,為肉牛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養殖規程
2.1牛舍地點選擇及舍內條件控制
牛舍建在地勢高燥,牛舍地面距地下水位2米以上,高出歷史洪水線2米以上。向陽背風、平坦稍有坡度(建築區坡度在2.5%以內)。遠離沼澤地。在居民點下風向1000米以上,地勢低於居民點。供水、供電、交通方便。
牛舍內控制最適温度10-15℃,最低2-6℃,最高25-27℃。相對濕度:55%-57%。通風良好,冬季無賊風。採光係數:1:16。噪音:≤60分貝。具體細則按DB11/T551.4-2008無公害食品畜禽場環境質量第4部分:牛(肉牛)場環境質量標準執行。
2.2飼料
主要有青綠飼料(苜蓿、天然及人工牧草)、青貯飼料(全株玉米青貯、全株高粱青貯)、粗飼料(加工過的糧食作物秸稈,如:玉米葉莖、稻草莖葉等)、能量飼料(玉米、高粱、麩皮、米糠、馬鈴薯、甜菜渣)、蛋白飼料(豆餅、豆粕、葵花籽餅、豆腐渣、酒糟)、維生素、礦物質及添加劑。精料及補充料按照生長、生產營養需要確定用量,每天分早、中、晚3次飼餵。自由飲水。
2.3飼養管理方式
2.3.1繁殖母牛的飼養管理
2.3.1.1掌握各時期營養需要。配種前要按標準配制飼料,使母牛正常發情和按時受孕,妊娠期要保證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需要,特別是妊娠後期(產前2-3個月),胎兒營養需要多,要保證母牛營養,同時為產後保證正常產乳。
2.3.1.2加強管理,搞好畜舍衞生,飼料、用水每次都要用淨,冬季舍温保持6-8℃以上,加強運動,增強體質。孕牛最好與其他牛分開飼養放牧,特別要防止擠撞奔跑,造成早期流產,注意飲水温度,保證正常妊娠,安全產犢。
2.3.2肉用犢牛和育成牛的飼養
2.3.2.1犢牛的飼養管理。
根據犢牛生理特點,掌握飼養管理各環節過程,犢牛出生後要在兩個小時內吃上初乳,犢牛出生後10天去角。一般肉用犢牛隨母牛自然哺乳,直到六月齡左右斷奶。
2.3.2.2育成牛飼養管理
育成牛為6-7月齡以後的牛,重點掌握哺乳期與育成期的過渡,防止消化不良,通過給予足夠正常營養需要,使母牛按時發情受孕,公牛進入育肥,同時對育成牛給予一定的運動,一般育成牛不宜拴養,進行散養,使其相互競食增加採食量。
2.3.3育肥牛的飼養管理
育肥牛育肥,是指18月齡的肉牛,在出欄前的3-4個月進行催肥,此期也稱架子牛育肥。在育肥前進行藥物驅蟲。
2.3.3.1搞好育肥牛的管理:環境安靜,減少運動,栓養以提高日增重。注意防寒防暑,七至八月高温季節不宜強度育肥。
2.3.3.2日糧多樣化,有條件加少量胡蘿蔔等多汁料,可提高秸杆、乾草採食量,對牛健康、增重有宜。日增重1公斤以上時,精料比例都在60%以上,常喂會使瘤胃發酵,發生慢性酸中毒,可在日糧中加入蘇達或油脂,抑制瘤胃異常發酵。冬春育肥,飲水要足,水温不低於20℃,可提高日增重10%以上。
飼養管理方式按照NY/T815-2004肉牛飼養標準執行。
2.4飲水
飲用山泉、地下水或自來水,水質按照NY5027-2008《無公害食品畜禽飲用水水質》的規定執行。
2.5疫病防治
根據肉牛地方流行病特點,每年春季、秋季,分別進行牛隻常規檢查,對常見病對症治療。嚴格按照NY5030-2006無公害食品畜禽飼養獸藥使用準則及NY/T5339-2006無公害食品畜禽飼養獸醫防疫準則執行。
2.6疫苗選擇
按免疫程序嚴格進行規定動物疫病免疫,疫苗的選擇符合NY5126-2002無公害食品肉牛飼養獸醫防疫準則之要求。
2.7獸藥和使用
按NY5030-2006《無公害食品畜禽飼養獸藥使用準則》的規定用藥。
3出欄
公牛和母牛體重分別達500千克和450千克時出欄。
3.4牛肉品質
大理石花紋、嫩度、色澤、脂肪顏色、硬度是評估牛肉品質指標的依據。
4.1大理石花紋牛肉大理石花紋是評定牛肉品質的重要依據。高檔牛屠宰後大理石花紋1、2級產品比例達70%以上,沒有5、6級產品;優質牛屠宰後大理石花紋2級產品率佔有比例10%左右,沒有1級產品;普通牛屠宰後大理石花紋5、6級產品率達65%以上,沒有1、2級產品。見表1。
表1大理石花紋等級和牛肉檔次關係
大理石花紋等級
1級
2級
3級
4級
5級
6級
每100頭高檔牛中佔(%)
10
60
20
10
0
0
每100頭優質牛中佔(%)
0
10
60
15
15
0
每100頭普通牛中佔(%)
0
0
5
30
60
5
4.2牛肉嫩度
牛肉嫩度用剪切值X(千克)表示,剪切值X(千克)越大,牛肉嫩度越差,剪切值X(千克)越小,牛肉嫩度越好。
高檔牛肉的剪切值X<3.62的出現率達到65%以上;
優質牛肉的剪切值X<3.62的出現率只有15%左右;
普通牛肉的剪切值X<3.62的出現率為0。見表2。
表2牛肉檔次和剪切值的關係
剪切值(千克)
X<3.62
3.62<X<4.7
4.7<X<6
X>6
高檔牛肉(%)
65
30
5
0
優質牛肉(%)
15
55
20
10
普通牛肉(%)
0
0
20
80
4.3脂肪顏色和硬度
脂肪顏色:高檔次牛肉的脂肪顏色為白色或乳白色;脂肪顏色為黃色,品質低下。見表3。
表3脂肪顏色和牛肉檔次的關係
脂肪顏色
白色
淺黃色
黃色
高檔次牛肉(%)
90
10
0
優質牛肉(%)
60
35
5
普通牛肉(%)
0
75
25
脂肪硬度:高檔次牛肉的脂肪堅挺,硬度好;脂肪軟,不堅挺的牛肉質量差。
4.4牛肉色澤
牛肉的顏色以櫻桃紅或鮮紅色為最好;淡紅色為下等;暗紅色、暗黑色牛肉為等外品。
  • 產品質量安全規定
1質量安全要求:產品質量安全嚴格按照無公害牛肉品質生產技術規範及NY5044-2008無公害食品牛肉標準執行。
1.1牛肉加工
1.1.1活牛必須來自穆稜市所轄區域內的非疫區,並持有產地獸醫證明,經駐廠獸醫臨牀檢驗健康無病。
1.1.2屠宰前斷食12-24小時,充分飲水至宰前3小時。用温水將牛體表面的污物沖洗乾淨。
1.1.3屠宰加工,包括吊掛、電擊、放血、去皮、開胸、去百髒、去紅髒、胴體劈半。
1.1.4預冷排酸,將牛之二分體推到排酸庫預定軌道上,要求肉屍之間距離10釐米左右,排酸間温度在0--4℃之間,排酸時間72小時以上,相對濕度85-98%,空氣流速不高於0.85米/秒。品質檢驗按GB18393-2001牛羊屠宰產品品質檢驗規程的要求執行。
1.2速凍:加工完的成品要求速凍,庫温-30℃以下,速凍時間48小時,肉的中心温度需達到-15℃。
2包裝:按各種產品的不同要求進行真空包裝或塑紙包裹,大包裝、小包裝要求計量準確,包裝整齊,包裝箱完整、牢固,箱外用塑料帶捆紮牢固。圖示標誌按照GB/T191-2008包裝儲運圖示標誌要求執行。
3貯藏:要求庫温-18℃±1℃,相對濕度大於90%。
4運輸:運輸車輛為符合衞生要求的冷藏車或保温車,裝運前必須對其進行清洗、消毒。按照GB/T24617-2009冷凍食品物流包裝、標誌、運輸和儲存標準執行。
  • 標誌使用規定
1符合下列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向登記證書持有人申請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1.1生產經營的農產品產自登記地域範圍。
1.2已取得登記農產品相關的生產經營資質。
1.3能夠嚴格按照規定的質量技術規範組織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1.4具有地理標誌農產品市場開發經營能力。
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應當按照生產經營年度與登記證書持有人簽訂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協議,在協議中載明使用數量、範圍及相關的責任義務。
2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享有以下權利:
2.1可以在產品及其包裝主頁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2.2可以使用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宣傳和參加展覽、展示和展銷。
3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3.1自覺接受登記證書持有人的監督檢查。
3.2保證地理標誌農產品的品質和信譽。
3.3正確規範地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4地理標誌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質量控制追溯體系,農產品地理標誌持有人和標誌使用人,對地理標誌農產品的質量和信譽負責。
5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冒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和登記證書。
6鼓勵單位和個人對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社會監督。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