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穆坪紫堇

鎖定
穆坪紫堇(Corydalis flexuosa Franch.)是紫堇科紫堇屬的一種無毛草本,高40-50釐米。鬚根多數,細長,具纖細狀分枝;根莖匍匐,蓋以宿存增厚的葉柄基。基生葉數枚,葉柄長4-12釐米,具葉鞘,葉片輪廓三角形、卵形至近圓形。蒴果線形,有多數種子,排成1列。種子近圓形,黑色,具光澤。花果期5-8月。分佈於四川西部(寶興、瀘定、天全、洪雅、越西)。生長於海拔1300-2700米的山坡水邊或岩石邊。穆坪紫堇可用於園林佈置,常在林下成片栽植,也可盆栽觀賞。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穆坪紫堇
拉丁學名
Corydalis flexuosa Franch.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毛茛目
罌粟科
紫堇屬
穆坪紫堇
分佈區域
中國四川

穆坪紫堇形態特徵

穆坪紫堇
穆坪紫堇(6張)
無毛草本,高40-50釐米。鬚根多數,細長,具纖細狀分枝;根莖匍匐,蓋以宿存增厚的葉柄基,葉基卵狀披針形,長達2釐米,干時黑褐色。莖3-4,通常不分枝或稀分枝,下部裸露。 [4] 
基生葉數枚,葉柄長4-12釐米,具葉鞘,葉片輪廓三角形、卵形至近圓形,長3.5-8釐米,三回三出分裂,第一回全裂片具柄,中裂片的柄遠長於側裂片的柄,第二回全裂片頂生者具柄,側生者具極短柄至無柄,3-9深裂或淺裂,末回裂片倒披針形,先端圓,表面綠色,干時變黑色,背面具白粉,縱脈在背面明顯;莖生葉3-4枚,疏離互生於莖上部,最下部葉具較長的柄,上部葉具短柄至無柄,葉片輪廓近圓形或寬卵形,最下部葉長和寬5-6釐米,向上漸小,二至三回三出全裂,其他與基生葉相同。總狀花序生於莖和分枝頂端,長6-13釐米,多花(15朵以上),下部疏離,上部密集;苞片最下部者3全裂,再次3淺裂,下部者3淺裂,中部以上者長圓形全緣;花梗纖細,勁直,下部者短於或等長於苞片,上部者等長於或長於苞片。萼片鱗片狀,卵形或近圓形,直徑約1毫米,邊緣為不規則的齒缺;花瓣天藍色或藍紫色,上花瓣長2-2.5釐米,花瓣片舟狀狹卵形,先端漸尖,背部無雞冠狀突起,距圓筒形,略漸狹,末端圓,與花瓣片近等長,下花瓣匙形,長1.1-1.3釐米,爪略長於花瓣片,內花瓣提琴形,長0.9-1.1釐米.花瓣片長圓狀卵形,具1側生囊,爪條形,略長於花瓣片;雄蕊束長0.9-1.1釐米,花葯極小,花絲條形,蜜腺體貫穿距的1/2;子房線形,長0.6-0.7釐米,胚珠多數,1行排列,花柱短於子房,柱頭雙卵形,具8個乳突。
蒴果線形,長1.5-2.2釐米,粗1-1.5毫米,有多數種子,排成1列。種子近圓形,直徑約1毫米,黑色,具光澤。花果期5-8月。 [2] 

穆坪紫堇該種變種

穆坪紫堇種內變異甚大且呈網狀分化。顯示以青衣江流域為中心,西向大渡河中下游,東北向岷江中下游作輻射分化的格局。可分下列種下單位。
名稱
描述
與原變型的區別在於莖生葉腋具珠芽,花較大,上花瓣長約3釐米。
分佈於四川天全,生長於海拔2180-2350米的巖上潮濕處。
傾向於少而寬大的花,與 ssp. balsamiflora (Prain) C. Y. Wu 有平行發展的趨勢,但葉形卻似 ssp. pseudoheterocentra (Fedde) Lidém。
灌縣紫堇(雲南植物研究)(亞種)
與原亞種的區別是植株矮小,花少而大,上花瓣長約3釐米;莖生葉腋有珠芽。
分佈於四川灌縣卧龍,生長於海拔2900米附近的山谷草地。
顯芽紫堇(雲南植物研究)(亞種)
與原亞種的區別在於莖生葉腋具珠芽,花較粗大,長達3釐米,距末端1/3向下彎曲,外花瓣雞冠狀突起高達3毫米,超出花瓣片先端並延伸至距的中部之後。
分佈於四川的寶興、天全,生長於海拔2750-3600米的林下或沼澤草甸。
顯系原亞種在原產地的垂直替代類型。
小花穆坪紫堇(雲南植物研究)(亞種)
與原亞種的區別在於花小,上花瓣長1.8-1.9釐米。
特產於四川石棉。
該亞種是在本種分佈區的西南邊緣的單個極端類型,如獨立成種,尚缺少根據。
香花紫堇(雲南植物研究)(亞種)
與原亞種的區別在於莖生葉少,且多生於莖上部;苞片大,葉狀;花序少花,花較大,上花瓣長約3釐米。
分佈於四川康定,生長於海拔1950-2750米的水邊。
該亞種僅見於康定附近,見到的模式標本和寶興產的C. flexuosa Franch.的模式顯然有別如上述,不宜併入原亞種中。
尖突穆坪紫堇(雲南植物研究)(亞種)
與原亞種的區別是外花瓣先端具長約1毫米的尖頭,背部具高約2毫米的雞冠狀突起,上花瓣長2.3-2.7釐米,距粗,下花瓣寬大。
分佈於四川的寶興、天全,生長於海拔2800-3800米的林下或溝邊。
亦為該種在原產地的高海拔向另一方向分化的垂直替代亞種。
金頂紫堇(雲南植物研究)(亞種) 斷腸草、紫斷腸草、藍芹續草、淡藍斷腸草(峨眉)
與原亞種的區別在於苞片全部分裂,下部者同上部莖生葉,向上裂片漸減,至最上部者具缺刻狀齒;上花瓣距稍長於花瓣片,下花瓣片較寬展.蜜腺體較長,貫穿距的3/4。
分佈於四川的峨眉、滎經,生長於海拔(1200-)3000-3400米的林下、林緣草叢中。
該亞種亦系在本種分佈區東南邊緣存留的原型,從較低至較高海拔尚無變化,特別是雞冠均不發育,而亦在青衣江流域分佈的 ssp. gemmipara (H. Chuang) C. Y. Wu 則花變粗大,雞冠發育。
羽苞穆坪紫堇(雲南植物研究)(亞種)
與原亞種的區別在於苞片羽狀分裂;上花瓣具有鋸齒、高約1.5毫米的雞冠狀突起,下花瓣寬展,兩側具不規則的齒,先端具尖突,蜜腺體貫穿距的3/4。
分佈於四川的小金(夾金山)、寶興,生長於海拔2500-3400米的林下、草坪上。
亦是該種在青衣江上游、較高海拔的垂直替代類型。
黃根紫堇(雲南植物研究)(亞種) 斷腸草(四川茂汶)
與原亞種的區別在於鬚根黃色;葉較大,分裂程度較深;苞片下部者葉狀,上部者狹倒卵形、3淺裂;上花瓣長2.5-3釐米,具極矮的雞冠狀突起。
分佈於四川的汶川、茂縣、小金,生長於海拔1500-4300米的山坡或河谷坡上。
該種固然可以看成是獨立的種,但從各方面也可以看出它和分佈於其西南的 C. flexuosa Franch. 的各個亞種有着密切的聯繫。 [2] 

穆坪紫堇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300-2700米的山坡水邊或岩石邊。 [2] 
喜温暖、半陰、濕潤的環境。要求土壤肥沃、疏鬆、富含有機質。生長期充分澆水。播種、分株繁殖,一般於春季進行。

穆坪紫堇分佈範圍

穆坪紫堇
穆坪紫堇(5張)
分佈於四川西部(寶興、瀘定、天全、洪雅、越西)。 [2] 

穆坪紫堇主要價值

園林佈置,常在林下成片栽植,也可盆栽觀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