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稻曲病

鎖定
稻曲病又稱偽黑穗病、綠黑穗病,是由稻綠核菌引起的、發生在水稻上的一種病害。該病僅在穗部發生,為害稻穗上的部分穀粒。其先在穎殼的合縫處露出淡黃綠色的小菌塊,逐漸膨大,最後包裹全穎殼,為墨綠色或橄欖色,最後開裂,佈滿墨綠色粉末。 [1] 
稻曲病為水稻主要病害,在世界水稻產區內均有分佈,一般發病率為3-5%,嚴重的達30%以上,減產可達20-30%。 [2] 
稻曲病採用農藥防治和藥劑防治兩種方式結合,可選用抗病品種進行種植,避免病谷留種。 [1] 
中文名
稻綠核菌
別    名
偽黑穗病
綠黑穗病
谷花病
別    名
青粉病
豐產果 展開
別名
青粉病
豐產果
豐病果 收起
危害作物
水稻
為害部位
穗部
病    原
稻綠核菌

稻曲病病原特徵

稻曲病菌(學名:Ustilaginoidea virens (Cke,)Tak.)菌核從分生孢子座生出,黑色,內部白色,長橢圓形,長2-20毫米,入土休眠後產生子座,橙黃色,頭部球形或橢圓形,直徑1-3毫米,有長柄達10毫米左右,頭部外圍生子囊殼。子囊殼瓶形。子囊無色,圓筒形,長180-220微米;子囊孢子無色,線形,單細胞,120-180微米×0.5-1.0微米,厚垣孢子球形,墨綠色,表面有瘤狀突起,大小3-5微米×4-6微米,未成熟的孢子較小,色淡,幾乎光滑。厚垣孢子在水中萌發產生細小的芽管,生1-3個分生孢子。病菌在氣温24-32℃發育良好,而厚垣孢子發芽和菌絲生長則以28°C最適宜,低於12°C或高於36°C不能生長。 [3] 

稻曲病為害症狀

稻曲病
稻曲病僅發生在水稻穗部,為害單個穀粒,少則1-2粒,多至十餘粒。受害穀粒在內外穎處先裂開,露出淡黃色塊狀物,逐漸膨大包裹內外潁兩側,呈孢子球,開始很小,逐漸膨大,稍扁平,光滑,外覆蓋一層薄膜,隨着孢子球膨大而破裂。孢子球的顏色逐漸變為黃綠色至墨綠色,老面平滑,最後龜裂,散出圈綠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厚垣孢子。切開病球,外層呈墨綠色,第2層為橙黃色,第3層為淡黃色,內層為白色菌絲。有的病球到後期兩側生黑色稍扁平、硬質的菌核2-4粒,經風雨震動很容易脱落在田間越冬。 [3] 

稻曲病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北方稻區的遼寧、河北,中國南方的浙江、江蘇、安徽、湖南、廣東、廣西、福建、台灣等稻區發病普遍且嚴重。在世界水稻產區內均有分佈。 [2-3] 

稻曲病侵染循環

稻曲病病菌可由落入土內的菌核或附着種子上的厚垣孢子越冬,次年菌核產生厚垣孢子,由其再小孢子和子囊孢子,都是主要的初次侵染菌源。稻曲病的侵染時期眾説不一,多數研究者認為於水稻孕穗至開花期侵染為主,也有的認為厚垣孢子萌發後能直接侵染幼芽,菌絲在稻體內隨着寄主的生長,而侵染髮病。子囊孢子和小孢子均可侵染花器及幼穎。病菌早期侵入花器,只破壞子房,而將花柱、柱頭、花蕊碎片等埋藏於胚乳,然後迅速生長,取代幷包圍整個穀粒。以落入田間菌核和沾附種子上的厚垣孢子越冬。 [3] 

稻曲病流行規律

稻曲病的發生與品種、施肥及氣候條件等關係密切。凡穗大粒多、密穗形的品種,晚播晚裁、晚熟品種發病重。一般從幼穗形成至孕穗期,降雨量多,濕度大(90%),開花期間遇低温(20℃),又有適量降雨時,則有利病害流行。氮肥用量大,使水稻出穗後生長過於繁茂嫩綠,稻株抗病力減弱,尤其在後期施氮量偏多時發病重。淹水、串灌、漫灌是導致稻曲病傳播的重要原因。 [2-3] 

稻曲病防治方法

選用抗病品種:遼寧的豐錦遼粳10號,南方稻區的廣二104、選271、汕優36揚稻3號等發病較輕,可選用這些品種,避免病谷留種,及早燒掉髮病田的甜谷,防止病菌的擴散與傳播。同時要加強栽培管理,注意增施磷鉀肥,防止遲施、偏施氮肥;進行合理灌溉,增強水稻抗病力,防止倒伏,以減輕發病。 [1]  [3] 
藥劑防治:每畝5%井岡黴素液劑225-450毫升,於水稻孕穗期防治1次,效果顯著。也有的使用14%絡氨銅[Cu(NH3)4SO4]每畝400毫升,在水稻抽穗前10天施用,抽穗後施用易發生藥害,不宜使用。也在水稻破口前6天左右,每667平方米選用15%井岡黴素A(綠色認證可用)水劑100克,或20%井岡·蠟芽菌懸浮劑100克,兑水噴霧。 [1]  [3] 
參考資料
  • 1.    高益編著.崇明區常見農業有害生物防治手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12:第6頁
  • 2.    黃新動,趙雲柱,韋加貴主編.農業綠色防控技術與有害生物綜合防控綜述:寧夏人民出版社,2017.12:68
  • 3.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主編.中國農作物病蟲害 上:中國農業出版社,1979.12:7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