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種子蕨

鎖定
種子蕨是已絕滅的裸子植物。可能起源於前裸子植物,始現於晚泥盆世,石炭二疊紀極盛,中生代逐漸衰退,滅絕於白堊紀。
種子蕨雖然有種子,但卻沒有胚;雖然有花粉粒,但不能開花。這些特徵都説明種子蕨是一種原始的種子植物,同時也可以説明植物在發育的過程中,種子的出現是早於花和果實的 [1] 
中文名
種子蕨
拉丁學名
Seed fern
植物界
鳳尾蕉門
種子蕨目
種子蕨
大致年代
晚泥盆世到白堊紀

種子蕨簡介

種子蕨是在泥盆紀晚期,從裸子植物羣中演化出的一種喬木狀植物。因為這種喬木狀的植物有種子,所以被稱為種子蕨。
種子蕨類的植物體一般不大,大多數是倚生或攀援的籐本型。也有一部分呈直立的樹蕨狀,不分枝,高可達10米,或為直立粗壯的小喬木。絕大多數種子蕨植物具真蕨植物一樣的大型蕨葉(多為羽狀複葉)及脈序,不同的是在生殖蕨型葉上長有種子和花粉囊,蕨葉的主葉柄常二歧分叉,葉子表面的角質層厚。莖和根的解剖結構既具真蕨綱性狀又具裸子植物性狀,原生中柱,真式中柱或多體中柱。有髓的莖中髓常較大,皮部粗厚而次生維管組織較薄,次生木質部疏木型,它們與蘇鐵綱的解剖結構最相似,在未曾發現種子前,曾名之為蘇鐵羊齒或蘇鐵蕨(Cycadofilices)。 少數類別次生木質部密木型。 花粉囊和胚珠的形式多樣。胚珠具離生珠被。胚珠的結構與蘇鐵綱的種子相似,本綱至今僅發現二例種子中具胚而絕大多數是保存具頸卵器之雌配子體,因此,所謂種子實際上大都是未受精的胚珠。

種子蕨形態特徵

古代種子蕨植物除少數發現“種子”(胚珠)外,大多數的蕨型葉按照小羽片(小葉)的形狀、脈序及葉軸的分枝形式,在各種形態屬名下記載,如楔羊齒、脈羊齒、座延羊齒、齒羊齒、畸羊齒、大羽羊齒等。雖然有些形態屬如楔羊齒在種子蕨類和真蕨類都可有這種葉型,但歸入此形態屬名下的種則是客觀存在的,它們在地史時期的分佈中有一定規律,可用於劃分、對比地層確定其時代。
種子蕨比真蕨植物較為進化,但又是裸子植物門中比較原始的類型。它與真蕨植物相似之處是,葉大多為大型羽狀複葉,中柱構造也相似,水孢子囊(花粉囊)象無環帶的孢子囊,有的為聚囊式,與真蕨綱的蓮座蕨類的孢子相供。但種子藤具形成層次生木質部的管胞具緣紋孔,與現代蘇鐵相似。其葉部的氣孔構造又類似裸子植物在葉上或柄上生有與裸子植物相似近的種子。種子中尚未發現真正的胚,因此命名為種子蕨。它們是由前裸子植物演化而來的 [2] 

種子蕨生長環境

始現於晚泥盆世,石炭二疊紀極盛,中生代逐漸衰退,滅絕於白堊紀。

種子蕨分佈範圍

三疊紀和侏羅紀時期相當普遍。

種子蕨演化

種子蕨是在石炭紀時期演化的重要植物羣體。它們有蕨類般的樹葉,但是與真正的蕨類不同。因為種子蕨是帶有種子的植物,或稱裸子植物。這代表它們不像真正的蕨類需要來繁殖,是蕨類植物和裸子植物之間的過度類型。種子蕨在三疊紀和侏羅紀時期相當普遍,但在白堊紀初期滅絕。

種子蕨化石代表

(鏟羊齒)亦稱準心羊齒。多次羽狀。羽片、小羽片着左角度大,小羽片鏟形、心形、倒卵形等,基部收縮成柄狀、扇狀脈。早石炭世。
(楔羊齒)多次羽狀。小羽片基部收縮為楔形、柄狀或下延,邊緣分裂為尖或鈍的裂片。羽狀脈,中脈纖弱,少數中脈不明顯為古生代常用的形態屬,中生代不能歸入自然屬的具有此種葉型者也應用此名。石炭紀至中生代。國外中石炭世盛,我國石炭、二疊紀常見。
(針羊齒)多次羽狀,小羽片細小,全裂至深裂為針狀,須狀或線狀的裂片,每裂片內有一條葉脈。為形態屬。有部分屬於種子蕨綱 [3] 

種子蕨下屬分類

種子蕨
種子蕨(6張)
種子蕨類的分類有不同意見,可作為一個綱屬於裸子植物門,亦可獨立為一個門。種子蕨綱包括9個目:①皺羊齒目,出現於石炭紀;②髓木目,出現於石炭二疊紀;③美籽目,出現於晚石炭世;④蘆薈羊齒目或美籽目,出現於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⑤開通目,出現於三疊紀至白堊紀;⑥兜狀種子目,三疊紀;⑦盾形種子目,三疊紀;⑧舌羊齒目,出現於二疊紀至三疊紀;⑨大羽羊齒目,出現於二疊紀至早三疊世早期。
參考資料
  • 1.    郭豫斌主編,神奇的古生物 彩圖版,東方出版社,2013.03,第48頁
  • 2.    門鳳岐 趙祥麟,高等學校教材 古生物學導論,地質出版社,1984年05月第1版,第457頁
  • 3.    武漢地質學院 古生物教研室,高等學校試用教材 古生物學教程,地質出版社,1980年07月第1版,第4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