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程道養

鎖定
程道養(?-437年),一名龍興,枹罕(今甘肅臨夏)人。中國南朝宋時期益州起義軍首領、蜀泰始王。 [3] 
程道養原為蜀中陽泉寺道人。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益州刺史劉道濟信用奸吏,聚斂興利,傷政害民,激起蜀民大起義。同年九月,程道養為義軍頭領趙廣、帛氐奴等人推舉為蜀王,詐稱為晉室近親司馬飛龍。於是備置百官,建元泰始。旋擁眾十餘萬,攻圍成都,屢破守城官軍。同年十一月,被劉道濟中兵參軍裴方明等人擊敗,退還廣漢(今四川廣漢北),趙廣退據涪城(今四川三台西北)。同年十二月,見成都糧儲俱盡,復攻圍之。元嘉十年(433年)二月,再為裴方明等擊敗,退保廣漢。宋荊州刺史、臨川王劉義慶發兵救成都,義軍頻戰不利。九月,率二千餘家撤入廣漢郪山,餘部分散於山谷間,常出山襲擾官軍。 [3] 
元嘉十三年(436年)六月,被宋寧朔將軍蕭汪之擊敗,還入郪山,大將帛氐奴降宋。元嘉十四年(437年)四月,趙廣等各率部曲相繼降宋,義軍大衰。程道養被部將王道恩殺死。 [2-3] 
所處時代
南朝劉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枹罕(今甘肅臨夏)
本    名
程道養
尊 號
蜀王
年 號
泰始
在位時間
432年9月—437年4月

程道養人物生平

程道養,東晉末年出生於枹(fu)罕(今甘肅臨夏市)。早期加入道教,雲遊四海。後來,定居益州陽泉山道觀中。
元嘉九年(公元432年)3月,因南朝宋益州刺史劉道濟殘害人民,不得人心。益州土地肥沃,仇池正鬧饑荒,仇池首領楊難當派遣流民許穆之,假稱晉朝宗室司馬飛龍,出征益州,一舉攻破巴興(今四川蓬溪)、陰平(四川德陽)。不久,許穆之為益州刺史劉道濟所擊斬。然而,司馬飛龍這個名字響震益州。
元嘉九年(公元432年)7月,益州五城(今四川中江)軍官帛氐奴、梁顯、趙廣因升官受阻及利益分配不均,遂詐稱司馬飛龍仍在陽泉山中,聚眾數千人,起兵造反;趙廣起義後,領兵一舉攻佔廣漢,並擊斬益州參軍程展及治中李抗之所部五百援兵;此後,巴西人唐頻起兵響應趙廣,並與趙廣等人攻陷涪城(今四川綿陽東),迫使涪陵、江陽、遂寧諸郡郡守棄城逃去,起義軍遂佔領涪陵、江陽、遂寧;9月,趙廣等人領兵 攻打成都,劉道濟據城自守,趙广部眾屯聚日久,不見司馬飛龍,皆欲散去。
趙廣遂率領三千士兵以及打扮得像模像樣的“帝王衞隊”,到今四川德陽境內的陽泉山中,找到了陽泉觀道士程道養。只見這程道養長得儀表堂堂,神清氣爽,趙廣不由大喜。趙廣讓程道養穿上專門製作的龍袍,戴上王冠,果然頗有帝王之氣。趙廣遂將讓程道養冒充司馬飛龍一事,和盤托出。天降奇事,聞所未聞,程道養驚詫莫名,自然一口拒絕,可經不住趙廣軟硬兼施,威逼利誘,只好勉為其難。
程道養在浩浩蕩蕩的侍衞隊伍簇擁下來到成都城外,在營帳中被趙廣等奉為蜀王。程道養是個有文化的人,於是改變年號,建元泰始。因此,程道養也被稱為蜀泰始王。程道養接着大封百官,首先把兄弟程道助封為驃騎將軍,長沙王,讓他鎮守涪城。又封趙廣為鎮軍將軍,帛氐奴為徵虜將軍,梁顯為鎮北將軍。其餘張尋、嚴遐等義軍骨幹也皆為將軍。此時,義軍聲勢大振,聚眾至十餘萬。安扎的軍營自廣漢至郫縣,再到成都,連成一片,數以百計。
劉道濟見義軍圍而不攻,惟恐日久城中糧食匱乏,便遣中兵參軍裴方明、任浪之各率千餘人出城作戰。義軍也不客氣,一頓猛打,裴、任大敗而回。十二月,劉道濟偵察清楚程道養所居軍營,命裴方明、任浪之率精兵出擊,直接突襲程道養中軍。義軍猝不及防,頓時潰敗,官軍大破程道養軍營。劉道濟又勸降起義軍將領孟子,約期裏應外合,夾擊義軍。不料事情敗露,趙廣斬殺孟子,才將危機化解。通過幾次作戰,劉道濟見義軍雖然人數眾多,但戰鬥力不強,而且缺乏訓練,紀律鬆弛,便採取各個擊破的方針。裴方明多次率精兵出城作戰,屢戰屢勝,打得義軍潰不成軍。
為了保存力量,蜀泰始王程道養收攏部眾七千餘人,退守廣漢;趙廣也集中該部義軍五千人,退守涪城。
劉宋元嘉十年(433年)正月,成都糧食將盡,裴方明率部兩千人出城覓食。趙廣探得消息,伏兵以待,將官軍全面擊潰,裴方明慘敗逃竄,只剩下單騎回城。裴方明乘夜被城上士兵用繩索拉吊上城。劉道濟不但沒有怪罪裴方明,還為其安排飲食。裴方明難過得泣不能食。劉道濟安慰他説:“男子漢大丈夫,小敗算不了啥子!現在賊勢既衰,我們的援兵就要到來,只要你回來了,還有什麼可以擔心的呢?”劉道濟還將自己的部分兵馬交納給裴方明統領。
趙廣得勝,聲威大振,原來潰散的義軍又聚集起來。於是趙廣乘勢率義軍再圍成都。二月,劉宋益州刺史、貪財害民的劉道濟終於在憂病中一命嗚呼。裴方明為穩住人心,秘不發喪。裴遂成為劉宋政權的成都主將。不久,裴方明乘蜀泰始王程道養於成都城外的毀金橋祭天之際,率三千兵士出城偷襲。程道養疏於防範,張皇潰逃,再次退守廣漢。
此時,劉宋荊州刺史、臨川王劉義慶以巴東太守周籍之督巴西等五郡諸軍事,率兵2000人援救成都。
這趙廣也是奇怪,同上次一樣,對成都城依然圍而不打,大概是想待城中糧盡不戰而勝。三月,蜀泰始王程道養與趙廣自廣漢至郫縣,再建數百連營。他們不去攻打成都城,反而等待劉宋軍主動來攻。同月,劉宋援兵抵達成都,周籍之與裴方明合兵一處,攻克郫縣。然後乘勝追擊,又在廣漢再敗趙廣。程道養、趙廣等逃還涪城及五城。五月,裴方明進軍涪城,破張尋、唐頻,擒程道助,斬嚴遐,趙廣等逃散。後裴方明因功被升為龍驤將軍。
九月,程道養率2000餘人逃入郪山谷中。帛氐奴攻打廣漢不利,也進入郪山。趙廣等藏匿山谷之中,伺機出擊。同月,劉宋新任益州刺史甄法崇抵達成都,將前任益州刺史劉道濟的長史費謙斬殺。這費謙與劉道濟沆瀣一氣,搜刮百姓,而且是點燃此次蜀民起義導火索的首犯,可謂死有餘辜。
436年,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又派遣寧朔將軍蕭汪之繼續率軍圍剿蜀泰始王程道養。大軍才抵郪口,帛氐奴便率眾投降。蜀王程道養親自率兵出戰,打不贏就又掉頭逃入郪山潛伏。
437年4月,趙廣、張尋、梁顯等人,各自率領部眾向劉宋軍投降。在人心大散之時,義軍將領王道恩襲殺了蜀泰始王程道養,投降劉宋。至此,趙廣、帛氐奴起義完全覆滅。後來趙廣、張尋等人被劉宋文帝遷往京師,以便控制。439年,趙廣、張尋與國山令司馬敬琳謀反被殺。 [1-2] 

程道養家庭成員

弟弟:程道助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