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程民生

鎖定
程民生,男,回族,1956年5月生,河南開封人,中共黨員。1981年本科畢業於河南大學歷史系,1985年碩士研究生畢業於暨南大學歷史系,1990年博士研究生畢業於河北大學宋史研究室,分獲歷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
現為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生導師,河南大學宋代研究所所長,《河南大學學報》主編,河南省特聘教授 [1]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4] 
中文名
程民生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回族
出生日期
1956年5月
畢業院校
河南大學
暨南大學
畢業院校
河北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4] 
職    務
河南大學宋代研究所所長
擅    長
宋史,宋代經濟社會史
代表作
宋代地域經濟》等
性    別

程民生人物經歷

1971年初中畢業後下鄉當知青。1975年到開封紗廠當擋車工。1977年高考入大學。
1981年,本科畢業於河南大學歷史系,1985年碩士研究生畢業於暨南大學歷史系,1990年博士研究生畢業於河北大學宋史研究室,分獲歷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
現為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生導師,河南大學宋代研究所所長,河南大學學報主編,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高等學校人文重點學科開放研究中心宋代研究所所長,河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河南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主任。 [1] 

程民生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宋史,兼治中國經濟史中國文化史,專長宋史、中國文化史、中國歷史地理,並有重大成果和創建。

程民生主要成就

程民生出版著作

1.《宋代地域經濟》,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
2.《宋代地域文化》,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
3.《神人同居的世界》,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4.《汴京遺蹟志》,(合作),中華書局1999年
5.《中國北方經濟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河南經濟簡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7.《宋代物價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北宋開封氣象編年史》,人民出版社2012年
9.《宋代人口問題研究》,河南大學出版社2013年
10.主編《河南經濟通史》,河南大學出版社2012年
11.主編《開封旅遊文化叢書》,河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
12.主編《白話容齋隨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
12.主編《古史新探》,人民出版社2003年
13.合著《中國古代治安制度史》,河南大學出版社1994年 [1] 

程民生主要項目

1. 1990年合作(第二人)承擔國務院古籍整理領導小組規劃項目《汴京遺蹟志》,點校
2. 1992年完成省教委資助項目《宋代地域經濟》,
3. 1996年獨自承擔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一般項目《宋代地域文化研究》,
4. 2002年獨自承擔河南省社會科學規劃辦項目《中國北方古代經濟史》,
5. 2006年主持承擔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一般項目《宋代物價研究》,
6. 2008年主持承擔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河南經濟通史研究》,
7. 2011年主持承擔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北宋開封氣象編年史》, [1] 

程民生代表論文

1. 《略論宋代地域文化》,《歷史研究》,1995,01.
2. 《宋代糧食生產的地域差異》,《歷史研究》,1991,02.
3. 《中的駝隊是胡商嗎——兼談宋朝境內駱駝的分佈》,歷史研究2012年第5期
4. 《論宋代錢陌制》,中國史研究,1996,03.
5. 《宋代的“公債”》,中國史研究,2006,03.
6. 《宋朝少數民族人口數量探究》,民族研究,2002,03
7. 《宋代僧道數量考察》,世界宗教研究,2010,03.
8. 《宋代婚喪費用考察》,文史哲,2008,05.
9. 《論宋代科舉户籍制》,文史哲,2002,06
10. 《中國古代北方役重問題研究》,文史哲,2003,06
11. 《宋代的詣闕上訴》,文史哲2012年第2期,《新華文摘》,全文轉載
12. 《論北宋驕兵的特點及影響》,史學月刊,1987,03
13. 《簡述宋代募兵制的根源及確立》,史學月刊,1990,04
14. 《簡論北宋西北地區的歷史地位》,史學月刊,1992,05
15. 《略論宋代市民文藝的特點》,史學月刊,1998,06.
16. 《宋錢計量單位及名稱小考》,史學月刊,1997,03
17. 《試論金元時期的北方經濟》,史學月刊,2003,03
18. 《北宋開封氣象對社會歷史的影響》,史學月刊,2011,01.
19. 《宋代社會自由度評估》,史學月刊,2009,12:
20. 《宋人生活水平及幣值考察》,史學月刊,2008,03
21. 《北宋開封氣象對社會歷史的影響》,史學月刊,2011,01
22. 《論宋代陝西路經濟》,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4,01.
23. 《試論南宋經濟的衰退》,中國經濟史研究,1989,03.
24. 《論宋代佛教的地域差異》,世界宗教研究,1997,01
25. 《宋代僧道數量考察》,世界宗教研究,2010,03
26. 《宋代北方經濟及其地位新探》,中國經濟史研究,1987,03
27. 《宋初和平統一戰略及實踐》,史學集刊,2007,02.
28. 《論宋以來北方人口素質的下降》,史學集刊2005,01.
29. 《宋初和平統一戰略及實踐》,史學集刊,2007,02:
30. 《宋代兵力部署考察》,史學集刊,2009,05
31. 《宋代户數探研》,河南大學學報,2003,06.
32. 《論宋代士大夫政治對皇權的限制》,河南大學學報,1999,03.
33. 《宋代家庭人口數量初探》,浙江學刊,2000,02.
34. 《北宋農民起義地域差異分析》,中州學刊,1983,04
35. 《宋代內庫的金融職能》,中州學刊,1987,03
36. 《宋徽宗花石綱之淵源》,中州學刊,1987,05
37. 《北宋募兵制的特徵及其矛盾》,中州學刊,1989,01
38. 《論宋代北方風俗特點》,中州學刊,1996,04
39. 《論兩漢時期的河南經濟》,中州學刊,2005,01
40. 《論宋代河南林果業的盛況與成就》,中州學刊,2008,06
41. 《白連仲論宋代官員、士人經商——兼談宋代商業觀念的變化》,中州學刊,1993,02
42. 《論中國古代河內地區經濟的穩定發達——以焦作地區為中心》,中州學刊,2007,02
43. 《宋代人口資料統計問題——梁方仲求疵》,中州學刊,2001,06
44. 《宋代果品業簡論》,中州學刊,1992,02
45. 《北宋探事機構——皇城司》,河南大學學報,1984,04
46. 《北宋河北塘濼的國防與經濟作用》,河北學刊,1985,05
47. 《“金色蝦蟆爭怒眼”試解》,河北學刊,1994,02
48. 《宋代西北與各地的經濟聯繫》,河北學刊,1992,05
49. 《宋代畜牧業略述》,河北學刊,1990,04
50. 《北宋汴河漕運新探》,晉陽學刊,1988,05
51. 《略論宋代西北鄉兵》,晉陽學刊,1993,06
52. 《汴京文明對南宋杭州的影響》,河南大學學報,1992,04
53. 《宋代洛陽的特點與魅力》,河南大學學報,1994,05
54. 《論宋代士大夫政治對皇權的限制》,河南大學學報,1999,03
55. 《宋代户數探研》,河南大學學報,2003,06
56. 《北宋商税統計及簡析》,河北大學學報,1988,03
57. 《論宋代河北路經濟》,河北大學學報,1990,03
58. 《宋代食品價格與餐費考察》,河北大學學報,2008,04:
59. 《略述宋代陸路交通——紀念先師90誕辰》,暨南學報,1992,03
60. 《宋代林業簡論》,農業考古,1995,01
61. 《宋代牲畜價格考》,中國農史,2008,01.
62. 《宋代家庭人口數量初探》,浙江學刊,2000,02
63. 《簡論宋代兩浙人口數量》,浙江學刊,2002,01
64. 《關於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研究與思考》,殷都學刊,2004,01
65. 《論宋代的流動人口問題》,學術月刊,2006,07
66. 《宋代文具、樂器、珍寶古董價格考》,宋史研究論叢,2008
67. 《宋代牲畜價格考》,中國農史,2008,01
68. 《宋初和平統一戰略及其實踐》,宋代文化研究,2009,02
69. 《宋代老虎的地理分佈》,社會科學戰線,2010,03
70. 《海上之盟前的宋朝與女真關係》,社會科學戰線,2012,03
71. 《靖康年間開封的異常天氣述略》,河南社會科學,2011,01 [1] 

程民生獲獎記錄

1990年以來,該同志先後獲得河南省首屆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2次),省教委科研成果二等獎(2 次)、三等獎(2次),省社聯優秀成果青年獎,省錢幣學會首屆“豫泉獎”,曾憲梓教育基金優秀教師二等獎。 [1] 

程民生社會任職

兼任中國宋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古都學會常務理事,教育部人文科學研究基地河北大學宋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北京大學)鄧廣銘學術基金評審委員,開封市歷史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外審專家,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宋遼金元史》編委,《中原文化研究》編委。河南省優秀專家,河南省首屆中青年社會科學優秀專家,2012年度河南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年度人物。
主要從事宋史研究,兼治中國經濟史,中國文化史。 [1] 

程民生人物事件

畢業致辭走紅教授程民生:年輕人需要被激勵,不能一直“躺平”
2021年6月7日,開封河南大學畢業典禮上,程民生教授在畢業致辭中金句頻出迅速走紅。致辭中他語句幽默詼諧,同時向即將踏入社會的學子傳達必要的人生真理:“純真闢油膩,善良闢什麼呢?善良辟邪!”,“累了可以躺平歇會,可不敢一直躺平,躺得了初一,躺不到十五啊!” [3] 
不少學子表示:“這是接地氣又激情滿懷的畢業贈言,鼓勵着學子正確地面對複雜的社會。”與此同時,它也引發社會公眾對“純真”“善良”“擔當”“躺平青年”的思考。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