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稊,是一個漢語漢字,讀音tí,部首是禾,總筆畫是12,是一種草的名字。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1] 
釋    義
植物的嫩芽;草名
組    詞
太倉稊米
總筆畫
12 [1] 
注    音
ㄊㄧˊ [1] 

基本信息

解 釋
1 草名。形似稗,結實如小米。 2 植物的嫩芽。特指楊柳的新生枝葉。
組詞
太倉稊米
2 樹木新生的枝條和嫩芽。
枯楊生稊,老夫得其女,無不利。——《易經·大過》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正韻》杜兮切,𠀤音題。《説文》本作蕛。蕛苵也。從艸,稊聲。《郭璞曰》似𥟑,布地生穢草也。今文作稊。《爾雅翼》稊有米而細。《莊子·秋水篇》稊米之在太倉。《注》稊米,小米。李雲:草也,似𥟑。
通作荑。《易·大過》枯楊生稊。《王弼注》楊之秀也。《鄭注》作荑,木更生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