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稀土族元素

鎖定
稀土族元素是化學元素的合稱。一般以氧化物形式存在,屬於不可再生資源。
中文名
稀土族元素
定    義
化學元素的合稱
元素原子相互交變轉化的規律,就是宇宙發展演化的根本規律。這種規律性首先反映在元素週期表上。探求宇宙發展演化的根本規律,也就成了當代全世界理論物理學家的頭等任務。而只有徹底弄清宇宙發展演化的根本規律,才能給出一個完整準確的元素週期表來。
作者經多年的研究,通過中國傳統文化的科學哲學思想同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已經找到了宇宙發展演化的根本規律,作者把這個新理論學説定明為“宇宙統一場論——宇宙物質成因學”,這個新理論的核心問題和可驗證性正是體現在元素週期表上。在作者發表在《潛科學》雜誌 1987 年第 3 期上的首篇論文——《現行元素週期表的誤差和“宇宙元素全週期表” 》中首先指出現行週期表的 6 處誤差並給出了“宇宙元素全週期表”和“宇宙元素電子層結構全週期表”,還有一些其他論文一起收入宇宙物質成因學第一分卷——《宇宙元素周易經絡圖》一書於 1988 年正式出版。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找來細讀。
這裏我們專門來分析稀土族,它的位數和位置是現表中的一處重要誤差所在。
依據“宇宙統一場論—宇宙物質成因學”,從宇宙數理論的觀點看,稀土族元素是由宇宙元素中的 A(陽)族和 B(陰)族相互交變而派生出來的第九族。由於 A(陽)族元素在週期表上所佔的族位是 8 位,而 B(陰)族元素在週期表上所佔的族位卻是10 位。所以宇宙元素 A(陽)和 B(陰)相交轉化只能遵照宇宙物理常數中的陽宇數8 來進行。所以,它就必然要派生出來一個第九族——即稀土族元素。稀土族元素在其屬性上仍然從屬於 B(陰)族。
依據新理論所揭示的宇宙元素相交轉換的經絡全圖和宇宙數理論的常數,宇宙中的稀土族元素只能有 28 位。即 57—70 號元素和 89—102 號元素。而在現行元素週期表上佔有從 57—71 號和 89—103 號共 30 位,多出的 2 位應屬誤差;而且,現行表中把稀土族元素硬擠進 ⅢB 族的 71 號和 103 號的兩個格內也是不準確的。實際上,只有 71 號和 103 號元素才屬 ⅢB 族,而不應屬稀土族,這正是現表中多出的不屬稀土的那 2 位的元素。
元素的族類劃分是具有特定的物理含義的。它是由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框架所規範的。宇宙元素電子層框架除K層是原始層外,它是由 10 層共 28 個亞層構成的。其電子層的極限容量是 32 個電子,其亞層的極限容量只有 14 個電子。這也就是説,稀土族元素只能是 28 位。因為決定稀土族元素物理性質的是原子的電子軌道第 6 層(P)和第 7 層(Q)中的 d 亞層上的電子數。即:從 57 號元素的 1 到 70 號元素的 14個電子;89 號元素的 1 到 102 號元素的 14 個電子。而決定 ⅢB 族元素物理性質的則是電子軌道中的 c 亞層上的電子數。凡在 c 亞層上存在 1 個電子,它們就必然屬 ⅢB 族。71 號和 103 號元素就是如此。所以,現行元素週期表就該據此糾正過來,把稀土族元素排出 ⅢB 族以外,又把 71 號和 103 號元素排出稀土族以外。
以下將宇宙元素全週期表中 57—70 號 BTa 稀土族及其在兩端相鄰的第 5 週期的 55—56 號和 71—80 號,81—86 號的具體的電子層的層數及其電子數作進一步的説明。
57—70 號:第一層 K 層 2 填滿;第二層 L 層 8,其中 a 亞層 2、b 亞層 6, 均填滿;第三層 M 層 0,即為“空道”;第四層 N 層 18,其中 a 亞層 2、b 亞層 6、c 亞層 10,均填滿;第五層 O 層 0,為“空道”;第六層 P 層的 a 亞層 2、b 亞層 6、c 亞層 10 均填滿,而在 d 亞層,由 57 號的 1 依次遞增到 70 號的 14,填滿為止;第七層 Q 層中,a 亞層 2、b 亞層 6 均填滿,c 亞層 0、d 亞層 0,均為“空道”;第八層 R 層中僅 a 亞層 2 填滿,b、c、d 亞層均為“空道”。
55—56 號同 57—70 號稀土組的顯著區別,在於第六層 P 層中的 d 亞層為“空道”,在第七層 Q 層中的 a 亞層分別為 1 和 2。其餘完全相同。屬ⅠA、ⅡA 族。
71—80 號同 57—70 號稀土族的顯著區別,除在於第六層 P 層中的 d 亞層 14均填滿;除 79 號以外,第七層 Q 層中的 c 亞層依次遞增到 10。其餘完全相同。而79 號的 Q 層 c 亞層 10 提前填滿,R 層 a 亞層為 1。(這是現表的另一處重要誤差之處。)
71 號同 ⅢB 族相比較,它們的最外兩層的亞層同 39 號和 21 號完全相同,純屬 ⅢB 族,應從稀土族中排除。無疑。
這樣,55、56 號(屬 A 族為陽),經 57—70 號稀土族(屬 B 族為陰)到 71—80號(屬 B 族為陰),再到 81—86 號(屬 A 族為陽),即規範又自洽地完成了一個週期中的陽 → 陰 → 陰 → 陽的交變轉換。另一稀土族也應有同樣的週期交變轉換。
由以上顯而易見,稀土族完全是由 P 層中的 d 亞層的結構特徵決定的。而這一結構特徵又決定了稀土族在整個週期表中的特殊位置。而在現表中沒有反映出亞層和“空道” 的精細結構,這也是現表出現誤差的一個主要原因。
如果你對於以上分析推導所依據的宇宙數理感到難以理解或根本不願相信的話,那也無關緊要。因為任何結構理論最終都要通過對決定原子性質的具體的電子層結構的實驗來檢驗的。現代科學技術水平比起 50 年前已有長足的進步,對於原子的核外電子這個層面,就可使用激光光譜、磁共振和低能下的散射(這種散射可以分別用電子、正電子、X 射線粒子和中微子等作為探針,並可對探針進行極化,對樣品附加磁場)。這些實驗手段相互比較分析,應是可以分辨出電子的亞層和“空道” 的精細結構的。綜合運用這些實驗手段,不僅可以驗證 57—70 號稀土族的電子層結構特徵,也可以驗證大多數已發現的元素,特別是處於誤差位置及其相鄰位置的元素。而對稀土族結構和位置的確證的重要意義遠遠的超過了其本身,因為它是驗證整個宇宙元素全新週期表的一個重要環節。而反映宇宙發展演化根本規律的全新週期表的最終確證,也是“宇宙統一場論—宇宙物質成因學”的全部自然科學基礎理論體系的確證。這可是真正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