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移動警務

鎖定
移動警務就是通過無線網絡利用手機、PDA或筆記本等移動終端實現對公安內部網警務信息的訪問來完成警務執法工作的信息化手段。實現移動警務的系統也叫警務通,它包括移動終端、後台處理平台以及相應的網絡安全機制。
中文名
移動警務
別    名
警務通引
媒    介
手機、PDA或筆記本
性    質
一種信息化手段

移動警務產品功能

移動警務 移動警務
警務人員可以利用移動警務產品對常住人員信息、暫住人員信息、在逃人員信息、車輛信息 駕駛員信息等進行迅速地查詢,隨時隨地獲得公安業務信息的支持並實現實時比對。也可以現場採集信息及時回傳公安內部信息中心,特別是照片和相關圖片的傳輸應用。在交警應用方面實現現場車輛查詢檢索比對報警、罰單打印以及現場實現銀行交款。不但可以解決通緝、協查、堵截、搜查、處罰等一線公安工作中對嫌疑人人工照片識別問題,而且通過GIS系統為一線提供區域嚮導圖,使民警可以迅速的對區域內的警情做出判斷、減少出警時間、減少因對地形不熟悉而造成的傷害和傷亡、減少羣眾的損失。

移動警務系統信息

隨着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法律體系的不斷健全,執法工作所涉及的範圍越來越廣,執法工作量日益增加。公眾對執法部門的工作效率,反應、應變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執法人員的執法力度、加快執法速度、構建和諧執法環境已經迫在眉睫。建設良好執法環境必須加強警務工作的及時性,同時加大對破壞人民和諧生活的不法行為的處理力度。
執法具有:移動性、突發性、緊急性。公安、交通、城管、商務、環保、文化、質監、安監、藥監、農業、城管、工商、司法、等執法部門,都需要在第一現場進行執法工作。但受制於時間、空間、設備等的限制,執法人員無法現場調用稽查對象的歷史資料,無法及時將新的執法信息提交上報,並在突發事件處理上無法及時得到上級的指示,和無法及時得到相關部門的支援。
1. 執法現場查詢
執法工作具有” 移動性、突發性、緊急性”特點,而現在的執法系統無法實時查詢相關案件執法對象的信息、許可證信息、歷史違法違規(章)等信息。從而不能使執法者迅速根據掌握的歷史信息對具體情況做出相應的處理,不能隨時隨地獲得公安業務信息的支持來解決通緝、協查、堵截、搜查等一線執法工作中的查詢問題。
2、執法信息現場採集
執法人員在現場執法時,需要進行現場取證、信息核查、記錄日誌,無法當場錄入傳輸:圖像、視頻、文字等形式記錄案件信息。達不到及時傳輸,溝通的需求。
3、執法機關辦公需求
領導外出需要公文審批,案件查詢,新案件處理批示等一系列的移動操作。
4、現場執法人員與內部領導之間的及時請求與批示
現場執法人員對突發事件,及交通等需要及時處理的案件,要及時得到上報並及時得到相關部門的批示或是增援。
只需要把移動雲設備和iserver服務器部署在執法部門現有IT網絡中。原有系統無縫延升實現移動操作。具體為在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實現如下幾點:
1、移動執法依據、執法人員信息查詢
通過移動手持設備,執法人員在執法現場,可根據必要程度向執法對象提供現場法規説明、案例展示。做到“有法可依、有據可尋;
執法單位職能管轄範圍內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業人員信息及從業資格證查詢。
2、外出勤務管理
執法人員工作具有移動性,可實現各執法點執法人員的移動終端考勤。指揮中心可隨時查看執法車輛/人員所在的位置和狀態。緊急情況下,可以就近調度距離求援地點最近的人員或車輛前往協助
3、現場執法
現場手機、平板電腦現場取證,並將有關執法結果現場錄入,並傳輸至相應執法管理系統,執法單據打印。
處罰對象對處罰決定提出質疑,可以提交相關部門得到新的處罰指示。
4、公眾服務
公眾用户(個人、企業)可以在手機或平板電腦上實時查詢相關法規法規、處罰條例,公眾意見實時反饋等功能
1、擴大了執法範圍,加強了執法力度。
2、 提高了執法部門的執法效率,節省了人力和辦公管理資源,優化了整個執法過程。
3、 加快了突發事件的處理響應速度,增強了公眾與執法單位的信息交流。
4、應用全覆蓋:支持所有B/s和C/S架構的應用程序發佈。
5、 部署快,成本低
無需二次開發,現有辦公、執法系統無縫發佈應用至手機、平板電腦上就可以移動操作,不改變原有的辦公習慣。
6、應用終端網絡全覆蓋
支持蘋果IOS ,Android,LeOS,,OPhone OS,Windows mobile等各種手機、平板電腦操作系統網絡全覆蓋;完全支持GPRS、GSM、EDGE、CDMA、WCDMA、TD-SCDMA、WIFI等多種無線網絡環境

移動警務安全問題

由於移動警務要經過開放的無線公網接入公安的內部網以及信息在空中無線傳播,這就有可能發生信息泄密或引入黑客攻擊的問題,因此移動警務的使用和推廣的首要問題就是移動警務的接入安全問題。在網絡安全威脅日益嚴重的今天,移動警務系統的安全更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因此只有為移動警務提供一個極為安全的解決方案,移動警務的應用才能成為可能。

移動警務客户價值

其實“移動警務”這個詞對於大多數參與到電子政務和涉及警務信息化建設的金盾工程和“科技強警”工程的人們來説,並非一件新鮮事。隨着公安系統信息化的不斷推進,早在幾年前公安領域的移動警務系統便已經成為這一領域關注和討論的熱點,各具特色的“警務通”系統也相繼推出。
以往推出的系統,大多基於即使現在也略顯昂貴的智能手機以及PDA、筆記本電腦等計算設備,但是另一個困難也凸現出來:以往實施警務通,需要給幹警換裝全部裝備,複雜的設備給警務通的部署、實施和使用帶來了成本上的困局。而無論智能手機、PDA或筆記本,作為複雜的智能計算設備,使用起來大多數時候也不如最最普通的手機來得簡單方便。這樣,本可實現更多、更復雜應用的警務通系統很多時候處於“不飽和”狀態。
警務信息化建設,作為政務信息化、政府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屬於“先行者”。已經邁開腳步的“十一五”計劃,更是將電子政務的進一步提升作為重要目標之一。金盾工程、“科技強警”在這一大環境下成為公安系統的工作重點。
警務信息化系統經過多年建設,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備的體系。但是對於一線警務工作,這一完備的體系一直缺乏一種途徑能夠對幹警們的現場工作提供更多支持。握奇數據的警務通系統,終於從一條全新的途徑,實現了一線幹警們與警務信息系統的融合。
隨着我國信息化的進一步推進,隨着警務信息化系統的進一步發展,警務通也將日益顯現出旺盛的生命力。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各種警務信息化應用,將不斷湧現,為警務信息化和公安電子政務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創造新的驚喜。

移動警務發展歷程

移動警務第一代

以短訊為基礎的第一代移動辦公訪問技術存在着許多嚴重的缺陷,其中最嚴重的問題是實時性較差,查詢請求不會立即得到回答。此外,由於短訊信息長度的限制也使得一些查詢無法得到一個完整的答案。這些令用户無法忍受的嚴重問題也導致了一些早期使用基於短訊的移動移動警務系統的部門紛紛要求升級和改造現有的系統。

移動警務第二代

第二代移動移動警務系統採用基於WAP技術的方式,手機主要通過瀏覽器的方式來訪問WAP網頁, 以實現信息的查詢,部分地解決了第一代移動訪問技術的問題。第二代的移動訪問技術的缺陷主要表現在WAP網頁訪問的交互能力極差,因此極大地限制了移動辦 公系統的靈活性和方便性。此外,WAP網頁訪問的安全問題對於安全性要求極為嚴格的政務系統來説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這些問題也使得第二代訪問技術難以滿足用户的要求。

移動警務第三代

新一代的移動警務系統採用了基於SOA架構的webservice、智能移動終端和移動VPN技術相結合的第三代移動訪問和處理技術,使得系統的安全性和 交互能力有了極大的提高。第三代移動警務系統同時融合了3G移動技術、智能移動終端、VPN、數據庫同步、身份認證及Web service等多種移動通訊、信息處理和計算機網絡的最新的前沿技術,以專網和無線通訊技術為依託,為警務人員提供了一種安全、快速的現代化移動商務辦公機制。移動警務終端也開始採用更新的警務pad,除了保有警務手機的所有功能之外,屏幕更大更清晰,既可以快速閲讀身份證信息又可以採集錄入指紋信息。同時可以安裝第三方軟件。它採用了先進的的自適應結構可以靈活地適應用户的數據環境,並可以適應於包括移動交警、社區民警、巡警、邊防警等所有警鐘,具有現場零編程、高安全、部署快、使用方便、響應速度快的優點。
通過移動警務系統,警務人員可以對常住人員信息、暫住人員信息、在逃人員信息、車輛信息 駕駛員信息等進行迅速地查詢,隨時隨地獲得公安業務信息的支持,也可以現場採集信息及時回傳公安內部信息中心,特別是照片和相關圖片的傳輸應用,不但可以解決通緝、協查、堵截、搜查等一線公安工作中對嫌疑人人工照片識別問題,而且通過GIS系統為一線提供區域嚮導圖,使民警可以迅速的對區域內的警情做出判斷、減少出警時間、減少因對地形不熟悉而造成的傷害和傷亡、減少羣眾的損失。

移動警務應用

2014年3月,全國第一個“社區雲警務”系統在淄博市周村區建成。是移動警務在國內的一個典型應用。周村公安分局在北洋集團的技術支持下,結合基層民警的業務思路,解決了“社區雲警務”系統的實戰和實用性。在經歷了近一個月的系統研發後,“社區雲警務”的大體框架基本形成。
張國華局長談到這一個月的工作時説道:“通過反覆的研討和大範圍的徵求民警意見,使得全局民警對這一系統有了深入的瞭解,都覺得這項工作能夠真正解決制約公安發展的瓶頸問題,所以我們下決心全警全力來推行這項工作。”
張國華局長告訴記者,這一平台的實用性在於,它改變了以往基層民警靠腦袋記、本子寫、填檔案的方式,這個平台既是採集設備又是應用終端。這項工作可以幫助基層民警減少重複勞動,提高工作效率。既可以將各類相關數據翔實準確地錄入系統,用足用好信息化手段,最大限度地實現基礎信息共聯共享共用,為服務公安實戰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談到“社區雲警務”平台的優勢時,張國華局長總結了兩句話:“這是一個積累式的資源平台,也是一個實戰式的應用平台。”
“社區雲警務”平台解決了以往信息“斷檔”情況,達到“一警錄入,多警運用”的效果,還將通過民警的不斷檢查、更新、共享讓數據變得準確鮮活,最終將為廣大民警的工作和黨委政府的決策提供支持與幫助,保障社會的安定和諧。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