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秸稈生物飼料

鎖定
秸稈生物飼料是通過接種一定量,特定的無毒微生物對秸稈進行發酵和酶解,使秸稈部分轉化為動物可以利用的糖類,脂類,蛋白質等物質,同時增加了一些原本秸稈沒有的營養因子,提高營養價值和消化率,秸稈生物飼料具備的特點主要包括無毒、無殘留,在體內完全代謝或被利用
中文名
秸稈生物飼料
外文名
Straw biological feedstuff

秸稈生物飼料產品介紹

秸稈生物飼料 秸稈生物飼料
含有大量有益於動物健康的微生物;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和未知生長因子;可以調控動物的消化道生理和免疫機能;改善適口性。

秸稈生物飼料秸稈的特點

纖維素、半纖維素與木質素緊密結合、相互纏繞構成粗纖維,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這些天然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結構很牢固,只能吸水潤脹,不能為單胃動物的消化液和酶所分解,消化率很低。纖維素是由β-1,4鍵的葡萄糖單元所組成的長鏈狀大分子,其葡萄糖亞基排列緊密有序,形成類似晶體的不透水的網狀結構,以及分子間結合不甚緊密的無定形區域。半纖維素是由葡萄糖、木糖、甘露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等多種單糖殘基聚合而成的異型多糖。木質素是由苯基丙烷聚合而成的一種非多糖物質,由對羥基肉桂醇脱氫聚合而成,是秸稈中的抗營養因子。 [1] 

秸稈生物飼料秸稈綜合利用

全國秸稈理論資源量為8.4 億噸,可收集資源量約為7 億噸。秸稈品種以水稻、小麥、玉米等為主。其中,稻草約2.11 億噸,麥秸約1.54 億噸,玉米秸約2.73 億噸,棉稈約2600 萬噸,油料作物秸稈(主要為油菜和花生)約3700 萬噸,豆類秸稈約2800 萬噸,薯類秸稈約2300 萬噸。(關於印發“十二五”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實施方案的通知)
我國政府明確提出控制温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到2020 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的比重達到15%左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 年降低40%—45%。秸稈作為優質的生物質能可部分替代和節約化石能源,有利於改善能源結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緩解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意見》,提出到2015 年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的目標。 [2] 
2011年農業部下發了農業部關於印發《全國畜牧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2011-2015年)》,提到資源利用,秸稈飼用量增加1000萬噸,飼用秸稈處理利用率達到50%。雜粕、糟渣、食品加工副產品等存量較大的非糧飼料資源優質化處理利用水平明顯提高。
事實上大力發展秸稈生物飼料既可以緩解蛋白資源短缺局面,又可以解決秸稈綜合利用問題,也只有秸稈飼料化具備大規模消耗秸稈的容量。

秸稈生物飼料秸稈生物技術

秸稈生物飼料比較成功的有青貯、微貯。缺點是處理時間太長,真蛋白提高不多。
自然發酵是利用秸稈本身所攜帶的微生物進行發酵, 並生產出有一定營養價值的秸稈生物飼料,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飼料的適口性和營養價值。青貯飼料技術,就是把新鮮的青飼料,如青貯玉米秸稈等切碎後,填入和壓緊在青貯窖中密封后,經青貯原料上所附着的微生物發酵作用而調製成的一種多汁、耐貯藏、可供家畜全年使用的飼料。青貯技術在我國已經大規模推廣,在畜牧業生產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 
微貯就是在農作物秸稈粉碎後加入適宜的微生物高效活性菌種,如秸稈發酵幹活菌,然後放入密封的窖中貯藏發酵, 經過一定的發酵過程所形成的一種生物飼料。其特點是消化率高,適口性強,營養價值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秸稈生物飼料經濟的飼料

秸稈生物飼料國內研究很活躍,常用的菌株有枯草芽孢桿菌、木黴、根黴、白腐菌、黑麴黴、酵母、杏鮑菇等,真正能夠產業化的不多,主要原因有依賴固體發酵成套設備,造成投資巨大,不經濟;篩選到菌株活性不高,難以達到工業化的要求。
許晴研究小組開發出一套經濟的發酵技術,不使用發酵罐,48小時把尿素轉變成氨基酸,把稻草的真蛋白從2%提高到了12.07%,賴氨酸0.66%,蘇氨酸0.59%,蛋氨酸+胱氨酸0.41%,超過了母豬、大豬、肉牛、奶牛的蛋白需要,同時採用流動式廠房生產工藝,解決秸稈採集成本高的問題,從而大幅度降低了生產成本。只是所用菌株不在飼料目錄之內,影響了大規模應用。這是迄今為止,最有可能大規模快速、經濟利用秸稈的生產技術。
參考資料
  • 1.    1王仁振.秸杆類粗飼料生化加工技術的研究[J].飼料工業,1999(3):8-13
  • 2.    關於印發“十二五”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實施方案的通知
  • 3.    秸稈生物飼料技術開發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王佔川,寶魯德,周子彥,呼畢斯哈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