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秫,漢語二級字 [4]  讀作shú ,其本意為穀物之有粘性者。也指不粘者 [5] 
中文名
[5] 
拼    音
shú
部    首
禾部
五    筆
TSYY
倉    頡
HDID
鄭    碼
MFFS
筆    順
ノ一丨ノ丶一丨ノ丶丶
字    級
二級(4554) [4] 
四    角
23994
結    構
左右
電    碼
4443
區    位
7988
統一碼
79EB
總筆畫
10
注    音
ㄕㄨˊ
異體字
𥟲
造字法
形聲:從禾、術聲
UNICODE
U+79EB
10進制
31211
UTF-32
000079EB
UTF-8
E7 A7 AB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shú
名詞
象形。從古文術,加禾。本義:穀物之有粘性者。也指不粘者
a glutinous variety of cereal
秫,稷之黏者也。——《説文》
稻黍秫稷粟麻秔。——《急就篇》
染羽以朱湛丹秫。蓋有赤白二種。今北地謂高粱之粘者為秫,秫亦胡秫。——《考工記·鍾氏》
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陶淵明《和郭主簿》
秫田(種植黏粟之田);秫酒(用秫釀成的酒);秫櫱(制酒用的糯黍與曲);秫稻(即糯稻);秫谷(黍米);秫黍(高粱)
通“鉥”。長針
long needle
黑齒雕題,鯷冠秫縫。——《戰國策·趙策》
-
(參考資料: [1]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秫【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食聿切《集韻》《韻會》《正韻》食律切,音術。谷名。《爾雅·釋草》眾,秫。《疏》眾一名秫,謂黏粟也。北人用之釀酒,其莖稈似禾而麤大者是也。《禮·月令》仲冬乃命大酋,秫稻必齊。《周禮·冬官考工記》羽以朱湛丹秫。《注》丹秫,赤粟也。
又與鉥同。《戰國策》鯷冠秫縫。《注》秫,綦緘也。言女工之拙。卽鉥字通借。 [2] 

説文解字

秫【卷七】【禾部】
稷之黏者。從禾;術,象形。術,秫或省禾。食聿切

説文解字注

(秫)稷之粘者。九穀考曰。稷、北方謂之高粱。或謂之紅梁。其粘者黃白二種。所謂秫也。秫為黏稷。而不黏者亦通為秫秫。而他谷之黏者亦叚借通偁之曰秫。陶淵明使公田二頃。五十畝種秫。稻之黏者也。崔豹古今注所謂秫為黏稻是也。從禾。象形。下象其莖葉。上象其。食聿切。十五部。鍇本作術聲。
(術)秫或省禾。 [1] 

方言彙集

客家話:[陸豐腔] sut8 [客英字典] shut8 sut8 [台灣四縣腔] sut8 sut8 [東莞腔] sut8 [沙頭角腔] sut8 [客語拼音字彙] sud6 [海陸豐腔] sut8 shut8 [1] 
粵語:seot6
潮汕話:潮州音[zug8 ] [3] 

音韻彙集

上古音系

字頭
聲符
韻部
對應廣韻小韻
擬音
註解
ɦljud
-

廣韻

字頭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調
韻系
韻攝
廣韻目次
高本漢
王力
李榮
邵榮芬
鄭張尚芳
潘悟雲
蒲立本
推導現代漢語
古韻羅馬字
有女羅馬字
註解
食聿
入聲
三等
合口
入六術
dʑʰi̯uĕt
dʑĭuĕt
dʑiuĕt
ʑjuet
ʑiuɪt
ʑʷit
ʑwit
shu2
zsjyt
djvit
谷名

蒙古字韻

字頭
八思巴字
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
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
聲調
註解
ꡄꡦꡟ
-
-
cÿu
-
-
dʐy
入聲
-

中原音韻

字頭
小韻
聲母
韻母
韻部
聲調
四呼
寧繼福
註解
魚模撮
魚模
入聲作平聲
撮口呼
ʂiu
-

洪武正韻牋

字頭
小韻
反切
韻目
韻部
聲調
食律
二質
入聲

分韻撮要

字頭
小韻
聲母
韻母
韻部
聲調
註解
第二十一津贐進卒
陽入
禾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