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秫田

鎖定
秫田,讀音是shú tián,漢語詞語,指種稙黏粟之田。
中文名
秫田
拼    音
shú tián
注    音
ㄕㄨˊ ㄊㄧㄢˊ
解    釋
種稙黏粟之田

目錄

秫田解釋

種稙黏粟之田。 [1] 

秫田出處

宋書》卷九十三〈隱逸列傳·陶潛〉~2286~
陶潛字淵明,或雲淵明字元亮,尋陽柴桑人也。曾祖侃,晉大司馬……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資,遂抱羸疾,復為鎮軍、建威參軍,謂親朋曰:「聊欲絃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執事者聞之,以為彭澤令。
《蘇軾詩集》卷十三〈莫笑銀盃小答喬太博〉
陶潛一縣令,獨飲仍獨醒。猶將公田二頃五十畝,種秫作酒不種粳。我今號為二千石,歲釀百石何以醉賓客。請君莫笑銀盃小,爾來歲旱東海窄。會當拂衣歸故丘,作書貸粟監河侯。萬斛船中著美酒,與君一生長拍浮。 [2] 
宋·方岳《次韻田園居》:“帶郭林塘儘可居,秫田雖少不如歸。”
元·方瀾《淵明》詩:“尚不歸蓮社,誰能愛秫田?”
明·高啓《題朱澤民荊南舊業圖》詩:“秫田半頃連芋區,茅屋三間倚蘿薜。”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