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秧歌(昌黎地秧歌)

鎖定
秧歌(昌黎地秧歌),河北省昌黎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昌黎地秧歌是河北省代表性的民間舞種之一,分佈在河北省昌黎、盧龍、撫寧、樂亭、灤縣等地。它最早產生於元代,一直流傳至現代。昌黎地秧歌從形式到內容都有鮮明的個性,它形式上分為排街秧歌和場子秧歌兩種,內容上除“平秧歌”無固定情節外,大多是“秧歌出子”。 [1] 
2006年5月20日,河北省昌黎縣申報的秧歌(昌黎地秧歌)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遺產編號:Ⅲ-2。 [2] 
中文名
秧歌(昌黎地秧歌)
批准時間
2006年5月20日
遺產級別
國家級
遺產類別
傳統舞蹈
申報地區
河北省昌黎縣
遺產編號
Ⅲ-2

秧歌(昌黎地秧歌)歷史淵源

昌黎地秧歌 昌黎地秧歌
昌黎地秧歌是昌黎民間舞蹈中現存的主要舞蹈形式之一,關於昌黎地秧歌的起源年代,眾説不一,流傳各種説法,據考察,昌黎地秧歌至少可以追溯到元代。昌黎地秧歌同昌黎的其他民間藝術一樣,是昌黎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和生活中創造出來的。 [3] 
昌黎地秧歌在產生初期,並不是單純的舞蹈,而是唱舞結合,地秧歌和昌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演唱和表演的內容多為慶賀豐收、盼望來年風調雨順、祈求神靈保護;也有歌頌古代英雄的傳説、逢佳節之時的吉利話和問候祝福、表達男女青年對愛情的追求、對封建社會制度和封建道德倫理的控訴;但是也有一些宣揚封建道德倫理觀念和封建迷信的。 [4] 

秧歌(昌黎地秧歌)舞蹈特色

秧歌(昌黎地秧歌)舞蹈動作

昌黎地秧歌 昌黎地秧歌
昌黎秧歌舞蹈中動作要求強調身體各部位的協調配合,主要通過肩、胯、膝、腕甚至頸等部位的動作變化,表現舞蹈的韻味。地秧歌中肩的動作最靈活、最鮮明,舞者的內心節奏多是通過肩部細膩變化來體現的,如“端肩”“抖肩”“錯肩”等。胯部的變化也很豐富,“提胯”“坐胯”“繞胯”“擰胯”等,都要求有一種內在的反動力,就是“伸筋拉骨”,以這種獨特韻律,使身體動作呈現曲線美和流動感。膝的屈伸是地秧歌表演的下肢動作規律,通過腳掌為支撐點和發力點,使全身呈現出騎馬坐轎的感覺。丑角的頸部動作也是一種比較鮮明的風格特點,按藝人們形象地説是:頭似頂着千斤石,隨着身體顫悠悠,脖子放鬆別拿勁,下頜點“點”又劃“龍”。手腕的轉、翻、扣、塌和手指關節交替捻轉是扇花變化的關鍵。昌黎地秧歌的身體各部位的各種不同動作,在同一時間內產生不同的動律和節奏,藝人稱之為“渾身是點兒”,要求舞者身體各個部位不能動在一個點上,整個身體舞動起來像是音樂裏面的“合奏”而不是“齊奏”,從而形成它動作的靈活性的特徵。 [5] 

秧歌(昌黎地秧歌)角色表情

民間舞蹈的表情,往往與角色和情節密切相關。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符合他們性格的表情,妞是情竇初開或尚未婚嫁的少女,因此表情多羞澀;醜是扮演生活中的滑稽角色,他的表情比較豐富,多以逗趣為主,也是地秧歌中的核心人物,擓多是潑辣、健壯的老婆婆和年齡稍大的婦女形象,表演時性格豪放,性情粗獷。例如在小場表演中,當妞與醜在遠距離彼此傳情時,擓可以尾隨於妞身後做左右“窺視”的表情,也可以站在兩者之間,做“譴責”醜並“羞躁”妞的表情,也可以當兩人興高采烈之際,突然出現在兩人之間,以“長者”身份喝斥二人迴避,使妞、醜掃興而去。地秧歌中具有表情的戲劇性的特點,舞者根據人物性格和舞蹈內容的發展,做出符合劇情的表情和戲劇表演。表情的戲劇性還能帶動觀眾情緒,達到表演者與觀眾互相交流的整體效果。 [5] 

秧歌(昌黎地秧歌)表演形式

昌黎地秧歌 昌黎地秧歌
傳統的昌黎地秧歌的表演不受場地、時間的限制,隨意性比較強。表演時,秧歌舞者善於根據自己的特長,即興自如的發揮表演技藝。秧歌表演的任何一個動作都不是固定的程式化表演,無論是在感覺和內在意識上,以及姿態、節奏等都受“情”的支配,以情帶舞,因此具有即興性。昌黎地秧歌 “走場”秧歌中的“中場秧歌”沒有固定的程式,一般沒有故事情節,比較注重塑造人物形象,主要由演員自由發揮做每個人物的亮相,烘托氣氛,為“出子秧歌”中每個人物形象的表演做準備,因此表演形式具有即興性,出子秧歌表演主要是妞、醜、擓三個角色的情景表演,突出每個人物性格特點,沒有規定的動作,舞者根據故事情節隨意發揮,因此表演內容也具有即興性。 [5] 

秧歌(昌黎地秧歌)表演內容

以秧歌演戲是昌黎地秧歌舞蹈中的一個突出特點,人民羣眾喜歡有故事情節的表演藝術,也是他們傳統的審美屬性。表演中注重設置行當和角色,各行當都有典型的性格特點,角色之間注重與現實生活的結合,並相互之間存在矛盾衝突,提供了豐富的舞蹈語彙。例如地秧歌中《跑驢》,講的是一對農村夫婦騎驢回家走親,以途中的經歷為原型編創的舞蹈作品。這種以現實生活中表演形態為創作原型的表演形式更加貼近生活深受人民羣眾的喜愛,表現了地秧歌作品內容具有生活性的特點。 [5] 

秧歌(昌黎地秧歌)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昌黎地秧歌 昌黎地秧歌
昌黎地秧歌是中國豐富民間藝術寶庫中的有機組成部分,一方面豐富了當地人民的生活,滿足了人們精神和情感需求,另一方面,它繼承了過去許多優秀的舞蹈形式,並不斷得以發揚創新,成為民間舞蹈獨樹一幟的一支,充實了民間舞蹈藝術寶庫。 [3] 
傳承狀況
昌黎地秧歌是一種體現農民生活情趣、舞蹈風格鮮明獨特的秧歌形式,它反映了農業社會、農村生活的部分特徵和農民樂觀詼諧的精神風貌。但由於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藝人高齡化等原因,昌黎地秧歌的傳承面臨着嚴峻形勢,亟待搶救和保護。 [1] 
傳承人物
于振江,男,漢族,1944年生,河北昌黎人,2008年2月被評定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秧歌(昌黎地秧歌)代表性傳承人,河北省昌黎縣申報。 [6-7] 
周賀華,男,漢族,1938年生,河北昌黎人,2008年2月被評定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秧歌(昌黎地秧歌)代表性傳承人,河北省昌黎縣申報。 [7-8] 
秦夢雨,男,漢族,1938年生,河北昌黎人, 2012年12月被評定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秧歌(昌黎地秧歌)代表性傳承人,河北省昌黎縣申報。 [9-10]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昌黎縣文化館獲得“秧歌(昌黎地秧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1] 
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秧歌(昌黎地秧歌)》項目評估合格,昌黎縣文化館獲得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7] 

秧歌(昌黎地秧歌)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昌黎地秧歌 昌黎地秧歌
2015年3月,第六屆中原古韻——中國(淮陽)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開幕,河北昌黎地秧歌等參與演出。 [12] 
2018年3月18日,第九屆中國(淮陽)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在河南省淮陽縣舉行,來自河北的藝人表演了國家級非遺項目昌黎地秧歌《炫舞奤風》。 [13] 
2019年3月8日(農曆二月初二),第十屆“中原古韻——中國(淮陽)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在淮陽縣羲皇文化廣場舉行,河北的昌黎地秧歌參與演出。 [14] 
榮譽表彰
1956年,昌黎地秧歌《跑驢》參加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舉辦的世界青年聯歡節並榮獲銀質獎。 [15] 
2017年,昌黎地秧歌羣舞《炫舞奤風》獲評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 [16] 

秧歌(昌黎地秧歌)文化軼事

關於昌黎地秧歌的起源眾説不一。相傳,昌黎自古民風淳樸、雅書重文。在唐代以前昌黎一帶農民在田間插秧時為緩解身體勞累而編創一系列松筋活骨的俏皮動作,伴着自己哼唱的民歌小調,手舞足蹈扭着富有節奏美得動作。恰巧文豪韓愈看到、聽到農民們在秧田裏的邊舞邊唱,被這些動作和曲調吸引,被這濃郁的生活氣息感動,便為其命名“秧歌”。這個名字既體現了秧田種莊稼的勞動又傳達了昌黎人民樂觀開闊的情懷,就這樣,十分貼切的“秧歌”一詞便傳開、流傳下來。後來為有別於其他地區的秧歌,人們就習慣稱之為“昌黎地秧歌”。雖然唐代韓愈為其取名之説未必準確,但這頗具情趣的民間故事為昌黎地秧歌的起始就增添幾分人文內涵的味道。 [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