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秦風日報

鎖定
《秦風日報》是1912年秦隴復漢軍兵馬都督府創辦的一款報刊,報社地址位於西安東木頭市155號。
中文名
秦風日報
語    種
中文
主辦單位
秦隴復漢軍兵馬都督府
創刊時間
1912年
機構地址
西安東木頭市155號
《秦風日報》有早晚兩個時期的同名《秦風日報》。早期的《秦風日報》創辦於1912年(民國元年)1月15日,是由張雲山的“秦隴復漢軍兵馬都督府”的一些文職人員宋伯魯、胡舜琴和徐寶荃等集股購置印刷機器創辦的。南南軒任總編,俞嗣如擔任採訪工作。該報以“合羣建國,力圖富強” 為宗旨,“持論甚公,與西北民眾印象甚深”。日出8開兩張,是西安出版大型日報的開始,並註明“中華民國陝西郵政總局認為新聞紙類” 。欄目有“社説” 、“公牘”、“新聞” 、“專件”、“文藝擷萃”、“來鴻去雁” 、“雜俎” 和“廣告” 等。如第50號(星期二)“論説”《論共和國民當亟去舊日之惡習》一文,論述認為須:一排除依賴;二廓祛名利;三勿乏毅力;四勿挾意氣。並刊登“本社特別啓事”:“敬啓者敝社出版以來,適值戰事倥傯,交通阻滯,簡陋之誚,自知弗免,現擬力圖擴充,期臻完善各項文稿,除已聘請撰述員擔任外,我三秦通儒學士,如願以宏裁矩制,光我陋幅,其願取筆資者,敝社當格外從豐酬送,若熱心義務樂於贊助,敝社亦必奉以相當之酬報引領。矞光無任拜禱。”又如第39號(星期四)有“論説”《欲自由須先自立論》;“公牘”欄有“專件”《中華民國秦軍政府會議廳會議事項規則一覽表》;“來鴻去雁”有《章太炎先生復張季直書》;“外省新聞” 《甘肅歸客談》;“外國新聞”《清帝退位之原因》;“本省新聞”《劣紳之惡狀》。第40號的“公牘”則刊《中央軍政府衞隊統帶馬驥雲傳單》;“要緊專電”登《張都督成都來電》;“選論”刊《論精神界之革命》。第43號“公牘”則刊《兵馬都督申大統領文》;“外省新聞”載《四川反正始末記》等。這一時期的社址在西安南院門陳列所西隔壁。早期《秦風日報》的停刊,據《陝西新聞事業之過去與現在》一文記載:“不意民六(國民6年——編者注)南南軒主持之秦風日報,因剛直敢言,被陸建章嫉視,將南槍殺,報館查封……”據此看來,停刊於1917年。 另據1917年5月4日《公意報》載《秦風日報》停刊(終刊)啓事:“本報自民元創辦錐立五載,白狼擾亂,損失報資不少,以致虧累甚多。維持至上年獨立以後(應指1916年驅陸建章以後),計算損失外欠報費至四千兩(白銀)之多,無法週轉,不得已暫行停版。專人催費,以償外債,數月來百不得一……忽然惠經士冒詐社址為旗產,首縣(即縣長)不查,立時強制查封,報社亦致同時閉歇……。” 後期的《秦風日報》是在原《秦風日報》的基礎上於1937年5月9日創辦的。杜斌丞為董事長,成柏仁為社長兼發行人,張性初(張秉仁)擔任主編。社址在西安東木頭市155號。這一時期的《秦風日報》繼續發揚早期《秦風日報》“持論公正”的傳統,積極宣傳抗日救國,在公眾中印象頗佳。1943年與《工商日報》實行聯合,合出《秦風日報·工商日報聯合版》。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