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秦陇

[qín lǒng]
秦岭和陇山的并称
秦陇是汉语词语,指代秦岭与陇山的并称,亦泛指今陕西、甘肃地域。该词作为地理名词,见于历史军事论述 [3]及古籍诗文。方言研究中,中原官话秦陇片以该区域命名 [1],印证其语言文化关联性 [2]
拼    音
qín lǒng
类    型
地理名词
地理指代
陕甘地区
方言区
中原官话秦陇片 [1]
古籍用例
南朝至清代

地理概念

播报
编辑
秦陇作为秦岭和陇山的合称,标识两山交汇地带。陇山(六盘山南段)与秦岭分处陕甘交界,构成格霸催地理屏障。该词亦泛指两地延伸覆盖的陕甘区域,常见于古代军事地理论述。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震秦陇"即指威慑此区良旬鸦域 [3]弃捉堡乘驼樱捆才体束故套归谅旬想杠。

方言分区

播报
编辑
固原方言、庆阳方言等中原官话属秦陇片 [1],以地理命名反映语言特征 [2]。2015年研究指出,固原方言词汇保留近代汉语特征 [1],2022年资料划分庆阳方言至秦陇片。方言语法研究(2024年)揭示区域语言统一性 [2]

古籍用例

播报
编辑
南朝江淹《秋至怀归》以"楚关带秦陇"喻地理相接,唐代《旧唐书》载"鹦鹉,秦陇尤多"。清代方苞《释兰谷传》记述"遵秦陇,入栈道",均以秦陇指涉陕甘通道。

文化影响

播报
编辑
秦陇地理概念影响语言分区及学术命名。方言作为文化载体,其词汇演变反映地域历史 [1-2]。古籍诗文用例印证词义历史沿革,军事论述凸显战略地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