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秦都區

鎖定
秦都區,隸屬於陝西省咸陽市,位於陝西關中平原腹地,咸陽市區西半部。周邊與興平市、禮泉縣、渭城區,西安市長安區、鄠邑區接壤,介於東經108°37′—108°45′,北緯34°18′—34°26′之間,全區南北長28.5千米,東西寬21千米,總面積259平方千米 [1]  。下轄12個街道 [2]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秦都區常住人口為491631人。 [22] 
秦都區因中國第一個多民族的封建王朝――秦朝在此建都而得名,曾是中國的心臟,古老的絲綢之路以秦都為第一驛站,新亞歐大陸橋仍然以秦都作為重要的交通樞紐。
2021年,秦都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42.01億元,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3.28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95.7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33.01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3:44.28:52.72。 [25] 
中文名
秦都區
外文名
Qindu District
行政區劃代碼
610402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陝西省咸陽市
地理位置
咸陽市區西半部
面    積
259 km²
下轄地區
1鎮11個街道
政府駐地
人民路街道
電話區號
029
郵政編碼
712000
氣候條件
暖温帶大陸型季風性氣候
人口數量
64.053 萬(2022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點
沙河古橋遺址
火車站
咸陽秦都站
車牌代碼
陝D
地區生產總值
463.06 億元(2022年)

秦都區歷史沿革

秦都區轄境,商代渭河以北為程國畢國兩個封國的轄地;渭河以南為崇國的轄地。
西周時,為首都豐京、鎬京近畿。
秦孝公十二年 (前350年),定都咸陽,遂置縣,為都城的西部。
秦都區
秦都區(2張)
末,為雍國的轄地。
西漢高祖元年(前206年),咸陽縣改名新城縣;七年(前200年),新城撤併長安,改屬長安縣。元鼎三年 (前114年),復設縣,改名渭城,為縣西部和南部。元平二年 (前75年),在今平陵鄉大王、李都村附近析置平陵縣。
東漢建武六年 (30年),渭城 (新莽時更名京城)併入長安縣。
三國魏黃初元年 (220年),平陵縣更名始平縣。
東晉十六國時,後趙建平二年 (331年)於舊渭城置石安縣,前秦皇始二年(352年)廢。
北魏復設石安縣,西魏北周沿置末變。
隋開皇三年 (583年),石安縣併入涇陽縣,九年(589年)改涇陽為咸陽;十一年 (591年)"遷縣治於秦杜郵。大業三年 (607年),"咸陽廢入涇陽縣。
武德元年(618年),分涇陽縣南部及始平縣東部復設咸陽縣,縣治杜郵。
秦都區地圖 秦都區地圖
歷經、清、民國,一直為咸陽縣地 明洪武四年移縣治於(今咸陽舊城),建置、境域基本末變化。
1952年12月,在咸陽縣城區和郊區置縣級咸陽市,隸屬咸陽專區。
1953年,改為省直屬市,原市政府駐今電影院什字廣場北部。
1958年12月 [26]  ,撤咸陽縣併入咸陽市。
1961年1月,咸陽市下轄1958年合併的大縣乾縣、彬縣、興平、周至4縣,同年10月,以上4縣分出與原咸陽市均歸咸陽地區管轄。
1966年8月,咸陽市改屬西安市。
1971年10月,復隸屬咸陽地區。
1983年9月,撤銷咸陽地區,設咸陽市,原咸陽市改為秦都區,屬咸陽市。
1986年12月,分秦都區設渭城區,區境樂育路以東劃歸渭城區。 [3] 

秦都區行政區劃

秦都區區劃沿革

1996年,全區面積251平方千米,人口37.1萬人,轄4街道9鄉:人民路街道、西蘭路街道、茂陵街道、吳家堡街道、灃東鄉、灃西鄉、馬泉鄉、渭濱鄉、釣台鄉、古渡鄉、平陵鄉、雙照鄉、馬莊鄉,區政府駐人民中路東段北側。
世紀大道夜景 世紀大道夜景
1997年,馬莊鄉改為馬莊鎮;灃東鄉改為灃東鎮;釣台鄉改為釣台鎮;渭濱鄉改為渭濱鎮;古渡鄉改為古渡鎮;灃西鄉改為灃西鎮;撤銷茂陵街道,其轄區劃歸馬泉鄉管轄,馬泉鄉改為馬泉鎮;雙照鄉改為雙照鎮。調整後,秦都區轄3個街道、8個鎮、1個鄉。
2001年,撤銷古渡鎮設立渭陽西路街道、古渡街道,撤銷平陵鄉併入雙照鎮;撤銷灃西鎮,設立陳陽寨街道,原灃西鎮部分行政村劃歸釣台鎮。
2002年,全區轄6個街道、6個鎮:人民路街道、西蘭路街道、吳家堡街道、渭陽西路街道、陳楊寨街道、古渡街道、灃東鎮、釣台鎮、渭濱鎮、馬泉鎮、雙照鎮、馬莊鎮。共有149個行政村、46個居委會。
2006年,秦都區撤銷灃東鎮、釣台鎮、馬泉鎮的建制,設立灃東、釣台、馬泉3個街道。2006年底,全區轄雙照、馬莊、渭濱3個鎮和人民路、西蘭路、陳楊寨、渭陽西路、古渡、吳家堡、灃東、釣台、馬泉9個街道,146個行政村、48個社區。其中,渭濱鎮由陝西咸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理。
2011年,撤銷渭濱鎮、雙照鎮,設立渭濱街道、雙照街道;調整後,全區轄11個街道、1個鎮。
2015年6月,撤銷咸陽市秦都區馬莊鎮,設立馬莊街道辦事處;調整後,全區轄12個街道。
2017年4月8日起,西鹹新區正式託管咸陽市15個鄉鎮街道,其中秦都區上林街道(原灃東街道)交由灃東新城管理;秦都區雙照街道交由秦漢新城管理;秦都區釣台街道交由灃西新城管理。 [23] 
2017年,西鹹新區託管陳楊寨街道,由灃西新城管理。 [24] 

秦都區區劃詳情

截至2022年10月,秦都區下轄12個街道 [29]  。秦都區人民政府駐人民路街道 [2]  [4] 
秦都區區劃詳情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610402001000
610402002000
610402003000
610402004000
610402005000
610402006000
610402007000
610402008000
610402009000
610402010000
610402011000
610402012000

秦都區地理環境

秦都區位置境域

秦都區位於關中平原腹地,咸陽市城區西半部,東界渭城區,東南接西安市,南連長安區鄠邑區,西與興平毗鄰,北和禮泉接壤。介於東經108°37′—108°45′,北緯34°18′—34°26′之間,南北長28.5千米,東西寬21千米,總面積259平方千米。 [1]  [5-6] 

秦都區地形地貌

秦都區西北高,東南低。最高點為雙照鄉東三支渠入口處,海拔527米;最低為灃東鄉漁王村灃河入渭處,海拔382米,最大高差145米。受河流盆地與具繼承性活動的基底斷裂控制,構成階梯式現代河谷地貌景觀。地勢由北向南呈階梯狀傾向渭河谷底。按形態成因分為黃土台塬、河流沖積平原兩種類型。北部黃土台塬區可劃分出台塬與塬間凹地2個亞類;南部河流沖積平原(渭河沖積平原)區分為三級河流階地、河漫灘與河牀等5個亞類,共2類7個亞類。 [7] 

秦都區氣候特徵

秦都區屬暖温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具有四季分明的特點,冬夏持續時間長,春秋持續時間短,春季少雨,夏熱伏旱,秋涼雨霖,冬寒乾燥。氣象部門通常將四季分為冬季(12—2月)、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按照平均氣温小於 10℃作為冬季,大於22℃為夏季,10—22℃之間為春、秋季標準劃分,區境內春季68天,夏季100天,秋季55天,冬季142天。年平均氣温13.3℃,年平均降水量497.9毫米,年平均日照2045.2小時,年平均風速2米/秒,年平均濕度69%,無霜期212—223天,適宜小麥、玉米、瓜果、蔬菜等多種農作物生長,是全市農產品的主產區之一。災害性天氣主要是夏有伏旱,秋多連陰雨,其次為乾熱風、暴雨、霜凍和冰雹等。 [8] 

秦都區水系水文

秦都區境屬黃河流域,地跨涇、渭兩大水系。境內有屬於渭河水系的渭、灃、新、沙等支流,其流長達39.87千米。
渭河橫貫全區,在區境內東西長20.30千米,平均比降0.6‰,年平均流量160立方米/秒,年平均徑流量50.61億立方。最大洪峯出現在1954年8月18日,為722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出現在1973年4月5日,僅3.4立方米/秒。
灃河在本區南部,境內流長13.1千米。70年代之後,因大量採砂,境內中上游河牀下降2—3米,河堤懸空,險段多有出現。沙河系灃河的分洪支流。
新河為人工河,境內流長4.5千米,平均流量0.38立方米/秒,年徑流量0.12億立方米。河系中單位水體泥沙含量渭河大於灃河,輸沙率灃河大於渭河。 [9] 

秦都區自然資源

秦都區土地資源

截至2019年末,秦都區主要地類數據如下:
(一)耕地4401.04公頃(66015.60畝)
其中水澆地4397.75公頃(65966.25畝),佔99.93%;旱地3.29公頃(49.35畝),佔0.07%。
位於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4198.54公頃(62978.10畝),佔95.40%;位於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190.17公頃(2852.55畝),佔4.32%;位於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4.08公頃(61.20畝),佔0.09%;位於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0.03公頃(0.45畝),佔0.0007%;位於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8.22公頃(123.30畝),佔0.19%。
(二)園地4922.66公頃(73839.90畝)
其中果園4881.61公頃(73224.15畝),佔99.17%;其他園地41.05公頃(615.75畝),佔0.83%。
(三)林地2171.02公頃(32565.30畝)
其中喬木林地16.10公頃(241.50畝),佔0.74%;竹林地0.32公頃(4.80畝),佔0.01%;灌木林地2.36公頃(35.40畝),佔0.11%;其他林地2152.24公頃(32283.60畝),佔99.13%。
(四)草地398.32公頃(5974.80畝)
全部是其他草地。
(五)濕地385.62公頃(5784.30畝)
全部是內陸灘塗。
(六)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1341.81公頃(170127.15畝)
其中城市9365.22公頃(140478.30畝),佔82.57%;村莊1695.04公頃(25425.60畝),佔14.95%;採礦用地98.95公頃(1484.25畝),佔0.87%;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182.60公頃(2739.00畝),佔1.61%。
(七)交通運輸用地1401.38公頃(21020.70畝)
其中鐵路用地227.67公頃(3415.05畝),佔16.25%;軌道交通用地29.17公頃(437.55畝),佔2.08%;公路用地832.42公頃(12486.30畝),佔59.40%;農村道路312.12公頃(4681.80畝),佔22.27%。
(八)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847.01公頃(12705.15畝)
其中河流水面535.26公頃(8028.90畝),佔63.19%;坑塘水面97.44公頃(1461.60畝),佔11.50%;溝渠91.95公頃(1379.25畝),佔10.86%;水工建築用地122.36公頃(1835.40畝),佔14.45%。 [30] 

秦都區植物資源

秦都區僅存的自然植被有分佈在河漫灘的漫灘型草甸。因河流週期性氾濫發生的堆積作用,土壤肥沃,植被生長良好。常見的雙子葉植物有馬蘭、小蒸草、苦馬豆、茶葉花、草木樨等;禾本科植物有白茅、狗牙根、雀麥、蘆葦、稗等;莎草科植物有莎草、異穗苔、細葉苔、蔍草等。
另外,北部黃土台塬上的大小陵冢周圍及台塬邊緣的溝壑,多長有酸棗、黃蒿、蓬蒿、蒼耳、枸杞子、黃鼠草等野生植物。農業合作化後,陵冢地被開墾種植,原有的野生植物日漸減少。
郊區的一些零星生長的野生植物有:蒲公英、野艾、馬鞭草、野菊、馬齒莧、地丁、地黃、香附子、迎春花、麥瓶草、王不留、茴茴蒜、禿瘡花、瓦松、疾藜、白茅、菅草、野燕麥、木賊、牛蒡、狗尾草等。 [10] 

秦都區動物資源

野獸
秦都區內獸類約有26種。食肉類以狐、狗獾、黃鼬、艾虎(地狗)為主。食蟲類有小麝鼬,長尾鼴等少數種類。翼手類以夜蝠、闊耳蝠、兔蝠等較多,亦有馬鐵菊頭蝠的分佈。齧齒類以達吾爾黃鼠、中華鼢鼠(俗稱“瞎老鼠”)、小家鼠、褐家鼠、黃胸鼠、黑線姬鼠、長尾倉鼠、大倉鼠、野兔為主,另有巖松鼠、花鼠等。這些鼠類廣佈於農田地埂,崖畔溝邊,出沒於麥地、棉田、菜園,不僅危害農作物,還危及人類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野兔在區境內亦分佈廣、數量多,對作物危害亦較大,是主要狩獵對象。 [11] 
野禽
春夏季北徙的鳥類途經秦都區,秋冬有較多的水禽在此越冬,鳥類種屬比較豐富。森林鳥類以斑啄木鳥、星頭啄木鳥、三寶鳥、壽帶鳥、黑臉噪鶥、鏽鈎嘴鶥等多見;越冬鳥類中常見的有豆雁、赤麻鴨、綠翅鴨、秋沙鴨、綠頭鴨等,其次針尾鴨、花臉鴨、赤頸鴨、鵲鴨、大白鷺、大鴇、灰鴇等鳥禽在渭河灘地一帶也可見到;蒼鷺、池鷺、白鷺、夜鷺等水禽多在沿渭河水域地帶覓食,並混羣於高大的樹上營巢。夏候鳥有四聲杜鵑、大杜鵑、樓燕、家燕、金腰燕、黑枕黃鸝、黑卷尾等。經常見到的留鳥有麻雀、喜鵲、大嘴烏鴉、小嘴烏鴉、紅嘴山鴉、灰喜鵲、原鴿、環頸斑鳩及環頸雉、石雞等。
秦都區猛禽數量很少,在田野、溝壕、塬區上空可見到以捕食小型齧齒類動物為主的鳶、雀鷹、灰臉鵟鷹、紅腳隼和紅隼;夜間活動捕獵鼠類的猛禽主要有領角鴞、普通雕鴞、縱紋腹小鴞及長耳鴞等。近年來大量投毒滅鼠,使猛禽類二次中毒死亡,加之人為捕獵,其數量大為減少。 [11] 
兩棲、爬行類
秦都區兩棲類動物常見的有中華大蟾蜍、花背蟾蜍、黑斑蛙、林蛙等。爬行類有無蹼壁虎、黃紋石龍子,斑麗麻蜥,北方草蜥等。蛇類有赤鍵蛇、玉錦蛇、白條錦蛇、黃脊遊蛇、虎斑遊蛇等,其種類和數量皆不多。 [11] 
蟲、魚
秦都區昆蟲類有蜜蜂、馬蜂、螢、蚊、蠅、蠍、螳螂、虻、蝴蝶、蜻蜒、蜘蛛、蚯蚓、棉蛉蟲、紅蛉蟲、造橋蟲、土元、狗蠅、跳蚤、螟蟲、蚜蟲、盲椿象、蚱蜢、螞蟻、天牛、蟋蟀、秋蟬、螻 、蟈蟈、金龜甲、地老虎、草蛉蟲、赤眼蜂、擬紙蟎、食蟲蜘蛛、七星瓢蟲、蝗蟲等。鱗介類有鯉、鯽、鱔、鰱、草魚、鰍、鱉、蝦、蟹等。 [11] 

秦都區礦產資源

秦都區境內岩石資源種類貧乏,可開採利用的有黃土沙子地熱及少量的礫石卵石。黃土主要分佈於雙照街道、馬莊鎮塬面和三級階地,沙子主要分佈於渭河灃河沙河河牀、灘塗及古河道,地熱主要分佈於一、二級階地。因環境保護因素,黃土和沙子的開採受到限制或已接近枯竭。地熱資源豐富,具有温度高、壓力大、水質優、儲量豐富及用途廣泛的特點,還處在開發期。温泉水主要用於採暖、洗浴、水療、游泳等。境內共建成505大學、咸陽服裝學院等地熱井30餘眼,井深在1464至3608米之間,出水温度高達90℃—120℃,單井最大流量303立方米/小時。建成的海泉灣是西北地區最大的温泉遊樂場所。礦泉水品位較高,境內開發礦泉水點3處,分別是渭店村、火車西站和天運公司,資源儲量2800立方米/日。

秦都區人口

截至2022年末,秦都區常住人口64.053萬人,城鎮化率為93.26%。總出生2048人,出生率4.58‰,自增率1.48‰。 [27] 

秦都區政治

區委
書記
副書記
杜靠民
常委
孔睿、黃龍、丁鋒、李青、趙廣鋒、王高林、劉春江、段朋泊
區人大
主任
副主任
高生奇、裴黎明、聶民安、王玲蔚
區政府
區長
杜靠民
副區長
黃 龍段朋泊苟曉瑜姚定國史航宇高寶全、王晨曲(女)、劉宇超(掛職)
區政協
主席
副主席
陳平安、袁明、趙景輝、藺劍青
資料來源: [28] 

秦都區經濟

秦都區綜述

2022年,秦都區實現生產總值463.0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4億元,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204.12億元,增長6.0%;第三產業增加值244.94億元,增長1.6%。三次產業結構為3:44.1:52.9,經濟結構持續優化。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243.53億元,佔生產總值的52.6%。 [27]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秦都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08.67億元,同比增長12.7%。其中:項目投資205.65億,同比增長30.2%,佔投資總額的50.3%;房地產完成投資203.02億,同比下降0.8%,佔投資總額的49.7%。分產業看,第二產業完成投資60.1億元,同比增長26.7%;第三產業完成投資348.1億元,同比增長10.5%,三次產業投資比重為0.1:14.7:85.2。民間投資完成235.6億元,同比下降1.8%,佔全部投資的比重為57.6%。 [27] 
財税收支
2022年,秦都區公共預算財政收入完成10.12億元,同口徑下降0.7%。其中税收收入7.70億元,下降6.4%;非税收收入2.43億元,增長58%,税收收入佔公共預算財政收入的77%。全區財政支出28.59億元,增長7%。 [27] 
人民生活
2022年,秦都區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44417元,較上年增加1772元,同比增加4.2%,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374元,較上年增加1801元,同比增長4.0%。 [27] 

秦都區第一產業

2022年,秦都區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5.8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6%。 [27] 
農業
2022年,秦都區糧食播種面積11.41萬畝,糧食總產量4.46萬噸。其中,夏糧產量1.92萬噸;秋糧產量2.54萬噸。全區蔬菜種植面積3.53萬畝,引進推廣新種類、新品種7個,新發展設施蔬菜種植500畝,蔬菜及食用菌產量12.58萬噸,水果產量6.85萬噸。 [27] 
林業
2021年,秦都區完成綠化造林1000畝,栽植櫻花1200餘株。綠化道路10公里,種植馬鞭草、玩具熊、醉蝶花、冰島虞美人等10餘畝,建設森林鄉村2個。
生產條件
2022年,秦都區創建高產高效萬元果示範生產基地0.31萬畝。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693.2萬元,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5000畝;建設綠色高效噸糧田5800畝;完成農機深松整地2.1萬畝;完成小麥機械化收穫5.6萬畝、玉米機械化播種5.5萬畝;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3%,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6%。  [27] 

秦都區第二產業

工業
2022年,秦都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668.54億元,同比增長4.0%;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其中,能源工業完成總產值83.27億元,比上年增長33%;非能源工業完成585.28億元,比上年增長0.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產值實現649.62億元,同比增長7.0%,產銷率97.2%。五大支柱產業合計實現產值608.89億元,增長4%,佔全部規上工業的91.1%。其中:裝備製造業完成251.01億元,增長40.3%;能化工業完成106.41億元,增長25.9%;醫藥製造業完成78.93億元,增長9.7%;食品工業完成20.59億元,增長4.2%;電子設備製造業完成151.95億元,下降34.0%。 [27] 
建築業
2022年,秦都區資質以上建築企業49家,完成建築業總產值380.25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實現商品房銷售面積47.88萬平方米,下降85.4%;商品房銷售額44億,下降86%。 [27] 

秦都區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22年,秦都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8.60億元,同比增長4.8%。其中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1.99億元,同比增長8.2%。從經營地看,限上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91.87億元,同比增長8.2%;限上鄉村消費品零售額0.12億元,同比下降44.4%。從消費形態看,限上餐飲收入4.50億元,同比下降21.6%;限上商品零售187.49億元,同比增長9.1%。從銷售類別看,限額以上糧油、食品同比下降6.6%;飲料類同比增長20.2%;煙酒類同比增長19.0%;服裝、鞋帽類同比增長15.1%;化妝品類同比增長50.4%;日用品同比下降8.7%;五金電料類同比增長15.1%;家用電器及音像製品類同比下降9.5%;傢俱類同比增長20.9%;中西藥類同比增長25.4%;石油製品類同比增長11.7%;通訊器材類同比下降50.9%;金銀珠寶類同比增長80.2%;汽車類同比增長9.8%。 [27] 
招商引資
2022年,秦都區新建、續建的工業及商貿類項目共計60個,累計完成投資100.9億元,簽約項目36個,其中籤約北斗導航AI智能終端及車聯網、華拓光伏新能源材料等工業類項目25個;簽約龍湖彩虹商業街、中儲咸陽智慧物流園等商貿服務類項目11個,投資總額合計118.823億元。在簽約項目中,10億元以上的項目4個,5—10億元項目2個。新招商引資的光伏新能源配套產業園、三立智能電氣產業園、澤鈺智能廚電、三為科技、新疆特變電工自動化設備、卓越智能印務、天都薈文化傳媒、聖亞機電二期、華清科技二期、天士力二期、龍湖彩虹商業街、奧星製藥科研生產樓、咸陽薔薇果酒有限公司年產8000噸果酒、黃酒生產線等項目已開工建設。 [27] 
房地產業
2021年,秦都區實現商品房銷售面積330.6萬平方米,為去年同期的2.97倍;商品房銷售額324.99億元,為上年同期的3.24倍。

秦都區交通運輸

隴海鐵路、312國道、連霍高速、福銀高速穿秦都區境而過,距西北最大的航空港――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僅15千米,公路、鐵路、航空立體交通網絡縱橫交錯,是進出西北五省的交通要道。 [12] 
公路
2014年末,區境公路總里程511.1千米,按行政等級分:國道1條(312線)26.4千米,省道2條(104線、208線及渭河渭城橋線連接)10.7千米,區道7條52.02千米,鄉道22條84.44千米,村道301.54千米;按技術等級分:過境高速公路3條(連霍高速、福銀高速公路、西安繞城高速公路)36千米;公路密度2.2千米/平方千米。
全區共有一級貨運站1個,一級客運站1個(客運北站),二級客運站1個(客運南站),四級客運站4個。全區形成以高速公路為依託,國省公路為骨架,縣鄉道路為主幹,縱橫交叉的公路交通網路。
鐵路
秦都區鐵路網絡發達,全境貫穿有隴海線、西安樞紐貨運北環線、西平線、西蘭高鐵西寶客運專線、西成客運專線、鄭西客運專線等5條營業線,全長約53千米。鐵路專用線有5條,咸陽西站至彩虹廠線、茂陵站至西北橡膠廠線、茂陵站至茂陵油庫線、隴海線至咸陽造紙廠線、黃家寨站至鐵一局沙場線。營業線設立四等及以下車站4個(黃家寨站咸陽西站茂陵站咸陽秦都站)。

秦都區社會事業

秦都區科技事業

2022年,秦都區認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40家,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170家,同比增長93.2%,全年規上企業全社會R&D經費認定全區新增瞪羚企業12家,研發機構11家,市級及以上雙創孵化載體2個,科技服務機構11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31個。新增“科學家+工程師”隊伍11個,新增科技經紀人43名,其中報考初中級證書10人。聯合區委組織部評選12名“秦都英才—科技創新人才”。 [27] 

秦都區教育事業

2022年,秦都區啓動實施新建改擴建項目29個,完成改造提升項目42個,累計完成投資16.28億元,新增單體32個、建築面積21.55萬平方米,新增學位6095個。天王學校、馬莊小雅小學、天閣幼兒園綜合樓新建項目和空壓小學、毛條小學改擴建項目完工並投用;古渡新家園幼兒園、金域華府幼兒園等10所幼兒園建成,3所投用;彩虹第三學校、城投時代小學等項目按期推進,推進6所學校K12智慧校園建設,創建省級智慧校園1所;投入360餘萬元,完成區級教學質量分析及網上閲卷系統建設,裝備點位學校38個。
2022年,秦都區高考一本上線2608人,上線率56.7%,較去年增長10.4%;二本上線4257人,上線率92.6%。新建公辦園7所,認定普惠園1所,創建省級示範園1所、市級示範園3所,毛入園率提高到99.2%。推進職業教育提質培優,打造特色專業2個,建成產教融合實訓基地2個,完成職教招生2916人,職業技能培訓15137人次,在全國、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國獎7個、省獎33個。
2022年,秦都區推進15年免費教育,減免學前教育保教費,免除義務教育階段雜費、書本費,免除高中階段學費,補助公用經費1.02億元。發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和大學生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共計2066.62萬元,受益學生24064人次。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營養餐改善計劃,投入專項資金716.19萬元。動員社會力量捐資助學,籌資50.8萬元,幫助167名困難大學生順利入學。為商南縣100名貧困大學生捐贈50萬元助學金,為5名義務段特困學生每生資助5000元;積極開展線上線下交流研討,推進10所學校與商南縣學校結對幫扶。 [27] 

秦都區文化事業

2022年,秦都區共計組織、承辦、協辦各類文藝演出活動129場次,其中利用中國移動和直播、秦嶺雲直播平台線上直播122場;舉辦各類公益性培訓班8期、文化站(文化館分館)負責人暨羣文骨幹培訓班3期;在微信公眾號平台舉辦線上雲展演112期,其中推出原創抗疫歌曲MV2部、獻禮黨的二十大原創歌曲MV2部,展演羣眾音樂、美術、書法、曲藝、朗誦作品及精品劇目297件(部);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1次,舉辦非遺培訓班1期,公佈區級第七批非遺保護項目2項、傳承人2人、傳承單位1家;發佈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信息共計374條(截止11月4日),點擊量達500萬人次;編印出版館辦雜誌《秦地》4期。全年各類公共文化活動惠及羣眾達20萬人次。 [27] 

秦都區體育事業

2022年,秦都區先後舉辦了2021—2022陝西省羣眾足球三級聯賽(秦都賽區)、2022年,秦都區咸陽青少年籃球培訓中心“優勝”籃球賽、秦都區“慶七一喜迎二十大”全民健身乒乓球賽等一系列羣眾性體育活動。 [27] 

秦都區衞生事業

截至2022年末,秦都區共有醫療衞生機構580個,其中醫院、衞生院48所,醫院、衞生院牀位0.84萬張,各類衞生技術人員11532人。已創建健康機關16個、健康社區31個、健康村莊46個、健康學校23所、健康醫院2個、健康企業6家、健康家庭5000户,全年家庭醫生簽約220500人,簽約重點人羣98225人。全面實施免費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服務工作,篩查率97.8%;孕期B超篩查率97.58%;新生兒疾病篩查率98.82%;新生兒聽力篩查率98.69%;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率99.1%。紮實開展婦女健康促進項目,2751人接受檢查。積極開展婚前醫學檢查工作,婚前檢查1745人,孕前優生諮詢健康教育指導羣眾1774人次,完成孕前優生健康檢查1774人,孕前優生宣傳覆蓋率98%,羣眾知曉率98%。兒童計劃免疫信息化管理系統已全覆蓋44家接種點,全區免疫規劃七苗接種率達99%以上。全區22家數字化門診已建成。2022年,秦都區“新十條”政策頒佈前,全區確診新冠病例18例,治癒18例;排查出密接1639人、次密接2981人,處理外轄區協查密接1321人、次密接1949人,通過對轄區密接進行流調排查出次密接2603人,累計管控密接2960人、次密接7533人,其中集中隔離3752人,居家隔離6741人;累計接種疫苗153.60萬劑次,接種第一劑55.44萬人,接種第二劑56.44萬人,接種第三劑41.72萬人。抽調醫護1200餘人,設置採樣點位624個,採樣台1076個,共開展全員核酸檢測85輪,檢測5499萬餘人。審核、確認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對象1063人12.76萬元,2022年,秦都區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對象500人41.99萬元。2022年,秦都區農村獨女户家庭獎勵扶助對象234人2.81萬元,2023年農村計劃生育家庭新型合作醫療補助13448户31965人。審核確認2022年,秦都區新增失獨家庭44户,發放一次性補助金120萬。 [27] 

秦都區社會保障

2022年,秦都區城鎮登記失業人數為2697人,全區失業保險參保22.98萬人。
2022年,秦都區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11.10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淨增658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6.60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22.19萬人,工傷保險參保4.39萬人。
2022年,秦都區將城市、農村低保標準統一提高到人均677元/月,特困救助人均1320元/月,比過去提高670元。累計發放低保金1862.69萬元。將街辦臨時救助備用金提高到20萬元,將街辦臨時救助審批額度由2000元提升到5000元。同時,充分發揮區級困難羣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作用,統籌整合救助資源,採取“一事一議”“一案一策”方式,提高救助水平。一年來共發放臨時救助金229.02萬元,其中通過一事一議救助6户,發放救助金23.6萬元;小額臨時救助72户,發放救助金16.12萬元;臨時救助21户,發放慰問金15萬;春節慰問1743户,發放救助金174.3萬元。慰問未成年人5次,發放各類資金21餘萬元。累計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救助資金260萬元,發放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監護人補助資金44.5餘萬元。辦理結婚登記3050對,離婚登記859對,婚姻登記合格率100%。補錄歷史檔案4.5萬餘條,婚姻檔案電子化工作已經完成100%。救助流浪乞討人員25人次,發放各類救助物資摺合人民幣共計3.4萬元。福彩銷售收入1324萬。已建成運營日間照料中心41家,對轄區4家養老機構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大檢查、生產安全大整治,組織人員開展檢查30次,整改隱患15個。開展養老詐騙專項治理,組織活動6次,發放宣傳資料2萬餘份,推送微信宣傳信息40餘條,排查取締非法養老機構3家,制止不規範經營行為2個。 [27] 

秦都區環境保護

2022年,秦都區對涉氣工業企業專項執法檢查出動執法人員780人(次),檢查企業305家(次),立案查處涉氣環境違法行為7起,罰款24萬元。先後開展28次土壤污染防治專項檢查,排查24個疑似污染地塊,經過檢測認定,無污染全部合格。完成368家企業的固體廢物申報登記。完成117家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進行備案,完成52家核技術利用單位輻射安全監管系統填報工作。重點排污許可證單位102家,其中,重點管理22家,簡化管理80家,納入登記管理450家。 [27] 

秦都區歷史文化

秦都曾是后稷教民稼穡之地,周、秦、漢、唐等11個封建王朝先後京畿於此,是古絲綢之路西行的第一站、歷代商賈雲集之重地。區內文物薈萃,歷史文化遺產豐富,秦風、秦韻、秦文化氛圍濃厚,素有“地下文物寶庫”和“天然博物館”的美稱,是咸陽市“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魅力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 [12] 
秦都牛拉鼓 秦都牛拉鼓
秦都牛拉鼓
牛拉鼓是咸陽獨具特色的民間鑼鼓樂舞。其特點是大鼓大舞大陣容。牛拉鼓,直徑在五尺開外,因鼓之大,不便抬移,非用車載牛拉不可而得名。《詩經·大雅》中曾有“貴鼓維庸”的記載。牛拉鼓表演場面宏偉浩大,除兩面直徑兩米左右、飾以龍鳳呈祥的大鼓之外,還輔以數面小鼓、馬鑼、大鑼、螺號和少則四五十副,多則二三百副的鐃鈸,再配以數十名綁子和絞子伴舞。鼓手穿對門襟白襯衫,外套黑背心,腰繫綠色腰帶,黑褲黑鞋,頭裹白毛巾,斜挎一條紅綢帶(或寫着字的綬帶);梆絞舞者穿對門襟白襯衫,外套天藍背心;鐃鈸、大鑼、馬鑼、螺號敲擊者穿白色對門襟襯衫、黑褲、黑鞋、黑腰帶,頭裹白毛巾。 [13] 
秦都咸陽民間剪紙
秦都咸陽民間剪紙
秦都咸陽民間剪紙(5張)
咸陽秦風剪紙,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具有其他地方剪紙所不同的濃郁的古文化特色,這種特色也決定了咸陽秦風剪紙具有一定的半文物的性質,其富有傳統的歷史文化底藴的藝術風格,為研究中國的民俗學、文化史、藝術史等方面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咸陽秦風剪紙內容多以古風民俗和歷史典故為題材;在表現手法上十分注重內涵,追求寓意;技巧上體現了秦人特有的粗獷、樸實、率真的特點。傳統的咸陽民間剪紙是中國古文化的藝術再現,許多流傳於全國各地的傳統的圖案紋樣其發源的鼻祖都能在咸陽秦風剪紙中看到它的發展脈絡。例如,咸陽秦風剪紙中的許多主題紋樣,均保留着人類早期活動的史影,紀錄了中國歷史進程的足跡,十分可貴。“鹿鶴同春”、“魚兒鑽蓮”、“女媧補天”、“五毒鬧蛙”等,這些圖案在民間司空見慣,示意吉祥,實際為史前人類與自然鬥爭的原始圖騰文化和早期人類生殖崇拜的遺風的體現;“老鼠吃葡萄”、“蓮裏生子”、“麒麟送子”是人們祈求多子多福的傳統觀念的反映;“龍鳳呈祥”、“鴛鴦戲荷”是對男女愛情的讚美;“八寶獻壽”、“五福捧壽”是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歲寒三友”、“青竹臘梅”是對品德高尚的人的頌揚等等。尤其是秦風剪紙中的掛曆剪紙,利用掛曆的原有色彩巧妙的進行構圖、剪制,使剪紙圖案更具感染力,掛曆剪紙是剪紙中獨具風格的品類,可謂剪紙中的極品。秦風剪紙圖案均以具體的形象表現抽象的思維,體現了東方文化的特色,不僅僅是為了表現形式上的優美,而且是通過剪紙藝術弘揚了傳統文化道德及體現了傳統文化對民間藝術的滲透和影響。 [14] 
皮影戲
皮影戲,舊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戲曲人物,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唱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絃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這種拙樸的漢族民間藝術形式很受人們的歡迎。
陝西皮影保留着民間説書的種種痕跡,它是近代陝西多種地方戲曲的前身。陝西皮影造型質樸單純,富於裝飾性,同時又具有精緻工巧的藝術特色。陝西皮影人物造型的輪廓整體概括,線條優美生動有力度,有勢有韻,在輪廓內部以鏤空為主,又適當留實,做到繁簡得宜、虛實相生。皮影人物、道具、配景的各個部位,常常飾有不同的圖案花紋,整體效果繁麗而不拖沓,簡練而不空洞。每一個形象不僅局部耐看,而且整體配合也美,既充實又生動,構成完美的藝術整體。圖中的出行圖,主體人物突出,無論在色彩上還是造型上都較之儀仗人物醒目,線條的細密繁複、疏密層次以及工藝的細緻都可見一斑。 [15] 
民間社火
民間社火,是春節期間民間的自演自娛活動。它來源於古老的土地與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傳説中的火神。在以農業文化著稱的中國,土地是人們立足之本,它為人類的生存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火,是人們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類生存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遠古人們憑着原始思維認為火也有“靈”,並視之為具有特殊含義的神物,加以崇拜,於是形成了尚火觀念。古老的土地與火的崇拜,產生了祭祀社與火的風俗,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認識能力的提高,使祭把社火的儀式逐漸增加了娛人的成分,成為規模盛大,內容繁富的民間娛樂活動。
咸陽民間社火,是一種歷史久遠的季節性、節日性強的民間藝術活動。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氣氛熱烈、幽默風趣。有芯子、高蹺、竹馬、龍燈獅子、旱船、花轎、牛拉鼓等,具有濃郁的地方民俗特徵。 [16] 
民間刺繡
咸陽民間刺繡品種浩繁,是實用性、裝飾性、藝術性融為一體的手工藝品,它的特點是色彩鮮豔,構圖多變,針腳細膩,氣韻流暢。
民間編織
很早以前,咸陽人民就用勤勞靈巧的雙手把隨處可見的楊柳、枝條、麥秸、玉米皮等精心編製成各種漂亮實用的日用品和工藝品。在咸陽農村,民間編織工藝不斷髮展,越來越多地體現出濃厚的地方風情和現代色彩。

秦都區風景名勝

秦都區綜述

秦都區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城,素有地下文物寶庫和天然博物館之美稱。擁有各類文物遺址遺蹟404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漢平陵、秦漢沙河古橋遺址),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清劉古愚墓),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細柳倉遺址、馬跑泉磯遺址、尹家村遺址)。相傳姜子牙渭濱釣魚遺址在今釣台街道釣魚台村,漢上林苑野韭澤在今釣台街道東張村之北,馳名中外的“咸陽古渡”,為關中八景之一。

秦都區景點

咸陽湖景區
咸陽湖景區位於渭河咸陽城區段,西起鹹通路,東至渭河隴海鐵路橋,全長4.7千米,寬600—800米,佔地約240公頃。
咸陽湖工程於2004年10月全面開工建設,2005年7月立壩蓄水,主要由水利防洪工程和生態景觀組成:水利防洪工程採用中隔牆的方式將500米寬的渭河主河道一分為二,南側為泄洪河道,北側用橡膠壩蓄水形成了面積124公頃的湖面,既調節了城區氣候,又改善了市區生態環境,展現了“一泓碧水潤古城,渭水貫都展新顏”的景象。
生態景觀以渭河為主軸、以古咸陽秦漢歷史文化為背景,在兩岸建設寬50—180米的帶狀綠化景觀區,與“渭濱公園”、“古渡公園”、“統一廣場”、“清渭樓”、“古渡遺址”、“渭水晚情”、“上林晨曦”等景點交相輝映,展示古都咸陽厚重的歷史文化。
沙河古橋風情園
沙河古橋遺址位於咸陽秦都區釣台鎮資村沙河枯河道中。1986年元月,當地農民在取沙時發現兩座木橋遺址,被列為1989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經發掘清理,一號橋現暴露出木樁16排、112根,每排間距3-6米,已露出的木樁高2米左右,直徑為40釐米。橋樁上端殘缺不全,有火燒痕跡,橋面不復存在。橋南端緊末一排橋樁內外共發現7塊重約2-3噸長方體鐵槽。二號橋在一號橋東300米處,已發現5排41根木樁,排距8米左右,已回填保護。
國家著名橋樑專家唐寰澄先生考證,這兩座秦漢古橋是世界上迄今所知規模最大、年代最古老的大型木結構橋樑,在人類交通史、世界橋樑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沙河古橋風情園 沙河古橋風情園
咸陽紅色記憶博物館
咸陽紅色記憶博物館位於雙照街道肖何廟村,由魏德軍個人投資興辦,是以收藏、展示、研究紅色文物為主的專題博物館,是漢明帝劉莊下詔書建“酇侯祠”紀念蕭何丞相的村莊,故名“蕭何廟村”。“南有蛟龍碑,北有金頭墳,中有蕭何廟”的地理格局,是具有非常深厚的漢文化底藴的寶地,也是漢文化在五陵塬中的一顆明珠。總建築面積800平方米,陳列面積600平方米,辦公文物庫房面積100平方米,館藏文物1萬餘件。該館以中國紅色革命史為主線,以民族屈辱史為鋪墊,收藏具有歷史影記的文物,藏品來源以民間徵集、個人捐獻為主要徵集形式,先後在陝北延安、子長、志丹、米脂、佳縣、神木等地徵集紅色文物。展覽內容分為四個陳列室。第一陳列室:“民族的十大轉折”。第二、三陳列室:分為長征時期和延安時期。第四陳列室: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主要展示1949年至改革開放之前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秦都區著名人物

姓壤駟,名赤,字子徒,漢族,東周春秋秦國人,孔子弟子,孔門七十二賢之一。長於詩書。作品雖散佚,但受到人們尊崇。東漢安帝時配祠闕里,唐太宗追贈北征侯,宋真宗加封侯。
竇融(前16—62年)
東漢開國功臣。字周公,平陵人。王莽時任波水將軍,因鎮壓農民起義“有功”,受賜黃金千兩,昆陽之戰王莽失敗後,他投歸劉玄,先任鉅鹿太守,後任張掖屬國都尉。結交地方賢明,與羌族和好,得到河西各方擁戴。更始三年(25年),劉玄失敗。他權衡形勢,主張河西各郡同心協力,求得自存,以觀時變,被推舉為張掖、武威、酒泉、敦煌、金城(今蘭州)五郡大將軍。他先依附於天水隗囂,後欲投靠洛陽稱帝的劉秀,遂派使者投書獻馬。雙方達成聯合協議,劉秀任命他為涼州牧,並在平陵重修竇氏祖墳,促其與隗囂決裂。建武八年(32年),光武帝統軍西討隗囂,他率五郡太守,聯合羌人首領,組織數萬軍隊參戰,擊敗隗囂。討平隴蜀割據勢力後,被任命為冀州牧,後升任大司空,封安豐侯,是雲台畫功臣32人之一。
東漢大臣。字孟孫,平陵人,竇融侄子。少時好覽《書》《傳》,喜兵法。同光武帝女兒涅陽公主婚配,任黃門侍郎,明帝即位,任中郎將,監御林士(禁軍)。因竇融子竇穆犯罪受株連,罷官居家10餘年。永平十五年(72年),隨竇融征戰河西,任奉車都尉,率兵屯涼州。次年由酒泉出發,達天山東端,擊敗北匈奴呼衍王,直追至蒲類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取伊吾廬(今哈密),置宜禾都尉。留部分官兵屯田守邊,派假司馬班超出使鄯善,開通西域,率部凱旋還朝。永平十七年,率兵1.4萬騎,再次出玉門關,擊敗匈奴控制的車師,前後二王皆降(前王庭在今吐魯番,后王庭在今吉木薩爾),重置西域都護及戊、巳校尉。他用武力威懾匈奴的同時,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羌人、胡人待客,肉還未熟,即勸進食,他毫不嫌忌,加之軍紀嚴明,幫助恢復發展生產,受到少數民族的尊敬,西域局勢迅速安定。回朝升任光祿大夫、衞尉,位在三公九卿之列。
劉光蕡(1843—1903年)
字煥唐,號古愚,陝西咸陽天閣村人。清末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陝西維新派領袖,與康有為並稱“南康北劉”,是于右任張季鸞李儀祉等人的老師。 [17] 
王嘉(?—前2年)
西漢平陵人,字公仲。以明經射策甲科為郎。建昭中,任光祿掾。建平中,遷御史大夫漢哀帝時為丞相,封新甫侯。元壽元年,哀帝寵幸董賢,欲封董賢為侯,王嘉反對,稱“往古以來,貴臣未嘗有此,流聞四方,皆同怨之”,王嘉説“千人所指,無病而死”。哀帝怒將王嘉下獄。獄中絕食二十餘日,嘔血而死。諸葛亮評:“王嘉長於遇明君,不可以事暗主。” [18] 

秦都區榮譽稱號

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工業百強縣區。 [19] 
2018年11月,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區。 [20] 
2020年12月,榮獲陝西省雙擁模範區 [2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