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秦皇古驛道

鎖定
秦皇古驛道風景區位於河北省石家莊西部井陘縣境內,距縣城2.5公里,總面積5平方公里,被稱為冀晉通衢之孔道。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秦皇古道是連接京、冀、晉、陝、川的交通要道,史稱“冀晉通衢”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世界文化遺產協調官員亨利·克利爾考察這裏後説,“這裏的古道比羅馬古道至少早100年”,深及尺餘的歷歷車轍顯示出當年這裏車水馬龍的繁華景象,保存完好的清驛鋪為研究中國古代郵驛史提供了重要物證。著名的韓信以少勝多的背水之戰、抗擊八國聯軍的庚子之戰均發生在這裏。到秦皇古驛道可觀古驛道嘆古今鉅變,臨古戰場感兵法玄機。 [1] 
中文名
秦皇古驛道風景區
地理位置
石家莊市井陘縣上安鎮白王莊
開放時間
全年:週一至週日 08:00-17:30
佔地面積
5 km²
著名景點
東天門,庚子長牆,立鄙守路,白馬廟,陳餘祠

秦皇古驛道簡介

秦皇古棧道 秦皇古棧道
古驛道長約百里,貫穿太行山、建在山嶺溝谷中。這條古驛道的歷史可追溯到秦代,曾是古代燕趙通向秦晉的交通要隘,控制冀晉兩省的咽喉所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修築了以咸陽為中心的驛道,井陘古驛道就是當時的主幹線上的重要一段。這裏關山環立,地勢險要,是山西、陝西通京的交通要衝,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公元前229年秦將王翦伐趙之戰;公元前204年漢將韓信以少勝多的背水之戰;公元756年唐將郭子儀、李光弼殲滅叛將史思明、平定安史之亂;公元1900年清將劉光才打響抵抗八國聯軍的庚子大戰等等戰例都發生在這裏。
秦皇古驛道風景區內保留了原始的秦時馳道,而且可以清晰的在路面上看到古時車輪碾壓而成的一尺多深的車轍印記,這是“車同軌,書同文”的唯一歷史見證。

秦皇古驛道庚子長牆

庚子長牆 庚子長牆
秦皇古驛道可稱為我國公路交通之鼻祖。在景區的山上蜿蜒着一條“長龍”,這是“庚子之戰”的發生地。它是1900年山西大同總兵劉光才率兵修建的防禦工事,名叫“庚子長牆”,此工事阻擋了德法聯軍長達5個月的進攻,並最終助清軍取得了勝利,這是清政府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場勝仗。
嘉慶年的“立鄙守路”石屋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驛鋪,被稱為我國郵驛史上的活化石。在當時是供官員休息、補充給養、轉送官文函件的場所。

秦皇古驛道白馬嶺

白皮關
白皮關(2張)
白石嶺,位於井陘縣城微水十里許,白王莊村西,古名白皮關。白馬告狀廟是紀念白馬拉貨過關隘時被推車漢陷害致死的悲慘一幕而建造的。推車漢後遭造孽報應,這警示我們“惡有惡報”。白麪將軍陳餘 公元前204年,韓信攻打趙國,在井陘綿河背水列陣,與趙國軍隊對峙,趙王派大將陳餘迎戰。在戰鬥中陳餘雖叱吒戰場,勢死抵抗,終因大陣迸散曳兵逃走而殉難。
“立鄙守路”石室是明清時代在白石嶺設的驛鋪,它是一座石構建築,至今保存尚好。

秦皇古驛道棧道

古棧道
古棧道(3張)
驛鋪前的精美石橋,古驛道——漫漫古道,累累車轍,驛道上每一塊石板歷經車輪碾壓,馬蹄踩踏和風雨侵蝕,都已變得光滑可鑑。鋪路石仍保持其遠古風貌,其中還有很多化石。有三葉蟲印記的古代化石只是其滄海一票。東天門古道嶺石上的車轍痕,這是刻在石頭上凝固的歷史。東天門作為晉冀交通要道,燕趙秦晉之客穿梭往來絡繹不絕,在古道的嶺石上磨壓出兩道深深的車轍,使後來的車輪路過此處時深陷其中,轍痕摩擦車軸,使其行走十分困難,於是古人在修葺道路時,不得不將方石上轍痕深的一面翻覆於下。天長日久就形成了石牆。
登上白石嶺頂峯西望,遠山蒼茫。庚子長牆,當年為設防堵御,抗擊法寇,劉光才督軍在白石嶺上依山脊綿亙之勢修築了長牆工事,蜿蜒數十里。在重修東天門時誤將舊壘拆除殆盡,無意中毀壞了古蹟。重新修葺的長牆風韻全無,甚為可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