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秦東門

鎖定
秦東門一説來源於《史記·秦始皇本紀》,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立石東海上朐界中,以為秦東門”。秦東門立石位於今天連雲港孔望山頂,由碑頂、方柱形碑身和底座三部分構成。現在孔望山頂只餘秦東門立石的基礎石,今人稱為“承露盤”。
中文名
秦東門
始建時間
梁武帝天監十一年
四    門
東“鎮海門”、西“通淮門”等
名勝景點
鐘鼓樓、大型古牌坊等

秦東門歷史介紹

《史記·秦始皇本紀》:“於是立石東海上朐界中,以為秦東門”。
酈道元《水經注·淮水》詳細介紹了淮河水系,兩處提到秦始皇立石。“北為游水,歷朐縣與沭合。又逕朐山西,山側有朐縣故城,秦始皇三十五年,於朐縣立石海上,以為秦之東門。”“游水又東逕贛榆縣北,東側巨海,有《秦始皇碑》在山上,去海一百五十步,所見東北傾石,長一丈八尺,廣五尺,厚三尺八寸,一行一十二字。”

秦東門古城現狀

城雕“秦東門” 城雕“秦東門”
現在的古城是在原址的基礎上規劃重建的,八七年開始規劃,九一年正式實施,至目前,已基本完成界定範圍內沿街仿古改造建設。累計拆除舊房面積7.2萬平方米,興建明清格調仿古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建成8條仿古街巷基本恢復了古城風貌。結合仿古改造還恢復修建了一批名勝景點,如鐘鼓樓、大型古牌坊、城雕“秦東門”、朐陽門及廣場、百子庵、觀音庵、碧霞寺等,配套建設了幸福南路、中大街、西大街、西尚路、南北大街等道路基礎設施,增強了城區服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