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秦州大櫻桃

鎖定
秦州大櫻桃是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特產,也是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中文名
秦州大櫻桃
產地名稱
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
登記時間
2020
品質特點
色澤豔麗、果面光潔、呈鮮紅或深紅色,果形多為扁圓型或心型,橫徑27~31mm,平均單果重9.6g,果肉呈紅色或黃色、柔韌多汁、酸甜適口、風味濃厚、耐貯運

秦州大櫻桃產品介紹

秦州大櫻桃色澤豔麗、果面光潔、呈鮮紅或深紅色,果形多為扁圓型或心型,橫徑27~31mm,平均單果重9.6g,果肉呈紅色或黃色、柔韌多汁、酸甜適口、風味濃厚、耐貯運,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秦州大櫻桃自然生態環境

2.1地形地貌 秦州區地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地處隴西黃土高原南緣邊際向南縱伸至秦嶺地槽的過渡性地帶,區內地貌大體分為秦嶺山地和隴西黃土高原兩部分,海拔高度在1100~2700米之間,地勢呈西高東低。區內梁、峁、溝、谷相間的地貌採光充足,符合櫻桃喜光的特性。南北山地與高原的包圍地形又使得區內全年無大風天氣,有益於早春時節櫻桃的開花授粉。 2.2土壤情況 秦州大櫻桃產區的土壤以風積黃土與衝擊泥土為主,沙質土壤與黃土並存,無重粘土,土質肥沃疏鬆,排灌條件良好,特別適宜秦州大櫻桃種植。 2.3氣候條件 秦州區氣候屬暖温帶半濕潤半乾旱氣候,年平均年降水量500~600mm,年平均温度8.5~10.8℃,年極端最高氣温38.2℃,年極端最低氣温-17.4℃,1月份平均温度-2.4℃,4~5月份平均氣温11.2~15.7℃,6~8月份平均氣温19.5~20.6℃,無霜期17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2032小時,總的氣候特徵是氣候温和,雨量適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晝夜温差大,非常適宜於生產優質大櫻桃。 2.4水文狀況 秦州區地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秦嶺山脈沿東西方向橫穿秦州區,嶺北區域面積1066.29平方千米,為黃河支流渭河水系的藉河流域,嶺南區域面積1375.71平方千米,屬長江支流嘉陵江水系的西漢水、永寧河、麻沿河流域,境內年平均降雨為537毫米,測算水資源總量為16800萬立方米,生態環境優良,空氣清新,水質清潔,區內無大型工礦企業,是國家農業化標準示範區,水源、土壤潔淨無污染,山旱地果園主要靠集雨抗旱栽培,從源頭上保證了秦州大櫻桃的質量安全。

秦州大櫻桃地域範圍

秦州區地處東經105°12′54″~106°08′24″,北緯34°04′33″~34°40′51″,全區東西長55公里,南北寬64公里,總面積2442平方公里。秦州大櫻桃產區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內的玉泉鎮、太京鎮、藉口鎮、皂郊鎮、汪川鎮、牡丹鎮、關子鎮、平南鎮、天水鎮、娘娘壩鎮、楊家寺鎮、齊壽鎮、大門鎮、中梁鎮、秦嶺鎮、華岐鎮16個鎮的420個行政村。秦州大櫻桃種植面積6666.67公頃,年產量8萬噸。

秦州大櫻桃產品品質特徵

4.1 外在感官特徵 秦州大櫻桃色澤豔麗、果面光潔、呈鮮紅或深紅色,果形多為扁圓型或心型,橫徑27~31mm,平均單果重9.6g,果肉呈紅色或黃色、柔韌多汁、酸甜適口、風味濃厚、耐貯運,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4.2 內在品質指標 秦州大櫻桃總糖(果糖+葡萄糖+蔗糖+麥芽糖+乳糖)≥13.7g/100g ,可溶性固形物≥13.7%,可滴定酸(以檸檬酸計)≤4g/kg,維生素C≥3.8mg/100g,水分在85%左右。 4.3 安全要求 秦州大櫻桃產品按照國家相關質量標準要求執行,根據國家無公害、綠色農產品生產的相關規定和要求,制定秦州大櫻桃的生產操作技術規程。

秦州大櫻桃特定生產方式

3.1 建園技術 3.1.1園地選擇 選擇土質疏鬆、通氣性好、保水保肥性強。中性或微鹼性沙土壤或礫質壤土,活土層厚40㎝~60㎝以上,地下水位1.5m以下,土壤pH值6.5~7.5,總鹽含量在0.1%以下。有便利的交通條件,遠離工業廢氣、粉塵、廢水污染,符合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水果產地環境要求,並具有可持續生產能力的農業生產區域。 3.1.2苗木選擇 選用鬚根發達,粗度0.5㎝以上的大根不少於6條,長度20㎝以上,不劈裂,不幹縮失水,無病蟲害,高度在1m以上,嫁接口癒合良好的苗木。 3.1.3品種選擇 早熟品種:紅燈、美早、早大果、意大利早紅、布魯克斯 中熟品種:先鋒、拉賓斯、賓庫、薩米脱、巨紅 晚熟品種:豔陽、甜心、雷吉娜、柯迪婭、晚紅珠 3.1.4苗木處理 栽植前,對經過越冬假植或外調苗木根系用清水浸泡12h並修根,然後用1%硫酸銅溶液洗根或用菌毒清200倍液浸根5min~10min。 3.1.5 栽植時間 秦州大櫻桃以春季栽植為好,應在土壤解凍後及時栽植。 3.1.6 栽植方式與密度 川地採用深、寬0.8m~1.0m大穴栽植,山地果園以等高線栽植。栽植前穴底填腐熟的有機肥,並用熟土與其拌勻。其栽植密度如下表所示: 表一 不同地形或樹形秦州大櫻桃的栽植密度 樹形 山地 川地 株距 (m) 行距(m) 密度(株/667m²) 株距 (m) 行距 (m) 密度(株/667m²) 自由紡錘形 2.0 4.0 83 2.0~2.5 4.0 66~83 小冠疏層形 2.5~3.0 4.0 55~66 3.0~3.5 4.0 55~47 自然開心形 3.0~4.0 4.0 55~41 3.5~4.0 4.0~4.5 33~47 3.1.7栽植技術 在栽植穴上按株行距挖深、寬各30㎝的栽植穴,然後栽植,栽植後灌水,覆膜保墒。苗木栽植後立即定幹,塗接蠟保護剪口。 3.2土肥水管理 3.2.1土壤管理 3.2.1.1熟化土壤 對於1年~3年生幼樹園,每年可結合秋施基肥全園深翻20~30㎝。進入結果期後應避免深翻,可採取果園生草或淺耕的辦法疏鬆土壤。 3.2.1.2中耕除草 果園生長季降雨或灌水後,及時疏鬆土壤,保持無雜草,中耕深度以5~10㎝為宜。 3.2.1.3覆草 覆草在春季或秋季灌水後進行,覆草厚度為15~20㎝,上面壓少量土,連續覆草3~4年後淺翻一次。 3.2.2施肥 3.2.2.1施肥原則 注重有機肥、輔助無機肥的原則。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 3.2.2.2基肥 秋季早施有機肥,一般每年3000~5000㎏/667m²,深度30~40㎝,施肥後及時灌水。 3.2.2.3追肥 一般每年2次,第一次在萌芽及開花前,第二次在採果前後10天左右。以複合肥為主,施肥量為0.8~1.0㎏/株,深度15~20㎝。4~6月份每10~15天d進行一次葉面施肥,以磷酸二氫鉀、多元微肥、氨基酸類葉面肥為主。 3.2.3水分管理 根據土壤水分情況,適期灌水。水量過多,及時排水。 3.3樹體管理 3.3.1整形修剪 3.3.1.1修剪時期 以生長期修剪為主,休眠期修剪為輔。 3.3.1.2修剪技術 幼樹期:適當輕剪,對各級骨幹枝延長枝截留60㎝左右,尤其注重生長季摘心和拉枝,開張骨幹枝角度,促進擴冠和早結果。 初果期:重點培養結果枝組,疏除過密枝,緩放中庸枝。 盛果期:控制樹高,改善樹冠通風透光條件。 3.3.2花果管理 3.3.2.1提高坐果率 在花蕾期生理落果後,疏除弱小,發育不良的花蕊和幼果,保證每個花束狀果枝留2~3個花序,每個花序留1~2個果。花期人工輔助授粉,園內釋放蜜蜂等。 3.3.2.2減輕採前裂果 果實開始着色後,全園覆草覆膜,保持土壤濕度相對穩定。在果實發育期適當噴灑鈣肥。 3.4病蟲害防治 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以物理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方法。落葉後結合冬剪,剪除病蟲枝,刮除樹幹老皮、翹皮,樹幹石灰塗白,清除園內枯枝、落葉、雜草。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執行。 3.5果實採收 3.5.1適時採收 根據不同品種果實發育天數(早熟品種40d以下,中熟品種40~50d,晚熟品種50d以上)及銷售方式,及時採收。 3.5.2採收技術 採收時要輕摘輕放,注意不可損傷結果枝。 3.6生產記錄 認真記錄秦州大櫻桃生產情況、病蟲害發生狀況、技術措施、農藥化肥的使用説明,建立秦州大櫻桃生產過程的記錄檔案,完整記載投入品的名稱、使用時間、使用目的、使用方法、使用量。各銷售點要有銷售台賬,建立秦州大櫻桃銷售檔案,記載銷售的去向、數量、等級、時間等。

秦州大櫻桃包裝標識規定

5.1標誌 在包裝方式上採用箱式包裝和袋式包裝兩種,包裝箱或包裝袋上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和已獲證的無公害農產品標誌,其無公害農產品標誌的使用具體標註按有關規定執行。 5.2 標識 明確表述地域範圍內的地理標誌“秦州大櫻桃”的生產經營者, 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秦州大櫻桃”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秦州大櫻桃”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使用標識, 在其產品包裝上統一使用“秦州大櫻桃”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 5.3 標籤 在標籤上標註“秦州大櫻桃”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及無公害農產品標誌、產品名稱、數量、品種、產地、包裝日期、保存期、生產單位等內容。 5.4運輸 秦州大櫻桃運輸時嚴防機械損傷。運輸工具必符合清潔、衞生、無污染的要求。運輸過程中,嚴禁使用含殘毒污染的倉庫和車廂,不允許和有毒物品混放、混裝、混運。長途運輸、短暫停車時,要保持環境通風、乾燥,嚴防日曬雨淋,注意通風散熱。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