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秦孝儀

(台北故宮博物院原院長)

鎖定
秦孝儀(1921年一2007年1月5日),台灣地區著名學者,今湖南省衡東縣人。上海法商學院法律系畢業後,赴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深造獲人文科學博士學位。1949年去台灣,歷任“總統府”秘書、“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宣組”副組長、“中央設計考核委員會”委員台灣國民黨中央副秘書長,擔任蔣介石文學侍從20多年,並奉命記錄了蔣介石臨終前的口授遺啊。1976年起,歷任台灣“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主任委員、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教授、中國歷史學會理事長、台灣“國家安全會議顧問委員會委員”、“國家總動員會”委員。從1983年1月起,擔任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主持台北故宮博物院工作長達18年。 [3] 
(概述圖來源 [3] 
中文名
秦孝儀
外文名
Chin Hsiao-yi
別    名
字心波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21年
逝世日期
2007年1月5日
畢業院校
上海法商學院,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
出生地
湖南衡山(今衡東)
信    仰
佛教

秦孝儀人物生平

秦孝儀出身書香門第,自幼繼承家學,精通儒學、經史,博覽羣書。從上海法商學院法律系畢業後,他曾赴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深造,榮獲人文科學博士學位。秦孝儀二十多歲即受蔣介石重用,出任國民黨中央黨部議事秘書;二十八歲時,就成為蔣介石身邊最年輕的“文膽”,深受蔣介石與宋美齡信任。 [2] 
由於文采過人,反應快,又能以毛筆速記,所以秦孝儀一直為蔣介石倚重。對傳統經典相當仰慕的蔣介石,也不時與秦孝儀以四書五經應對,增添自己談話的分量。所以秦孝儀能長期在國民黨黨中央工作,並任蔣介石侍從秘書職務屹立不搖,前後共達二十五年。 [2] 
1949年隨國民黨到台灣後,秦孝儀除以“總統府”秘書的名義,續任蔣介石“文膽”外,先後擔任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宣組副組長、中央設計考核委員會委員等職務。1961年4月,他出任國民黨中央副秘書長,直到蔣介石過世為止,蔣介石發表的政策文稿,幾乎全部出自秦孝儀之手。通常蔣介石比較重要的文告、稿子,由他本人當面口述大意,秦孝儀則在一旁筆記下來,然後連夜趕好草稿,先給秘書長張羣看過,再行對外公佈。 [2] 
秦孝儀最為人知的傳奇,在於他在蔣介石去世之際,以黨國要人、蔣家家臣、蔣介石文學侍從等多重身份,承宋美齡之命,記錄並撰述了蔣介石的遺囑。這篇以“自餘束髮以來,即追隨總理革命……”破題的短文,在國民黨一黨專制時代,各級學校曾規定學生背誦,也讓秦孝儀成為家喻户曉的人物。近年內地出版的《中華民國人物傳》,將秦孝儀譽為“國民黨的第一支筆”。 [2] 
從1983年開始,秦孝儀又在台灣“故宮博物院”院長的位子上一干就是十八年。後來卸下“故宮博物院”院長的職務,隨即縱情書畫山水,更常回到故鄉探望,也曾到湖南舉辦個人書畫詩詞展。事實上,早在兩岸恢復正常交流後,秦孝儀便積極推動北京與台北故宮的互動,為兩岸良性交流貢獻良多。 [2] 
外界曾有人比喻“奉命受記”預立蔣介石遺囑的秦孝儀是“蔣氏王朝”的最後“家臣”,但曾經受業於秦孝儀的學者周玉山則認為,秦孝儀是傳統典型的知識份子。在兩蔣執政時期,秦孝儀受到的倚重程度與影響力,更是前所未有。 [1] 
秦孝儀生前曾對其門生周玉山透露,一九七五年三月二十九日,他奉命為蔣介石預立遺囑後,在送請宋美齡先行過目時,他曾奉夫人之命,在蔣介石遺囑“自餘束髮以來,即追隨總理革命,無時不以總理信徒自居”的初稿,增加“耶穌基督”四字,使得後來成為近代史料的這段遺囑、變成“無時不以耶穌基督與總理信徒自居” [1] 
秦孝儀曾以書法見稱,書寫體例經由博古創新,自成風格獨具的“秦體”,每每是門生故舊收藏的珍品。秦孝儀長年在兩蔣身旁,參贊“國務機要”“手握王爵,口含天憲”見證近代台灣巨幅動盪的政治變遷,晚年得以浸淫書法文學藝術領域,度過平靜安逸的歲月,也應是有福報之人。 [1] 
2007年1月5日晚間,秦孝儀在台灣病故,享年八十七歲。 [2] 

秦孝儀後世紀念

秦孝儀故居(秦氏宗祠) 位於衡東縣吳集鎮吳集老街,秦孝儀幼年時由吳集鎮排嶺村移居至此並在這裏度過了他的少年時期。故居 2011 年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