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秣馬厲兵

鎖定
秣馬厲兵,是漢語的一則成語,出自春秋·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1-2] 
這則成語意思是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準備戰鬥。其本身結構為聯合式,在句子中可作謂語等。 [1-2] 
中文名
秣馬厲兵
拼    音
mò mǎ lì bīng
近義詞
厲兵秣馬
反義詞
解甲歸田
注    音
ㄇㄛˋ ㄇㄚˇ ㄌㄧˋ ㄅㄧㄥ
出    處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語法功能
作謂語

秣馬厲兵成語出處

“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春秋·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後人據此提煉出成語“秣馬厲兵”。 [2] 

秣馬厲兵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晉國秦國聯合出兵攻打鄭國。鄭國的大夫燭之武在危急之中,隻身一人冒死來到秦營,勸秦國國君不要上晉國的當,因為鄭國滅亡了,也就削弱了秦國的勢力。秦國國君覺得有理,便下令撤軍回國,又派三員將領杞子、逢孫、楊孫帶領一部分軍隊幫助鄭國守城。秦軍撤退後,晉國大夫子犯要攻打秦軍,被晉文公阻止了。於是晉軍也跟着收兵回國。這樣,杞子等三位將領就留在了鄭國。
兩年後,杞子派人暗中送給秦國國君一封密信,説他們已經掌握了鄭國都城北門的鑰匙,請秦軍速來偷襲鄭國國都,他們積極做好內應。秦國國君非常高興,不顧老臣蹇叔的反對,當即派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三名將領率領大軍去偷襲。蹇叔的兒子也在這支遠征軍中,送別時,蹇叔抱住兒子失聲痛哭,還説“你們一定會在殽這個地方遭到晉軍抵禦,到時,我來收你的屍骨。”秦穆公知道後,大罵蹇叔該死。
秦國離鄭國有千里之遙,秦軍毫無顧忌地通過周天子的京城洛陽,長途行軍,來到離鄭國不遠的滑國境內。這時鄭國的商人弦高正趕着一羣牛到洛陽去做生意,在滑國遇上了東進的秦軍,立刻明白秦軍是要去偷襲自己的祖國。他急中生智,假扮鄭國的使者迎向秦軍,獻上四張熟牛皮和十二頭牛,對秦軍説:“我國國君聽説你們遠道而來,十分辛苦,特命我前來迎接,搞勞貴軍。”孟明視以為鄭國早有防備,只好停止進軍。弦高一面應付秦軍,一面派人火速向鄭國報信。鄭穆公得到弦高的緊急情報,立即下令作好戰鬥準備,同時派人去北門察看秦國駐軍的活動。這時杞子等人已經帶領部下作好了作戰的準備,他們磨好了武器,餵飽了馬匹,正準備動手。鄭穆公立刻派大夫皇武子去見杞子,對他説:“我們很抱歉,沒有好好款待你們,你們的孟明視來了,你們可以跟他去了。”杞子等人見陰謀敗露,就分別倉皇地逃往齊國宋國。鄭穆公作好迎戰準備,嚴陣以待。孟明視得到消息,知道偷襲鄭國的計劃不能成功,只好把小小的滑國搶掠一空,下令班師回國。
還師途中,他們經過險地殽,果然,晉軍早已在那裏埋伏多時,秦軍措手不及,被打得潰不成軍,孟明視等三名將領全部被晉軍活捉。 [3]  [4] 

秣馬厲兵成語寓意

秣馬厲兵這個典故闡釋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以及“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涵義,這些中華民族優秀品質在弦高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弦高只是鄭國一個以買賣為生的普通商人,但當他聽説秦國要攻打自己的國家時,毫不猶豫地冒着破產和被識破而殺頭的雙重危險,把自己用來做生意的牲畜送給秦軍,拖延秦軍進攻的步伐,充分體現了他的機智勇敢。 [3] 

秣馬厲兵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秣馬厲兵意謂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準備戰鬥。這個成語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等。 [1] 
運用示例
唐·房玄齡等《晉書·四夷傳·西戎傳》:“今將秣馬厲兵,爭衡中國。” [1] 
參考資料
  • 1.    秣馬厲兵的解釋|秣馬厲兵的意思  .漢典網[引用日期2018-01-18]
  • 2.    李一華 呂德申.漢語成語詞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85:489-490
  • 3.    鄭永安編著.中華成語典故.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11:229-230
  • 4.    崔鍾雷主編.成語典故大全.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8: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