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诀是汉语词汇,读音为mì jué,指不公开的能有效解决问题的窍门或方法,涵盖方术传承、实践技巧与知识传递等维度 [1] [58]。其内涵兼具神秘性与实用性,既包含宗教修行中的玄妙法门,也指向日常生活经验提炼的智慧结晶 [58]。
该词最早见于晋代文献,葛洪《抱朴子》提及“秘诀何可悉得”,干宝《搜神记》记载异人授秘术的传说 [54]。唐宋时期大量出现在诗歌中,李白、杜甫等常以之描述修仙炼丹之术,陆游诗句“平生秘诀今相付”则拓展至处世哲学 [5] [7] [18]。明清小说如《水浒传》《西游记》将其应用扩展至军事谋略与咒术传承,《文明小史》等作品更将语义延伸至科举应试技巧 [2] [48] [55]。近现代鲁迅以“秘诀”隐喻文学创作技法,标志着词义向世俗经验领域的泛化 [57-58]。
历代文献中“秘诀”既作为神秘知识的载体,亦演变为各领域实用技能的代称,反映出汉语词汇从宗教玄学向世俗智慧转化的历史脉络 [58]。
- 中文名
- 秘诀
- 外文名
- secret of success [2]
- 拼 音
- mì jué
- 释 义
- 隐秘而不公开的方术;奇妙的诀窍;不公开的能解决问题的窍门、办法;能解决问题的不公开的巧妙办法。
释义
播报编辑
隐秘而不公开的方术;奇妙的诀窍;不公开的能解决问题的窍门、办法;能解决问题的不公开的巧妙办法。
例句
播报编辑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告之不力,则秘民夜诀何可悉得邪?” [54]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遇异人授以祕诀。”
《南史·陶弘景传》:“ 弘景 既得神符祕诀,以为神丹可成。”
唐 杨炯 《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被玉轴之文章,三冬遽足;穷金坛之祕诀,百战不孤。”
唐 玄觉 《永嘉证道歌》:“祇知犯重障菩提,不见如来开秘诀。” [3]
唐 李隆基 《送道士薛季昌还山》诗:“犹期传秘诀,来往候仙舆。” [4]
唐 李白 《送方士赵叟之东平》诗:“赵叟得秘诀,还从方士游。” [5]
唐 李白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见我传秘诀,精诚与天通。” [6]
唐 杜甫 《忆昔行寻朽兵》:“秘诀隐文须内教,晚岁何功使愿果。” [7]
唐 王起 《赠毛仙翁》诗:“丹灶化金留秘诀,仙宫嗽玉叩玄关。” [8]
唐 杨嗣复 《赠毛仙翁》诗:“王母亲缝紫锦囊,令向怀中藏秘诀。” [9]
唐 吕岩 《赠刘方处士》诗:“八琼秘诀君自识,莫待铅空车又破。” [10]
五代 齐己 《招湖上兄弟》诗:“药鼎近闻传秘诀,诗门曾说拥寒炉。” [11]
宋 陈越 《送张无梦归天台》诗:“五图传秘诀,三祝契尧心。” [12]
宋 杨亿 《送觐道人归故》诗:“秘诀神仙授,灵苗洞壑求。” [13]
宋 欧阳修 《送刘虚白》诗:“祕诀谁传妙若神,能将题品徧朝绅。” [1]
宋 唐庚 《走笔赠仙姑》诗:“不然教我蝉蜕羽化秘诀之一二,海山深处摘取王母千岁不熟之蟠桃。” [14]
宋 李纲 《舣舟泊头镇风雨中乘小舟行十馀里遵陆游罗浮山宝积延祥寺》诗:“逝将憩真境,秘诀追前修。” [15]
宋 李纲 《季夏之初自安国迁南台天宁寺依南山而面北暑气尤盛暇日望山顶松林郁然意必有异因穴垣凿磴以造其上形势坦平风日清美四顾山峦环合江潮往来景物不可模状月出林表清光更多夜久阒寂殆非尘世作古诗二十韵以纪其事奉呈巽达元仲》诗:“灵丹论秘诀,妙理谈真空。” [16]
宋 陆游 《书室名可斋或问其义作此告之》诗:“平生秘诀今相付,只向君心可处行。” [18]
宋 陆游 《丈人观》诗:“逝将从翁走如麋,隐书秘诀何由闻。” [19]
宋 陈文蔚 《壬申老人生旦》诗:“不须神仙授秘诀,已保柱石常坚牢。” [20]
宋 郑清之 《育王老禅屡惠佳茗比又携日铸为饷因言久则味失师授以焙藏之法必有以专之笑谓非力所及谩成拙语解嘲录以为谢》诗:“育王老慧老茶事,新授秘诀乃如此。” [21]
宋 程公许 《中秋和姜主簿韵》诗之二:“三更露气满秋堂,秘辩糠己协诀新去脚戏传食月芒。” [22]
宋 方岳 《酹江月·寿松山主人七月十九日》词:“更喜萱庭南极老,亲授长生秘诀。” [23]
宋 贾似道 《辨虫老嫩》诗:“要知促织与苍雏,秘诀分明在两须。” [24]
宋 许月卿 《除月二十三日夜梦》诗:“申传帝命通叮咛,亲授秘诀餐长生。” [25]
宋 吴惟信 《寄葛司理》诗:“井冷丹沉事迹存,仙翁秘诀授云孙。” [17]
元 洪希文 《书家藏兰谱后》诗:“传君秘诀君牢记,更取吾言质屈平。” [26]
《水浒传》第五二回:“宋江大喜,用心记了咒语并秘诀。” [48]
《水浒传》第五三回:“只因罗真人说了那几句话,传授秘诀,有分教:额角有光,日中无影。炼丹在石屋云房,飞步去蓬莱阆苑。” [49]
《水浒传》第八八回:“我已梦玄女娘娘传与秘诀,寻思定了,特请军师商议。” [51]
《水浒传》第一一六:“传先贤之秘诀,授祖师之玄文。” [53]
《水浒传》第一一七回:“并自念天书上回风破暗的密咒秘诀。” [52]
明 陶宗仪 《悼周通玄鍊师》诗:“秘诀曾传苍玉检,长生未服紫金丹。” [27]
明 管讷 《江夏刘名才及子陟皆以医呜于时鹤年丁先生德其愈病索诗赠之》诗:“大隐为医在市廛,千金秘诀自家传。” [29]
明 瞿佑 《红蜻蜓》诗:“偷咀仙霞传秘诀,戏涂猩血点纤腰。” [28]
明 胡俨 《咏梦》诗:“欲问希夷求秘诀,华山高处不胜寒。” [30]
明 陈琏 《碧霞丹房为道士王立中赋》诗:“寻真得秘诀,归住碧霞间。” [31]
明 祁顺 《舟人以竹取火与翠渠同咏》诗:“篙人得秘诀,剖竹分两只。” [32]
明 谢迁 《稽山小隐为许世美作》诗:“况得仙翁传秘诀,漫添宿火养丹砂。” [33]
明 罗钦顺 《望庐山》诗:“傥遇仙翁跨鹤来,长生秘诀应倾倒。” [34]
明 郑善促跨夫 《我昔远行迈》诗:“服食引奇龄,秘诀不敢归润己泄。” [35]
明 黄省曾 《送施宗锡归福州一首》诗:“君平昔日于此地,延年秘诀留山翁。” [36]
明 皇甫涍 《橘泉赠医》诗:“枕㡳丹霞留秘诀,洞花不落明潺湲。” [37]
《西游记》第三三回:“自那混沌初分,天开地辟,花果山生了我,我也曾遍访明师,传授长生秘诀。” [50]
明 梁有誉 《怀罗浮吟》诗:“惜哉神圣迹不到,秘诀隐文如可求。” [38]
明 王叔承 《东海游仙歌简王学士元驭王中丞元美》诗:“仙机缥渺人不闻,秘诀乃授琅琊君。” [40]
明 吴同春 《癸未冬登岱岳》诗之三:“谁向青华才颂谜传秘诀,古今天地总悲歌。” [39]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九:“岂知费了拜见钱,并无甚术法得传,只教得些游嘴门面的话头,就是祖传来辈辈相授的秘诀,习熟了打点开场施行。” [56]
《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自此以后,将金符铁券秘诀逐一参悟,遂择地修炼仙丹。” [47]
《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遂将烧炼秘诀并白云符书,悉传与真君。” [47]
《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于是选择吉日,依科设仪,付出铜符铁券、金签旬承丹宝鉴,并正一斩邪之法,三五飞腾之术,及诸灵章秘诀,并各样符篆,悉以传诸许君。” [47]
明 范景文 《王玉峰素善房中术一时搢绅多从之游称曰神仙翁后竟以是败道而死因戏成此诗》:“错疑秘诀不曾传,犹记逢人说汞铅。” [41]
清 梁佩兰 《录似耀生词宗正》诗:“长命箓传丹秘诀,元辰符授太清家。” [42]
《镜花缘》第十六回:“如此行去,不独算得处世良方,亦是一生快活不尽的秘诀。”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