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科學飲水

鎖定
隨着社會的發展,水資源短缺和污染帶給人類的危害日顯嚴重。世界衞生組織公佈的數據表明,當今世界上80%以上的疾病都與水質不良有關。由於水污染,水中攜帶大量對人體有毒、有害的物質,從而使人產生急慢性中毒,甚至影響後代的健康。另外,碳酸飲料、能量飲料、果汁飲料等越來越普遍,大量飲用含糖飲料導致肥胖兒童日益增多,大量飲用碳酸飲料者一些重要營養素(如維生素C、維生素A、葉酸、鎂和鈣等)攝入量可能減少。因此,為了自身和家人的健康,必須做到科學飲水。
作    者
趙世隆
職    稱
營養師
單    位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營養科
貢    獻
審核

科學飲水水的作用

水不僅構成身體成分,還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1)潤滑組織和關節。
(2)輸送營養成分,轉移代謝產物,並將代謝廢物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3)人體內所有的生化反應,都依賴於水的存在。
(4)水是體温調節系統的主要組成成分。

科學飲水飲用水分類

目前,人們生活中常見的飲用水主要包括自來水、純淨水、礦泉水、人造礦化水和天然水等。

科學飲水科學飲水十要素

1.定時飲水
很多人飲水的唯一原因是感覺口渴,但口渴這個生理反應與機體的缺水狀態並不同步。感到口渴時喝水是“被動飲水”,久而久之,人體就會長期處於一種“潛在”的缺水狀態。定時飲水,就是主動飲水,即不等到“口渴”就按時飲水,這有利於機體代謝。
2.定量飲水。
健康成人每天需要2500毫升左右的水。人體內水的來源主要有三個:飲水佔50%,食物含水為40%,體內代謝產生水10%。成人一般每日飲水量為1500~1700 ml,老年人每日飲水量可以控制在1500 ml左右。在夏季出汗多的情況下,可以相應增加水量。
3.培養正確的飲水方式
不要在口渴時大量喝水(一次性喝水超過500毫升),應少量多次飲水,以每次200毫升左右為宜。
4.制定飲水時間表
每個人的身體情況和生活習慣不同,應根據自身情況制定適合自己的飲水時間表,並持之以恆。
5.清晨飲水
夜間睡眠,長時間不飲水,加上機體顯性和隱性排汗及尿液的形成等生理性失水,造成機體相對缺水,使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減慢,造成體內代謝物堆積。清晨飲水能夠很快地被排空的胃腸道吸收和利用,有助於降低血液黏稠度,淨化血液,增強血管彈性,促使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尤其有利於高血壓、腦栓塞等疾病的防治。另外,清晨飲水還可以防止由於糞便的淤積而引起便秘。
6.飯前1小時飲水
飯前1小時喝一杯水,水分能很快進人血液,補充到全身,同時還可使消化器官分泌出大量的消化液來增強食慾。
7.控制飲水温度
適宜的水温將水燒沸3分鐘,待自然冷卻至20℃~25℃,温度過高或過低的水都不適於飲用。燙水容易灼傷口腔、食管和胃黏膜;冰水則容易引發胃腸道痙攣。
8.不喝生水
未經有效措施處理的生水可能存在細菌和對人體健康有害的有機化合物,所以,不喝生水應成為人人遵守的飲水安全準則。
9.不喝陳水
水燒開的時間或者燒開後放置的時間過長,會造成水的老化,使水中的有毒物質隨時間延長而增加。常喝陳水,不僅能使血液喪失輸氧能力,還存在潛在的致癌風險。實驗顯示,喝自然冷卻、擱置時間不超過6個小時的白開水,對人體健康最為有利。
10.不喝反覆煮沸的水
在電熱水器中反覆煮沸的水中的硝酸鹽可轉變為亞硝酸鹽,水中的重金屬含量也會增高。長期飲用這種水,會干擾胃腸功能,引起腹瀉、腹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