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科學論:科學的三維世界

鎖定
《科學論:科學的三維世界》(上卷、下卷),由李醒民教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旨在傳播科學思想,普及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理解科學價值 [1] 
中文名
科學論:科學的三維世界
作    者
李醒民
類    別
自然科學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6月1日
定    價
158 元
開    本
16 開
ISBN
9787300121406

科學論:科學的三維世界內容簡介

科學是由其三大內涵——作為知識體系的科學、作為研究活動的科學、作為社會建制的科學——形成的三維世界。科學論就是對作為一個整體的科學進行跨學科的研究和多維度的透視。本書作者在研讀國內外大量文獻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縝密思考和透闢分析,全方位地開掘和展示了科學的立體的、豐富的、生動的圖像,祛除殘留在人們頭腦中的一維的、單薄的、枯燥的科學形象,進而企望達到傳播科學思想,普及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理解科學價值的初衷。

科學論:科學的三維世界編輯推薦

本書力圖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的知識融為一體,與現實中的科學實踐和人生追求結合起來,力求做到科學與人文比翼齊飛,學術共思想圓融一色。本書適合科學技術人員、哲學工作者、大專院校師生和自然辯證法愛好者閲讀,也可以作為大學生和研究生相關課程的參考書。對於各個部門和領域的讀者而言,本書均不失為探究學術的平台,砥礪思想的較場,啓迪智慧的甘泉,陶冶性靈的憩園。

科學論:科學的三維世界作者簡介

李醒民,男,1945年10月生於西安市户縣。1969年畢業於西北大學物理系。1978年考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1981年畢業並獲理學碩士學位。1990年被破格評聘為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現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國科學院《自然辯證法通訊》主編。

科學論:科學的三維世界目錄

《科學論:科學的三維世界(上卷)》
自序
導言 科學是什麼?
0.1 scienCe(科學)一詞的源流
0.2 科學的定義
0.3 科學的主要研究對象——自然
0.4 科學的重要副產品——技術
0.5 完整而準確地理解科學
第一編 作為知識體系的科學
第1章 科學知識:它的分類和統
1.1 科學知識概覽
1.2 科學的分類
1.3 科學的統
1.4 人類文化大統
第2章 科學理論的要素和結構
2.1 一般性的考察
2.2 科學公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設
2.3 導出命題或科學定律
2.4 科學事實和實驗檢驗
2.5 科學的形而上學基礎:科學預設
第3章 科學理論的稟性
3.1 科學理論稟性之概觀
3.2 經驗性是科學理論的根基
3.3 合理性是科學理論的本相
3.4 臻美性是科學理論的精微
第4章 科學的客觀性和主觀性
4.1 關於客觀性的含義
4.2 客觀性是科學的特採
4.3 科學客觀性的特點和功能
4.4 科學不可避免的主觀性
4.5 必要的張力:在客觀性和主觀性之間
4.6 科學實在和科學真理
第二編 作為研究活動的科學
第5章 科學研究的目的和動機
5.1 作為研究活動的科學是一個過程
5.2 科學的目的或目標
5.3 科學探索的動機或動力
第6章 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
6.1 科學研究活動的類別及其歷史變遷
6.2 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的定義及異同
6.3 為基礎科學的存在辯護
6.4 捍衞純粹科學的理想
第7章 科學方法和科學思維
7.1 科學方法概説
7.2 科學經驗方法
7.3 科學理性方法
7.4 科學方法的特點
7.5 科學思維方式
第8章 科學創造和理論評價
8.1 科學創造:發現抑或發明?
8.2 審美方法與科學發明
8.3 科學理論的評價
8.4 關於科學認知
第三編 作為社會建制的科學
第9章 科學家和科學共同體
9.1 科學家及其角色特點
9.2 科學家的品德和秉性
9.3 科學家的心智、品味和風格
9.4 科學的社會建制:科學共同體
9.5 科學自主、學術自由與計劃科學
第10章 科學精神氣質或規範結構
10.1 科學規範和默頓的科學精神氣質
10.2 對默頓規範的探討和評價
10.3 科學中的精英主義
10.4 科學與民主、自由和國際主義
第11章 科學進步和科學革命
11.1 近代科學的起源
11.2 科學進步及其動力
11.3 科學進步的模式或圖像
11.4 科學革命的實質和語言根源
第12章 劃界問題和科學的伴生物
12.1 劃界問題或科學劃界
12.2 形形色色的科學伴生物
12.3 偽科學或假科學麪面觀
跋新科學思維:從知識科學觀轉向智慧科學觀
主要參考文獻總目
後記
《科學論:科學的三維世界(下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