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科學抽象法

鎖定
科學抽象法是辯證的認識。因為從簡單到複雜,從抽象到具體,這無疑是邏輯的分析方法。它與歷史的分析方法一致的。從反思路徑看,科學抽象法被建立為辯證的認識和對資產階級方法的內在性批判。其反思性在於範疇批判。 [1] 
改革開放以來,作為在理論上總結歷史經驗以及構建和創新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需要,應重新樹立馬克思的科學研究方法在經濟學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 
範疇生產的高度看,科學抽象法和發生學工作邏輯是統一的,這就是馬克思建立在《資本論》的研究方法。 [3]  中國經濟學研究必須批判性地正確運用這一歷史的抽象法,才能達到科學的彼岸。 [1]  馬克思主義研究者不可避免地面臨“保衞《資本論》”的任務:承擔創造性理解馬克思的作品,通過善讀、善用、善於轉化,促使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時俱進 [3-4] 
中文名
科學抽象法
外文名
Scientific abstract method
內 涵
學科方法
意 義
辯證的認識
相關概念
歷史抽象法
工作領域
方法論
服務對象
理論科學

科學抽象法概念定義

科學抽象法一直遵循舊有的定義。這引起人們的誤解,把“《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第三節看作生產“從抽象上升到具體”規定的地點,進而誤作是對“唯物主義知識論”的闡發,遮掩了真正涵義的政治經濟學方法——唯物史觀在文本中的闡釋和運用。 [5] 
馬克思將自己的“政治經濟學方法”與黑格爾的思想方法進行了比較。兩者在純粹的形式上具有一致性,都是從抽象上升到具體、從本質到現象,都遵循辯證邏輯,都基於事物發展的最終結果;但思想內容具有本質的區別。黑格爾把“實在”理解為自我綜合、自我深化和自我運動的“精神”的結果,範疇的運動表現為“生產行為”,世界成為這種“生產行為”的結果。依照馬克思的方法,在頭腦之外首先必須有一個作為研究對象的具有客觀獨立性的“實在主體”存在,就社會經濟研究而言,這個“實在主體”即特定歷史形態的社會,一定要經常作為前提,以一定的表象形態浮現在頭腦面前,因此,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只是思維用來掌握具體並把它當做一個精神上的具體再現出來的方式,而不是具體的產生過程。一定的抽象規定如交換價值,只能作為一個既與的、具體的、生動的整體的抽象片面的關係而存在,而不應當是預先被完整定義的“範疇”,更不能基於這種預先定義的“範疇”來生產“實在”。具體總體作為思維總體、作為思維具體,儘管是思維理解的產物,但它一定是人們對特定的客觀對象的認識的結果,絕不是處於直觀和表象之外或架於其上而思維着的、自我產生着的概念的產物;它只是把直觀和表象加工成概念這一過程的產物。這裏的比較表明,馬克思對兩種思想方法的聯繫和區別有着非常自覺而明確的認識。他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迴應杜林對《資本論》第一卷的質疑。杜林指責馬克思“太眷戀於黑格爾的骨架,即便是在流通的形式中……也暴露出黑格爾的推理形式”。對此,馬克思一方面坦承“黑格爾是我的老師”,同時強調“我敢於以批判的態度對待我的老師,剝去他的辯證法的神秘外殼,從而在本質上改變它”。 [6]  即按照通常的認識,科學抽象法包括相互聯繫的兩個方面。一是從現象到本質 ,從具體到抽象。這是研究問題的方法。要佔有大量的具體材料, 然後運用抽象思維的能力,去粗存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抽象出研究對象的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繫,提示出規律性。二是由抽象到具體,從本質到現象,這是敍述問題的方法 。也就是把研究成敍述出來時,又必須從最簡單最抽象的規定出發,一步一步上升到複雜的具體的規定。 [7] 
深層看,唯物辯證法和唯物史觀是科學抽象法的哲學和方法論基礎。方法論層面上的區別不僅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主流經濟學作為兩種不同的研究範式的本質區別,而且也是凸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作為科學研究範式的核心所在。 [2] 
於是,我們怎樣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任務?
  • 馬克思是從“對象”(物質生產)中發掘出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的。
  • 這就是馬克思在一版序言中對《資本論》研究對象的陳述:“我要在本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 [8] 
  • 政治經濟學對象是生產關係。研究對象是如何研究生產關係。
  • 研究任務是通過對“對象”的發生學的調查研究,找出研究對象的規律性的構造和運動。 [2]  歸根結底,科學抽象法是馬克思在批判和繼承黑格爾哲學的基礎上,提出和具體運用到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的科學研究方法。唯物辯證法和唯物史觀是科學抽象法的哲學和方法論基礎。方法論層面上的區別不僅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主流經濟學作為兩種不同的研究範式的本質區別,而且也是凸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作為科學研究範式的核心所在。這值得我們充分注意。 [2] 

科學抽象法概念性質

王亞南認為:它僅僅是辯證認識方法。 [9]  他講過一段著名的話:1962年第4期《哲學研究》,發表了吳傳啓同志的《由抽象上升為具體是辯證的認識方法》。這個標題的提法,是沒有什麼值得懷疑的。問題是該文開頭的這句話:“這種邏輯的認識方法,就是由抽象上升為具體的辯證的認識方法,也就是馬克思應用於《資本論》中的基本的邏輯方法……”於是有些青年政治課教師同志,看到這種提法,再把他們從《資本論》中學到的馬克思自己的説法聯繫起來,提出這樣一些問題:1.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應用的基本方法,不是辯證的方法麼?2.由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或抽象分析的方法,是否就等於辯證的方法呢?3.有人説,由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是基本的方法;又有人説,抽象分析的方法是基本的方法,是一回事麼?究竟哪個對?……。(我)有兩個主要論點,其一是説,在《資本論》中,應用的基本方法是辯證方法,不是抽象分析,也不是由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或其他什麼方法;即使説,後面這兩者比較重要,在《資本論》中也應用得比較廣泛,那也不能這樣去理解。我的另一個主要論點是和前一個論點相聯繫的,那是把辯證方法看為總的方法、基本的方法,其他一切的方法則是從屬於辯證方法的,在辯證方法的指導下,對所研究的總的對象的某些方面、某些場合,作着較為具體的處理的。 [10] 

科學抽象法提出背景

  • 《資本論》是一部讀和用的著作,實踐性強。之所以如此,在於它的方法。 [11] 
  • 這樣看,歸根結底,《資本論》的學科方法是“唯物辯證法”,學科工作邏輯是“歷史唯物主義發生學”。兩者的相得益彰使《資本論》四卷結構成為一體例完備的作品。可以毫不誇張地説,《資本論》的科學性和階級性是嚴謹統一的,它們藝術地結成完整的工作,通過批判性,有效指導着它所服務的現實。 [12] 
  • 當馬克思説抽象力就是辯證的方法時,我們可以從兩個方法來理解這句話,首先就是作為方法意義上的辯證法,即把“抽象力”理解為方法 [13] 
  • 總的看來,關於馬克思《資本論》的成就是兩大發現: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理論。其主要就是針對商品經濟形態,做出了偉大的理論發現。但是,其也適用於產品經濟形態的分析,這是就方法而言的。
  • 《保衞<資本論>——經濟形態社會理論大綱》第六章是寫什麼的呢?反思科學抽象法。
  • 從反思的角度看,這個方法是集體提出的。説白了,就是歷史科學和知識論的結合,新康德主義的傾向性也較為明顯。 [14]  深一步看,最早提出的問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它正確地放到它該去的位置,這就是《資本論》第四卷——思想史批判。
  • 馬克思的航程乃是“歷史”到“邏輯”,再到“歷史”,即歷史唯物主義發生學。
  • 新世紀我們迎來”保衞《資本論》“時代。
  • 《保衞資本論》是對《資本論》邏輯的最新的中國化的概括和提煉。
  • 《保衞資本論》認為:《資本論》猶如《道德經》,從母説到子,這是基本邏輯。其深化了國內學者的資本研究現狀,從而使研究帶有原創性。創新性研究是這麼三條:一,區分“對象”和“研究對象”;二,區分“物”和“事”;三,區分“物的科學”和“事的科學”。 [5] 
科學抽象法 科學抽象法

科學抽象法學科交叉

科學抽象法和發生學的關係
  • 《資本論》是馬克思以畢生精力撰寫的一部光輝鉅著。正因如此,時間過去了兩個世紀,這部著作依然熠熠生輝,值得我們學習深研。在於其建立了辯證的批判。其堅持學科方法和工資邏輯的統一。
  • 《資本論》具有發生學方法上的認識結構。
  • 《資本論》第一卷:歷史發生學
  • 《資本論》第二卷:系統發生學
  • 《資本論》第三卷:現象發生學
  • 《資本論》第四卷:認識發生學 [15] 
科學抽象法 科學抽象法
什麼是科學抽象法?什麼是發生學
二者的區別和聯繫提示:需要從學科方法和工作邏輯的關係角度給出答案,即唯物主義辯證法怎樣和歷史唯物主義相統一的,主觀批判怎樣隸屬於客觀批判。發生學的本質是工作邏輯意義的方法,是“發生學批判”。所以歸根結底,這個問題需要和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研究方法的工作性質相聯繫起來加以考慮。
具體而言,科學抽象具體分析是人類認識中的一對辯證思維方法 [1]  歷史分析和過程分析結合的方法,馬克思稱為“唯物主義方法”和“我的辯證方法”。 [16] 
發生學方法起源於《道德經》。表達這種思想的最為著名的一句話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1. 科學抽象法是關於認識過程的發生學,抽象辯證法和具體辯證法。
  2. 發生學是關於生長過程的辯證闡述的。 [17] 
  3. 發生學可以和辯證法相提並論,科學抽象法是辯證法的具體應用。
  • 區別:科學抽象法被硬性定義為“從具體到抽象,再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發生學則很難定義,是歷史過程分析,如歷史發生學、系統發生學、現象發生學和認識發生學。 [4] 
  • 聯繫:科學抽象法可以簡化成“認識發生學”來理解。關於這個問題的相關研究專著:《保衞<資本論>——經濟形態社會理論大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18] 
這樣看來,雖然《資本論》是以英國作為研究的主要對象的,但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巨大指導作用。其刻畫的邏輯對中國也是適用的,富有指導性。我們需要進行深刻性邏輯反思,找到民族工作語言。 [3] 

科學抽象法研究方法

我們對待經典的態度應該是堅持活學活用,學以致用。我們必須同時堅持把《資本論》看作是一部偉大的史書。中國的經濟學研究必須運用歷史抽象法,才能達到科學的彼岸。 [19] 
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怎麼樣的?總體看,它是歷史唯物主義發生學。其統一了唯物辯證法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例如《資本論》,第一卷採用了“歷史發生學的研究方法”;第二卷採用了“系統發生學的研究方法”;第三卷採用了“現象發生學的研究方法”;第四卷採用了“認識發生學的研究方法”。 [20] 
首先是母子生長路徑的確立,其次是複雜性的系統關係,再次是現象生活,再次是語言生產。這個批判的歷史實踐過程。所以是“歷史實踐的批判方法”。 [9] 
既是工作邏輯,也是研究方法。其建立了“行動的語境:批判和建構”。 [21] 
辯證法,中國工作用語即發生學。這是對生長過程的辯證描述。例如《資本論》所運用的歷史唯物主義發生學的“第一義”:歷史發生學,即中國用語的“道”,即從發展方面對生長過程進行辯證描述。馬克思在《價值形式或交換價值》中,全面闡明瞭在生長規定方面的母子相互推動的“價值的發生學”,實際上就是闡明價值的生長規定,這是理解資本之道的歷史基礎。 [22] 
《資本論》所運用的歷史唯物主義發生學的“第二義”:系統發生學。如果我們把“W = c + v + m”視為生產關係,《資本的生產過程》則是關於這個公式“如何來”的系統性研究。所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生”和“死”,已經寫就這種社會生產關係的歷史特質,以後的生產關係的資本主義運行是實現該特質,交換關係的資本主義運行則在於具體化該特質。我們從而能夠看到:馬克思從“歷史轉化”和“社會系統”兩個層面來整體把握與刻畫資本運動(規定),而且在對總資本和總商品資本的考察中,伴隨着“價值”向“生產價格”轉化的運動的實存。也就是説,資本發生學的邏輯裂變是“歷史和系統的發生學”:一者考察生長過程的發展的本質,一者考察生長過程的運動的本質,——對應於前者,後者實際上是切合事物發展本質的空間規定或空間(擴張)過程。承上所述,學科方法論的第二義應該就是系統發生學,由《資本的流通過程》補充説明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總商品形成(機理)”。 [23] 
科學抽象法 科學抽象法
具體來看,這一卷是關於資本主義基本公式的“生產關係為什麼”的研究:在事下洞悉物的規定。在考察中,資本委實是具有“工具理性”的社會公眾人物;通過對資本的“個體選擇”行動和“階級選擇”行動兩方面的綜合考察,聯結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理性的世界和交往關係理性的世界。這是建立對資本主義經濟生活“進行宏微觀剖解”理解行動的分析基礎。總的説來,《道德經》和《資本論》具有結構的“巧合”:道和德規定的相互推動和彼此間的有機交融。《資本論》在成書結構上分成四個層次:歷史發生學(道,歷史生產→再生產過程);系統發生學(德,再生產→流通過程);現象發生學(道和德的生活形式,流通→生活過程);認識發生學(道和德的認識形式,生活→認識過程)。這其實是邏輯發展的必然,摹寫的是“以歷史生產為基礎的時間過程”、“以社會再生產為基礎的空間過程”、“以流通為基礎的現象過程”和“以經濟生活批判為基礎的認識過程(抽象上升到具體)”。這種辯證法的“四肢結構”完成了對社會歷史有機體的整體刻畫,書寫了一部商品經濟形態的“整史”。
資產階級經濟學的不足之處在於沒有產生獨立意義的“認識發生學”,而通過徹底解決黑格爾的思辨的思維發生學的“神秘性”,通過剝離黑格爾的認識發生學所“還原”的唯物主義的現象發生學恰恰呈現客觀過程的歷史發展。總的來説,《資本論》第三卷的闡述是針對“現象發生學”的整體工作狀態而言的。
因此,《資本論》作為總體邏輯,是對統一歷史對象——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過程和運動形式的概括。第三卷作為現象發生學與第一卷和第二卷共生,揭明資本存在的“秘密”:1-3篇以價值具體地生長為資本主義價格的過程,説明經濟利潤的一態系統;4-6篇以“階級鬥爭Ⅰ”的社會生長過程——利潤率趨向下降的現實展開機制,説明經濟利潤的多態系統;以“階級鬥爭Ⅱ”的社會生長過程——利潤率趨向下降的深化形式,説明經濟利潤的虛擬運動系統;終篇以階級生活圖像的定格化過程——“分配假象”及其破除,揭明資產階級認識論的規定性。研究表明:政治經濟學批判與階級分析是等同的方法論範疇,旨在根除“偽科學”對經濟理論建構的影響,終結“庸俗”,使科學還原為推動歷史生長的革命性力量。 [24] 
總體看,《資本論》作為理論著作,是具有辯證敍述要求的一部史書,其工作邏輯歸根結底是“書寫歷史”的社會客觀批判體系。內在邏輯紅線是“商品批判——資本批判”,奠立“事的科學”基礎。 [25]  此架構與“科學實證主義”無涉,在於內在剖析“價值之道”、“價值之德”以及“資本之道”、“資本之德”,奠立“事的科學”基礎。這種研究使歷史建立為“實踐的對象”,產生認識,又進一步使邏輯建立為“認識的對象”,產生理論,從而完成了對於“康德主義知識論”的真正走出。 [26] 
參考資料
  • 1.    毛澤東論科學抽象法和具體分析法  .哲學中國網.2016-02-22[引用日期2016-02-22]
  • 2.    楊成林等 .《重樹馬克思科學抽象法在經濟學研究中的重要地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西方主流經濟學方法論的比較分析》 .《當代經濟研究 》2011年第11期 .
  • 3.    《資本論》邏輯反思  .中國社會科學網.2016-02-21[引用日期2016-02-21]
  • 4.    許光偉 .《的邏輯究竟怎樣練成?》 .《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 》2015年第8輯 .
  • 5.    許光偉 .《邏輯解析——文本問題、“科學抽象法”的反思及其他》 .《當代經濟研究》2015年第7期 .
  • 6.    論《資本論》的邏輯起點  .中國社會科學網.2016-02-23[引用日期2016-02-23]
  • 7.    劉滌源等.馬克思《資本論》中的科學抽象法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7
  • 8.    《資本論》 第1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年,第8頁.
  • 9.    許光偉 .《保衞——經濟形態社會理論大綱》 .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4年 .
  • 10.    王亞南. 《再論的方法》. 《哲學研究》1963年第3期.
  • 11.    王亞南:《資本論》的學與用  .人大經濟論壇.2016-02-21[引用日期2016-02-21]
  • 12.    謝爾蓋耶維奇.《卡爾·馬克思的偉大發現——勞動二重性學説的方法論作用》,雎國餘譯,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
  • 13.    何謂“抽象力”  .中國社會科學網.2016-02-22[引用日期2016-02-22]
  • 14.    伊林柯夫. 《馬克思〈資本論〉中抽象和具體的辯證法》,孫開煥等譯,山東人民出版社,1993.
  • 15.    許光偉 .《保衞——經濟形態社會理論大綱》 .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4年,目錄,第1-5頁 .
  • 16.    《資本論》 第1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年 .
  • 17.    許光偉. 《實體與形式對偶説的邏輯不足和拓展方向——與裴宏博士商榷》,《當代經濟研究》2013年第11期.
  • 18.    保衞《資本論》  .中國政治經濟學教育科研網.2016-02-22[引用日期2016-02-22]
  • 19.    王亞南 . 《的學與用》 .《中國經濟問題》1961年第3期 .
  • 20.    《資本論研究》第11卷要文:以事的科學審查《資本論》邏輯  .人大經濟論壇.2016-02-21[引用日期2016-02-21]
  • 21.    許光偉 .《的藝術高度:社會客觀批判——關於“商品批判”和“資本批判”的歷史辯證法》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學報 》2016年第1期 .
  • 22.    許光偉 .《第一卷的邏輯:歷史發生學》 .《當代經濟研究》2011年第7期 .
  • 23.    許光偉 .《第二卷的邏輯:系統發生學》 .《當代經濟研究》2012年第1期 .
  • 24.    許光偉等 .《第三卷的邏輯:現象發生學》 .《經濟評論》2012年第1期 .
  • 25.    【原創】《導言》的革命:事的科學和研究對象的確立  .人大經濟論壇.2016-02-21[引用日期2016-02-21]
  • 26.    許光偉:我為什麼與如何寫《保衞資本論》  .人大經濟論壇.2016-02-21[引用日期2016-02-2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