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中文名
- 科学怪人
- 外文名
- Frankenstein
- 别 名
- 弗兰肯斯坦、魔鬼博士
- 出品公司
- 环球影业(美国)
- 制片地区
- 美国
- 拍摄日期
- 1931年8月24日—1931年10月3日
- 导 演
- 詹姆斯·怀勒
- 制片人
- E.M. Asher、Carl Laemmle Jr.
- 类 型
- 剧情、恐怖、科幻
- 主 演
- 科林·克利夫、波利斯·卡洛夫、梅·克拉克
- 片 长
- 71 分钟
- 上映时间
- 1931年11月21日(美国)
- 票 房
- 1200万美元(首轮放映) [1]
- 对白语言
- 英语
- 色 彩
- 黑白
- 出品时间
- 1931年
- 制片成本
- $291,000(估计)
剧情简介
播报编辑
弗兰肯斯坦(科林·克利夫饰)是一个天才科学家,他想像上帝一样创造生命,于是不顾学校教授的反对,离开了大学,和助手到山上的一座古堡里做人体实验。他从墓地等地方找来了各种人体残肢,还从学校实验室偷了一颗大脑,利用这些制造出一具人体。他的未婚妻伊丽莎白朵影赠漏樱洒(梅·克拉克饰)出于担心,就与好友以及弗兰肯斯坦所在学校的教授一同去古堡实验室找弗兰肯斯坦。正是在这个暴风雨之夜,弗兰肯斯坦的人体实验完成了——他利用雷电让手术台上的躯体有了生命。然而几天后,这个由科学家创造出来的怪物(波利斯·卡洛夫饰旬埋悼挨旬击)开始不受控制,他先是把葛霸祖科学家的助手杀死,又开始攻击教授和科学家。
于是,身心俱疲的弗兰肯斯坦被接了回家,并且开始筹备婚礼,而怪物则留给教授处理。但是怪物却把教授杀死了,从实验台上逃了出来,一步一步走近村庄,还把一个小女孩淹死。正在举行婚礼的弗兰肯斯坦对此浑然不知 [2]柜阀甩渗喇请少店。
演职员表
播报编辑
演员表
职员表
制作人 | E.M. Asher、Carl Laemmle Jr. |
原著 | 玛丽·雪莱 |
导演 | 詹姆斯·怀勒 |
副导演(助理) | Joseph A. McDonough |
编剧 | Peggy Webling、John L. Balderston、Francis Edward Faragoh、Garrett Fort、Robert Florey、John Russell、Richard Schayer |
摄影 | Arthur Edeson、Paul Ivano |
配乐 | Bernhard Kaun |
剪辑 | Clarence Kolster |
美术设计 | Charles D. Hall |
造型设计 | Pauline Eells、Jack P. Pierce |
(以上参考资料) [3]
角色介绍
播报编辑
(以上参考资料) [1]、 [4]
幕后花絮
播报编辑
花絮
- 片中有这样一段情节,怪物穿越树林时邂逅了小女孩玛利亚,玛利亚正在将花扔到池塘里,怪物也学着她的样子扔起来,可很快花被扔没了,找不到东西的怪物朝玛利亚走去,影片的所有拷贝到此为止。而在起初的拍摄期间,接下来的情节是怪物把玛利亚扔下河,他以为小女孩也会和那些花瓣一样浮在水面,可结果是小女孩立即沉了下去,怪物因此迷惑不已。这段镜头由于过于残忍而被剪掉。
- 贝拉·路高西是扮演影片中怪物的最初人选,但他对怪物不能说话存在异议,并且坚持由自己设计怪物外形,但最终他的设计方案被否决。据电影史学家Richard J. Anobile称,影片原定的导演是Robert Florey,并且贝拉·路高西应该饰演弗兰肯斯坦博士,而环球影业的开山鼻祖Carl Laemmle坚持由他来扮演怪物。后来不久,Robert Florey被换成詹姆斯·怀勒,贝拉·路高西也被波利斯·卡洛夫替代。
- 原定由莱斯利·霍华德扮演弗兰肯斯坦,由贝蒂·戴维斯扮演伊丽莎白,但导演坚持由科林·克莱夫扮演弗兰肯斯坦。
- 约翰·卡拉丹拒绝扮演怪物,因为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
- 在将生命赋予怪物之后,弗兰肯斯坦博士说道:“Now I know what it's like to BE God!”影片首轮放映时带有这段台词,但在20世纪30年代末重新上映时,审查部门认为这句话亵渎了上帝,要求剪掉,于是一声惊雷替代了原有台词。后来,这段话被成功恢复。
- 影片在1931年上映时的宣传海报一度被估价60万美元。
- 扮演怪物的波利斯·卡洛夫在上妆时不得不摘下假牙。
- Ken Strickfaden负责片中电击特效,并且成为波利斯·卡洛夫被电击时的替身。
- 玛利亚溺死在水中的场景拍了数次仍未通过,扮演玛利亚的小演员当时已经筋疲力尽,导演詹姆斯·怀勒说如果她同意再拍最后一次,可以答应她的任何条件,结果这个小演员提出要一打煮鸡蛋,怀勒后来给了她两打。
- 在玛丽·雪莱的小说原著中,没有提及怪物是怎样被弗兰肯斯坦博士复活的,而且和片中的怪物形象大相径庭。
- 《人物》杂志的年鉴中称,片中的怪物曾被弗拉肯斯坦起名亚当,但后来被剪掉,因为观众更愿接受“怪物”的称号。
- 片中部分场景取景于1927年《录影带谋杀案》的布景。
- 影片曾被堪萨斯州禁映,因为认为该片残忍并有悖道德。
- Jack P. Pierce设计的怪物形象的所有权一直将延续到2026年。
- 剧本最初曾设计弗兰肯斯坦在结尾时死去。
穿帮
- 片中人们为避雨躲进了城堡,但他们身上却没有被淋湿的迹象。
- 当弗兰肯斯坦被怪物扔出风车城堡,明显是个假人。
(以上参考资料) [5]
制作发行
播报编辑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细节) |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细节) |
---|---|---|---|
美国 | 1931年11月21日 | 美国日本 | 1931年11月18日(局部放映) |
美国 | 1931年12月4日(纽约州纽约市) | 西班牙 | 1932年3月6日 |
法国 | 1932年3月17日 | 爱尔兰 | 1932年3月25日 |
日本 | 1932年4月15日 | 德国 | 1932年5月18日 |
乌拉圭 | 1932年7月23日 | 墨西哥 | 1932年7月27日 |
瑞典 | 1932年11月28日 | 意大利 | 1932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
土耳其 | 1932年 | 奥地利 | 1932年 |
葡萄牙 | 1933年1月10日 | 中国香港 | 1933年6月15日 |
意大利 | 1935年12月2日 | 匈牙利 | 1936年4月30日 |
美国 | 1947年6月1日(重新发行) | 奥地利 | 1957年7月5日(重新发行) |
荷兰 | 1969年3月24日(恐怖工作室电影节) | 葡萄牙 | 1976年4月2日(重新发行) |
芬兰 | 1998年6月10日(电视首播) | 美国 | 2013年2月15日(纽约电影论坛) |
(以上参考资料) [6]
影片评价
播报编辑
影片讲述一个关于人类异想探究生命奥秘的故事。片中的主角超越了自然法则的限制创造出一个怪物。起初,这个怪物是很善良的,后来因为受不了寂寞和惨遭遗弃的双重打击,而渐渐变得邪恶,开始以人的生命换取自身的生存。故事的内容发人深思,令人难忘 [1]。(新浪娱乐评)
即使放在21世纪,1931年的这部《科学怪人》依然能让观众心里“堵得慌”。可以说,这部电影的艺术成就大大超越了日后的那些翻拍片。弗兰肯斯坦是一个经典的文学形象,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银幕形象。他完美地诠释了疯子和天才的结合体。在这部影片中,波利斯·卡洛夫扮演了怪物,他的表演使得影片的恐怖效果如虎添翼 [4]。(时光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