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科學中的革命

(201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鎖定
《科學中的革命》是201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中文名
科學中的革命
作    者
[美] I.伯納德.科恩 著
譯    者
魯旭東,趙培傑 譯
出版時間
2017年 [1]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
9787100146753 [2] 

科學中的革命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科學的革命史觀做了深刻全面的述評,並對四個世紀以來的近現代科學革命進行了詳盡的記述。在科學革命的概念史研究方面,《科學中的革命》堪稱經典。在對科學史的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科恩發現,所有科學中的革命(廣義的科學革命)都要經過四個主要的前後相繼的階段。科恩所提出的劃分科學革命的四個階段和判斷科學革命發生與否的四項標準,構成了他在本書中的分析框架。據此,他對自17世紀以來的科學史進行了詳細的考察,細心地梳理了“revolution”這個概念從科學的專業領域被引入社會政治領域,最終又返回到有關科學評價的討論中的歷史,以及在這一過程中這一概念含義的演變和不同人使用這一概念時賦予的不同含義。 [2] 

科學中的革命圖書目錄

前言
致謝
第一部分 科學與革命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科學革命的幾個階段
第三章 鑑別科學革命發生與否的證據
第二部分 歷史上對“革命”和“科學中的革命”的看法
第四章 “革命”概念的轉變
第五章 科學革命:對科學革命的首次承認
第六章 第二次科學革命及其他革命?
第三部分 17世紀的科學革命
第七章 哥白尼革命
第八章 開普勒、吉伯和伽利略:物理學中的一場革命?
第九章 培根與笛卡爾
第十章 牛頓革命
第十一章 維薩里、帕拉塞爾蘇斯和哈維:生命科學中的一場革命?
第四部分 18世紀革命概念的變化
第十二章 啓蒙運動時期的變革
第十三章 18世紀的科學革命觀
第十四章 拉瓦錫與化學革命
第十五章 康德所謂的哥白尼式革命
第十六章 德國不斷變化着的革命語言
第十七章 工業革命
第五部分 19世紀的科學進步
第十八章 依靠革命還是經由進化?
第十九章 達爾文革命
第二十章 法拉第、麥克斯韋和赫茲
第二十一章 一些其他的科學發展
第二十二章 三位法國人的觀點:聖西門、孔德和庫爾諾
第二十三章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影響
第二十四章 弗洛伊德革命
……
第六部分 20世紀——革命的時代
關於引文和參考文獻的註釋
註釋
參考文獻
索引 [2] 

科學中的革命作者簡介

I.伯納德·科恩,自然科學史之父薩頓在哈佛親炙的第一代的兩大門徒之一,並在薩頓之後接手國際權威科學史雜誌ISIS的主編多年,生前是哈佛大學科學史系Victor Thomas冠名教席的終身教授。他是牛頓《原理》現代版的權威編輯與註釋者。其他代表作包括:《科學中的革命》、《牛頓物理學的誕生》、《牛頓的自然哲學》、《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相互影響》、《 本傑明·富蘭克林的科學》、《傑佛遜、富蘭克林、亞當斯與麥迪遜政治思想中的科學》等。
譯者簡介:魯旭東,中國社科院哲學所研究員,《世界哲學》副主編,譯有《科學社會學》、《基督教世界中的科學與神學的論戰》、《希臘黃金時代的古代科學 》、《希臘化時代的科學與文化》等西方科學史的重要學術著作。
趙培傑先生,中國社科院哲學所副研究員。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