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秋長街道

鎖定
秋長街道,隸屬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位於惠陽區中南部,東南與淡水街道連接,西南與深圳市坪山區坑梓、龍田街道接壤,北部與新圩鎮相接,東北部毗鄰三和街道。轄區總面積為109.9平方公里。 [1]  截至2019年,秋長街道户籍人口34432人,常住人口約22萬人。 [2]  截至2019年,秋長街道轄1個社區和10個行政村。 [3]  鎮政府駐惠陽區金秋大道111號。
秋長街道由秋溪和長興兩地各取一字而來。1949年,屬第五區。1958年,與新圩組成一個人民公社。1959年,與新圩分開,與淡水合併成一個人民公社。1966年,復為秋長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設區。 [4]  2006年4月28日,秋長鎮舉行撤鎮設街道辦事處掛牌儀式。 [5]  秋長街道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温24°℃,年均降水量1650毫米。 [6] 
秋長素有“千年客家文化,百年紅色經典”之譽,有悠久的人文歷史和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藴,如客家圍屋、宗祠等客家建築文化,釀豆腐、刀切羂、客家鹽雞等客家飲食文化,以及客家山歌、舞獅、傳統武術等。秋長更是東江革命策源地,是葉挺、葉文匡等革命先烈的故鄉。在惠陽,秋長是客家圍屋最集中和保存最完好的地區之一,現存各式客家圍龍屋100多幢。 [7] 
2019年,秋長街道地區生產總值達157.68億元,同比增幅2.8% [1] 
中文名
秋長街道
外文名
Qiuchang Subdistrict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
地理位置
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中南部
面    積
109.9 km²(2019年)
下轄地區
1個社區和10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惠陽區秋長街道金秋大道111號
電話區號
0752
郵政編碼
516211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區
人口數量
3.44 萬(2019年)
著名景點
葉挺故居;葉挺將軍紀念園;鳳悦·秋長谷裏
車牌代碼
粵L
地區生產總值
157.68 億元(2019年)

秋長街道歷史沿革

秋長街道 秋長街道
秋長街道由秋溪和長興兩地各取一字而來。
1949年,屬第五區。
1958年,與新圩組成一個人民公社。
1959年,與新圩分開,與淡水合併成一個人民公社。
1966年,復為秋長人民公社。
1984年,撤社設區。 [4] 
2006年4月28日,秋長鎮舉行撤鎮設街道辦事處掛牌儀式。 [5] 

秋長街道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秋長街道轄1個社區和10個行政村。 [3]  鎮政府駐惠陽區金秋大道111號。
秋長街道行政區劃
秋長社區
維布村
高嶺村
新塘村
西湖村
白石村
嶺湖村
茶園村
官山村
周田村
雙田村

秋長街道地理環境

秋長街道位置境域

秋長街道位於惠陽區中南部,東南與淡水街道連接,西南與深圳市坪山區坑梓、龍田街道接壤,北部與新圩鎮相接,東北部毗鄰三和街道。轄區總面積為109.9平方公里。 [1] 

秋長街道地形地貌

秋長街道地勢東北高,山嶺連綿;中部、西南部低,有小塊平地,屬丘陵地帶。 [6] 

秋長街道氣候

秋長街道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温24°℃,年均降水量1650毫米。 [6] 

秋長街道人口

截至2019年,秋長街道户籍人口34432人,常住人口約22萬人。 [2] 

秋長街道經濟

2019年,秋長街道地區生產總值達157.68億元,同比增幅2.8%;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6%;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7.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37億元,增長6.7%;工商税收17.25億元。1-11月外貿進出口總額158.55億元。 [2] 
2021年,秋長實現GDP192.8億元,佔全區總量的四分之一;規上工業總產值555.1億元,佔全區總量的三分之一。伯恩光學、喜德盛自行車、華葉傢俱商貿(惠州)產業園等一批知名企業落户秋長,全街道企業數量達3800多家,其中規上企業達252家,產業分佈以電子(電子元器件)、五金配件、傢俱、塑膠、吉他等行業為主。 [20] 

秋長街道社會事業

秋長街道科技創新

秋長街道 秋長街道
2018年,秋長街道完成國家高新企業認定擁有量39家;完成高新技術產品產值佔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69.58%;完成規上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65%;推進省級以上創新平台5個;完成工業技術改造6家;完成“小升規”考核指標44家(工業38家);完成企業成長計劃產值億元以上14家。 [8] 

秋長街道掃黑除惡

2018年,秋長街道成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秋長街道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總體方案》以及宣傳、整治等工作方案,先後召開20餘次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專題動員、部署會議,共投入100多萬元用於硬件設施建設、宣傳教育以及日常線索排查工作。截至2018年秋長街道共開展宣傳活動30餘次、發放宣傳資料6萬多份;收到疑似線索33條,移交相關部門核查33條,上報區掃黑辦11條。 [8] 

秋長街道生態環境

2018年,秋長街道森林面積增至4873.02公頃,街道轄區綠化覆蓋率達37.1%,人均公園綠地達11.72平方米。推進橫嶺河、周田水、張河瀝、馬蹄瀝等河道垃圾及淤泥清理工作。推進污水處理二廠及配套管網設施建設,建成10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池。 [8] 

秋長街道社會保障

2018年,秋長街道取消收入達標脱貧的低保户48人,為205名重度殘疾人申請了每人每年2520元的重度護理費。為17名符合條件的貧困殘疾學生申請了扶殘助學補助。為216名重度一、二級殘疾人申請購買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為符合條件的困難歸僑申請了貧困歸僑專項扶持資金和困難歸僑子女助學金。落實廣東省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對象48人,惠州市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節育獎勵對象168人,惠州市農村獨生子女家庭政府津貼對象76人,惠州市惠陽區獨生子女父母獎勵對象53人。 [8] 

秋長街道歷史文化

秋長街道綜述

秋長系由秋溪鄉、長興鄉兩地名字各取首字而成,有着千年客家人聚居的歷史。秋長客家作為客家族羣的分支,在近千年的繁衍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文化特色。 [16]  惠寶人民抗日遊擊總隊、東江地區第一抗日民主政權在這裏誕生,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和僑鄉,素有“千年客家文化、百年紅色經典”的美譽。秋長現存有較完整的各式客家圍屋100多棟,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市文物保護單位23處,“周田二聖宮祈福活動”、“八月豆”製作工藝被列為惠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秋長是惠陽區重點僑鄉之一,有海外華僑、港澳台同胞近3萬人。很多秋長人旅居海外。 [2]  [16] 

秋長街道紅色文化

秋長有着光榮的革命傳統。早在辛亥革命時期,秋長的同盟會會員葉匡便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光復惠州、淡水的起義;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秋長籍共產黨員葉文匡在秋長成立了中共惠陽縣委;抗日戰爭時期,曾生於秋長組建了惠寶人民抗日遊擊總隊,總部設在周田村的育英樓。
秋長鎮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全鎮屬革命老區的自然村有48個。老區人口占全鎮總人口的80%以上。辛亥革命以來,秋長鎮有130多名優秀兒女為革命獻出了生命。在秋長眾多的革命者中,著名的是葉挺將軍。在周田村,至今仍有保存完好的葉挺故居、讀書亭和葉挺小時就讀過的騰雲學校。 [16] 

秋長街道僑鄉文化

秋長海外華僑港澳台同胞眾多,培育了當地獨特的僑鄉文化秋長有海外華僑、港澳台同胞近3萬人,其中以葉亞來突出。 [18] 

秋長街道歷史文物

惠陽區共有不可移動文物129處,其中秋長街道有50處,佔惠陽區的比例為39%,遠遠領先於其他鄉(街)鎮。而在眾多不可移動文物中,客家圍屋的數量最多。 [18] 

秋長街道傳統民居

秋長有“粵東客家圍屋博覽園”之稱, [22]  現存的客家圍屋總數有60餘座,其中區級以上文保單位共4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4處,惠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2處,惠陽區文物保護單位13處。客家圍屋遍佈於秋長各村,其中,以周田村最為集中,向周邊的官山村、茶園村輻射,整體都是客家圍屋集中地,同時也是客家圍屋分佈最集中、數量最多、規模最大,佔了秋長客家圍屋的60%左右,而且佈局式樣種類多變,是客家圍屋中心地帶。 [19]  秋長客家民居主要特點為:
1.建築形制多為封閉的方形或馬蹄形圍屋,前有月池、禾坪,後有花台,四角設碉樓。
2.內部格局以“三堂兩橫”為核心,呈對稱式佈局,與閩西土樓和粵東圍壠屋相比,內部家居單元相對獨立,私密性較強。
3.外牆材料多為三合土,少量以生土夯築,厚重樸實,具有較強防衞功能,內部主體建築則為磚木結構,有精美的木雕彩繪。
4.建築內部生活系統完備,有水井和排水溝,天井在客家民居建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6] 

秋長街道民俗技藝

  • 秋長八月豆製作技藝
秋長八月豆是花生的一個品種,因春季播種,農曆八月收成,故稱八月豆,在秋長官山村有着數百年的歷史。秋長八月豆具有個小、殼薄、粒飽、味香、酥脆等特點,營養豐富,口感細膩。秋長八月豆的炒制須經過挑、泡、醃、曬、炒等工序,要靠看、聽、聞等經驗把握製作,其製作過程精細,是頗具特色的傳統加工技術。隨着現代科技的發展,傳統的製作工藝已漸漸退出市場,但秋長人對八月豆的喜愛程度毫無退減,始終堅持把這項傳統技術保存下來,使得秋長八月豆遠近聞名,成為秋長的特產之一。 [17] 

秋長街道非物質文化遺產

秋長現有文物保護單位50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2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3處。不可移動文物主要為客家圍屋,其他還有古墓葬、古遺址等。秋長“周田二聖宮祈福活動”、“秋長八月豆製作技藝”、“客家釀豆腐烹飪技藝”、“客家九大碗烹飪技藝”和“客家娘酒釀製技藝”等被列為惠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18] 
物質文化遺產
保護內容
保護對象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葉挺將軍故居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周田瑞獅圍、會水樓、周田老屋、周田廖屋、二聖宮、鴻泰樓、見田世居、西湖方氏宗祠、茂林新居、黃伯才故居、鷓鴣嶺圍屋、拱秀樓、崇芳樓、蔣田南陽世居、高布老圍、嗣前新居、茶園老屋、松喬樓、榴兆樓、秀林樓、雙田老屋、松喬學校舊址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葉亞來故居、常益樓、兆祥新居、雷公山葉母李大恭人墓、大夫第、崇慶樓、大塘面老屋、會源樓、聚源堂、葉輔平烈士紀念碑、葉敏予宅、鳳吉樓、周田特盛公墓、烏石鼓古戰場遺址、布梓圍老屋、葉文匡烈士紀念碑、嶺湖葉沛林墓、農衣屋聚源樓、鋪林地羅屋、東縱物資供應站舊址、高嶺葉懷楚家族墓、葉世元夫妻合葬墓、石崗下葉母袁老孺人墓
建議歷史建築
碧水樓、西湖老屋 [18] 
非物質文化遺產
保護內容
保護對象
傳統技藝
秋長八月豆製作技藝、客家釀豆腐烹飪技藝、客家九大碗烹飪技藝、客家娘酒釀製技藝等
民間習俗
周田二聖宮祈福活動、沙坑葉氏祭祖儀式 [18] 

秋長街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葉挺故居
葉挺故居 葉挺故居
葉挺故居位於惠陽市秋長鎮周田會水樓村。是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惠州市愛國主義教育、黨史教育基地。故居為葉挺祖屋,是其祖父葉沛林所建。一百多年來,雖戰火頻繁,都沒有破壞,解放後,一直得到人民政府的保護。1978年,被列為惠陽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7月1日,經維修,葉挺故居正式開館。葉挺故居為二進院落式建築,平面為二進四合院佈局,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館名由葉劍英元帥題寫,紀念館正中大廳是葉挺的半身石像。 [9] 
2006年6月,葉挺故居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0] 

秋長街道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碧灩樓
碧灩樓 碧灩樓
碧灩樓位於秋長街道辦事處周田村老圍村民小組。據《葉氏族譜》記載:碧灩樓始建於清光緒十年(1884年),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建成,由惠陽籍馬來西亞著名僑領,有“吉隆坡王”之稱的葉亞來先生出資建造。碧灩樓坐西向東,是由泮池、禾坪、堂屋、橫屋、角樓等組成的客家圍屋。整體呈長方形,總面寬58.6米,總進深37米,佔地面積3797.66平方米。 [11] 
會新樓
會新樓 會新樓
會新樓位於秋長街道辦事處周田村。建於民國。坐北向南,總面闊50米,總進深22米,佔地面積1100平方米。由前圍、堂屋、橫屋、角樓等組成的客家圍屋。禾坪前有泮池。圍屋正面置三門,中間大門為中軸祠堂門,門上嵌一青石匾,匾中央陽刻“會新樓”三字,鄒魯題。 [12] 
會水樓
會水樓 會水樓
會水樓位於惠陽區秋長街道辦事處周田村。據《葉氏族譜》記載:始建於清道光五年(1825年)。坐北向南。由泮池、禾坪、堂屋、橫屋等組成的客家圍屋。總面闊42米,總進深50米,佔地面積2100平方米。禾坪前面泮池,圍屋正面開三門,中間的為中軸祠堂大門,門廊立兩柱,雙步三架樑,三根木聯枋,樑架及撐角上有木雕;大門上嵌一匾額,塑“會水樓”三字。 [13] 

秋長街道著名人物

綜述
秋長街道有“北伐名將”葉挺、“長征女傑”廖似光、“吉隆坡王”葉亞來、“廣東省第一位女共產黨員”高恬波等賢人志士。清康熙以來,考取進士的有三人,考取舉人十多人,考入國子監二十多人,秀才不計其數。進入仕途的有清朝明遠將軍葉任才、兩廣水師都督李萬榮等。近現代名人包括北伐名將葉挺,廣東省第一個女共產黨員高恬波,長征女傑、原廣東省政協副主席廖似光,原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俄羅斯宇航研究院國際院士葉正大中將,原港澳工委副書記、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葉鋒等。專家學者包括著名古璽印學專家葉其峯,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賴伯疆和著名導演葉大鷹等。 [18] 
葉挺
葉挺 葉挺
葉挺,毛澤東曾稱其為“共產黨的第一任總司令”,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生,廣東惠陽人。葉挺原名葉為詢,與啓蒙老師陳敬如師生感情深厚,陳敬如取“人要上行、葉要上挺”之意,寄望其挺身而出、拯救中華,為他改名為葉挺。
葉挺民國十三年(192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新四軍首任軍長,參與領導了南昌起義、廣州起義等。民國三十年(1941年)1月,葉挺被國民黨反動派囚禁,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才重獲自由,但在隨後乘飛機前往延安途中,因飛機失事,不幸遇難。1989年11月,經中央軍委確定,葉挺被冠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的稱號。2009年9月,新中國成立60週年之際,葉挺被評為“新中國百位英雄模範人物”之一。 [14] 
廖似光
廖似光,惠陽區秋長周田村人。中國工農紅軍參加長征的30位女紅軍之一,工人運動社會活動家。
葉亞來
葉亞來 葉亞來
葉亞來,原名茂蘭,字德來。惠陽區秋長周田村人,是吉隆坡開埠功臣。清朝咸豐四年(1854),被賣到南洋淘金,由於其在礦場表現出色,很快贏得礦場主管信任並管理礦業。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葉亞來成為芙蓉地區甲必丹,清同治八年(1869年),接任吉隆坡華人甲必丹。清同治九年(1870年),雪蘭莪爆發內戰。葉德來率部數次擊退入侵者,收復吉隆坡,穩定雪蘭莪州局勢。被委任為吉隆坡首任行政長官,並獲得“巴生、吉隆坡光榮、英勇、勝利而忠誠的華人甲必丹”封號。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3月,光復勝利後至清光緒六年(1880年)間,葉亞來掌管吉隆坡政令,成為吉隆坡最高領導人,被稱為“吉隆坡王”。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4月病逝。
高恬波
高恬波,幼名慕德,惠陽秋長周田村人。17歲考入廣州婦孺產科學校。民國十二年(1923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民國十三年(1924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廣東省首位女共產黨員。 [15] 

秋長街道所獲榮譽

2022年11月15日,入選文化和旅遊部公佈的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鎮(鄉)名單。 [2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