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秋詞二首

鎖定
《秋詞二首》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組詩作品。兩首詩的可貴之處在於詩人對秋天和秋色的感受與眾不同,一反過去文人悲秋的傳統,讚頌了秋天的美好,並借黃鶴直衝雲霄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奮發進取的豪情和豁達樂觀的情懷。
作品名稱
《秋詞二首》
作    者
劉禹錫
創作年代
中唐
作品出處
劉賓客集
文學體裁
七言絕句

秋詞二首作品原文

《秋詞二首》意境圖 《秋詞二首》意境圖
秋詞二首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1] 
其二
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1] 

秋詞二首註釋譯文

秋詞二首詞句註釋

⑴悲寂寥:悲嘆蕭條空寂。宋玉九辯》有“悲哉,秋之為氣也”“寂寥兮,收潦而水清”等句。
⑵春朝:春天的早晨,亦泛指春天。朝:有早晨的意思,這裏指的是剛開始。
⑶晴:一作“橫”。排雲:推開白雲。排:推開,有衝破的意思。
⑷詩情:作詩的情緒、興致。碧霄:青天。
⑸深紅:指紅葉。淺黃:指枯葉。
⑹入骨:猶刺骨。
⑺嗾(sǒu):口中發出聲音使喚狗。這裏是“使”的意思。 [1]  [2]  [3-4]  [7-8] 

秋詞二首白話譯文

其一
自古以來,騷人墨客都悲嘆秋天蕭條、淒涼、空曠。我卻説秋天遠遠勝過春天。
秋日天高氣爽,晴空萬里。一隻仙鶴直衝雲霄推開層雲,也激發我的詩情飛向萬里晴空。 [1] 
其二
秋天了,山明水淨,夜晚已經有霜。樹葉由綠轉為淺黃色,其中卻有幾棵樹葉成紅色,在淺黃色中格外顯眼。
登上高樓,四望清秋入骨,才不會像春色那樣使人發狂。 [1] 
《秋詞二首》(其一)書法作品 《秋詞二首》(其一)書法作品

秋詞二首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詩人被貶朗州司馬時所作。公元805年(永貞元年),順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劉禹錫也參加了這場革新運動。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鎮、官僚勢力的強烈反對,以失敗而告終。順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賜死,劉禹錫被貶。可貴的是,詩人在遭受嚴重打擊後,並沒有消沉下去。劉禹錫貶到朗州(湖南常德)時,是三十四歲。正感到春風得意,卻被趕出了朝廷,其苦悶是可想而知的。但他這個人求異心理很強,做事都想與眾不同,不肯人云亦云。《秋詞二首》就是被貶朗州時這種心情下寫的。 [2]  [4] 

秋詞二首作品鑑賞

秋詞二首詩歌主旨

詩人一反過去文人悲秋的傳統,讚頌了秋天的美好,並借黃鶴直衝雲霄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奮發進取的豪情和豁達樂觀的情懷。

秋詞二首名家鑑賞(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詩人開篇,即以議論起筆,斷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觀念,表現出一種激越向上的詩情。首句即明確指出自古以來,人們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嘆秋天的寂寞蕭索。“自古”和“逢”,極言悲秋的傳統看法的時代久遠和思路模式的頑固。接着一句用“我言”直抒胸臆,態度鮮明,説出的是詩人的自信,這種自信,儘管染上的是一種不幸的色彩,然而,詩人闊大的胸襟卻非凡地溶解了這種不幸。“秋日勝春朝”,用對比手法,熱情讚美秋天,説秋天比那萬物萌生,欣欣向榮的春天更勝過一籌,這是對自古以來那種悲秋的論調的有力否定。
第三句選擇了典型事物具體生動地勾勒了一幅壯美的畫面。詩人抓住秋天“一鶴凌雲”,這一別致的景觀的描繪,展現的是秋高氣爽,萬里晴空,白雲漂浮的開闊景象。那凌雲的鶴,也載着詩人的詩情,一同遨遊到了雲霄。雖然,這鶴是孤獨的,然而它所呈現出來的氣勢,卻是非凡的。一個“排”字,所藴涵的深意,盡在不言中了。也許,詩人是以“鶴”自喻,也許是詩人視“鶴”為不屈的化身。這裏,有哲理的意藴,也有藝術的魅力,發人深思,耐人吟詠。這幅畫面是對“秋日勝春朝”的生動註腳。第四句緊接上句直接抒寫自己的感受,看到這一壯美的情境作者心中那激盪澎湃的詩情勃發出來,也像白鶴凌空一樣,直衝雲霄了。字裏行間作者那樂觀的情懷,昂揚的鬥志呼之欲出。如果説,上句側重寫秋的“形美”,那麼這句則突出秋的“神韻”,使“秋日勝春朝”的觀點表現得更鮮明,更有力度。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展現的,不僅僅是秋天的生機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種高揚的氣概和高尚的情操。這樣的詩,沒有什麼悲涼的氣息,詩人隨着自己的“詩情”,和想象馳騁於碧空之上。於是,鶴飛之沖霄,詩情之曠遠,“實”和“虛”便融合在了一起,所獲得的全然是一種勵志冶情的美的感受。全詩氣勢雄渾,意境壯麗,融情、景、理於一爐,不僅僅表現出是秋天的生機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種高揚精神和開闊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響的秋歌,留下的是一份難能可貴的精神財富。

秋詞二首名家鑑賞(其二)

這兩首《秋詞》主題相同,但各寫一面,既可獨立成章,又是互為補充。其一讚秋氣,其二詠秋色。氣以勵志,色以冶情。所以贊秋氣以美志向高尚,詠秋色以頌情操清白。景隨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妝,見性情,顯品德。春色以豔麗取悦,秋景以風骨見長。第二首的前二句寫秋天景色,詩人只是如實地勾勒其本色,顯示其特色,明淨清白,有紅有黃,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閒淡的情韻,泠然如文質彬彬的君子風度,令人敬肅。謂予不信,試上高樓一望,便使人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淨,心情肅然深沉,不會像那繁華濃豔的春色,教人輕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襯托出詩旨,點出全詩暗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運用巧妙。

秋詞二首總結

這是兩首抒發議論的即興詩。詩人通過鮮明的藝術形象表達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藴,也有藝術魅力,發人思索,耐人吟詠。劉禹錫這兩首《秋詞》所展現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氣和素色,更有為理想而奮鬥的英雄氣概和高尚情操,獲得深刻的美感和樂趣。 [4]  [2]  [5] 

秋詞二首作者簡介

劉禹錫(公元772年-842年),字夢得,洛陽人,唐代中葉的哲學家和詩人。貞元九年劉禹錫中進士,又登博學宏詞科。貞元十一年吏部取士科,官授太子校書。貞元十六年,為徐州掌書記。兩年後調任京兆渭南主簿。貞元十九年,擢升為監察御史開成三年,劉禹錫改任太子賓客,分司東都,一年後加檢校禮部尚書,世稱劉賓客。唐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42年)七月卒,終年71歲。劉禹錫與柳宗元交誼很深,人稱“劉柳”。他又與白居易唱和甚多,並稱“劉白”。劉禹錫精於文,善於詩。劉禹錫的詩歌雄渾爽朗,語言乾淨明快,節奏比較和諧響亮。尤以律詩和絕句見長。有《劉夢得文集》40卷,現存30卷。另有外集10卷,為北宋時輯錄,收有遺詩407首,雜文22篇。 [6] 
參考資料
  • 1.    梁守中.劉禹錫詩選譯:巴蜀書社,1991:22-23
  • 2.    蕭瑞峯 彭萬隆.劉禹錫白居易詩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6-17
  • 3.    葛傑.絕句三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63-64
  • 4.    吉林大學中文系.唐詩鑑賞大典(十):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17-18
  • 5.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755-756
  • 6.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淒涼地)  .邵陽市第一中學[引用日期2014-04-27]
  • 7.    秋詞二首 其一  .搜韻[引用日期2021-03-04]
  • 8.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修訂.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