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秋海棠葉蟹甲草

鎖定
秋海棠葉蟹甲草(Parasenecio begoniifolius (Franch.) Y. L. Chen)是桔梗目菊科蟹甲草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佈於中國大陸的四川、湖北等地,生長於海拔1,000米至2,200米的地區,多生長於山坡林下、林緣及路邊,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中文名
秋海棠葉蟹甲草
拉丁學名
Parasenecio begoniifolius (Franch.) Y. L. Chen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菊目
菊科
蟹甲草屬
秋海棠葉蟹甲草
分佈區域
中國四川東部(大巴山)、重慶城口、湖北西部(巴東)

秋海棠葉蟹甲草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有多數較粗的鬚根。莖單生,高約50釐米,直立或基部彎曲,具條紋,全株被褐色多細胞密柔毛,具1枚基生葉和數枚鱗片狀小葉。基生葉具長柄,葉片紙質,寬卵形或卵狀圓形,長15-20釐米,寬12-13釐米,頂端急尖,基部深心形,邊緣有不規見的粗鋸齒,齒端具小尖,基出7-9脈,側脈向外分枝,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被紅褐色短柔毛;葉柄粗,長7-15釐米,無翅,被密紅褐色短絨毛,基部多少擴大,稍抱莖;莖生葉數枝,苞片狀,披針形,長約2釐米,具短葉柄。
頭狀花序通常3-4,在莖端或花序枝上排列成狹圓錐花序;花序梗直立,長5-15毫米,有3-5線形小苞片,被密柔毛。總苞狹鍾狀,長8-10毫米,寬5-6毫米;總苞片9-10,線狀披針形,長7-9毫米,寬1-1.5毫米,頂端尖或漸尖,邊緣狹幹膜質,外面被短柔毛;小花約28,長於總苞;花冠黃色,長9-10毫米,管部細,長3-4毫米,檐部寬管狀;裂片披針形,長約2毫米;花葯伸出花冠,基部長尾狀;花柱分枝外彎,頂端截形,被乳頭狀微毛。
瘦果圓柱形,無毛,具肋,冠毛白色,長約10毫米。 [1] 

秋海棠葉蟹甲草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000-2200米的山坡林下、林緣或路邊。

秋海棠葉蟹甲草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四川東部(大巴山)、重慶城口、湖北西部(巴東)。模式採自重慶城口。 [1] 

秋海棠葉蟹甲草本種提示

本種僅有基生葉1枚和數枚苞片狀莖葉,非常特別。Koyama 曾認為應作為本屬的一個新組。此種僅侷限分佈於川東和鄂西。《雲南種子植物名錄》中所載的種並非本種。而是 P. forrestii W. W. Smith et Small 的錯誤鑑定。由於本種均具1基生葉,體態及外形十分相似,儘管基生葉數枚,且退化成苞片狀而區別於前者,我們認為兩種應置於同一個組較為適宜。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