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秋山行旅圖玉山

鎖定
秋山行旅圖玉山是以清代宮廷畫家金廷標的《秋山行旅圖》為底本,用一塊重達一千多斤的新疆和田美玉雕刻而成的。玉山高130釐米,寬74釐米,厚20釐米,重1000多斤,由玉山和底座兩部分組成。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1] 
中文名
秋山行旅圖玉山
性    質
玉器
時    代
清代
現    藏
北京故宮博物院

目錄

秋山行旅圖玉山簡介

秋山行旅圖玉山 秋山行旅圖玉山
清代。玉器。清宮舊藏。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1] 
秋山行旅圖玉山是以清代宮廷畫家金廷標的《秋山行旅圖》為底本,用一塊重達一千多斤的新疆和田美玉雕刻而成的。玉山高130釐米,寬74釐米,厚20釐米,重1000多斤,由玉山和底座兩部分組成。 [1] 

秋山行旅圖玉山詳情

秋山行旅圖玉山 秋山行旅圖玉山
2006年1月23日,“故宮博物院宮廷珍寶展”在上海博物館與觀眾見面,參觀者絡繹不絕。在精美絕倫的皇室珍寶中,有一件大型玉雕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被稱為“ 瑰寶中的瑰寶”的秋山行旅玉山。
乾隆非常喜愛金廷標的繪畫,將他的白描羅漢像、乾隆古裝像等70餘幅作品收入清宮書畫著錄書《石渠寶笈》中,《秋山行旅圖》也在其中。這是一幅紙本水墨畫,描繪了金秋時節的迷人景色:巍巍高山,潺潺流水,秋楓秋葉分外妖嬈,崇山峻嶺中,趕着毛驢的馱隊在艱難地跋涉。
《秋山行旅圖》以是清朝優秀宮廷畫家金廷標的《秋山行旅圖》為藍本創作一件大型玉雕作品。
《秋山行旅圖玉山》高130釐米,寬74釐米,厚20釐米,重500多公斤。揚州的匠人們根據玉料石性重、皺紋多的特點,巧妙地運用玉石的色彩,將《秋山行旅圖》生動地雕刻在這塊巨大的玉石上:雕塑出的崇山峻嶺,千溝萬壑和漫山遍野的蒼松翠柏栩栩如生。成為中國清代玉器史上的巔峯之作,200多年來,《秋山行旅圖玉山》躲過了一次次劫難,被完好地保存下來,現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
玉山構圖宏偉,氣勢磅礴,人物山水風景如畫,描繪了金秋時節的迷人景色。畫面上,一條湍急的溪流自山頂奔騰而下,怪石嶙峋的山坳中掩映着幾間茅舍,崎嶇山路上幾個行路人正趕着馱隊向山上進發。整個畫面精美細緻,就連山中小徑“下寬上窄”的變化也表現得細緻入微。 [1] 
這件秋山行旅圖玉山不僅雕琢過程耗費巨大,而且重達1000多斤的玉石原料從新疆運到北京,也是困難重重,據説在運送的時候工人要首先在地面上灑水,等水結冰之後再將玉料一點點滑動。玉料到了北京之後,再經由水路運往揚州。總計費時五年這件玉山才最終完成,前後總共耗費白銀一萬五千兩。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