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秋季

(季節)

鎖定
秋季,是“春夏秋冬”四季之一。中國傳統上是以二十四節氣的“立秋”作為秋季的起點。進入秋季,意味着降雨、濕度等趨於下降或減少,在自然界中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現常根據近代學者張寶堃的候平均氣温劃分四季,其指標是平均氣温低於10℃的時期為冬季,高於22℃時期為夏季,10~22℃期間為春季或秋季。 [2]  [6] 
秋季,是熱與涼交替的季節。初秋還在暑熱時段,尚未出暑,是一年中氣温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深秋後,白天豔陽高照,夜間清涼乾燥,早晚温差較大,雨水減少,水分滋潤不足,因此,秋燥成為深秋的主要特點。 [12]  [14]  [16] 
中文名
秋季
外文名
autumn
季節特徵
悶熱(立秋至處暑),少雨乾燥、風涼氣爽
天文定義
立秋到立冬這一段時間
物    候
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
斗柄指向
鬥指西南
太陽高度角
高度角漸低
節    日
中秋節
時間範圍
8月23日(處暑)~11月22日(小雪)

秋季季節

秋季總體特徵

秋季
秋季(12張)
我國傳統上是以二十四節氣的“立秋”作為秋季的起點。“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穀成熟的意思。進入秋季後,在自然界,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成熟。其氣候開始由夏季的多雨濕熱向秋季的少雨乾燥氣候過渡。 [3]  [13]  [15] 
我國劃分四季常根據氣温變化劃分,採用近代學者張寶堃的“候平均氣温”劃分。按候平均氣温法,判定入秋主要有兩個標準,一是:連續五天日平均氣温介於10℃-22℃即可視為入秋,成為“簡標”;二是:連續5組滑動平均氣温低於22℃。一組滑動均温指當天均温加上前四天均温除以5,得出5天滑動平均氣温,這是“滑標”。氣温法劃分的秋季,表示涼爽了。 [9] 

秋季物候

秋季
秋季(41張)
從立秋起便進入秋季了,進入秋季意味着降水、濕度等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下降或減少;在自然界,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豐碩成熟。秋季是收穫的季節,很多植物在秋季成熟。秋天季節,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生,氣候由熱轉涼,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這是熱與涼交替的季節。 [3]  [5] 
隨着氣温的漸漸下降,許多落多年生植物的葉子會漸漸變色,枯萎,飄落,只留下枝幹度過冬天。而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將會步入它們生命的終結,整個枯萎至死去。季節轉換涵蓋多方面氣候特徵,如果單以氣温來作為判定入秋的標準是不準確的。秋季最明顯的變化草木的葉子從繁茂的綠色到發黃,並開始落葉,莊稼則開始成熟。 [2] 

秋季氣温

初秋還在暑熱時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個節氣(處暑)才出暑,初秋期間天氣仍然很熱。所謂“熱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至處暑往往還處在“三伏”期間。“三伏天”涉及小暑、大暑、立秋、處暑4個節氣,處暑節氣過後,初秋炎熱將結束。秋天的氣候分為兩個階段,初秋“悶熱”,仲秋後趨向“乾燥”、“涼爽”氣候特徵。往往要到白露之後,人們才能感受到秋天比較明顯的涼意。 [4-5]  [10-11] 
中國部分城市常年入秋(平均氣温法)時間:
東北地區長春8月20日、瀋陽9月5日、大連9月13日;
華北地區:北京9月11日、濟南9月19日、青島9月21日;
華中地區:鄭州9月14日、武漢9月30日、長沙10月3日;
華東地區:杭州10月4日、上海10月6日、寧波10月7日;
華南地區:福州10月23日、廣州11月10日、深圳11月15日; [1] 

秋季自然災害

秋季的主要氣象災害有:華西秋雨、南方寒露風、霜凍及低温冷害

秋季天文

秋季太陽直射點北半球逐漸南移,秋分之後越過赤道,太陽直射南半球。從北半球看來,太陽的角度漸漸變低,晝夜長短差距變小。秋分時晝夜等長。
在秋季,地球與太陽的距離由遠漸近。從黃道平面看來,太陽位於獅子座處女座天秤座的背景上。

秋季節氣

立秋:太陽位於黃經135度,8月7-9日交節。降水、濕度等(氣候要素)趨於下降或減少。
處暑:太陽位於黃經150度,8月22-24交節。到了高温酷熱天氣“三暑”之“末暑”,酷熱難熬的天氣到了尾聲。 [8] 
白露:太陽位於黃經165度,9月7-9日交節。乾燥,晝夜温差較大,天氣逐漸轉涼。
秋分:太陽位於黃經180度,9月22-24日交節。太陽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晝夜等長,晝夜温差逐漸加大,氣温逐日下降。
寒露:太陽位於黃經195度,10月8-9日交節。氣温下降,少雨乾燥,晨露更涼。
霜降:太陽位於黃經210度,10月23-24日交節。秋燥明顯,深秋景象明顯,冷空氣南下越加頻繁,雖中午尚熱,但早晚天氣較冷了。

秋季節日

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
農曆九月初九日:重陽節
公曆10月1日:國慶節

秋季其它相關

秋季飲食提示

秋季
秋季(25張)
秋季在飲食上要多吃酸類食物,秋天氣候乾燥,温差不定,身體的肝臟功能需要保護。在飲食上要“增酸”,以增強肝臟的功能,抵禦過盛肺氣侵入。中醫認為,秋季是夏冬兩季的過渡時期,氣温由熱向寒轉變,養生也應從“養陽”轉向“養陰”。
忌暴飲暴食。一般人到了秋季,由於氣候宜人,食物豐富,往往進食過多。攝入熱量過剩,會轉化成脂肪堆積,使人發胖。
在秋季飲食中,要注意適量,不能放縱食慾,大吃大喝。
忌辛辣生冷的食物。忌吃油膩、煎炸的食物。忌吃過燥的食物。忌吃水生植物

秋季養生

秋季食物
秋季食物(8張)
秋季來臨,此時白天豔陽高照,夜間清涼乾燥,早晚温差較大,雨水減少,水分滋潤不足,因此,秋燥成為秋季的主要特點。人體陰陽變化與自然界相應,陽消陰長,受到自然界天氣特徵的影響,“燥”成為這一階段的主要現象。 [7] 
秋季,是養生的最佳時節,宜吃蔬菜。蔬菜不僅養生,還輔助治療一些疾病。那麼,在應季的蔬菜中,哪些是適合養生的蔬菜呢? 秋天乾燥,所以要多吃綠色葉菜,因為維生素含量高,多吃有好處。
秋天可吃點蓮,藕是東方蔬菜之王,富含多酚類物質,可以提高免疫力,還可抗衰老。白色蔬菜可養陰生津,如蘿蔔、花菜、百合山藥等。夏天津液損耗嚴重,入秋後,要多吃些養陰生津的蔬菜,而白色蔬菜一般津液比較濃。
秋季飲食上要儘可能少食用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不宜多吃燒烤,以防加重秋燥症狀。應貫徹“少辛多酸”的原則。忌食辛燥傷肺陰辛辣之品,主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酒等。
秋季天氣乾燥,容易出現陰虛肺燥的情況,胃腸蠕動緩慢的人很易發生便秘。因此,平時應多吃滋陰潤燥補脾健胃的食品,如紅薯
紅薯性平味甘,入脾、腎經;有補中和血、益氣生津、寬腸胃、通便秘等功效。除了紅薯,紅薯葉還有豐富的維生素C、鐵,只要吃一盤,幾乎可以滿足一天的需求。

秋季合適運動

秋季 美景
秋季 美景(45張)
涼爽的秋意慢慢來臨,但健身運動是一年四季都不能停歇的。運動專家建議,健身者可根據自己的體質和愛好,選擇慢跑、爬山、球類運動等比較適合在秋冬進行的運動。秋冬運動量與夏季相比可適當增大,運動時間可加長,但要注意循序漸進。
1.跑步
跑步是現代最佳的有氧運動之一,它能增強血液循環,改善心臟功能;改善腦的血液供應和腦細胞的氧供應,減輕腦動脈硬化,使大腦能正常工作。跑步還能有效地刺激代謝,增加能量消耗,有助於減肥健美。
2.羽毛球
相比室外運動,這種室內運動讓人感覺舒適,但不要小看它的運動效果,據有關數據顯示,一場正規的羽毛球,比賽強度要比一場足球賽還要大。
3.爬山
深秋的氣温給人的感覺不是很冷,但空氣温度隨着山坡高度的上升而遞減,加之早晚温差大,這時爬山,還可使人的體温調節機制不斷處於緊張狀態,從而提高人體對環境變化適應能力
另外,爬山對心肺功能的鍛鍊效果更佳。
技術要點:登高速度要緩慢,上下山時可通過增減衣服,達到適應温度的目的。

秋季名句

  • 成語
秋高氣爽、秋風蕭瑟、秋色宜人、一葉知秋、春種秋收、春蘭秋菊、秋風習習、春花秋月、秋風過耳、秋雨綿綿、秋意深濃、秋蘭飄香、丹楓迎秋、楓林如火、雁過留聲
  • 唐詩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嫋嫋:形容微風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動。木葉:枯黃的樹葉。
  • 古文
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秋季 美景 秋季 美景
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燎慄:淒涼。若在遠行:好像人在遠行之中。
戰國楚·宋玉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漢·劉徹《秋風辭》: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迢迢:形容夜長。亭亭:遠貌。
北齊·蕭愨秋思》: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南朝梁·柳渾《搗衣詩》: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
唐·杜牧《秋夕》: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 宋詞
宋·范仲淹《蘇幕遮·碧雲天》: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橙黃橘綠時:指秋冬之交的時節。
宋·寇準《書河上亭壁》:蕭蕭遠樹流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
宋·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 歌曲
維瓦爾第——小提琴協奏曲《秋》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