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秋夕讀書幽興獻兵部李侍郎

鎖定
《秋夕讀書幽興獻兵部李侍郎》是唐代詩人岑參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前兩聯以“苔蘚侵階綠”“梧桐覆井黃”起興,感嘆年華似水,光陰易逝,自己年過四十、頭髮花白才做了祠部員外郎的官。後兩聯用“驚蟬”“旅雁”自比,並用西漢匡衡少時鑿壁偷光的典故,表達自己不甘落伍、力爭上游的決心和毅力。全詩感情跌宕起伏,比喻意境深遠,音律和諧工巧。
作品名稱
秋夕讀書幽興獻兵部李侍郎
作    者
岑參
創作年代
唐代
出    處
全唐詩
作品體裁
七言律詩

秋夕讀書幽興獻兵部李侍郎作品原文

秋夕讀書幽興獻兵部李侍郎
年紀蹉跎四十強,自憐頭白始為郎
雨滋苔蘚侵階綠,秋颯梧桐覆井黃
驚蟬也解求高樹,旅雁還應厭後行
覽卷試穿鄰舍壁,明燈何惜借餘光 [1] 

秋夕讀書幽興獻兵部李侍郎註釋譯文

秋夕讀書幽興獻兵部李侍郎詞句註釋

幽興:幽深的興致。兵部:官署名,為六部之一。掌管全國武官選用和兵籍、軍械、軍令等項事務,長官為兵部尚書。李侍郎:即李進,唐宗室。《新唐書·宗室傳》:“暈子進,……至德初,從廣平王東征,以工部侍郎署雍王元帥府行軍司馬,為回紇鞭之幾死,遷兵部,卒贈禮部尚書。”侍郎,僅次於尚書的六部官,猶副部長。此指兵部尚書省所屬一個部的副長官。《唐六典》卷五:“兵部尚書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兵部尚書、侍郎之職,掌天下軍衞武官選授之政令。凡軍師卒戍之籍,山川要害之圖,廄牧甲仗之數,悉以諮之。”
蹉跎(cuō tuó):錯過時機,虛度光陰。四十強:詩人時年四十八或四十九歲。舊稱四十歲為“強”或“強仕之年”。《禮記·曲禮》:“四十曰強而仕。”
⑶郎:指祠部員外郎,詩人當時的任職。《唐六典》卷四:“祠部郎中一人,從五品上。員外郎一人,從六品上。掌祠祀享祭、天文漏刻、國忌廟諱、卜筮醫藥、僧尼之事。”
⑷滋:潤。苔蘚:苔類植物,一般多生於陰濕處。
⑸颯(sà):風聲。陸倕《思田賦》:“庭草颯以萎黃。”
⑹解:明白,知道。
旅雁:飛雁。厭後行:不願落在後面。《禮記·王制》:“兄之齒雁行。”釋文:“行如字,一音户剛反。”陳澔集説:“雁行,並行而稍後也。”《新唐書·百官志》注:“六尚書,兵部、吏部為前行,刑部、户部為中行,工部、禮部為後行。行總四司,以本行為頭司,餘為子司。”岑參當時任祠部員外郎,屬禮部,正屬“後行”。
⑻“覽卷”句:用西漢匡衡鑿壁偷光的典故。《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覽卷,讀書。卷,書卷,即書籍。古代書本多作卷軸形,所以稱“卷”。
⑼“明燈”句:《史記·樗裏子甘茂列傳》:“甘茂之亡秦奔齊,逢蘇代,代為齊使於秦,甘茂曰:‘臣聞貧人女與富人女會績,貧人女曰:“我無以置燭,而子之燭幸有餘,子可分我餘光,無損子明,而得一斯便焉。”今臣困,而君方使秦而當路矣,茂之妻子在焉,願君以光振之。”此改用明燈,兼贊李進。 [2]  [3]  [4]  [5] 

秋夕讀書幽興獻兵部李侍郎白話譯文

光陰荏苒歲月蹉跎年紀已過四十,可嘆我頭髮花白才做祠部員外郎。
雨水滋潤滿台階的苔蘚一層碧綠,秋風颯颯梧桐樹的黃葉落滿井上。
鳴叫的蟬兒也知道尋求高處樹枝,展翅的大雁不願在後面行列飛翔。
我要學習匡衡鑿壁偷光勤奮讀書,心中有盞明燈哪怕借人家的餘光。 [5] 

秋夕讀書幽興獻兵部李侍郎創作背景

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十月,岑參為雍王府掌書記,是李進的僚屬。廣德元年(763)秋,岑參又被任命為祠部員外郎,從六品上。這首詩即作於此時。 [2]  [3]  [4] 

秋夕讀書幽興獻兵部李侍郎作品鑑賞

秋夕讀書幽興獻兵部李侍郎文學賞析

這首詩自嘆四十多歲、頭髮熬白才做了一個小小的郎官,官職與年紀的不相稱,足見人生的不得意,以期引起李侍郎的同情,頗有干謁詩的味道。同時,它也表明了詩人不甘“後行”,勤學不怠的決心。
詩的首聯點出成詩背景,“年紀蹉跎”“自憐白頭”寄託了詩人對自己從宦道路坎坷的無限感慨。頷聯緊承感慨作深入抒發,以苔蘚的茂盛和梧桐黃葉的凋落設喻,形象地説明春去秋來,光陰易逝,寫出了壯志未酬而年華老大。這些詩句都使人有悲上心頭之感。頸聯詩意陡轉,開拓出一股積極向上、不甘人後之意。詩人以“驚蟬”和“旅雁”自比,表明自己想要有所作為,積極用世之心未已,因此希望仕途暢達的李侍郎能夠助自己一臂之力。讀者在“求高樹”和“厭後行”中,看到詩人心中洋溢着一種永不滿足的精神。詩人為祠部員外郎,祠部隸屬於禮部尚書,故稱“後行”。同時,此處借雁為言,與“驚蟬”同屬秋夕幽興,有雙關之妙。尾聯使用西漢匡衡少時鑿壁偷光的典故,把發憤讀書的意願做了形象表達,表現出詩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可敬品格,同時也暗含希望李侍郎援引之意。再聯繫詩題中的“幽興”二字,倍感題意深厚,耐人咀嚼。
縱觀全詩,感情起伏跌宕,比喻意境深遠,內容積極向上,音律和諧工巧。詩人把內心的功利想法道出,這固然缺少含蓄的詩意,但也不失可愛。作為官場中人,其實是不可能免俗的;而作為社會的人,力求人生的最大成就也符合人性的發展慾望。詩人所言,不過是人人之所欲言罷了。 [2]  [5]  [6-8] 

秋夕讀書幽興獻兵部李侍郎名家點評

原西南財經大學教授劉開揚岑參詩集編年箋註》:此借讀書幽興作詩以干謁兵部侍郎李進,觀第六句,參蓋不安於祠部員外郎之閒位,欲謀遷前行兵部之職。首聯、頸聯俗陋,頷聯及結聯用典切合秋夜讀書,卻好。 [9] 

秋夕讀書幽興獻兵部李侍郎作者簡介

岑參(約715—770),江陵(今屬湖北)人。天寶進士,曾隨高仙芝到安西、武威,後又往來於北庭、輪台間。官至嘉州刺史,卒於成都,世稱岑嘉州。長於七言歌行。所作善於描繪塞上風光和戰爭景象;氣勢豪邁,情辭慷慨,語言變化自如。與高適齊名,並稱“高岑”。有《岑嘉州詩集》。 [10] 
參考資料
  • 1.    黃鈞,龍華,張鐵燕等校. 全唐詩 2[M]. 長沙:嶽麓書社, 1998:744.
  • 2.    薛天緯注評. 名家注評古典文學叢書 高適岑參詩選評[M]. 西安:三秦出版社, 2010:234.
  • 3.    郭太平,王元明,王濤羣. 勤學古詩百首[M]. 鄭州:河南少年兒童出版社, 1983:21-22.
  • 4.    (唐)高適,(唐)岑參著;劉開揚,劉新生編著. 高適岑參詩選[M]. 成都:天地出版社, 2003:471-472.
  • 5.    薛晴,常建新編著. 中華美德古詩選讀[M]. 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 2002:153-155.
  • 6.    阮忠著. 唐宋詩風流別史[M]. 武漢:武漢出版社, 1997:118.
  • 7.    趙麗雲主編. 青少年古詩助讀[M]. 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2:3-4.
  • 8.    (唐)岑參著;劉開揚選注. 岑參詩選[M]. 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 1986:158.
  • 9.    (唐)岑參著;劉開揚箋註. 岑參詩集編年箋註[M]. 成都:巴蜀書社, 1995:525.
  • 10.    俞平伯,蕭滌非,周汝昌,施蜇存等撰寫. 唐詩鑑賞辭典 2[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7: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