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秋(拼音:qiū)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2]  。秋的古字形像蟋蟀或蝗蟲,甲骨文中假借為“秋季”。從天文曆法上説,秋是一年四季中夏後冬前的季節。秋天是個谷熟、收成之季,所以“秋”又被引申出收穫、豐收之義。《説文解字》對“秋”解釋:“禾穀熟也”。 [17]  秋天之後就是萬物肅殺的冬天,所以它也暗含着“蕭瑟”之義,所以“秋”還可表示悲愁。古時與律令刑獄有關的事,也可稱為“秋”。如刑部別稱“秋曹”。
“鞦”原是“”的異體字。後來用於指一種傳統體育遊戲——鞦韆。它原和“秋”是不同的字,漢字簡化時被簡化成“秋”。
中文名
拼    音
qiū
繁    體
鞦(鞦韆)
部    首
五    筆
TOY [3] 
倉    頡
HDF [3] 
鄭    碼
MFUO [3] 
筆    順
撇、橫、豎、撇、點、點、撇、撇、捺
字    級
一級(編號:1550)
平水韻
下平十一尤 [4] 
注音字母
ㄑㄧㄡ
筆畫數
5+4
造字法
會意字
結    構
合體字,左右結構
統一碼
基本區-79CB
四角碼
2998₀
異體字
*秌、*龝、䆋、𤇫、𥤚

文字溯源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2]
秋在甲骨文中寫作圖1,有的甲骨文的秋字,在下面加了一把“”(圖2)。有人認為甲骨文的“秋”像一隻蟋蟀,在中國的北方,蟋蟀一般在八月成蟲,九月份十分活躍,算是秋天的代表性昆蟲,而且“秋”字的讀音也與蟋蟀的鳴叫聲很相似,因此古人把蟋蟀鳴叫的季節叫做“秋”。從火,表示秋季收割後要燒荒以備播種。也有人認為,它像一隻蝗蟲,蝗蟲也是經常活動於秋季的昆蟲。在中國的歷史上,蝗災是收穫前常常遇到的天然農業災害。蝗蟲有趨光性,所以每當蝗災來臨時農民們就燃起大火,讓蝗蟲自往投撲光亮而死,因此古文“秋”從火。由此可見,其造字本義應該是用火焚地以殺滅害蟲。蝗蟲活動於秋季,因此人們用蝗蟲的形象代指秋季。
籀文(圖4)的“秋”字是在甲骨文的基礎上加上了一個“”字而成,更突出了秋季是禾穀成熟的季節,但是其中的昆蟲形訛變成了“龜”形。由於這三個獨立字形組合而成的字形又過於複雜,因而小篆(圖8)又省略了“龜”,使其字形為“秌”。有的又添加了“日”旁,表示與時間有關(圖6、7)。隸書(圖9-10)出現了左“禾”右“火”的“秋”字,並沿用至現代。“秋”字從甲骨文到小篆,以至楷書,其構形幾經變遷,雖然表義各有側重,但始終都是圍繞着秋天的特徵來刻意對秋天進行描繪的。
秋是一年中的第三季,抽出具體內容,泛指季節。《史記·梁孝王世家》的“千秋萬歲”即千年萬年。再擴大指時候。諸葛亮《出師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是一個多彩的季節,此時既有金風送爽,又有萬木飄零;既有累累的碩果,又有暮年的傷感,古往今來,人們從不同感受出發,賦予了“秋”字的不同的內容。
有人感到秋天是美好的,“秋水”晶瑩透澈,光可照人,因此古人用來比喻寶劍,也比喻鏡子,更多地用來比喻美人的目光。“秋波”這個詞從字面上講是秋天的水波,它清亮閃爍,因此專用來指美人的目光。現代人稱秋風為金風,稱秋季為金秋,都帶有讚美秋天美好的意思,而在古代並沒有褒貶的意味。它的來源是這樣的:古人用五行配指方向季節,五行之一的金指西方和秋季。
“秋”,也表示陽氣漸收,萬物內斂。 [18-19]  在另一些場合,“秋”則多帶有淒涼傷感的味道。曹操有詩句:“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是説秋風淒涼,海浪洶湧。杜甫詩有“萬里悲秋常作客”的句子,無邊無際的悲哀的秋色和寄身外地傷感連在一起,更加了一層黯然銷魂的色彩。秋天萬木凋零、使人想到暮年,所以“秋”也用來指衰老。陸游詞中有“胡未滅,鬢先秋”的句子,意思是入侵的金人還沒有滅掉,兩鬢已經出現衰老的白髮了。
鞦是形聲字,“革”為形旁,意指這個字的本義與皮革有關;“秋”為聲旁,表示音讀。“鞦”原是“鞧”的異體字。後來簡化為“秋”,但是僅用於“鞦韆”一詞。 [2]  [5-6]  [16] 

詳細釋義

語法屬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四季之一,參看“秋季”。
autumn
《詩經·衞風·氓》:“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魯迅《秋夜》:“他也知道落葉的夢,春後還是秋。”
秋風;一葉知秋;春華秋實;秋高氣爽
莊稼成熟或成熟的時節。

《春秋繁露·官制象無篇》:“秋者,少陰之選也。”
《月令章句》:“百穀名以其初生為春,熟為秋,故麥以孟夏為秋。”
麥秋
指某一時期、某一時刻(多指不好的)。
time
司馬遷史記·魏公子列傳》:“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魯迅《朝花夕拾·狗貓鼠》:“當現下‘動輒獲咎’之秋,這是不可不預先聲明的。”
春秋
一年的時間。
year
柳宗元《長沙驛前南樓感舊》詩:“海鶴一為別,存亡三十秋。”
陳毅《記遺言》詩:“碧血長江流不盡,一言九鼎重千秋。”
千秋;如隔三秋
指一個季度,三個月的時間。

胡曾《詠史詩·鴻溝》:“虎倦龍疲白刃秋,兩分天下指鴻溝。”

收成;收穫。
harvest
《尚書·盤庚上》:“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
梁斌《紅旗譜》二十:“等得收了好秋,我還得多拿點兒。”

古以五色、五行配四時,秋為金,其色白,故指白色。

陸游《聞雨》詩:“慷慨心猶壯,蹉跎鬢已秋。”
古以四方配四時,西為秋,因以秋指西方。


古以五音配四時,商為秋,因以秋指商聲。



秋主肅殺,古因稱與律令刑獄有關之事為秋。


姓氏用字,參看“秋姓”。



動詞
〈文言〉作物成熟。
mature
王充《論衡·氣壽》:“物先秋後秋,則亦如人死,或增百歲,或減百歲也數。”

形容詞
〈文言〉破敗;蕭條。

蔣捷《高陽台·送翠英》詞:“飛鶯縱有風吹轉,奈舊家苑已成秋。”

〈文言〉飛翔的樣子。

漢書·禮樂志》:“飛龍秋,游上天。”

-
鞦韆】一種傳統體育遊戲。



-
〈文言〉同“”。



以上參考資料: [7-8]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七上】【禾部】七由切(qiū)
禾穀孰也。從禾,𤒅省聲。
𪛁,籀文不省。 [9] 

説文解字注

禾穀孰也。
段注:其時萬物皆老,而莫貴於禾穀,故從禾。言禾復言谷者,晐百穀也。《禮記》曰:西方者秋。秋之為言揫也。
從禾,𪚰省聲。
段注:七由切。三部。 [10] 

廣韻

七由切,平尤清 ‖秋聲幽2部(qiū)
秋,春秋。《説文》曰:“禾穀熟也。”又姓,宋中書舎人秋當。七由切。十七。 [11] 

康熙字典

【午集下】【禾部】 秋
古文:𥤛、𪚼、龝、𪔁
《唐韻》七由切。《集韻》《韻會》雌由切。《正韻》:此由切,竝音鰌。金行之時。《爾雅·釋天》:秋為白藏。注:氣白而收藏也。《釋名》:秋,就也,言萬物就成也。
又繒也,繒迫品物使時成也。
又《説文》:禾穀熟也。《禮·月令》:孟夏麥秋至。陳澔曰:秋者,百穀成熟之期,此於時雖夏,於麥則秋,故云麥秋。《書·盤庚》:乃亦有秋。
又《禮·鄉飮酒義》:西方者秋。秋,愁也。愁之以時,察守義者也。注:愁讀為揫,斂也。察嚴殺之貌。《春秋·繁露》:秋之言猶湫也。湫者,憂悲狀也。
又九月為三秋。《詩·王風》: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又四秋。《管子·輕重乙篇》:歲有四秋,而分有四時。故曰:農事且作,請以什伍農夫賦耜鐵。此謂春之秋。大夏且至,絲纊之所作,此謂夏之秋。大秋成,五穀之所會,此謂秋之秋。大冬營室中,女事紡績緝縷之所作,此謂冬之秋。
又《廣韻·藻》:竹秋,三月也。蘭秋,七月也。
又秋秋,馬騰驤貌。《前漢·禮樂志》:飛龍秋遊上天。
又揚雄《羽獵賦》:秋秋蹌蹌入西園。《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注:秋秋,猶蹌蹌。謂舞也。
又春秋,魯史名。
又大長秋,皇后官名。《前漢·百官表》:景帝更將行為大長秋。師古注:將行,秦官名。秋者,收成之時,長者,恆久之義。
又姓。
又七遙切,音鍫。揚雄賦:秋秋蹌蹌。蕭該讀。
又《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其翼若干,其音若簫。秋與簫為韻。
又楚俱切,音蒭。《水南翰記》:北方老嫗八九十歲,齒落更生者,能於夜出,食人嬰兒,名秋姑。秋讀如蒭酒之蒭。 [12] 
【戌集中】【革部】 鞦
《廣韻》七由切。《集韻》雌由切,竝音秋。《玉篇》車秋也。《廣韻》本作鞧。
又作緧、𦃈。
又鞦韆,繩戲也。《古今藝術圖》:鞦韆,北方戲,以習輕趫者。本作鞦韆。 [13]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廣韻》書影 《廣韻》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3]

書寫提示

秋字書寫筆順 秋字書寫筆順
【規範提示】“禾”的末筆捺改點。
【寫法】❶“禾”窄“火”寬,頂部左右旁齊平,底部“禾”略低。❷“禾”,橫筆從橫中線起筆。❸“火”,點筆在田字格中心,短撇起筆略高;長撇從右上格起筆,撇向“禾”下側;撇、捺收筆持平。 [14]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上中古音

時代
字頭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tsʰ

先秦
王力系統
tsʰ
ǐu
先秦
董同龢系統
tsʰ
jŏɡ
先秦
周法高系統
tsʰ
jəw
先秦
李方桂系統
tsh
jəgw
西漢



東漢



秋、鞦


jou
秋、鞦


jou
南北朝
秋、鞦
宋北魏前期
尤侯幽

jou
南北朝
秋、鞦
北魏後期北齊
尤侯幽

jou
南北朝
秋、鞦
齊梁陳北周隋
尤侯幽

jou
隋唐
秋、鞦
擬音/高本漢系統

tsʰ
i̯ə̯u
隋唐
秋、鞦
擬音/王力系統

tsʰ
ǐəu
隋唐
秋、鞦
擬音/董同龢系統

tsʰ
ju
隋唐
秋、鞦
擬音/周法高系統

tsʰ
iəu
隋唐
秋、鞦
擬音/李方桂系統

tsh
jə̆u
隋唐
秋、鞦
擬音/陳新雄系統
tsʰ
ǐou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 [15]  [20] 

韻書集成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秋、鞦
平聲
下平十八尤

開口呼
次清
七由切
tsʰju
集韻
平聲
下平十八尤

開口呼
次清
雌由切
tsʰiəu
禮部韻略


平聲





此由切

增韻


平聲





此由切

中原音韻

陰平
尤侯

齊齒呼

次清

tsʼiəu
中州音韻


平聲
尤侯





粗囚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十九尤


次清
此由切
ts‘iou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 [15]  [20]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11-21]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640
  • 3.      .漢典[引用日期2019-11-21]
  • 4.    平水韻 十一尤  .搜韻[引用日期2019-11-21]
  • 5.    許進雄著.文字小講[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02:318-319
  • 6.    吳東平著.漢字的故事[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09:297-298
  • 7.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1066
  • 8.    羅竹風 主編.漢語大詞典 第8卷 [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34
  • 9.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964
  • 10.    辭書查詢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19-11-21]
  • 11.    餘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204
  • 1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810-811
  • 13.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1381
  • 14.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284
  • 15.    韻書-秋  .漢典[引用日期2019-11-21]
  • 16.    丁義誠,張國慶,崔重慶.常用字音·形·義·用 第1分冊[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98.01:416-418
  • 17.    節氣|立秋,階前梧葉已秋聲  .新民晚報[引用日期2022-08-07]
  • 18.    節氣裏的中國丨立秋:夏色收 秋聲動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2-08-07]
  • 19.    為什麼立秋不代表“入秋”?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8-07]
  • 20.    鞦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3-01-1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