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私人講師

鎖定
私人講師(Privatdozent),縮寫為PD,也譯為編外講師,或高級講師(Senior Lecture),或教授資格獲得者。德國高等學校中的教師的一種。德國為教席制度,傳統上只有終身制的正教授,沒有副教授或助理教授職位。取得博士學位後,必須通過教授備選資格考試,才擁有晉升正教授的可能。通過資格考核的人便被稱為私人講師,通常被認為達到了大學教授的學術研究能力,可以授課和指導博士生研究,亦可作為導師或評審委員會成員,參加博士論文答辯,只是缺少一個有保障的教授位置。在這個意義上,私人講師並不同於國內的講師,至少應該相當於國內的副教授。這點上,可以參考為取代教授資格考試而設立的青年教授職位。
私人講師頭銜的獲得,必須通過德國教授資格考試,或稱為特許任教考試(Habilitation)。指的是在獲得博士學位或其他同等學位後數年,候選人在其獨立的學術成就的基礎上撰寫一篇專業性論文,然後提交併通過一個學術委員會的答辯,其過程像完成博士論文。但是其學術水平必須超過博士論文所應達到的水平。只有獲得該資格方能被視為具有指導博士生的能力。
由於教授資格考試要求高、耗時長、且不能保證通過考試便能獲聘為教授(獲聘率不足40%)。因此,它最終選拔出來的是那些有志於獻身科學、以學術為業的精英。雖然經過2002年的改革,教授資格考試不再作為應聘教授的唯一前提,但仍受到很多人的青睞,因為它比其他通向教授的路徑(如青年教授)具有更高的社會聲望和認可度。 [1] 
中文名
私人講師
外文名
Privatdozent
別    名
編外講師
類    別
德國高等學校中的教師
此項制度始於 19 世紀初。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們在大學中除學生交納的聽課費外,別無收入。因此,私人講師往往生活十分清貧,需要依靠其他方面的收入來源以維持生活。在20世紀後,大都通過與校方簽訂定期合同,擔任某些教學、科研工作或一定的學術助理職務,或接受其他方面的資助以取得較穩定的收入 [2] 
由於德國教授為終身制,往往去世後才有空缺,私人講師之間競爭激烈,往往需要等待很久才能成為教授。大多數私人講師都在40甚至50歲後,才能成為正教授。康德就曾做過15年的私人講師。 [3]  這裏不僅存在學術方面的考量,還有行政上的傾軋和是否能夠收到學生歡迎的考量。因此,韋伯曾説運氣,在編外講師最終上起着絕大的作用,學術生涯乃是一場賭博 [4]  。因此, 德國是年輕教師對僱用和工作條件不滿意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 年輕教師抱怨最強烈的是缺乏晉升機會和職業前景不明朗。
為此,德國根據《高等學校框架法》,在2002年設立了6000名青年教授席位(Junior Prolessur)。旨在替代原有教授資格考試,讓青年研究員可提前10年獲得教授職位。但在法律上引發了巨大爭議,在具體實施中也遇到了困難。在德國,教授屬於終身制公務員,青年教授(即W1教授)則屬於有限期公務員。理論上,青年教授在6年期滿後,可以應聘終身教授。但由於聯邦經費不能持續保障,只有約15%的青年教授獲得終身職位。因此,仍有大量學者選擇傳統的教授資格考試的上升渠道。由此,德國呈現教授資格考試與青年教授並行的狀態 [5] 
參見“教授備選資格考試”。
參考資料
  • 1.    劉寶存,袁利平主編. 博士後制度的國際比較:黨建讀物出版社 ,2016年:第130頁
  • 2.    顧明遠.教育大辭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 3.    武計苓.德國大學編外講師制度探析: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6(5):21-25
  • 4.    韋伯著,馮克利譯.《學術與政治》:北京三聯書店,2016年
  • 5.    葉強.德國高校青年教授 職位設置的爭議解決及其啓示:中國高校研究,2018(1):6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