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禽俠

鎖定
《禽俠》是清代小説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説集《聊齋志異》中的篇目。
作品名稱
禽俠
作    者
蒲松齡
創作年代
清代
作品出處
《聊齋志異》
文學體裁
短篇小説

禽俠原文

天津某寺(1),鸛鳥巢於鴟尾(2)。殿承塵上(3),藏大蛇如盆,每至鸛雛團翼時(4),輒出吞食淨盡(5)。鸛悲鳴數日乃去。
如是三年,入料其必不復至,而次歲巢如故(6)。約雛長成,即徑去,三日始還。入巢啞啞,哺子如初。
蛇又婉蜒而上。甫近巢,兩鸛驚,飛鳴哀急,直上青冥(7)。俄聞風聲蓬蓬,一瞬間,天地似晦。
眾駭異,共視一大鳥翼蔽天日,從空疾下,驟如風雨,以爪擊蛇,蛇首立墮,連摧殿角數尺許(8),振翼而去。鸛從其後,若將送之。巢既傾,兩雛俱墮,一生一死。
僧取生者置鐘樓上。少頃,鸛返,仍就哺之,翼成而去。
異史氏曰:“次年復至,蓋不料其禍之復也;三年而巢不移,則報仇之計已決;三日不返,其去作秦庭之哭(9),可知矣。大鳥必羽族之劍仙也(10),飆然而來,一擊而去,妙手空空幾何以加此(11)?”
濟南有營卒(12),見鸛鳥過,射之,應弦而落。喙中銜魚,將哺子也。或勸拔矢放之,卒不聽。
少頃,帶矢飛去。後往來郭間(13),兩年餘,貫矢如故。一日,卒坐轅門下,鸛過,矢墜地。
卒拾視曰:“矢固無恙耶?”耳適癢,因以矢搔耳。忽大風摧門(14),門驟合,觸矢貫腦而死。
報《聊齋志異》鑄雪齋抄本 [1] 

禽俠註釋譯文

禽俠詞句註釋

(1)天津:地名,天津衞,即今 天津市。
(2)鸛(guàn貫)鳥巢於鴟尾:鸛鳥將巢築在屋脊之端的鴟尾上。鸛,鳥名,大型涉禽,形似鶴。鴟尾,又名鴟吻、蚩尾,我國古建築屋脊兩端的飾物,以外形略似鴟尾,故稱。
(3)承塵:即天花板。
(4)團翼:垂翼,謂雛羽毛初長成,未習飛之前。團,下垂貌。
(5)淨盡:此據二十四卷抄本,原無“淨”字。
(6)而:此據二十四卷抄本,原無此字。
(7)青冥:青天。
(8)摧:此據二十四卷抄本,原作“摧”。
(9)秦庭之哭:謂哀求支援。《左傳·定公四年》載:楚人伍員為報父仇,助吳攻陷楚都郢,楚王流落隨國。其友申包胥至秦乞師,哀求秦出兵助楚,以收復楚都及其他失地。秦哀公遲疑未決,申包胥“立,依於庭牆而哭,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七日。秦哀公為之賦《無衣》。九頓首而坐。秦師乃出。”
(10)羽族之劍仙:謂為鳥類之中能救助弱小的一種禽鳥。羽族,指鳥類。
(11)妙手空空兒:唐傳奇小説中的劍客名,其劍術神妙,“能從空虛入冥,善無形而滅影。”曾為魏博節度使謀刺陳許節度使劉昌裔,劉為女俠聶隱娘所救。見《太平廣記》一九四《聶隱娘》引《傳奇》。
(12)營卒:軍卒。
(13)郭:城郭。
(14)摧門,此據二十四卷抄本:原作“催門”。 [1] 

禽俠白話譯文

天津的某一座佛寺,鸛鳥在佛殿房脊的鴟尾上營巢在佛殿的大棚上,藏着盆口粗的一條大蛇,每年到小鳥的翅膀快要長成的時侯,它就爬出來,一口一個,吞得乾乾淨淨。鸛鳥悲哀地嗚叫着,好幾天才飛走。一連三年都是這個樣子,人們猜測,鸛鳥一定不能再來了,但是到了第二年,它們仍然飛了回來,還在那裏營巢孵雛。約摸小鳥快要長成的時候,老鸛鳥卻徑自飛走了,過了三天才回來。進了窩裏,啞啞地叫着,和從前一樣地哺育小鸛鳥。大蛇又蜿蜒着爬上來了。剛一接近烏巢,兩隻鸛鳥驚慌地飛出來,急切地哀叫着,一直飛上晴朗的高空。不一會兒,忽然聽到一陣蓬蓬的風聲,一眨眼功夫,天地似乎昏暗了。大家很驚異,都抬頭仰望天空,看見一隻大鳥,翅膀遮住了太陽,從高空猛紮下來,疾如暴風驟雨,用爪子襲擊蛇頭一下子就把蛇頭敲掉了,並把殿角摧毀了好幾尺,然後振起翅膀飛走了。兩隻鸛鳥跟在後邊,好像給它送行。鳥窩已經傾覆了,兩個雛鳥都掉在地上,一個還活着,一個已經摔死了。和尚把活着的揀起來,放在鐘樓上。不一會兒,兩隻鸛鳥飛回來了,仍然哺育小鳥直到長成了翅膀,才一起飛走了。
異史氏説:“第二年又回採營巢育雛,是沒有料到禍患會重演;三年沒有挪窩,那是報仇的決心已經下了;三天沒有回來,那是出去搬取救兵,是可想而知的。那隻大鳥,一定是鳥類中的一位劍仙,來得像一陣疾風,一擊而去,高明的劍客空空兒,怎能超過它呢?”
濟南有一個兵卒,看見鸛鳥飛過頭頂,就射了一箭,鸛鳥應弦而落。嘴裏叼着一條魚,是要叼回去喂鳥的。
有人勸告拔掉羽箭放了它,那個兵卒不聽。過了一會兒,鸛鳥帶着羽箭飛走了,後來往回於城郭之間,兩年多,穿在身上的羽箭一直沒有掉下來。一天,那個兵卒坐在轅門之下,鸛鳥從頭頂飛過,羽箭掉在地上了。
兵卒撿起來來看着説:“箭哪,箭哪,你一向無恙嗎?”恰巧耳朵眼發癢,就用箭頭去撓耳朵眼,忽然大風衝擊轅門,門扇突然一合,撞到箭桿上,穿進腦子裏,穿死了。 [2] 

禽俠作品鑑賞

《禽俠》的末尾,蒲松齡自己分析道:。次年復至,蓋不料冀禍之復也。三年而巢不移,則報仇之計已決。三日不返,其去僕秦庭之哭,可知矣。大鳥必羽族之劍仙也,飈然而來,一擊而去,妙手空空幾何以加此?”作者已將小説的形象分析得很透闢了。
這是一篇動物小説,寫動物,實含藴人類社會的生活圖景,因此,這又是寓言體的小説了。 .
寓言體的小説,一般而言,因是以動物世界喻人生,因此,它既要有動物偽特徵,也要有人的特徵。兩個特徵應有機地結合。只有如此,才能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
鸛鳥是種大型的涉禽。形似鶴,亦似鷺。常活動於溪流近旁,夜宿高樹。這隻鸛鳥在寺的屋脊上的那鷂鷹狀的裝飾物邊築巢。可是,在這殿頂上卻有條盆大的蛇。每當鸛雛長翅欲飛時,它便出來將幼鳥吃掉。這樣三年,人們以為鸛鳥不會再於此築巢了。可是.,第四年,鸛鳥照樣築巢不誤。頭年吃了虧,鸛鳥認為是偶然的,故第二年還照樣築巢育雛於原來地方。第三年,蛇又吃了雛,鸛鳥從事情的反覆中,認識到蛇是必來的。於是,第四年還照樣築巢,但這廣次它是有準備了,決心復仇。當維鳥長成,母鸛離巢而去,三日才回。這離開的三天,就有計謀。實際是請禽俠擊蛇去了。它回巢後,同幼鳥啞啞而言,。哺子如初印。這四個字,寫出母鸛的鎮定、自如,它不緊張,不惶急,這是迷惑巨蛇,引蛇出洞。它堅定而又機智;實非凡鳥。真是字字千斤。蛇被迷惑住了,它象往年那樣,蜿蜒而上,才接近巢,兩隻大鸛飛鳴哀急,直上青宵。這次的飛鳴,哀急,與前次的“悲嗚數日乃去”的“悲。是不同的。前是失子之痛,無可奈何的哀鳴。這次的“哀鳴”,卻是麻痹蛇,同時,也是向禽俠報信。形式相似,內含不同。
禽俠出現了,這隻大鳥“翼蔽天日。。來時駕風而行,。從空而下,驟如風雨。”八字寫出禽俠的健捷。它。以爪擊蛇,蛇首立簞.”餘威還。連摧殿角數尺許,。關於禽俠的描寫,作者突出其氣勢、勇捷、乾脆的特點、一擊之後,“振翼而去。,沒有留連,沒有瞻顧,大有俠士之風。用黴薅多,由於突出了特點,性格也極鮮明。
無論是鸛鳥還是禽俠,其形狀動作是禽鳥的,而其思想、俏感又是人萼尖端宅之會要害譫萬罌芝。 [3] 

禽俠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清代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 人。蒲松齡一生熱衷功名,醉心科舉,但他除了十九歲時應童子試曾連續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補博士弟子員外,以後屢受挫折,一直鬱郁不得志。他一面教書,一面應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歲時才援例出貢,補了個歲貢生,四年後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齡對當時政治的黑暗和科舉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認識;生活的貧困使他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瞭解和體會。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齋志異》外,還有《聊齋文集》和《詩集》等。 [4] 
參考資料
  • 1.    禽俠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10-20]
  • 2.    禽俠  .新浪博客[引用日期2017-10-20]
  • 3.    樂牛主編;丁芒等撰寫.中國古代微型小説鑑賞辭典: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06:第670頁
  • 4.    徐波,李惠文,雷家桓等編寫,中外文學名著簡介,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01,第104頁